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权力之巅 > 148 彭长宜的机智

权力之巅 148 彭长宜的机智

作者:阿诸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11:2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而在桃花谷,种植最为广泛的是桃树,每当春暖花开的时候,漫山遍野的桃花,把整个桃花谷装点的如诗如画,远远地望去,绵延十公里的桃花谷,只有一个颜色,那就是粉红。数千亩的桃林,一起绽放,成为粉红色的花海,非常壮观。这里早就是城里人春季观光赏花的地方,如果稍加疏导,就能成为一个不错的景区,也能为当地带来效益的景区。

三源县已经在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在今年,举办首届桃花节,县宣传部已经协同各个部门正在筹划此事,眼看节令就要到来,数千亩桃林含苞待放,这个时候发生砍伐桃树的事,的确是他没有料到的。

彭长宜已经跟叶天扬联系好,下周京州日报就会出现有关三源举办桃花节的专版,也当做三源旅游项目的一个问路石。另外,锦安日报和三源报都将辟出专版宣传这个景区,三源文联还在全县范围举办一个桃花谷杯摄影大赛,为此,彭长宜自己掏钱买了一个比较不错的照相机,最近一直在反复读照相机说明书,钻研照相基本技巧,即便晚上跟江帆通电话都是请教照相技术。

三源两委办最近正在抓紧发请柬,请上级有关部门和其他兄弟市县来参加三源桃花节的开幕式,同时,县委县政府号召市直各部门请“亲戚”,作为宣传三源的一个载体,从而扩大三源的知名度。

这是多少年来,三源第一次开展这么一个大规模的公开活动,也是第一次敞开怀抱,给外界认识三源一个机会。如果偏要说新官上任三把火的话,这就是彭长宜来到三源烧的第一把火。

彭长宜摸准了邬友福安于现状、不想张罗事的心理,就主动跟他商量关于举办桃花节的有关事宜,并且把政府年初设定的工作跟锦安市委和市政府做了汇报,翟炳德和董兴对三源的做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且在一次全市党政干部会议后,翟炳德特别强调了三源大旅游的思路,高度评价了三源干部敢于谋事、敢于做事的精神,翟炳德的话,从某种程度上是给彭长宜撑了腰杆,肯定了彭长宜的想法,这样,彭长宜就可以大刀阔斧地去干了。

在桃花节这件事上,邬友福没有表示反对,相反,他还很支持彭长宜的想法,因为他也不想在挤走了两任县长、又和徐德强合作出现不愉快后,再跟彭长宜闹不好,尽管上级会全力支持党委一把手的工作,但是这个彭长宜是翟炳德点的将,对彭长宜下手,他还没有想好,也没有想要把他怎么样,因为他预感凭彭长宜的实力,他在三源不会呆太久,三源也留不住他,与其这样,不如让彭长宜尽快干出成绩,尽快高就。尽管他向彭长宜传递的信息是自己年岁大了,不想有什么作为了,但是邬友福还是有野心的,一是自己档案年龄小,干完这届再干一届也没有问题,为了能继续留在三源,他仍然需要用心做好三源的事,并不想再出现什么纰漏,也不想继续高升,只求在三源干到退休,安逸地过自己土皇上的日子就很好,凭他现在,就是给他一个锦安的副市长他也不干。副市长是副厅,名义上听着好听,厅级干部,实则哪有他这个县委书记实惠?再说,自己就是真的当上了副厅,也是用不了多长时间就退下来了,按照排序,他得是排在锦安市政府的最后一名,对于他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对于自己人生目标非常明确的邬友福来说,尽管他不把彭长宜放在眼里,但是投鼠忌器这个道理他还是知道的,再说,彭长宜这个人身上的锐气他也看出来了,如果他不找事,只是想在三源捞点政治资本,那给他就是,如果他一旦影响到他邬友福,那也别怪自己不客气。

邬友福的确不想在三源折腾任何事,他就像王家栋说得那样,闷头做皇上。但是彭长宜显然不会这样,所以,对于彭长宜的一些工作思路,邬友福也不好表示反对,那样也说不过去,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彭长宜去折腾,俗话说得好,干得多,失误就多,等你有了失误了,再收拾你也不迟!

所以,才有了彭长宜的旅游规划,才有了桃花节的想法,并把它付诸实践。

所以,这几天彭长宜为桃花节的事忙里忙外的,但是他丝毫不敢忘乎所以,大事小情都跟邬友福打招呼,这一点邬友福比较满意。

彭长宜突然跟邬友福说道:“对了,能不能让老首长给给咱们的桃花节剪彩?”

邬友福听彭长宜这么一说,就掐着手指说道:“离开幕式还有四五天的时间,他恐怕呆不了那么长的时间,再说了,如果他要是留下剪彩的话,咱们还要重新调整方案,还要跟锦安汇报。”

彭长宜说:“我也是想到就说了,不算数。”

邬友福说:“倒也不是没有可能,看情况再说吧。”

“嗯。”彭长宜又说道:“龙泉乡那两眼机井出水了,我想搞个小仪式。”

邬友福闭上了眼睛,说道:“你看着安排吧。”

在这件事上,邬友福始终都不太感兴趣,彭长宜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这时,齐祥打来电话,说已经跟各个乡的领导通报了这事,他们也都表示立刻派人去制止砍树的行为。另外,齐祥说他已经跟主管农业的副县长沟通了此事,由于这名副县长还在阆诸农展会,有些事情也只能打电话过问一下而已。

彭长宜觉得齐祥这一点做得很好,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一段时间以来,彭长宜很倚重齐祥的。

开道车一路鸣笛,驶进了三源县城的主街道。彭长宜突然对两边正在施工着人行道皱了皱眉头,他没有说话,因为车子一路向前,很快就驶进了三源最好的宾馆。

郄允才乘坐的商务舱停在了宾馆高台阶的正门口。

邬友福和彭长宜赶紧下车,邬友福紧走几步来到车门口,拉开车门,便和葛兆国一起,搀着郄允才下了车。

老人出来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站在宾馆门前,轻轻地捶了两下自己的后腰,他环视了一下宾馆四周,回过头来说道:“小邬啊,怎么十多年过去了,你的三源没变什么样儿啊?”

在场的人谁都没想到郄允才下车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这样的话,邬友福显然没有任何思想准备,他停顿了一下说道:“我们没有大规模的搞形象工程,只是小修小补,您也看到了,现在正在翻修人行道两边的地砖,您来的路上想必已经看到了。”

老人叉着腰,说道:“形象工程也不是不能搞啊,再说了,不是所有面上的工程就叫形象工程,比如修路,搞市政建设,你能说这是形象工程?如果那样理解的话,**的干部就不要干事了!”老人有些愠怒地说道。

“嘿嘿,您批评的对,我们现在正在谋划一篇大文章,等您吃完饭,休息一下后我再给您汇报。”

“什么文章?”老人转过头看着他问道。

这时,张明秀走了过来,挽住了他的胳膊,温言细语地说道:“哪有一下车就批评人的吗?先到房间休息一下再吃饭吧。”

老人听妻子这样说,就点点头,不再说话,看得出,他很听妻子的话。

吃饭的时候,市领导中只有邬友福、彭长宜陪着郄允才夫妇俩和他的保健医生,葛兆国作为亲属陪同。邬友福便把彭长宜介绍给了郄允才,郄允才淡淡地跟彭长宜握了手,盯着他看了两眼,没有说话。

席间,郄允才没有忘记邬友福说得“大文章”,就说道:“小邬,你刚才说得大文章指的是什么?”

邬友福笑笑说道:“老首长,您先吃饭,我说了,等您吃完饭休息一下我再跟您汇报不迟。”

“嗨,边吃边说吗?”

邬友福说:“我说的大文章指的就是年初定的大力发展旅游、富民强县的总体规划和战略目标。”

一听他提起红色旅游,老人放下了筷子,说道:“我先不论你们这思路好坏,我只说,凭你现在的设施,拿什么来接待游客,这个宾馆,十年前差不多就是这样,还有,你这县城一些最基础的设施都不完备,还有,你这交通状况,我看了,就是县城市委市政府这条路还像那么回事,其它地方肯定是坑坑洼洼,有许多后续的事情,你们准备好了吗?如果没有准备好,就不要说旅游!”

邬友福没有想到,他还没跟老首长汇报呢,就被他否了,一时竟然尴尬的不知说什么好了。

彭长宜说道:“我不这样认为。”

他的话一出口,邬友福就私下捅了他一下,意思是不让彭长宜说下去。

哪知,郄允才却看着彭长宜,沉下脸说道:“你怎么认为?”

彭长宜看出,他的脸上有了明显的不悦。

这时邬友福站起来打圆场,他端着酒杯,说道:“老首长啊,您可能不知道,我们是天天盼着您再次回来看看,您这一别,就是十多年啊,这样,我代表三源的父老乡亲敬您,这次回来,怎么也得在三源多呆几天。”

郄允才看着邬友福,不慌不忙地说道:“别打岔,让他说!”

他的声音不高,口气却不容抗拒。

邬友福干笑了两声,坐下了,他不安地看着彭长宜。

彭长宜不慌不忙地说道:“您一定还记得二十来年前的那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吧,在那场大讨论中,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被全党大多数人所拥护,为什么呢,就因为这个观点是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恕我冒昧,既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不去实践怎么就能知道行还是不行呢?您当年力排众议,三番五次地跟组织请示,要到当时环境最为恶劣的三源区开展敌后工作,据说当时已经有六位区委书记牺牲在这里,而且他们都是来的时间不长就被叛徒告密。可是您说您就是要当第七位,您来了以后,愣是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把没有任何组织基础的三源区变成了一个模范根据地,而且前后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还组织起了一支武装力量,并且扩大到周围几个县,成为威震敌胆的武装力量,您说,您当时具备什么条件?什么条件都不具备啊?而且还随时有掉脑袋的危险。您能在那么艰苦和恶劣的环境中站稳脚跟,而且扩大了武装力量,如果拿您那个时候的条件和现在比,能比吗?所以,我们的指导思想也是边干边摸索,在干中不断完善,最后让旅游,尤其是红色旅游真正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听彭长宜这么一说,郄允才居然没有生气,而且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尤其是彭长宜提起了自己当年的赫赫辉煌,老人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神情,他饶有兴趣地说道:“哦,对于我,你还知道多少?”

彭长宜说:“我还知道,您转到地方工作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困难,到哪儿都会有,没有困难,还要我们这些人干什么?”

“呵呵,不错,这话是我经常挂在嘴边上说的,所以,我安排下去的任务,没有不按时给我完成的,下边的人知道我的脾气,很少有来跟我讨价还价的,我也讨厌下边的人跟我讲困难,再困难,有我们当年开展敌后抗日根据地困难吗?话又说回来了,就因为有困难,才有了我们这些人,如果没有困难,要我们这些人干什么?你能记住我这话,的确很难得啊。”

邬友福提着的心稍稍放下了,他看着老首长兴致不低,就说道:“您说得太对了,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效仿,去膜拜。”

“呵呵,没那么严重。”郄允才又看着彭长宜说道:“看来你研究过我?”

彭长宜说:“不是研究,是崇拜,因为崇拜,才多看了一些有关您的事迹文章和回忆录,记住了您说的话。”

“我们现在不兴搞个人崇拜了,哈哈。”

尽管郄允才嘴上这么说,但是被后生们所崇拜,还是令他非常开心的。

而对于彭长宜来说,这也是拉近他跟老革命关系的唯一手段。

拉近关系,到不是彭长宜指望从郄允才那里得到什么实惠,也不需要他能庇护自己,只要他将来不偏听偏信、保持公道,彭长宜就算达到了个人的目的。

此时,本来来三源是兴师问罪的郄允才,此时听了彭长宜的话很开心,脸上明显露出了喜悦的神色,他说道:“哈哈,那么你能举出我为什么说这话的具体例子吗?”

邬友福有些不安地看着彭长宜,全桌的人也都看着他,彭长宜不慌不忙地说道:“我记得您最早一次说这话是在建国后搞土改的时候,当时难度很大,甚至还有牺牲,有的同志就产生了畏难情绪,您就说了这句话。还有就是唐山大地震发生后,您负责筹集救灾物资和款项的时候也说过这样的话,当然,您还在许多场合下说过。”

显然,彭长宜列举的两个实例,都是郄允才值得骄傲的两次事件,也正是这两次事件,再次成就了郄允才。

邬友福听着彭长宜说的话,他很奇怪,彭长宜什么时候研究的郄允才,这些情况,他都不知道。

邬友福当然不知道,彭长宜借助海后基地的互联网平台,查阅了郄允才本人的大量资料和讲话特色,平时很注意搜集有关他的资料,知道的,就不只是三源党史上的那点事了。

郄允才听后哈哈大笑,指着彭长宜说道:“你这个小鬼,说服了我,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邬友福连忙说:“老首长,来,这次该接受我敬酒了吧?”

郄允才说:“好好,你们俩个一块儿吧。”他指着彭长宜说道。

彭长宜说:“我一会单独敬您。”

老人说:“别单独了,咱们快点吃,吃完饭后,你们把你们的想法统统跟我汇报一下,也让我了解一下你们新的工作思路。不过小邬啊,我还是要批评你,十多年了,三源变化可是真的不大啊,街道两边还是这样破破烂烂,除去你的衙门修的不错以外,县城,没有什么像样的建筑啊,你是不是太安于当太平官了?”

邬友福点头哈腰地说道:“老首长,您批评的是,您不知道,县财政的确拿不出多少钱搞规划。”

“你呀,思想落后了,搞建设,不一定财政要出钱啊,你可以把它商业化吗?我看这个彭长宜就很有脑子,你完全放开手让他去干。”

彭长宜听了他这话不由得暗自在心里叫苦,心说,大领导说话就是不讲究,顾虑少,您这样说不是成心在邬友福眼里插柴吗?他赶紧说道:“老领导,您过奖了,我不行,脾气急,工作方法简单,干任何事都不能离开邬书记的指导,他是班长,如果我跟他说一件事,他超过五秒种不回答我,我这心里就没脉了。”

郄允才听后哈哈大笑了,说道:“看不出,你还是很讲政治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