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仙侠玄幻 > 洪荒二郎传 > 第二百二十九章 冀州寻妲己

洪荒二郎传 第二百二十九章 冀州寻妲己

作者:言归正传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7 16:49:25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洪荒二郎传 !

却说商汤立国之后,因为商王之位,以‘兄终弟及’、‘父子相传’两种方式并行继承,故而纷乱不断,历经九世,国力衰竭、诸侯离心。

待帝辛——也就是纣王继位,内忧外患层出不穷,诸侯势大已无法压制,当真如日薄西山一般。

今日朝会时,数百名诸侯联名请命,因为四方不平,有犬戎、东夷、南蛮之威胁,恳请帝辛下令允许他们扩军,并将每年朝贡朝歌的钱帛取之一二,以作军粮。

帝辛当时面色铁青,拍案而去,差些将那奏禀此事的大臣斩首。

半个时辰后,帝辛召了四位重臣入内殿相商。

这四人,一位是那大商的顶梁之柱太师闻仲,一位是那界牌关总兵黄衮,还有那聪慧天下闻名的王叔比干,与帝辛所期中的大将,武成王黄飞虎。

其他大臣,商容丞相、梅伯大夫,尽皆在殿外等候,不得帝辛相召,不敢入殿。

杨戬来的刚好,便是见了这一幕。

帝辛心里压着一肚子火,却不敢发、不能发,还要顾及帝王仪态,还要去考虑诸多大臣的言语。

更重要的是,他不想让自己气急败坏的模样,让那些该死的诸侯见到!

太师闻仲,截教金灵圣母之徒,和杨戬有些相似,也有那天眼的神通,擅领军、善治国,乃是帝辛左膀右臂。

这位太师也是无奈,他在二月时北征逆贼,大军刚至,却突然感觉到天地异变,听闻了帝辛提诗之事,匆忙安置好大军,返回朝歌询问后事。

闻仲毕竟是大臣,并非纯粹的修士,当年虽在金鳌岛修行,但时日短暂,金灵圣母传授了他神通就放他回来,并不知修士之事,也不知圣人之怒何等严重。

他回来后,对帝辛一番说教,帝辛自是讪讪而笑,倒也不敢再提广纳美女之事。

闻仲想休息两日便赶回北海,却又被帝辛召入宫中商议诸侯进言之事,当真是劳心劳力,片刻都不得停。

帝辛不想对诸侯服软,却又无法对天下诸侯动武。帝辛当然不傻,他若是无故征伐诸侯,恐怕这天下诸侯一夜之间便会大举反旗,杀向朝歌。

闻仲也知帝辛此时只是感觉无法下台,沉声道:

“陛下,且听老臣一言……”

他将诸侯之势细细说来,又将那四大诸侯点出,定下了稳东、镇西、策南、调北之计。

东伯候姜恒楚,八百诸侯之首,也是帝辛之岳丈,总震东路二百诸侯,这是帝辛可以信赖,也是最为稳妥的一路。

西路则是大患,西伯侯姬昌素有‘圣人’之名,西岐越发强大,天下有德之士多去投奔。

南伯候鄂崇禹,为人正直刚毅,近年来大兴冶炼,帐下私兵数不可数,且其屯粮甚多,令朝歌不安。

北伯候崇侯虎……这是帝辛的心腹,乃是帝辛一手培植起的北镇诸侯,忠心耿耿,能征善战,不必多言。

所谓的‘调北’,便是将崇侯虎的兵马调动起来,策应朝歌,暗中征伐西岐。

在朝歌城南侧布置重兵提防鄂崇禹,以计策散其军心民心,分化南路两百路诸侯,最好掀起几场战戈,令其自断臂膀。

八百家诸侯之间若有私怨,自是可以互相征伐的,只要师出有名,不必报于朝歌城。

东路暂且不动,东夷部落——东胜神州的人族势力乃是夏商尽皆需面对的大敌,有东伯侯在,帝辛也可少点烦心事。

杨戬在梁上听的有趣,多打量了几眼这位头发花白的闻仲,心中还真就把他当做了大敌。

闻仲不死,商朝难灭啊。

帝辛听得闻仲进言,嘴角勾勒出些许弧度,笑道:“有太师助我,这天下何愁不定?”

一旁的黄衮与黄飞虎也尽皆出言称赞,唯独王叔比干,站在闻仲之后,轻叹了声,道:“大王,为何不以德感化诸侯,却用计谋筹算?”

帝辛对自己的王叔最是了解,也不恼怒,身体靠在龙椅中,悠然道:“我以德待之,其心却存异。我以谋算之,其心不敢动。叔父可有良策?”

“大王,”比干躬身行礼,“我商自汤祖之后,征伐从未断绝,南征北战开拓了无垠疆土,如今诸侯势大,与之干系甚大。不若从大王开始,修身修德,重耕重民,四海生平,天下归心……”

“叔父,我有些累了,今日便议到这里吧。今日太师所言,尔等尽快拟出章程,寡人,不想等太久。”

帝辛面色有些不耐的起身,在宫人侍卫的簇拥下出了偏殿,朝着后宫而去。

中年文士模样的比干面容有些无奈,站在那怅然若失,颇为失意。

黄衮父子并不多言,拜别而去;闻仲却和比干一同走出大殿,轻声说了两句什么。

杨戬侧耳听着,是闻仲在劝比干……

闻仲道:“大王年轻气盛,此时心中只想着开拓疆土,立下不输先帝之功勋。这些话,你要再等十年说来听。”

“唉,太师之言,我如何不知?”比干站在殿前,看着外面的晴空万里,“只是我总有些心中不安,西岐西伯侯渐有圣贤名,若大王不重德行,如何与之相比?”

“哼!那姬昌,我看便是一道貌岸然之辈!”闻仲这老大爷倒是暴脾气,但也并未多说。

闻仲道:“我还要赶去北海,朝中还要王叔多看着;陛下总有思虑不周之时,莫要让陛下失了臣心,毁了德行。”

比干拱手做礼:“北海苦远,太师辛劳。比干静待太师得胜归还之日!”

闻仲笑了两声,当即施展遁术,身影消失在重重宫殿之中。

要不要却截杀闻仲?

杨戬伏在梁上想了一阵,将这个念头在脑海中扫开。

他扑闪翅膀,落在一位宫人的衣领之下,随着帝辛去了殷商后宫之中。

此行,杨戬倒也算知了纣王帝辛的为人如何,其他不敢多说,帝辛这暴虐的脾气,此时已经可见一斑。

诸侯不死,帝辛难安。

帝辛不死,诸侯难平。

那王叔比干的谏言,在杨戬看来都是废话,这天下,说到底还是兵甲说了算。

闻仲不在朝中,时日稍短自是无事,若时日太长,这帝辛还真容易被人蛊惑、听信佞臣,把商朝搞成乌烟瘴气。

‘天命,真的在西岐那边?’

杨戬心中细细思量着,不自觉发现那宫人停下了脚步;神识稍微延展,杨戬就看到了让他颇为无语的一幕。

帝辛心中似乎还有些郁闷,竟直接将一名美貌的宫女扛起,大步朝着一处华池后的软塌而去。

众宫人反倒是见状不乱,那宫女也并未挣扎,眼角泪痕一闪而过,嘴角露出些许勉强的媚笑……

暗中摇头,杨戬化作一道青烟消失不见,却是对这帝辛颇感失望。

原本,他还抱着一丝帝辛或许是明君的幻想,但见帝辛被诸侯之事烦闷,只是听了两句大臣的谏言就安下心来,还白日宣淫,将自己心中的郁闷释放在了女子身上……

这样的人,如何成大事?

大商落在他手中,别说拨乱反正、再度中兴,能坚持二三十年,都实属侥幸。

离开的时候没有惊动气运金龙,杨戬径直朝着冀州而去,先去在妲己那边留下后手。

大商的矛盾,在于商君与诸侯之间的利益牵扯;而封神之战若是从这个角度去分析,不过是一个大奴隶主——周,取代了另一个大奴隶主——商。

又有什么正义可言?

杨戬摇头苦笑,飞的迅疾,身下过了千重山水。

待他瞧见一繁华的大城,城门之上的巨石刻着‘冀州’二字,方才化作一道人模样,落在城外,大摇大摆去往了城中。

冀州城远不比朝歌,这里只是诸侯封地,也是一处古城,除却了几条主街宽敞笔直,其他街路弯弯曲曲,显非同时建成。

冀州城中心有一处大院,有宫殿几许,水榭歌台,周围又有重兵把守,提防宵小作乱。

杨戬围着大宅周围转了一大圈,因是走路,足足用去了两个时辰,而后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变作了一老道的模样,背着一把桃木剑,径直朝着冀州候府邸大门而去。

“尤那老道!且站住!”

守门甲士一声呵斥,杨戬在那几把明晃晃的枪尖前堪堪停下步伐,面容有些不悦。

杨戬老气横秋的怒斥一声:“凡夫俗子何敢拦?冀州王侯命忧矣!”

这年头,没点气势怎么敢出来跑江湖?

守门甲士顿时被杨戬这牛鼻子老道吓住了;他们心想,若这真是方外高人,他们不让进去,岂不是害了自家主人的性命?

可若这只是个行方骗子,那他们擅自放进去,失职之罪再所难免啊。

一旁的杨戬看这些甲士犹豫不定、面露为难,也是为这些家伙的脑子暗自着急,骂道:“还不快去通禀!站在这愣着作甚!”

“哎,是,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