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我是王富贵 > 第498章 相信百姓,依靠百姓

我是王富贵 第498章 相信百姓,依靠百姓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3:1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五百漕工,前后足足谈了三天……王岳的小本子上记下了超过一万字,说得喉咙沙哑,声音都变了,但是王岳却十分满足,甚至有些惊喜了。

“陛下,其实吧,我们对于普通百姓,真的缺少了解……在富国强兵这一块,他们绝对比咱们还要迫切呢!”

“是吗?”朱厚熜挠了挠头,貌似真的有道理。

不管怎么改朝换代,孔家都享尽尊荣,士大夫集团,也一直是人上人,哪怕被排斥到了九等人,依旧有许多儒士跻身文官集团,成了大元朝的支柱之一。

最最讽刺的是,这群汉人文官竟然是坚决反对元廷治理黄河水患的一群人,相比之下,元朝宰相,蒙古人脱脱,倒是挺关心民生的。

就拿现在的局面来说,假如大明朝亡国了,不管是东南的士绅,还是北方的晋商,人家都有办法,保住荣华富贵。

大不了损失一些族人财产就是了,没准在新一轮的洗牌之中,还能卡一个更好的位置。

普通百姓呢?

大家伙根本没得选择,不管是兴还是亡,他们都是可怜的鱼肉,不断被收割的韭菜。

国家强盛一些,朝廷富裕一些,对他们的压榨少一点,日子就能轻松一些……道理就是这么简单直白。

“陛下,其实我甚至觉得咱们犯了很严重的错误。咱们把变法的希望寄托在张璁等臣子身上。臣觉得,其实老百姓要更加可靠!简单说,就是依靠百姓,信赖百姓,发动百姓,为百姓代言!”

王岳的这一番高论,得到了朱厚熜的赞同。只不过事情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却太难了。

都说依靠百姓,那要如何取信于民?

靠着寥寥几次的座谈吗?

很显然,这是不够的。

王岳干脆亲自下去走访,把收集到的情况,去跟普通的漕工验证,然后了解大家的想法,再去调整政策,反反复复,不厌其烦。

首先,漕运绝不能说停就停了,要有一个过渡,给大家伙一点适应的时间。

其次呢,海运和有轨马车,要同步发展。

漕运不只是南粮北运的问题,更是一条经济大动脉,是把偌大国土连成一体的重要工程,是这个国家的筋骨血脉。

漕运可以被取代,但是这条经济命脉不能断了。

物流,人流,经济人文往来,必须要保证,甚至还要强化。

轨道马车要发展起来,日后要优先修建两京铁路。

在这些远景规划之前,沿途的桥梁,道路,农田水利,各种投入都不能少。

还有,要拿出相当的财政。成立学堂,辅助漕工转型,寻找到新的生计。

王岳花了大把的时间,跟漕工交流,前后有三万多人听过他的讲述,也有几百人,向王岳提了建议。

最终王岳拿出来的方案,综合了各方看法,详实细致,有极具可操作性。

当这一份八万多字的方案传到京城之后,内阁诸公全都惊呆了,尤其是张璁,他是彻底服气了。

师父就是师父!

自己这些年。强推了多少法令?

何曾有一项法令,能细致到这个地步?

自己最多是跟朝中官吏,跟一些有识之士了解情况,何曾像老师这样,去跟最底层的漕工面对面沟通?

你说这些人什么都不懂,是一群刁民,跟他们谈,都听他们的,只会坏事。

可事实恰恰相反……王岳跟漕工交流,很多漕工最担心的一件事,竟然是朝廷承诺了这么多,钱从哪里来?

要不要适当削减一些,又或者,由他们自己想办法,朝廷只要能帮着解决一些主要的困难就好。

面对百姓的担忧,王岳仔细算过了,首先,投资道路桥梁,修建有轨马车,这是既定方针,就算不废除漕运,也一样要做。

而且废除漕运之后,会使得有轨马车的项目更加受到青睐,毕竟除此之外,就没有选择了。

因此这一部分可以引入商人的力量,预计能筹措八百万两以上。

另外随着漕运废除,每年维护河道的经费,从朝廷到地方,就有二三百万两之多。再有,原本专门设立的河道衙门,还要下面保护河道的兵丁,全部可以裁撤,又能节省几十万两。

还有一项,就是山东,南直隶等地的清丈田亩,这又能极大增加收入,至少是百万两计。

其实还有一个很大的项目,那就是食盐!

两淮可是最重要的产盐基地,前些时候,王岳已经从北境不断销售池盐,来瓦解盐商势力。

只不过北境太远了,隔靴搔痒,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如今朝廷把力量深入南直隶,就可以改革盐法了。

“其实也不用太复杂,就是废除现有的大盐商的专卖之权,准许中小盐商挤进来……朝廷只要控制住盐场,出产多少食盐,就收多少税,什么官盐,私盐,全都能解决。即便有些地方,因为交通不便,盐价会偏高。朝廷只要设立一个平抑物价的衙门就够了。在囤积粮食之外,增加囤积食盐的仓库,盐价过高,就向外面抛售,不但盐税能够保证,还能把盐价压下来!”

面对王岳的侃侃而谈,朱厚熜哼了一声,“瞧你说的?什么都这么容易,之前怎么没人能做成?”

王岳轻笑,“陛下,人世间的事情本就不复杂,只要能排除利益集团的干扰,一切都好说!”

朱厚熜忍不住哂笑,“话虽然不错,可也是句屁话!你想排除就排除,能这么简单吗?”

王岳呵呵一笑,不再说什么。

因为事情真的不是这么简单的。

就在王岳和漕工进行沟通之际,运河还是出事了……先是各地的漕帮阻挠漕工去参加沟通,紧接着他们就拒绝装卸漕船,甚至干脆派出船只,切断漕运。

你不是承诺,暂时不削减漕运数量吗?

很好!

那我们就直接切断漕运,看你承受得了不?

不得不说,这也就是王岳,他手上力量足够强大,而且眼下从内阁到六部,甚至是地方衙门,都有王岳的人马,加上朱厚熜鼎力支持,才没有乱。

否则换任何一个人,漕运断绝,输送到京城的粮食锐减,粮价暴涨,你能扛得住?

别跟我说以后会怎么样,现在就不行了,没有粮食,京城一百万人,立刻就要饿肚子,怎么办?

把你王岳扔锅里煮了吗?

那些漕帮,还有他们背后的豪商大族就是这么想的。

他们深信不疑,王岳根本扛不住!

来吧!

两败俱伤,互相伤害,看你王岳能怎么办!

“什么都别说了,展示咱们实力的时候到了!”

大宁城中,伯图发出了如是的宣言。

这位昔日朵颜部的头人,在拜师王岳之后,迅速打开了财富密码,一跃成为大明最知名的商贾。

在过去的几年里,他在大宁和辽东,投入百万,圈占土地,开垦田亩,耕种粮食……事实证明,辽东等地不但不是苦寒蛮荒的化外之地,还有着富饶的黑土,而且夏季降水丰富,加上人少地多,是整个大明,最好的一块商品粮基地。

当然了,要开发辽东,前提必须是解决安全问题。

要没有驱逐蒙古骑兵的能力,根本不要奢望开发辽东。

但是连蒙古大汗卜赤都被王岳解决了,还用得着担心吗?

辽河两岸,数百万亩富饶的耕地被开发出来。

这里主要种植麦子,大豆,另外还有从美洲引进的土豆和玉米,外加相当数量的牧草……总体来说,还是非常杂,真正的潜力远没有发挥出来。

但即便如此,也向京城提供了五十万石麦子,另外还给九边提供了相当的大豆牧草,保证了九边驻军的供应。

“伯图也就是叫得响,关键时刻,还要看咱们的!”

崔士林跟杨博勾肩搭背,这俩货算是狼狈为奸,凑到了一起……杨博手上没有粮食,但他有牧场,一口气就给京城提供了五万只羊,如果需要,后面还有!

至于崔士林,他从朝鲜和倭国搜刮了二百万石粮食。

来吧!

想切断京城漕粮,问问我们答应不?

而就在他们各显神通的时候,有一位大喇喇从安南返回。这家伙立在“无能懦夫仇鸾号”第三层甲板的船头,撇着嘴,睥睨天下,简直一副让龙王附体的神气模样。

“有我仇鸾在,就不缺粮食!告诉港口的人,这一次还是三百万石!谁敢拦着仇爷爷登陆,我就拿粮食埋了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