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且把年华赠天下 > 第240章 心悸的良辰美景(11)

且把年华赠天下 第240章 心悸的良辰美景(11)

作者:姒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11:30:2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洪泰帝看着他,目光露出一抹赞许的神色来。

“来人,替朕更衣。”

暮色在天际笼成了一块黑布。

京师城的街道上,静悄悄的。

打梗的梆子,敲了三下。

前头引路的宫灯忽闪忽闪,洪泰帝御驾出了奉天门,行往京师城南的晋王府。街巷上一片漆黑,灯火已灭,已经过了宵禁的时候,路上没有行人,只有一队又一队装甲佩刀的巡逻禁卫军走来走去。

很静,很静。

御驾走得不快,可车轮每转一下,似乎都散发着一种山雨欲来的紧张。

晋王府。

郑二宝拨弄着灯芯,察言观色地瞄一下自始至终不动如山的身影,心里叹着气,小心翼翼地走过去,尖细着嗓子轻声说,“主子,夜了,您该歇了。”

赵樽像是沉浸在自己布下的棋局中,眉头蹙得很紧。

“再等等。”

还等什么?郑二宝心里叹息,心疼他家主子爷了。可他侍候他这些年,又怎会不晓得他的脾气?他说等,谁又能把他拽到床上去不成?想了想,他只得委婉的提醒,“三更了,主子还在等什么?”

赵樽阴郁沉沉的脸色,在灯光下忽明忽暗,“等该来的人。”

该来的人是谁?郑二宝只是一个太监,自然不会知道,也没敢问。只是恭恭敬敬地为他家主子爷续了水,静静立于一侧,看着那些他从来瞧不明白的黑子和白子在棋盘上摆来摆去,实在弄不明白这玩意儿到底有什么意思,怎就能够引得他家主子爷没事就琢磨。

灯芯“啪”的爆了一下。

郑二宝眼皮一跳,正准备再去拨弄,外头就传来一阵脚步声。

进来的人正是陈景,他瞄向坐上的赵樽,声音稍稍拔高。

“殿下,万岁爷过府来了!您,要不要先去床上躺着?”

陈景是在提醒他“装病”,可赵樽却没有什么表情。但陈景的话,却把郑二宝吓得够呛。他向来知道他家主子算无遗策,可想到他先前说“等人”的话,还是震惊得无以复加。

赵樽缓缓起身,衣袖一拂,在光影下拂出一抹剪影。

“出迎吧。”

这个点,晋王府里很安静。大步行来的洪泰帝没有穿龙袍,只是一袭便装,看上去也就是一个精神矍烁的平常老头子而已。他还没有入承德院,便见赵樽领了几个人候在院门口。

“儿臣参见父皇。”

聪明人之间,不需要说太多。

洪泰帝抬手喊一句“平身”,看向赵樽时满脸都是慈爱的笑意,“即是身子不便,又出来做甚?你躺着便是,朕多走几步路,有什么打紧?”

赵樽只说“不敢”,便将洪泰帝引入承德院的正堂。不等他出声招呼,郑二宝已经懂事的泡了上好的茶水,行了参拜之礼,领了内侍们退下。宽敞得显得有些空荡的正堂里,就只剩下了父子两个。

和睦地叙了几句无关紧要的话,父子间的气氛很和暖,就好像京郊那火烧眉毛的“兵变事件”根本就没有发生过一样,一直到洪泰帝沉不住气,把话题引入正事。

“老十九,你应当知道朕今夜为何而来?”

赵樽眸中无波无澜,“儿臣知道。”

抚了一把胡须,洪泰帝老眼微沉,长叹一声,“听闻你头风复发,朕也是担忧得紧。可京郊大营兵变来得太突然,朕焦头烂额,一时半刻也抽不出时间来瞧你。如今过来,一来是探病,二来也是与你商议一下。”

赵樽沉默一下,不轻不重的回应,“父皇有事,明言即可。”

“老十九,先前朕明知你身子不适,还下旨让你去京郊调停,确实委屈了你,可是……”停顿一下,洪泰帝老脸上情绪复杂,似是有些感触,那面上饱经风霜的褶皱都深了许多,“朕年纪大了,好些事情办起来也力不从心了。可朝中能分忧的人,太少!老十九啊,这大晏江山,还需要你倾力辅佐。”

眸子一深,赵樽声音略沉,“父皇过虑了,朝中能人倍出,儿子何德何能?”

洪泰帝看着他,目光浮浮沉沉,“老十九,如今只我父子二人,无须客套,更无须遮隐。朕实话说了吧,朝堂上,储位之争愈演愈烈,一个个结党营私,诛除异己,这些对江山社稷来说,并非好事。纵观历史,无一不是动摇国本之劫。此次京郊大营兵变,显然是有心人挑拨你我父子关系。朕心里清楚,你为了大晏社稷,鏖战疆场,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喝一口茶,看着赵樽面无表情的脸,又是一阵长叹,“朕之所以收回你的兵权,你心里亦是有数,并非朕信不过你,而是为了护着你。一个人权力太盛,朝堂必然失衡,对你亦是不利。朕贵为天子,说得好听点富有四海,天下皆在手中,可朝堂暗流从未停止,很多事情,也非朕一人之力可以制衡与左右。老十九,你可明白朕的苦心?”

赵樽黑眸烁烁,闪动着冰雪一般的凉意。

“儿臣明白。”

洪泰帝点头,眸中却无半点欣慰,只有心酸。

“那你不肯去调停,有何要求?”

这句话转变得太快太急,一般人肯定不能明白他的意思。可这父子两人彼此之间,谁不明白对方心里各有算计?赵樽看他一眼,凉凉的面孔浸在忽明忽暗的灯火中,眉目间的情绪亦是明明灭灭,根本看不真切。

沉默好一会儿,他淡淡开口。

“儿臣想请父皇收回成命!”

洪泰帝看着他,犹自叹气,“纳东方氏为侧妃之事?”

赵樽眉心微微敛起,“是。”

洪泰帝端详着他,“父皇知道,东方氏嫁过老大,是委屈了你。可我朝历来奉行一夫一妻,说是侧妃也只是给东方家的脸面。她不过一个妾室罢了,入了你晋王府,要入得你的眼,你便多去几次,若是入不得你的眼,晾在一边也就是了,你何苦如此坚持?”

赵樽,直视洪泰帝,一双黑眸里幽深不见底,“儿臣幼时在宫中,见那六宫妃嫔为了君王恩宠,兵不血刃,争斗倾轧,即便是父皇您这样的圣君明主,不也一样无能为力吗?所以,儿臣私以为,此生得一贤妻足矣。”

洪泰帝看着他的目光越来越深。

“老十九,大丈夫不仅应当以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还应拥如花美眷无数,那才是快活。你堂堂神武大将军王,只得一妻,难免让世人诟病,贻笑万世。”

轻抚茶盏,赵樽苦笑,“儿臣胸无大志,只愿碌碌此生。”

若有似无的审视着他,洪泰帝仿佛松了一口气,看着他灯光映照下沉稳俊拔的身影,不由怅然若失的眯了眯眼,无奈地一叹。

“罢了罢了。原本朕就抵制胡风,尤其是收继婚的恶习。嫂子嫁小叔子这种事,确实乱了纲常,朕极不赞同。只是那日你母后的请求,你也是见到了。这些年来,她一直为当年拆散你与东方氏的事情耿耿于怀,只恐怕,她要失望了。”

“母后那里,儿臣自会解释。”

盯着他平静的面色,洪泰帝看了好一会儿,重重一叹。

“那朕便做主,允了你的请求。”

没有丝毫意外,赵樽拱手致礼,“多谢父皇。”

几句饱含深意的谈话结束,一个荒唐的指婚,便算过去了。对视一眼,父子两个叙了几句旁的话,洪泰帝才把京郊大营如今的情况说与赵樽,其后蹙起眉头相询。

“老十九对此可有良策?”

赵樽眸子岑寂一瞬,“此事还得父皇自行解决。”说罢,见洪泰帝面色暗沉下来,又淡淡道:“父皇,并非儿臣不愿出面。之所以先前三次抗旨称病,也正是为了父皇您考虑。您想想,军事哗变,若是儿臣出来弹压,那致父皇您的威仪于何地?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吗?”

欣赏地看着他,洪泰帝点头,“那依你之见?”

赵樽抿了抿唇,简单的分析,“解铃还需系铃人,父皇您是明君,何谓恩威并用,自然比儿臣更清楚。您只需亲自前往京郊,当着众将士的面处罚魏国公,军心自然稳定。说到底,将士们也不过只为了出一口气,并非真心想要反叛朝廷。您是君王,您的安抚,最是有用。”

听他说完,洪泰帝面色彻底放松下来,朗声一笑。

“老十九啊,朕从来没有看错过你。那,朕便依你所言。”

说罢他满意地喝了一口茶,便称时辰不早了,要起身离开。赵樽也不挽留,从承德院出来,一直把他送到门口。然而,临走之前,洪泰帝屏退了众人,突地又压沉了声音,“你那个楚七,如今在哪里?”

赵樽面色微暗,“不是死在了天牢大火?”

洪泰帝冷哼了一声,“还想在朕的面前耍花枪?”

赵樽微微皱了皱眉头,“不是父皇让她死的吗?死在了史官的笔下。”

面对他平静如水的反问,洪泰帝凝神望着他,“老十九,朕今日问你,不是想追究她的责任。而是知晓楚七在医理之上颇有见地。你母后身子越发不好了,还有你妹妹梓月,一直不曾醒来,太医说,要不是楚七留下的方子,只怕……早就保不住她的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