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权力之巅 > 144 彭长宜语失

权力之巅 144 彭长宜语失

作者:阿诸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11:2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于是,彭长宜又跟父亲来到了北屋,父亲拉开冰箱,就见冰箱上上下下都塞满了东西,就连搅拌好的饺子馅都有了,各种螃蟹、大虾、鲜鲍鱼,塞满了冷冻室。

爸爸说道:“你大哥家的冰箱里也塞了好多,实在没有地方放了。鲜肉、都是猪的屁股蛋,唉,头疼的我啊,就盼着你回来处置呢。”

彭长宜又回到东屋,他拿起一袋干果,里面是葡萄干,递给娜娜,娜娜打开了,先给爷爷捏了几粒,又给爸爸捏了几粒,这才往自己嘴里放了两粒。

这些东西堆到一块,也的确让彭长宜吃了一惊。

原来在三源的时候,由于他拒收礼,甚至把别人送到家里的礼物转赠给养老院、学校等,所以,过节过年来家里送礼的很少,而且路途也远不方便,他甚至给沈芳下了死命令,无论如何不得接受三源任何人的任何礼物,假如实在推不出去的,收下后,也要回应相应的礼物。久而久之,就很少有人来了。

但显然亢州的情况和三源不同,他在亢州工作生活了十多年,主要生活圈子和关系网都在亢州,他回来主政,肯定会有人到家里来走动的。不过他绝对没有想到这些人来自己老家了,唉,真是无孔不入。

彭长宜说:“您都知道是谁送的吗?”

爸爸说道:“大部分知道,我都给你记下了,要不就记下了车号。北屋那些东西我不知道,昨天晚上你三娘家的大哥请我,我回来晚了,这些东西是放在门口的。”

彭长宜看了一下,就说道:“您清理一下,烟酒您留下一部分,剩下的我带走,其余的就给他们分了吧,糖果牛奶什么的,吃的东西您留下。”

父亲说:“那些海鲜你也带走吧,螃蟹大虾什么的还凑合,鲍鱼我们也不会吃呀。再有,即便给他们分也适可而止,我倒不是心疼这些东西,这样影响实在不好,下晚后,只要有汽车来,肯定是上咱们家来的,小地方的人,没见过什么,我怕大伙儿说三道四的。”

彭长宜点点头,父亲说的在理,看来,以后在适当的场合自己得强调一下了。

他们从东屋出来,父亲重新把窗帘挂上,锁上了房门。

这时,前院大哥和大嫂知道彭长宜回来就过来了,彭长宜起身跟他们打招呼,大哥大嫂坐下寒暄了几句后,就拉着娜娜走了,说一会在前院开饭。

等大哥、大嫂和娜娜走后,父亲又把彭长宜叫到里屋,从一个座柜里,捧出妈妈使用过的旧的梳妆匣子,又从腰间掏出钥匙,打开了一把小锁,从里面拿出好几个信封,说道:“这都是他们给的,上面都有名字。我不要,他们死乞白赖,说是孝敬我的,这哪是孝敬我的,分明的给你送的礼。”

彭长宜接过来看了看,第一个就是交通局的信封,背后是爸爸用毛笔写的一个字,寇。钱不多,一千块,彭长宜笑了,说道:“爸,这个,的确是孝敬您人家的。”说着,就塞到了爸爸的手里。

又一个,是建设局的信封,同样是一千,背后一个字,黄。彭长宜又笑了,说道:“这个也是孝敬你老人家的。”说着,将这个信封塞到了爸爸手里。

第三个是一个空白信封,没有任何单位的任何地址,背后一个,姚。彭长宜掏出一看,是一万。彭长宜问道:“这个姓姚的,是男的还是女的?”

爸爸说:“男的。说跟你是铁哥们,是你师兄。”

彭长宜明白是姚斌,想了想说道:“爸爸,这个不能给您。”

爸爸说:“这些钱,我一分都不能要,你最好都给人家退回去,跟屋里的那些礼物不一样。”

彭长宜理解爸爸说的意思,屋里的那些礼物就是再昂贵,也是礼物,信封里的钱就是再少,也是钱。可能两瓶酒两条烟差不多就抵上一千元钱了,但在性质上还是有所区别的。

爸爸说着,又从里面掏出两把这样鼓鼓囊囊的信封,。

彭长宜一一地看着。

爸爸说:“别看了,先收起来,拿回去自己慢慢再看,来人看见了影响不好,让娜娜看见也不好。”

彭长宜说:“您干嘛不拒绝?”

“我能不拒绝吗,可是这些人啊,都不容你说话,撂下东西,塞下钱就走,每次都是我主动问他们是谁,哪儿的……”

彭长宜太了解送礼人的风格和做派了,速战速决,唯恐在领导家多呆一分钟都会遇到熟人,他想了想,就把写着“寇”和“黄”的信封交给爸爸,又从“姚”的信封里掏出一千块,塞到爸爸手里,说道:“这些给您,其余的我的确应该拿走。”

爸爸不要,说道:“你上次给我的钱还没花没呢,我根本花不着钱。”

彭长宜说:“花不着您自己存着,这三个人是我好哥们,他们的钱您花着安心,其它的就不行了。”

说着,他也不看了,就统统把这些信封敛在手里,走出里屋,装在自己带的手提包里。爸爸又从床铺底下拿出一张纸,说道:“都在这里呢。”

彭长宜接过这张纸,就见正反面都写满了单位名称或者姓名,他看了看,随后就打着火烧掉了。

他在亢州呆了这么长时间,清楚地了解那片土地上人的性格。讲义气,豪爽,爱交朋友,你要是帮助过他们或者是他们心里对你敬重,逢年过节,总会千方百计的登门拜访,无论如何都要表示一下,仿佛不这样,心里就不安,年就过不好,见面就不好意思打招呼似的。

但是,如果把这股风气带到官场上,就掺杂了太多的不正常了,成了各级官员拉关系、走后门的合法借口,送礼人都瞄准了这个时候送,到你的家里来,送钱送物,过节过年的,你也不好说什么,似乎属于礼尚往来的范畴。

本来就是喜庆的时候,俗话说得好,当官不打送礼的,你总不能把人家往出轰吧?那样就太不近人情了,说不过去,中国的文化,就是这样的风俗,彭长宜也往上级领导的家里送过礼、走动过。在官场上混的人,对这种现象早就习以为常,给领导送礼,走动走动,借机表表忠心,让领导知道,自己在过年过年的时候没有忘记领导的关心,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希望几乎领导能多关照。

给领导送礼,希望领导记住自己,以后多关照自己,这恐怕是所以下级官员共同的愿望当然,也有感谢的意味,比如姚斌送的一万元钱。

姚斌的礼物明显重于寇京海和黄金,他肯定不会只送了这一万元钱,肯定还带了丰厚的礼品,他的意思也显而易见,毕竟是彭长宜没回来多久,就向锦安市委推荐,把他破格提了常务副市长,直接进常委,如果买官,这点钱肯定是不够塞牙缝的,但若论兄弟情义,似乎礼物又重了。他在心里自我解嘲地说道:师兄啊,你让我为难了,难道你不知道,部长因为五千元就栽进去了,你哪怕送4800都行啊。想到这里,彭长宜苦笑了一下。

彭长宜在三源的时候退过礼,这个举动让许多人都非常不安,甚至后来都对他怀了敌意,他明明知道会是这个结果,但是也要退,因为在当时,退的风险,远远要低于收的风险,但是眼下就有些不同了。亢州,都是他的故交,甚至哟的还是不错的朋友,他是没法退的,光是这些好烟好酒,估计也值个大几万,他怎么退?想退都没法退。

一是涉及到的人太多,找个车让市委办拉回去,肯定会被人当笑话谈论,别人以为你是作秀,谁知道你收了多少?退的越多,说明你收的越多,兴许你退的都是表面的东西,那些看不见的银行卡、现金等指不定有多少呢?再说了,这些东西退回到那些老故交们的手里,就如同照着他们的脸打了一巴掌一样,无疑,会把他们推得远远的,到后来,很有可能,他彭长宜在亢州就成了孤家寡人了。他做不到,也是万万不能这样做的,只能先收下了。

身为一个市的市委书记,过年过节如果说不收礼,那肯定是做不到的,就是你是圣人也不行,其实,已经有许多人往他办公室塞过购物券和信封什么的了,就是寇京海和黄金也都塞过这些东西了,但他们给爸爸钱,那肯定是真心实意给爸爸花的,作为不错的弟兄,他们之间有这样的往来。

爸爸把两个信封的钱掏出,然后将信封烧掉,而且还嘱咐他说:“那些信封看一眼记住就行了,把钱掏出烧了吧。”

彭长宜想了想也是,万一当着人拉开皮包,有这么多信封不好,就将信封撤出,爸爸给他找了一张旧报纸,一撕两半,把钱分两包包好,塞进皮包里。

爸爸告诉他,他大哥和大嫂只知道有人来家里送礼,但是具体收了多少礼,都收了什么,他们不是很清楚。

中午,他们在大哥家吃的饭,因为爸爸不会做饭,一直跟大哥吃,下午,彭松和李春雪带着孩子也回来了。

难道有机会见到叔叔,彭松就跟叔叔要求想调到东营镇工商所去。

彭长宜皱着眉头说道:“你现在好歹是市区所,而且离家近,为什么要到东营,离家远不说,毕竟那是乡下?”

侄子说:“尽管那里是乡下,办公条件比不得市区所,就是节假日也不正规,但那里收入高。”

彭长宜听他这么说,就想到了那里是报废车拆解一条街。

果然,侄子彭松说道:“有废品一条街,那里的工作非常好干,管片的也好完成任务,跟这些老板们收费,几乎不用费口舌,一般情况下都是要多少给多少,而且,那里外快也多。我认识一个哥们,他还是工商所的临时工,一个月就有200元的工作收入,可是他刚干了一年,又是买汽车又是盖房子,还养着没有工作的媳妇和两个孩子,非常实惠。”

“他买的什么车?”彭长宜问道,因为他的脑子里想到了那条街上出来的拼装车。

“小面包。”

“你回来开的是什么车?”

“我开的是单位的小面包,不是自己的。”彭松说道。

彭长宜看了一眼父亲,又看了一眼侄子,没好气地说道:“你开的面包车是单位从市场买的,还是那条街上的拼装车吗?”

侄子彭松说道:“不是拼装车,我们单位有这样的车,但是我没开,因为回家路途远,又带着孩子,我怕不安全。”

彭长宜严肃地说道:“这不就得了,一个破车三瓜两枣钱就能买到手,你有什么好羡慕他的?再说,他家里盖房是他一个人出的钱吗?那条街上就是再实惠,大家都盯着,能有多大的实惠,它能实惠到哪儿去?你岁数不大,别总是盯着眼前的那点小利益,要把眼光看长远一些。那里的老板都是什么人?都是人精,能白拿钱让你花吗?他要是能给一万块,就要从你那里占两万块的便宜,你敢吗?你能跟他一个临时工比吗?他就是犯了错误,局里能怎么着他,大不了把他开回家,你哪,你现在是国家正式工商干部,你不能不管不顾瞎干,你还有远大的前途,对于你来说,前途要紧!”

父亲这时也掐了烟,说道:“小松,你叔叔说的对,你现在是正式工,又是党员,两个人养一个孩子,你爸妈也不用你们养着,还给你们钱花,你们紧不到哪儿去,再说了,你刚才说的那都是没谱的事,还是在市区呆着吧,别到乡下所去。”

彭松看了一眼正在院子里和孩子们玩的李春雪。

彭长宜明白,肯定是李春雪让侄子跟自己说的这些话,想起当初他就不同意侄子跟李春雪处对象,就没好气地说道:“我的意见就是刚才那些,具体怎么办你自己做主,我什么忙也帮不上你,你看着办。”

侄子就低下了头。

由于明天下午彭长宜要慰问,所以第二天在家吃过中午饭,他就带着娜娜回来了。

头天晚上,爸爸趁着天黑,早就将他要带走的礼品装上了车,大部分都是整箱的烟酒和茶叶,塞得后备箱满满的。车的后座上,也塞满了让娜娜带回去东西,大部分是食品。

彭长宜特地在众多礼物中,选了两瓶酒、两条烟和两盒茶叶,他单放在车的后座上,回去后他要去看一个人,这个人,他早就想去拜访他了,一直没有时间。

到了家,娜娜就和爸爸一起,从车上往下拎东西,沈芳在屋里看了一眼就躲开了,没有出来跟彭长宜说话。

彭长宜就将给娜娜带的东西放在廊子上面的台阶上,没有进屋,事实上,自从离婚后,他还从来都没有进过屋,一是怕自己伤感,二是沈芳换锁后说的有些话很伤人。卸完东西后,跟娜娜说了一声再见后就走了。

沈芳看见彭长宜出去后,这才从屋里出来,她看见娜娜带回了这么多东西,惊讶地说道:“娜娜,这些东西哪儿来的?”

娜娜说:“是爷爷给的。”

“你爷爷什么时候这么大方过?我不信,是不是别人给你爸爸送的礼?”

“是的,爷爷两个屋子,都摆满了别人送的礼物,跟山一样,好多好多东西,什么都有。”娜娜两只胳膊尽量向外张开,形容东西多。

沈芳明白了,彭长宜回来当官,肯定会有人给他送礼,如今,自己跟他离婚了,当然没人往这里送了,只能是送到了他的老家。

这帮势利眼,真是看人下菜碟!沈芳在心里恨恨地骂道,看着这些东西就出了神。

她想到彭长宜在三源的时候,曾经把她收的礼金和礼物全部退回了,就是来人送点土特产什么的,他也要让她推掉,实在推不掉的,也要让她搭上相同价格的礼物,给人家带回去。现在,他爸爸收了这么多的礼,怎么不让退回去了?

沈芳这个年过得的确有些孤单清冷,往年,即便彭长宜没有什么送礼的,她自己也会收许多礼物,一是办公室那些司机和后勤人员给她送礼,二是用得着她的那些企业,自打自己不在办公室后,也没人给她送礼了,就是单位发的一盒带鱼一箱苹果,还有过年500块钱,其余的什么都没有了。真是今非昔比!

如果自己不跟彭长宜离婚,今年这些送礼的,肯定要把她家的门槛挤破的。想到这里,她问女儿:“你看见爷爷收钱了吗?”

娜娜摇摇头,说道:“没有,爷爷只给爸爸看了那些礼物,他没有收钱,爸爸不是不让要人家的钱吗?”

沈芳没有说话。离婚这么长时间以来,沈芳第一次有了失落。

收好这些东西后,娜娜掏出两个红包,一个是爸爸给的压岁钱,一个是爷爷给的,还有大大和大娘给的,其中,爷爷给的最多,整整一千元钱。这也完全出乎沈芳的意料,彭长宜的爸爸包括他母亲活着的时候,从来都没有这么大方过,给一千元,肯定是收的礼金。看来,彭家今年过了一个肥年。

不知为什么,明明自己跟彭长宜离婚了,沈芳居然心理不平衡起来了。往年,尽管三源没人来了,但是亢州姚斌和寇京海他们几个还是来的,有的时候刘忠和田冲也过来表示一下,但是她如今不是彭长宜的妻子了,连他们都不过来了,既然你们跟彭长宜是铁哥们,彭长宜的女儿还在她这里,你们怎么不来看看他的女儿?

这些势利小人!沈芳在心里又一次狠狠地骂了一句。

彭长宜在温庆轩和卢辉的陪同下,慰问了一下国道上的治安检查站、电视台后就回来了。

他惦记着车上的那份礼物,惦记着还要去拜访一个早就想去拜访的那个人。

他没有用老顾,而是自己开车来到了市人大家属院,他按响了一个门铃,过了一会,门开了,狄贵和从里面探出头来。 他看见是彭长宜,立刻脸上便有了神采,惊喜地说道:

“长宜,怎么是你啊?”

说着,狄贵和就门户大开,赶紧将彭长宜让进屋。

狄贵和的老伴儿也从里屋出来,她热情地招呼彭长宜,身后还跟着一条黄色的蝴蝶犬,支棱着两只耳朵,瞪着一双圆圆的大眼睛,仰头看着彭长宜。

“彭书记,你那么忙,怎么有时间来看我。”狄贵和接过彭长宜手里的礼物说道。

彭长宜说:“早该来,年前实在是太忙了,我刚慰问回来,转了两个地方不转了,惦记来给老领导拜年。您过年好。”

“过年好,过年好。”

狄贵和显然没有料到彭长宜会来,而且还带来了礼物,他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

对于狄贵和,彭长宜是充满感激的,谁都知道,他彭长宜是王家栋和樊文良线上的人,但最初考察彭长宜和任小亮的时候,狄贵和向翟炳德暗中推荐了自己,尽管狄贵和从来都没有跟彭长宜表过功,但是,彭长宜知道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那段时间里,唯一给翟炳德提供情况的只有狄贵和,这个,无论是樊文良还是王家栋都心知肚明。

彭长宜记下了狄贵和的好,但从来都没有公开表示过什么,后来狄贵和从市委退了去人大,彭长宜特地回来请狄贵和喝酒。再后来,狄贵和又从人大主任位置上退下去了,彭长宜又请他喝过酒。

狄贵和跟翟炳德的关系亢州许多人都知道,但狄贵和是个好脾气而且表面上还是个善于“和稀泥”的人,自身是非很少。狄贵和早就过了退休年龄,一直在人大主任的位置上,直到王家栋接任。他退下来后,便在市老龄委做顾问工作。

虽然是大年初一,但是狄贵和的家里冷冷清清,比在台上掌权时大相径庭。平常,就是一个随随便便的节日,他的家门口也是门庭若市,人来人往,加之大家知道他跟翟炳德的关系,亢州的官员,从来都没有小瞧了这个没有实权的人,后来他到了老龄委后,门前就不如以前热闹了,但是人们还是有些看顾的,有一部分人仍然来看他。

但是今年这个春节显然就不同了。翟炳德倒台,也直接影响到了狄贵和门前热闹的程度。他对于别人仅有的一点价值没有了,再有就是因为王家栋倒霉、彭长宜上台,大家唯恐和狄贵和接触多了,引起彭长宜的不满,从而影响自己的仕途,所以,他家门前冷冷清清也就是必然趋势了。这一点,彭长宜早就预料到了。

在年前各个单位慰问老干部中,彭长宜特地把这些离退的老干部请到市委,召开了一个座谈会,那天他特别注意到,狄贵和没来,他让市委办打电话询问,才知道狄贵和感冒了。彭长宜知道,狄贵和不来,绝不仅仅因为感冒。

彭长宜大大方方地坐下,接过狄贵和夫人给他沏的水,冲狄贵和说了声:“我都坐下了,您干嘛还站着?”

狄贵和笑了,坐在彭长宜旁边的沙发上,说道:“长宜啊,你来太出乎我的意料了,我太感动了!”

彭长宜喝了一口水,说道:“您这是批评我哪吧?”

狄贵和赶紧说道:“不是不是,是真的感动。”

彭长宜看了一下四周,说道:“孩子们没回来?”

“年前回来着,都有加班任务,儿子有任务,年前出国了,儿媳和孩子在北京娘家,说是明天回来。”

彭长宜又喝了一口水,说:“从三源回来后一直想拜访老书记,就是没有时间,您也知道,牛关屯的事牵扯了太大的精力,搞的我是焦头烂额。那天开老干部座谈会,我特地问您怎么没来,后来才知道您病了。”

狄贵和叹了一口气,说道:“退出政治舞台的人了,就不愿意再抛头露面了,请彭书记理解。”

彭长宜笑了,说道:“别呀,我回来了,您还得继续发挥余热。老龄委这块工作也很重要啊,都是为国家工作了几十年了的人了,这些人可以说是亢州的宝藏,要照顾好他们的生活,要开展工作,尤其是那些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这也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内容,做好机关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这项工作事关重大,因为老干部,是我们的大后方,不能掉以轻心啊,如果老干部要是想整点事,那就是地动山摇啊,您说是不是?”

狄贵和的脸上就有了尴尬之色,他苦笑了一下,说道:“我如今退下来了,人微言轻啊——”

彭长宜笑笑,看着狄贵和不时地把手伸到茶几下去,摸着那条黄色的蝴蝶犬,估计也是老犬了,它显得有些老态龙钟,不愿意动。

彭长宜忽然很不合时宜地想到了罗兰夫人的一句话:“我交往的人越多,就越是怀念我的那条狗。”

他不由地为自己的幽默甩甩头,说道:“狄书记,尽管您从来都没有跟长宜表白过,但是长宜知道您是贤能之士,在长宜成长的路上,您起到过举荐的作用,这一点,长宜这辈子都是没齿难忘。长宜就是有这么一个脾气,凡是对我好过的人,就是拿刀砍我两下,我都不会嚷疼,但别人不行,别人给我一下,我兴许还他两下,呵呵,我这个脾气你是了解的。”

“那是,你是,你是有热血的,你的为人我们都清楚,至于你说帮过你,那也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你具备这样的能力,我也是从党性和原则出发,是为了工作。”狄贵和显出了他不多见的骄傲。

“您是真正的伯乐,不图回报的伯乐,所以,我在心里一直敬重您。”彭长宜的脸上,充满了真诚和感激。

半天,狄贵和才说:“长宜,家栋怎么样了?”

彭长宜一愣,他显然没有想到狄贵和这样问自己。就说道:“我只去狱中看了他一次。身体出现了问题。”

“哦?”狄贵和吃惊地问道:“什么问题?他的身体可是没有毛病啊?”

彭长宜说道:“是啊,他的身体确没有毛病,但是架不住人为制造毛病。”

彭长宜自己也没想到,为什么跟狄贵和说这个,要知道,官场上说话,是非常容易被人利用的,况且自己本来就是带着情绪说出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