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我是王富贵 > 第435章 从不让人失望的王阳明

我是王富贵 第435章 从不让人失望的王阳明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3:1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王阳明终究是老了,鬓角不光有白发,还有多了许多老年斑,看着触目惊心,刺痛眼眸。只不过像他这样修为有成,身体里已经被精气神填满了,除非阳寿到了,才会昏聩愚蒙,糊里糊涂。

换言之,哪怕是年老的阳明公,依旧风采篇篇,器宇轩昂。

和这样的神仙人物在一起,是很有压力的,哪怕王岳,都不免矮了半头。

不过换个角度看,和那些一生顿首的人相比,还是很值得骄傲的。

实际上阳明公也没说什么,只是跟王岳讲,他休息一天之后,会登坛讲学,将最近几年的所思所想,都阐发出来。

这次讲学,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不光是心学门下,那些理学中人,还有当世鸿儒,都会参与其中。

这个机会是王岳创造的。

甚至说是前所未有,阳明公也要拿出全部的心力,不敢有半点大意……他交代之后,就去休息。

王岳也没有多逗留,他转身离去。

其实自从得知阳明公要来,王岳就觉察到了,这会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契机,一个从思想上改变大明的绝佳时候。

如果站在上帝的视角来看,就会发现,自从秦汉之后,有一件事情,成为了整个华夏的转折点,那就是安史之乱!

在安史之乱以前。人们的思维模式是外向的,是进取的,即便遇到了挫折,也会秉承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儿,卧薪尝胆,报复回去。

寇可往,我亦可往就是最生动的写照。

可安史之乱以后,惨重的损失,痛苦的杀戮,血火纠缠的悲痛记忆,抹平了太多人的勇气。

整个天下都开始内卷,沉溺于内斗,藩镇割据,牛李党争……我们斗不过外人,还斗不过自己人嘛!

秉持着斗破苍穹的精神,都到地老天荒。

文明衰败,人心懦弱,沉迷虚幻的精神安慰,不能自拔。

醉心文天祥式的成仁,忘了还有秦皇汉武一般的成功!

这期间也不是没有反复。

比如某位微操战神,在高粱河断送了最后一点大唐精神的延续……整个大宋的情况就是从小的失败走向大的失败,从大的失败,走向更大的失败……结果不出意外,就孕育除了存天理,灭人欲的怪胎。

其实大明朝是有望跳出下坠的势头的。

遗憾的是土木堡之败,又断送了向上的希望。

所以说,很多历史的大势,是早就注定的。

大势不改,大局不变。

文武官吏的主流就是那个倒霉样子。

文官贪财,武将怕死。

事到临头,河水太冷。

纵然有一两个异类,也会被滚滚浊流淹没,只留下几朵浪花,供后人凭吊。

而这个颓势如果不遏制,还要继续沦丧几百年……直到发出最后的怒吼,用血肉之躯,抗击钢铁洪流,在冰天雪地,冒着飞机大炮,连挑十七个堂口,才能把那一股血性打回来……

王岳整整一天时间,什么都没干,他只是在房中静思。

尽管这几年,他不断跟阳明公书信往来,对于阳明公的想法,也有很深的了解,可他依旧担心,不知道这位最接近圣贤的男人,能不能力挽狂澜,真正成就圣贤才能做到的事情!

阳明公,不要让我们失望啊!

……

兖州府,被烧毁大半的府衙前面,一大片空地。

没有过多的装饰,只是一个小小的土台,摆着寥寥十几个蒲团。

能有资格坐在这上面的,实在是太有限了。

抚远伯王岳,原大学士毛纪,南京礼部右侍郎林富,还有就是几位来自天南地北的鸿儒老者,其中一位沈姓大儒竟然是王华的考官之一,还曾经修过大明会典。

这样一位论起资历,堪称怪物的老前辈,竟然也来了,足见背后角力之深。

台上能看到的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台上蛰伏的,才是最恐怖的,甚至还有太多神仙,没有亲临,却都在注视着。

越是看得清楚,就越是感到窒息一般的压力。

到底要如何破题,大家都在等着。

邻近辰时,阳明公一身淡灰色的长袍,没有任何装饰,飘然出现在土台之上。他也根本不需要太多的装点,因为他是王阳明!

这已经足够了!

“诸位先达前辈……”王阳明的声音不高,但是却很有穿透力,即便离着很远,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这是多年讲学练就的本事,他一开口,所有人都闭嘴了,一个王阳明,就是整个世界!

“这些年来,仆致力于倡导心学,反对理学……可有人就问过我,何为心学,何为理学……我们两家打架,会不会卖煤的和卖面的打起来,最后黑白不分……都流于空谈,变成了魏晋的玄学,于事无补。”

“因此仆在数年前,想过以功力二字立道,从利益直达人心,这也是当年两宋之时,一些反对理学的儒者前辈提出来的……”

“当仆提出来之后,又有人觉得处处谈功力,言利忘义,会不会弄得人心崩坏,寡廉鲜耻?到了那时候,岂不是国将不国,天下大乱?”

王阳明的开篇就让人耳目一新,这位没有宣讲心学是如何高妙,也没有抨击理学的错误,而是站在了更高的角度上,剖析几种学说的根本。

霎时间,就抓住了大多数人的心。

学术背后是思想,思想背后是政策,而政策导向则是最根本的利益!

到底该倾向哪一边,或者该如何兼顾,就看你王阳明的本事了。

“心之良善,必合于纲常。功利求取,必合于良知!”

王阳明没有浪费吐沫,他直接抛出了自己的观点。

三纲五常,并非没有可取之处……理学的错误在于让人存天理,灭人欲。把纲常等同一切。把道德看成无敌的存在。

只要自己守住了纲常,坚持了正道,就腰不酸了,腿不疼了,面对狼牙棒的时候,天灵盖也就更结实了。

蛮夷的弓箭刀斧,铁蹄杀戮,全都不值一提了。

很显然,这种想法是荒唐的,是没法落地的……偏偏理学又要约束人们,不让胡思乱想,这就禁锢了所有人。

造成的后果堪称悲剧。

王阳明经过苦思之后,他认为从心出发,而这个心要合乎天理,这样一来,纲常就变成了一个原则。

只要在这个原则之下,想什么,做什么,都是合理的。

在合理的前提下,人心逐利,追求合乎良知的利益,也是合情合理……天理人欲,道义利益……人们争论了几千年,其实根本没有争论的必要。没有哪一套学问是教人杀人放火,作奸犯科的。

也不该有哪套学问,让人甘于穷苦,吃不饱穿不暖,卖儿卖女,忍受不公平的遭遇……

阳明公的开篇,一股强烈的务实之风,扑面而来。

王岳都为之一振!

好一个王阳明!

众所周知,心学后期发展过于强调心的作用,从理学的纲常无敌,变成了良知无敌……结果落到了禅宗那种一切唯心造的怪圈,失掉了初心。

这也是王岳所担忧的,他真怕阳明公扛不起来革新思想的重任。

可到了今天,王岳彻底放心了,不但不用担心,相反,阳明公还能带来额外的惊喜。

“仆以为,世道人心,天理良知,这些东西,不只存在士人的案头,也不知死读书人的锦绣文章,更应该拿来衡量天下,权衡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件事。”

“仆过来的时候,有人跟我说,要为读书人说话……我以为这是对的。可我不解的是,为读书人说话的人,何其之多。而为民请命之人,又何其之少!难道读书人就比其他人高贵吗?”

“仆以为,三纲五常,并无读书人这一条。难道说普通人就做不得父亲,当不了丈夫吗?”

王阳明的话,引来了一阵轻笑。

可接下来的话,却让许多人笑不出来了。

“诸公,按照仁义礼智信这五常,仆以为,均田均赋,才是真正的仁政,身为士人,就觉得自己高高在上,是不是就不仁,不义,不智,不信了?”

王阳明继续笑道:“仆扪心自问,我和理学在争什么?或者说我反对理学的什么?是纲常吗?是忠君报国吗?是格物致知吗?好像都不是……我反对的是理学禁锢人心,不许思考,不许我们真正按照纲常仁义,去治理国家,去改善民生,富国裕民!”

“说到底!我反对的东西,叫做虚伪!”

“去伪存真,去虚务实,这才是真正的儒者!诸公以为然否?”阳明公衣袖鼓荡,胡须飘洒,真如神仙中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