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且把年华赠天下 > 第215章 请旨赐婚,峰回路转(13)

且把年华赠天下 第215章 请旨赐婚,峰回路转(13)

作者:姒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11:30:2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老百姓除了不得不遵守之外,也不过是谣言的滋生和传播者。

有些人说,为什么太子会亡,会有天灾着火?那是因为晋王爷打了那么多胜战,立下了那么多汗马功劳,圣上却要让他流放到那个鸟不拉屎的北平府去,这才遭了上天的谴责和惩罚。

也有人说,太子之死肯定另有蹊跷,说不定就是宁王下的毒,那宁王不是个消停的主儿,又逼宫又篡位的,如今已经被老皇帝秘密斩首,好多人都说大半夜听见了惨叫声。

还有人说,那天晚上京郊三大营的兵马都在秘密调集,宫里肯定发生了大事。说不定死的人根本就不是太子,而是当今的老皇帝,只不过是秘不发丧而已。

一夕之间,众口纷纭。

可不管谣言怎么传,不管老百姓如何议论,有一个与国本有关的大事情就摆在了朝堂上——太子殁,国无储。

为了那个至高之位,不知道又要掀起多少腥风血雨了。

中和节的第二日开始,天下同为太子举丧。

奉天门外,王侯公卿、文武百官携内外命妇一起身着孝服为太子哭丧,那场面极其隆重而盛大。丧礼之后,洪泰帝颁哀诏于全国,同时通令咸使,为太子赵柘上尊谥庙号,祗告郊庙社稷。从此,那个做了一辈子太子也没有等到他老爹死去称帝的太子爷,就这样成为了史书记载中的一个符号——史称“益德太子”。

一个生命逝去了,一场宫变结束了,一把大火又让无数个生命一起离开了人世。然,史书之上,既没有宁王赵析伙同肃王赵楷逼宫一事,也没有“益德太子”身中杨梅症或中毒死亡的记载。益德太子的死因,史官也不过寥寥几个字来总结——“风寒不治”。至于那一场天牢中死了一百多人的大火,记载得就更加简短,只推给了天上那个永远睁着双眼,却没有办法为自己辩解的老天爷——谓之“天灾”。

然而,史官的笔触虽不记史事,却似乎对风月颇有兴趣,除了这些之外,又多记了一笔晋王殿下的小逸事——“洪泰二十四年腊月,晋王归京途中,于锦城府幸得一妇,初孕,逝于大火。”

事情就这样揭过去了。

后世之人,不会再知道那天曾经掀起了多大的风浪,也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那天晚上发生在乾清宫和天牢里的血雨腥风,他们能够了解到的,只将会是洪泰皇帝的功垂史册,彪炳千秋。

七日之后。

京师应天府上空的阴霾未散。

城中鸡鹅巷里,郑二宝身着便装,小心翼翼跟在赵樽的身后,大气都不敢出。

自从七日前的天牢大火之后,他家这位主子爷的话就更少了。不,除了吩咐他做事之外,他家主子爷就没有说过一句废话。要说他的情绪比之以前也没有什么变化,为太子斩衰时除了冷着脸没表情,也与别的皇子皇孙们没有区别。

三日前恢复早朝,他仍然是寅时起身,一大早就去奉门殿外等着,没有流露出半丝异常。只是郑二宝服侍他多年,又怎会不知道他心里的难受?他这位爷啊,就是硬绷着脸,也得把背挺直的人。今日下了朝,他回府二话不说就领了他。不对,中途还去东宫接了屁股后头跟着的那主儿——傻不愣愣的毅怀王赵绵洹,三个人一起到了这鸡鹅巷的小院子门口。

院子的矮墙上,有一簇纸扎的白花用竹竿挑着探出头来,一看就是死了亲人的人家。郑二宝不知道他家主子爷为什么要来,但得了吩咐,还是乖乖上前敲响了门儿。

“有人在家吗?”

很快,里面传来脚步声。那满是蛀洞的窄门“吱呀”一声苟延残喘的被拉开了。开门的妇人包着个素色的头巾,约摸四十来岁,已然满脸皱纹,一双眼睛红得像两个肿包子。她愣了一下才问,“几位官爷,你们找谁?”

赵樽微微一眯眼,冲郑二宝递了一个眼神,只是抿紧了嘴不吭声儿。郑二宝明白的点了点头,赶紧将来之前就准备好的一袋银子递了上去,尖着嗓子按他家主子爷的吩咐回答,“大婶子,这是我欠你家丁二的一百两银子。他这不是出事了吗?我一直欠着也不妥,特地给你们家还回来。”

一听说丁二的名字,那妇人的眼圈更红了。

“有这样的事?我儿生前……没有说起过。”

“有的,有的。”郑二宝笑眯了眼,又把银袋递了上去。

那妇人条件反射的伸了伸手,指尖刚刚触到钱袋,又像烫到手的,慌乱缩了回去,目光垂了下来,“官爷怕是记错了,我家日子向来不宽裕,我儿何来的一百两借予他人?这银子,我,我不能收。”

看着她衣裳腕口上的补丁,再看看院子里荒凉得没有多余家什的寒酸,郑二宝闭着眼睛也能猜得出来这家人很穷。可穷得这样有骨气,却是他没有想到的。等再次递银子上去的时候,他语气又真诚了几分,“大婶子,不能错。呵呵,欠钱这种事,我怎会记错?”

狐疑地看着他们三个,那妇人缩着手却是很倔强,愣是不肯收,“不不不,我儿定没有银子借你,定是你弄错了……我儿干了几个月的差事,拿回最多的银子,就是朝廷给的抚恤了。”

“大婶……”郑二宝拖长嗓子,有些着急。

可那妇人摇了摇头,反身就要关门,“我不能,不能要……”

“大婶——”一直没有吭声儿的赵樽,喊住了她,从怀里掏出一串烧得漆黑的南红串珠来,在她面前晃了晃,低沉着嗓子说,“这个是在你儿子身上找到的。他生前把这个卖给了我,我出一百两,当时没银子给,欠着他。如今人去了,债不能赖。”

看一眼那烧得焦乎乎的珠子,那妇人总算相信了,颤抖着一双满是豁口的手接过了她生平见过最多的银钱,两串泪珠子直往下滚,“你们真是好人啦,我儿命苦,他爹半年前去了,他接了他爹那狱卒的差事,才不过四个月,就遇到这等天灾,实在是苍天无眼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