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权力之巅 > 152 羿楠流着泪按下了快门

权力之巅 152 羿楠流着泪按下了快门

作者:阿诸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11:2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然而,邬友福没有意识到有人在暗中向自己发出的警告,他之所以选了这么一个地方,就是认为这里是安全的,而且是经过他仔细查看过的,他见张明秀伤心地流眼泪,就禁不住从内心涌起一股冲动,走到她的面前,板过她的身子,环住了张明秀,把她抱在了自己怀里。

张明秀就势扑进他的怀抱,嘤嘤地哭开了。

邬友福不住地小声说道:“好了,好了,别伤心……”

张明秀趴在他怀里,抽泣着,这时的邬友福,居然低下头,捧起张明秀的泪脸,一口便亲住了张明秀的嘴……

此时的羿楠,紧张的大气不敢出,双手不停地颤抖着,再次举起相机,摁下了快门……

他们亲吻了好长时间,邬友福的手还不停地揉着她的胸部,张明秀的双手就环上了邬友福的脖子,身子几乎挂在了他的身上……

这时,邬友福的电话响了,羿楠吓了一跳,她赶紧摸出自己的电话,设置了震动,万一这个时候来电话,就暴露目标了,那样自己就死定了。

电话执着地响了半天,邬友福才松开了怀里的美人,掏出了电话,稳了稳心神,说道:“喂,什么事?哦,好的,马上就回去。”

他合上电话,说道:“明秀,咱们走吧,他醒了。”

张明秀重新把自己的头发挽上,掏出簪子插进浓密的头发里,整了整衣服,又从树杈的包里掏出一个小镜子,对着镜子往脸上扑了几下粉,直到自己满意后才说道:“你为我照几张相吧。”

邬友福迟疑了一下,说道:“以后再照吧,让他等太久不好。”

张明秀说道:“兴许,以后就没有机会了。来吧。”说着,就摆好了姿势。

“好。”邬友福答应着,重新举起相机,对着张明秀,从不同的角度照了几张,然后,邬友福在前,张明秀在后,他们就匆匆地走了。

直到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了,羿楠才爬上山坡,一屁股坐在地上,紧张的后背都湿透了,她大口喘着气,手捂着脑门,身子虚弱地往后倒去,就这样仰卧在松软的地上,闭上了眼。

她万万没有想到,邬友福的确喝这个张明秀有私情,而且还被自己无意地拍到了他们偷情私会的照片!

她紧紧地抱着胸脯上的照相机,她非常清楚里面的影像意味着什么,这些影像,就是投枪,就是匕首,就是定时炸弹,随时都对邬友福构成威慑力、杀伤力、毁灭力!想到这里,她的心再次咚咚地跳了起来,她噌地从地上坐起,目光,再次投向了背坡处的那片蒲公英,似乎是徐德强天上有灵,指引他这样做似的。

那一刻,她的眼睛里流出了两行热泪,狠狠地、使着劲地咬着自己的下嘴唇,直到闻到了一丝血腥的味道,她才松开牙齿,发出了一声冷笑……

彭长宜在龙泉乡跟赵丰详细商量了一下慰问亲人解放军的事后,刚要走,就见龙泉乡的人大副主席李勇走了进来,彭长宜就跟他握手,赵丰不等这个李勇说话,就说道:“彭县长,走,我领你去看两户家庭旅馆。”

彭长宜看了李勇一眼,他知道这个李勇就是黄土岭矿难中被免职的乡长,后来矿难平息后,县委就让他到龙泉乡来当人大副主席,据说这个人一直对自己的处理结果有怨气,几次给锦安市委写信,憋着劲的想向上告状,黄土岭乡的乡长,现在是人大副主席,尽管仍是正科级待遇,但是明显权力就没有乡长大了。赵丰让彭长宜去参观家庭旅馆,明显就是躲开这个李勇,免得他跟彭长宜说矿难的事。

彭长宜看了看表,心想这个时候郄允才可能醒了,但是他不想回去,反正有邬友福等一干人在那里照应着呢,他有许多的事要做,想到这里,就说道:“好。看看就看看去。”说着,就站起身走了出去。

然而赵丰却没有立刻出来,显然,他在跟李勇说着什么,似乎李勇还梗着脖子跟他争辩了几句。赵丰就嘟着脸似乎训了他几句,李勇便耷拉下脑袋不说话了。

彭长宜让赵丰上了自己的车,到了车上问道:“怎么了?你训他了?”

赵丰说道:“呵呵,没有训他,不训他都快成祥林嫂了,再训他就该自杀去了。”

“呵呵。”彭长宜知道一些李勇的情况,肯定是李勇刚才想跟自己说说他的事,被赵丰拦下了。

彭长宜觉得这个赵丰很会做事,某种程度上跟齐祥一样,不愧是从市委办出来的干部。其实,他对李勇也很同情,当时被免后,他跟着徐德强一起,留在了救援现场,后来那个乡的党委书记中风住院,副书记唐显明主持工作,救援工作结束后,唐显明被提拔为黄土岭乡党委书记,市委又派去了一个乡长,这样,李勇就没有位置了,被调到龙泉乡,任人大副主席,正科级待遇不变。

彭长宜不打算介入人事上的事,江帆这么长时间都很少掺和人事上的事,何况他刚来,而且面对这样一种错综复杂的政治环境,所以,也就没有和李勇搭讪。

赵丰领着彭长宜来到了一户村民新辟出的家庭旅馆,就见院子比平常农户明显干净、整洁,东西两间的配房早已经清理出来,粉刷一新,窗子开着,但是进去后还是有一股涂料的味道。

彭长宜看了看铁管床上铺的是崭新的棉被和毛毯,就说道:“毛毯热了吧?”

房屋的主人是个快言快语的大嫂,她说道:“夜里就该冷了,如果真有客人来,嫌热的话,我们还准备了凉席,不过咱们山区晚上凉。”

彭长宜感觉这两间屋子收拾的很干净,也很整洁,床上用品也都是新的,就说道:“不错,一定要把屋里屋外的卫生搞好,要干净,只有吃的住的都干净卫生,客人来了才喜欢,才愿意住。”

大嫂说:“那是,这些都是新的,这毛毯还是我当年的陪嫁,这么多年舍不得用。”

彭长宜笑了,说道:“说不定,能给你挣回十块、二十块的毛毯钱呢。”

大嫂高兴地说道:“那就太好了,只要政府年年搞桃花节,我就什么都不干了,就在家专职搞家庭旅馆,搞了桃花节搞采摘节,节,越多越好。”

“哦,你真这么想?”彭长宜感觉很难得她能有这样的想法。

大嫂说:“是啊,我就是这么想的,我也跟村干部和下乡干部们说过。我大姨家是北京那边的郊区县,也是山区,他们那里早就兴春天赏花,夏天避暑,秋天摘果,那里几乎家家都有旅馆,尤其是到了瓜果梨桃采摘的时候,比平时集市上卖得还贵呢!每年收入都不少呢。咱们县如果坚持这样搞下去,准行。”

彭长宜笑了,说道:“大嫂,没问题,只要群众有呼声,我们就搞,就怕我们搞了,你们不响应。”

“政府想方设法让我们挣钱,我们干嘛不拥护,是不是?”她笑着问身边来看热闹的乡亲们。

乡亲们也都七嘴八舌地说着拥护的话。

彭长宜很高兴,本来他也想着秋后采摘的事,只是不知桃花节能来多少人,所以也没往出说这个想法。这下,他有了几分信心。

在赵丰的带领下,他们沿途又看了几家,他最后说道:“不错,不错,超出我的想象,赵书记啊,记得地道战里有一句台词,叫什么来着?”

还没等赵丰反应过来,彭长宜就自问自答地说道:“这叫各家有各家的高招,我亲眼看了后,心里就放心了。还有,赵书记,一定要把这些家庭旅馆周边环境搞好,村街道环境整治好,尤其是这条主道两边的环境,让人家有住进来的**。再有,凡是有家庭旅馆的地方,你就给他家钉个小牌,留出空白地方,这个空白的地方就是评的星级标准,这样,客人住进来放心,对这些家庭旅馆的主人也起到督促作用。”

齐祥看了看表,说道:“县长,时候不早了,咱们赶回去就该吃晚饭了,郄老……”

彭长宜说:“嗯,好吧。”

赵丰说道:“县长,齐主任,晚上别走了,咱们先在农家院试吃一下如何?”

彭长宜想了想说道:“不了,我们回去,的确还有事。”

赵丰就点点头,说道:“那好,我就不留领导们了,如果必须回去,就早点走吧。”

告别了赵丰,彭长宜他们就回县城了。半路上,彭长宜忽然说道:“老齐啊,你说,咱们晚上要是不陪郄老了怎么样,我领你去吃小吃,去吃我们家乡风味的驴肉烧饼,怎么样?”

“你们家乡的驴头烧饼?对了,我想起来了,县长的家是禹水县的,禹水的驴肉很有名的,可是,三源有禹水县的驴肉烧饼吗?”

“哈哈,当然有了,是我们老家的风味,很正宗的。”彭长宜说道。

“哦,我还真不知道,也没去吃过,在哪儿?”齐祥问道。

“就在老城区。”

齐祥想了想说:“咱们如果不想回去,那您就得跟邬书记说一声。”

彭长宜想了想说:“好。”说着,他就打开手机,给邬友福拨通了电话,说道:“邬书记啊,我在龙泉乡,看农民的家庭旅馆呢,恐怕回去的要晚些,中午没吃饱,现在闻到饭菜的香味就饿了,我先找地方吃两烧瓶再回去,如果能赶上敬酒我再去敬酒。”

邬友福笑了,说道:“呵呵,那好,我们不等你了,如果回来的早就过来敬酒。”

“好的,我尽量往回赶,争取给老首长敬酒。”

挂了电话,彭长宜松了一口气,齐祥也跟着松了一口气。

彭长宜就笑着问道:“你怎么也如释重负?”

齐祥说道:“尽管我没有上桌陪首长,但是我心里也吃不好饭啊,唯恐到时出现什么纰漏,今晚我出来了,出现什么问题就找不到我了。”

“哈哈,我会在第一时间把你送回去,老顾,开快点。”彭长宜坏坏地说道。

“好嘞。”老顾应道。

“彭县长诶,你可千万别这么干,你让我踏实跟你吃一顿驴肉火烧吧?”

“哈哈。”

彭长宜最近迷上了驴肉烧瓶摊位前的那个老李铁匠铺,他已经多次以吃驴肉烧饼为由,默默地注视这间铁匠铺。记得第一次他看见这个铁匠铺时,那时太阳刚好要落山,铁匠铺前笼罩在一层金色的光亮中,这时的铁匠铺也就会出现一天最宁静的时候,也是最让彭长宜着迷的时刻。

说起来,那还是一次偶然的发现,他也是下乡回来的晚,就在这个号称是正宗的他家乡的驴肉烧瓶摊位前,吃着吃着,就被旁边铁匠铺里传出的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吸引住了目光。

只见在对面两间半敞式着平房里,师徒俩围着中间一个大火炉忙活着,一个身材壮硕的人,轮着大锤,随着一阵叮铛的敲打声,里面火星子飞溅,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师傅双手牢牢地握住一把火钳,火钳上有烧红了的锻打的铁件,配合着徒弟的锤声,在砧墩上不停地翻动的,然后,锤声停止了,就见老师傅走到一个大水缸前,把火钳伸进水里,就听“磁”的一声,从大水缸里冒出一股白烟。老师傅就把火钳松开,一件铁制成品就打好了。老师傅把火钳扔到地上,伸开两只手臂,徒弟立刻走到师傅后面,替师傅解开围裙,一天的活就干完了,他们也到了收工的时候了。

收工了,师徒俩却不急着回家,老师傅坐在马扎上,掏出旱烟袋,一手拖着烟袋,一手握着烟袋杆,烟袋锅就钻进烟袋里捣鼓了两下,抽出时就装满了一锅旱烟,徒弟模样的人就赶紧划着火柴,给师傅点上烟。老师傅嘴叼着烟袋,狠狠地抽了几口,随后大声咳嗽起来。

徒弟赶紧起身,从旁边拿过来一盒烟卷,抽出一支,叼在自己嘴里,点着,然后从师傅手里夺过旱烟袋,把点好的烟卷送到师傅嘴边,师傅就又改抽纸烟了,这下不再咳嗽了。

徒弟把烟锅里的旱烟在自己鞋底磕出,把烟袋缠在烟杆上,放在旁边一个土台上。然后就在师傅旁边的马扎上,静静地坐着,他们谁也不说话,但是彼此却透出一种默契。

说是徒弟,其实年纪也不小了,也有六十多岁的样子,只是身板比老师傅健壮多了。

老师傅终于把烟抽完了,这才把手伸进怀里,从怀里掏出一大把钱,放在地上,又把手伸进去,又掏出一把,最后翻出了口袋抖了抖,抖出一个钢镚,这枚钢掉在地上后,蹦出很远,徒弟忙起身,弯腰捡起钢镚,放在嘴边吹了吹,然后恭恭敬敬地放在那一堆钱上。

就见老师傅,弯腰从那一小堆钱中挑出一张大票,递给徒弟,又挑出一张大票,塞进自己手里,又把一张大票递给徒弟,又把一张大票塞进自己手里,反反复复,分完了大票后,又开始挑单元的分,分完单元的,就开始挑毛钱分,然后是钢镚,即便是钢镚,也是你一个,我一个,如此反复,不厌其烦……而且,整个过程没有谁说话。

彭长宜第一次看到这个情形后惊呆了,内心涌起一股热潮,他的眼睛,痴迷地看着他们,看着他们师徒俩分钱的情形,感动的不行。

如果老师傅不是采用这种一种分钱方式,而且把一天挣的钱统一数好,然后一分为二,他就不会这么动情;如果老师傅不是一天一分钱,十天,或者一个月,或者半年再分钱,也或者不这样公开分,可能,这个铁匠铺在他的眼里,就是一个平平常常的铁匠铺,跟其他的铺子没有什么区别,正是这种独特的原始的分钱方式,才让他如此的痴迷和感动,他感动着这个过程,感动着铁匠铺里传出的每一次敲打声,每一次的淬火的“磁磁”声,还有那每一滴落下的汗珠和每一个赚来的钢镚……

有人说:世上有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

打铁,不光是要有精湛的技术,过硬的本领,还要有耐得住高温,吃得来苦的本领。手臂要有百斤之力,才能轮的动大锤,眼睛要明察秋毫,才能判断出锤落下的地方,才能准确转动手臂。一般在打镰刀、铁钉、火钳、火叉等小铁件时,只要师傅一个人锤打就行,铁坯子在炉塘烧红透后,老师傅用大铁钳从炉塘内夹出红铁坯放到铁墩头上,自己一手紧夹铁件,一手用小榔头转着锤打,徒弟只要帮助拉风箱、添煤、添碳或者铲件就可以了。但是要碰到大件,就得两人合作才能完成锻打任务。如铁锛、铁镐、大铁锹等,它既大又厚还重,身强力壮的徒弟,就要双手握住几十斤的重磅榔头,有次序、有节奏地敲打铁件,这时师傅还会手里拿着一把小榔头,使其按产品的形状要求敲打成形。在敲打时,一把重锤,一把小榔头交替捶打,发出悦耳的“叮叮当当”的声音。

彭长宜很喜欢看他们师徒俩抡锤的动作,很有阳刚之气,很美,他几次想从车上拿出相机,给他们拍照下来,但又唯恐惊扰了他们,怕他们惊慌之中失了手。

老顾把车照例停在离驴肉烧饼远一点的地方,彭长宜就领着齐祥和老顾走过来,坐在摊位的小圆凳上,老顾要了六个烧饼裹肉,三碗小米粥,另要了一碟小酱菜。

在等待上烧饼的过程中,彭长宜发现,他们今天来晚了,师徒俩已经把钱分完,徒弟正从屋里出来,边往口袋里塞钱,边走到房根前,把一块块的木板,挂在上方的窗户上,师傅负责在里面封火,然后锁好房门,细心地装好钥匙,等徒弟上完门板后,他才来到一辆旧自行车前,彭长宜这时才发现,老师傅居然是个拐腿。徒弟看了一眼师傅,没有说话。他们一人骑上一辆旧自行车,一个向东,一个向西,各自离开了,至此,一天的劳动结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