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我是王富贵 > 第527章 做大明人真好!

我是王富贵 第527章 做大明人真好!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3:1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王岳悄悄离开了京城,他携带了大批的红薯、土豆、玉米,还有辣椒……西北的土地贫瘠,能承载的人力有限,而要经略西北,又不能仅仅依靠着东南的产出支应。

这也是王岳格外重视河套的原因所在。

他不想用武力解决俺答,也是存了完整接收河套的盘算,他可不想因为战火,延缓了开发河套平原的时间。

基本上河套平原算是西北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了。

能种粮食的土地很多,但是能充当商品粮,并且大量输出的,那就极为有限了。

有河套平原在,是上天的恩赐。

而在河套平原之外,就要多种杂粮,尤其是玉米,红薯一类的,王岳希望在西北建立起庞大的畜牧业基地……既然没法提供大量的粮食,就提供肉类,成为大明的蛋白质基地。

眼下的大明虽然做不到人人有肉吃,但是也绝对不需要用死刑威慑百姓,禁止吃牛。

总体来说,这个国家的物资已经相对丰富起来。

只不过再丰富的物资,面对着战争这头怪兽,都要战战兢兢……由于废除了免费徭役,要想征召民夫,就要给工钱。

虽然有规定,不许随便逃避征召,而且工钱不会高于当地平均工资……避免了趁机敲诈的可能,但是,整个花费,依旧非常惊人。

为了支应数万大军,沿途征调的民夫超过了五十万。

就按照一人一个银元计算,也是五十万元。而且更加昂贵的是四轮马车,粮食,火药,军服,大炮……朝廷一共准备了一万多辆四轮车。

另外前往西北的道路年久失修? 没法通行大股兵马,修桥铺路……又是一笔开销。

还有,现代化的大兵团推进? 非常仰赖情报支援。

为了弄清楚状况? 王岳又拨了二十万元? 专门负责这件事。

林林总总投资下来,还没等开战,就已经扔出去几百万元了。

这就是王岳最大的无奈!

效率和成本? 是一体两面分不开的东西。

他用俺答吸引青海等地的势力? 然后明军跟在后面,择机出手,速战速决……这就是充分发挥明军的优势。

打对攻? 硬碰硬? 不管多少敌人? 王岳都有信心战而胜之。

可战争一旦陷入了泥潭? 抓不住敌人主力? 反而不断遭到袭击? 战斗失去了目标,变成了无休无止消耗战。

别说是现在的大明朝,就算再强大一百倍,也是要跪的。

“师父肩头的压力还是很大的……不过弟子觉得,师父一定能赢的。”

王岳给了严世蕃一个白眼? “让你过来? 是学点有用的东西? 不是让你跑这来拍马屁的。知道吗?”

严世蕃晃着肥肥的脑袋? 无奈道:“师父,你也知道,弟子文不成武不就? 你让我学真本事,实在是太难为人了。要不弟子给你唱个小曲,解解闷算了。”

王岳无奈按住了额头,他是真有点绝望了……崔士林和杨博都已经南下,协助朱载基发行新币,跟江南的世家斗法去了。王岳想来想去,身边也不能没有可用之人,就把严世蕃叫过来了。

结果这货真让他大开眼界。

要说他聪明吧?

那是真聪敏,绝对超过了其他所有弟子。

奈何这货就是不走正路,正经东西没学怎么样,吹拉弹唱,声色犬马,倒是鬼精。更厉害的是他还借鉴了昆山腔,融合不少戏曲,酝酿一种全新的唱法,打算风靡天下。

王岳门人,居然出了个曲艺大家,王岳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师父,你不要小看唱戏的,其实弟子真的研究过。不光是我,咱西山学院就有好几个人,专门弄这个的。您去民间瞧瞧,老百姓说什么?说男学关云长,女学王宝钏。您说说,为啥这俩人出名?”

王岳翻了翻眼皮,很无奈道:“还不是戏曲小说吗!”

这还真不是胡说八道……在网络普及之前,书籍的价格是很贵的,而且一些偏门的书籍,在一般的新华书店都买不到,哪怕你想学习,也没有条件。

在这个时候,手握着充足资源的专家学者,就显得很有优势了。

他们占据传统媒体平台,在上面高谈阔论,很快就成了一个个学术明星,随便卖书,就有几十万,上百万册。

那是个专家十分舒服的年月,只不过时间有点短……随着网络普及之后,曾经价值无量的研究资料,就摆在那里。

失去了对资料的垄断之后,就是凭本事解读历史……到了这时候,你就会发现,大多数的专家,智慧并不比你高明,甚至还有睁着眼睛胡说的情况,所谓的专家,就轰然倒塌了。

大师未必是真大师,这群人或许只是在特定的时代,掌握了别人得不到的资源罢了。

顺着这个思路往前推,别说网络,就连电视,广播,甚至报纸都不存在的年代,又会怎么样呢?

相信稍微有点年纪的,还对乡下的露天电影有印象吧?

明明都是放了好多次的老片子,还是能吸引无数的人过来。看电影是唯一的消遣了。

而电影出现的时间也不算长,走进乡镇,就更没有多少年了。往前回望……绝大多数百姓唯一的娱乐就是在年节的时候,看看戏,偶尔进城,在露天地,听听评书。

他们的历史知识,也往往就来源评书,比如大名鼎鼎的张作霖,就是这样,哪怕当了大帅,还是喜欢听。

严世蕃笑嘻嘻道:“师父,弟子琢磨过了,您老人家为国操劳,宵衣旰食,深谋远虑,弟子要替您老人家扬名,我都想好了,这第一部评书,就叫《王公案》,弟子的目标是超过龙图公案,您看我的计划怎么样?”

“不怎么样!”

王岳气得想锤他,其实宣传这一块,早就动起来了,比如把孔家迁走之后,王岳就和朱厚熜大力宣扬徐达,宣讲常遇春,讲他们光复燕云,北赶大元的壮举……从效果上来说,只能算是差强人意。

毕竟他们定了调子,但是却没有足够优秀的作品推出。

朝廷希望讲英雄故事,下面的人,还是在帝王将相,佳人才子堆里出不来。

“严世蕃,我现在督师进军,本来不想搭理你的,但是谁让你自己找不痛快,也就别怪我了,给我老老实实琢磨去,我要看你的成品。为师要是不满意,你就等着倒霉吧!”

严世蕃直接哭了,他这算是搬石头砸脚面吗?让他写,他写什么啊?

正在严世蕃愁眉苦脸之际,突然有一份急报,送了过来。

严世蕃兼任参军,只要不是紧要军情,他都可以替王岳分类处理……今天被师父骂了一顿,他的心情谈不上好。

只是草草看了两眼,可越看,他就越惊讶,最后情不自禁张大了嘴巴!

“英雄!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啊!”

能让严世蕃如此惊叹,自然是非同小可。在文字中,他看到了一群人近三百年的坚守,这是多难得啊!

襄阳城破,一群工匠被蒙古俘虏,他们被忽必烈当成了礼物,送给了旭烈兀,不幸的是,在中途,他们被海都的人马俘虏,成为了窝阔台汗国的战利品。再后来,窝阔台汗国灭亡,又到了察合台汗国的手里。

再之后,察合台汗国分成东西两部分,他们属于西察合台汗国……接着是帖木儿帝国崛起……就这样,前后两百多年的时间,传承了数代人,历经数个帝国……他们一直秉承着祖辈传上来的手艺,靠着打造铠甲军械过活儿。

但是他们并没有忘记,自己来源于一个名为大宋的国家,他们的家乡是襄阳!

他们颠沛流离,最重要的一件宝物,就是传承在人群中间的师承名册。他们不是一个家族,因此彼此之间,只能以师兄弟相称。

每一代的大师兄执掌名册,恪守着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每到年节,都会望着东方,叩拜祭祀,彼此之间,传承技艺,也必须使用汉字汉语,谁敢讲胡人的语言,就会被集体排斥,甚至以家法杖毙!

二百多年间,这群人中间,有黑色面孔的,有蓝眼睛高鼻梁的,有卷曲头发的……但是无一例外,全都讲着一口标准的宋代官话,有一半人,还熟记着汉字。只要这两样东西还在,他们就是高贵的汉人,和那些蛮夷不一样!

只是那个让他们魂牵梦绕了二百年的大宋,到底还是亡国了,而且还是败亡得那么凄惨!

作为这一代人的大师兄,张大郎被卢镗送了回来。

“张大郎,前面就是兰州府了,你已经回到了中原,想哭就哭出来吧!把这些年,几代人的委屈,全都哭出来!”

这位张大郎愣了好久,才缓缓道:“这个大明朝……真的很强大吗?比大宋呢?”

“大宋?大宋算什么!我大明自太祖起兵,北赶大元,收复燕云,横扫草原,穷尽两宋三百年,没有拿回来的土地,全都落入了大明的手里,如今大明疆域辽阔,国富民强,胜过汉唐,岂是区区赵宋能比的!”

张大郎又愣了一会儿,缓缓点头,又问道:“那,那大明是汉人当皇帝吗?”

“哈哈哈!我大明不光是汉人当皇帝,而且太祖出身寒微,不过是放牛的罢了,正因为如此,我大明历代天子,都爱惜百姓,尤其是当今天子,更是在乎民生,均田均赋,这可是宋代想做而不敢做得事情。”

张大郎的眼睛冒出了光,突然大吼道:“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要哭,我要笑!要放声大笑!我回来了!我终于回来了!”

他兴奋地挥舞着拳头,“是不是没有鞑虏欺负我们了?”

“当然没有!”

“是不是能吃饱穿暖了?”

“这个……也是自然!”

“那就没有什么说的了。”张大郎突然跪在地上,泪水大颗大颗落下,喃喃道:“我,我想当个大明人,能,能收下我们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