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我是王富贵 > 第475章 全都是假的

我是王富贵 第475章 全都是假的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3:1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清河知县唐昌的任命,让我给压下来了。”

张璁探着身躯,对王岳道:“我查过了,国初的时候,清河的田亩最高峰也不过五十五万,就算当时有隐藏,有荒地,这一次清丈,也绝不可能超过七十万亩,但是下面却按照一百万亩征收田赋,我觉得这里面有问题。”

王岳眉头微皱,沉吟道:“这些年,我读了不少书……”

说这话的时候,王岳是惭愧的……他虽然早早收了张璁这个弟子,但是他能教人家的,真的不多。也就是这几年,他把后世的教学体系整理出来,才出了几本小册子,离着大学问家远着呢!

不过王岳是个知耻后勇的人,他潜下心,仔细研究,大量阅读……还真别说,这几年王岳的学问突飞猛进,与日俱增。

当然了,他的兴趣不是什么诗词文章,也不是什么帝王家史。

王岳关心的是几千年来的经济变化,尤其是许多有趣的现象,其中之一就是隋代的税收问题。

因为王岳在史书中发现,隋文帝曾经感叹,他的税赋已经那么低了,为什么还有老百姓活不下去?

这的确是个好问题,王岳就开始寻找史料,渐渐的,他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隋代的农田,如何折合成后世的标准,大约有22亿亩!

众所周知,后世制定的耕地红线是18亿亩,隋代的疆土远不如后世辽阔,而且农业技术落后,可耕种的土地一定是大大不如。

但为什么隋朝的官方数据会这么惊人呢?

“隋代承袭两晋南北朝的财税体系,施行严格的均田制,也没有什么大规模的优免政策……隋代府库充盈,太仓的粮食,足够几十年之用,穿钱的绳子都烂掉……但是这个朝代却二世而亡,隋炀帝又大兴土木,干了那么多大工程,有了那么多举措……这些互相矛盾的情况,叠加在一起,你怎么看?”

王岳笑呵呵问张璁。

张璁皱着眉头,沉思良久,突然以手抚额。

“师父啊,您可真是太高了!弟子总算想通了!”张璁沉吟道:“隋代不像两宋和大明,他们没有士绅优免的问题。但是呢,下面的豪门大户依旧要赚钱,因此官员就谎报田亩数量,疯狂多征田赋。老百姓名义上税赋极低,但是因为承担了并不存在的田亩数量,实际要付出的田赋是名义上的数倍之多!”

“明白了,明白了!”

张璁重重颔首,“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隋代官方税收那么多,一派盛世景象,而民间却苦不堪言,二世而反。”

“还有,正因为税收过多,积累过多,隋炀帝才不得不大举花钱,以此来消解压力。但是他没有料到,百姓已经被盘剥一空,稍微施压,民间就承受不了,烽烟遍地,义军四起了。”

“其实唐代也承袭了隋代的这套东西,不过唐代进行了修整,还有隋末战乱的影响,不至于立刻出事情……但是唐代前期,也不得不多次对外用兵,甚至酿成了安史之乱,以至于后来的藩镇割据。”

张璁说到这里,突然脊背冒凉气,额头尽是冷汗,手脚都跟着颤抖起来。

他终于弄明白了,师父为什么要提到隋朝了……

大明自从立国以来,面临的都是财税不断流失,收不上税的问题……因此一切变法的核心,就是怎么把税赋收上来,却从来没有想过,仅仅追求税额的问题,也会有麻烦,甚至麻烦丝毫不亚于收不上来!

就像出现一个明君雄主,群臣拼命配合皇帝,做名臣,清官,流芳百世。一旦皇帝弱了,大家伙架空天子,享受权柄,一样发家致富。

下面的人也是一个道理。

朝廷有优免,他们千方百计,隐匿土地丁口,拒绝纳税服役。

可一旦抗拒不了,那索性就跳出来,帮着朝廷征税,你想要一文钱,我们就有办法弄出来三文钱!

反正论起噶韭菜,我们是专业的!

张璁惶恐了。

他是真的害怕。

在过去,张璁一直坚信,打压士绅,清丈田亩,均田均赋,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谁反对他,那就是居心叵测,应该千刀万剐,诛灭九族。

可随着师父的提醒,张璁意识到,或许真的存在一种可能,他主张的这些,会变成害民之法,甚至有可能,强盛一时的隋朝,就是这个原因崩溃的。

朝廷的税赋增加,绝对不意味着老百姓就能过上好日子,甚至有可能还是灾难!

“师父,我怎么觉得那些理学儒士讲轻徭薄赋,讲于民休息,讲天下财有定数,朝廷夺取,百姓缺乏……这些观点,似乎有道理啊!”

张璁把两手一摊,“师父,要真是这样,我们的变法,还有什么意义啊?”

堂堂张璁,百死不悔的勇士,竟然在这一刻,他动摇了,不安了,惶恐了!

王岳倒是坦然一笑,“所以我们这些人,必须心怀敬畏,必须仔细研究……随着清丈推进,随着整理财税的力度越来越大。各种幺蛾子也就会越来越多。不过我坚信,咱们的路没有错,只是需要更加稳健,更加周全!”

张璁深以为然,发自肺腑道:“师父,若非有你保驾护航,弟子即便做成了清丈,也必定身败名裂。而且这还怪不得别人。我一心以为,自己是为了百姓好,殊不知,我害了百姓。”

“师父,你以为这件事情的关键在哪里?”

“在于权力!”

王岳毫不犹豫道:“关键就在于权力在谁的手里,只要足够强大,任何规则都会为你服务的。反之,你就永远都是韭菜,不管在哪里,都是一样。”

张璁猛吸一口气,“师父,那我们要怎么办?”

“自然是尽量让底层民众获得权力……这个权力有很多的方面,比如推行教化,让他们读书识字,向他们宣讲律法,使得他们可以保护自己。还有惩恶扬善,让百姓有希望……总而言之,不要以为一个清丈田亩,均田均赋,就万事大吉了,咱们需要的是,构筑一个新的世界!”

张璁连连颔首,五体投地。

他甚至觉得,自己这辈子最正确的一件事,不是在大礼议断然支持朱厚熜,而是能拜师王岳,这位师父带给他的东西,绝对超乎想象!

“师父,这么大的事情,千头万绪,只怕弟子看不到成功的那一天了。”

王岳轻笑,“谁要是认为有完美的一天,历史会终结,那才是傻瓜呢!你说是不是?”

“没错!”张璁欣然道:“我们能做的,也就是不断完善,不断弥补缺失,不断向前进步罢了!”

他们师徒讨论热烈,而身在清河的太子朱载基,却是小脸气得铁青。

“什么清河崔家,什么祠堂,什么千年豪门,什么乐善好施……全都是假的!假的!”

小家伙简直气炸了肺,在他手上,就有一份元朝的档案,这是东厂送来的,根据上面的记载……那个所谓的崔家祠堂,根本是一座佛寺……只是后来毁于战乱罢了,跟他们崔家半点关系也没有。

想想也是,崔家已经覆灭几百年,怎么还可能留下祠堂遗址,恰恰又被崔家后人发现了。

这就要说一件事了……这帮所谓的崔家后人,根本就不姓崔,他们姓张!

甚至他们还很可能是一伙乱贼!

是从江西的矿场逃回了清河,靠着私自开矿聚敛的钱财,把自己装扮成了乐善好施的大善人。

至于他们怎么跟清河知县勾搭到一起的,还要感谢知县的师爷,此人正是张家大爷的亲舅舅!

而县令大人,则是从头到尾,都被蒙在鼓里,当然了,这也可能是假的。

朱载基面对这些结果,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严重的摧残,这世上还有什么是真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