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我是王富贵 > 第333章 最好的臣子

我是王富贵 第333章 最好的臣子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3:1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朱厚熜十分惊讶,甚至不敢置信。京城多大啊?百万户口,流民十万,还有那么多外来涌入的商民百姓,人口多到了无法计算。

每逢寒冬,一场雪下来,那些无家可归的人,就要冻死一大片,尤其是一些小乞丐,几乎活不过第一个冬天。

卑贱无依的百姓,真的就和流浪的猫狗一样,说死就死了,死得悄无声息,死得一点痕迹都没有。

曾经张璁提出这个问题,王岳主张筹钱修外城,安顿百姓,蒋太后将兴王府的积蓄都拿出来,还向商贾募集善款……尽管做了这么多,朱厚熜也不相信,能够彻底解决问题,他的盘算很清楚,当初这么干,就是为了打杨廷和的脸,狠抽那帮老臣,让他们瞧瞧,治下的天下到底怎么样。

双方争斗的核心要义,就是先要说对方不行,至于自己能不能行,等掌握了大权再说,反正吹牛也不需要交税。

可朱厚熜万万没有料到,这事情竟然真的做成了。

“小富贵,你,你没有骗我吧?”

王岳道:“很难说不会有一个遗漏,但是这段时间,京城上下,集中全力,针对所有流民,登记造册,给他们寻找工作,安顿救济,重修房舍,解决住宿问题……对于一些愿意回乡务农的百姓,我们也提供了方便,总而言之,现在的情况的确变好了很多。”王岳说到这里,脸上洋溢着微笑,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能干出让世人认可的成绩,的确比什么庸俗的荣华富贵,更让人满足自豪。

朱厚熜听着王岳的话,十分好奇,他不满足于粗略的介绍,朱厚熜要听更详细的内容,越仔细越好,毕竟那是十几万人,还有不断的外来移民,王岳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实在是让人好奇。

而且这种方法若是能够复制推广,是不是意味着,大明再也没有流民了?那是多大的成就啊!

他们坐在马车的太师椅上,开始耐心交流,准确说,是王岳讲述,朱厚熜耐心听从……王岳最初在外城的办法就是招募工人,利用他们修路建房。

在这个过程中,流民锻炼了技能,有了工作的能力。

然后朝廷以较低的价钱,给他们授予房舍,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只要按月偿还,就能获得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试问谁不想有个安身立命的所在,而且这可是京城啊,天子脚下!

多少人跑到这里,宁可睡在桥下,破庙,为的不就是那一线生机吗?

现在机会就摆在面前,朝廷也没有骗大家伙,甚至房价还有相当的优惠……这要是不拼命,子孙后代都会埋怨的,你们错过了拿到最好学区的天赐良机啊!

随着正阳门以外城区的成功,王岳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推行他的方案。

结果就是有超过十万人,加入了建城开发的行列,其中有五万多流民,几乎解决了一大半。

不过更精彩的还在后面,那就是西山煤矿大规模开采之后,几乎变成了吸纳劳动力的黑洞。

最直接的,就是采煤工人,这些都是最青壮的小伙子。

不只是流民,在经历了清丈之后,很多老实勤恳的农家子弟也加入进来。

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就是挣一笔钱,补贴家用,拿回去盖房子,娶媳妇……为此,他们愿意吃任何的苦!

劳动力聚集起来,工作机会就像是吹气球似的,迅速膨胀。别的不说,光是给这些矿工洗衣服,就吸纳了上千人,流民之中,老弱妇孺,全都有了生计。

浆洗,缝补……白天干,晚上干,挫得手指脱皮,熬得眼睛通红……尽管疲惫,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叫苦。

开采煤炭,需要更多的工具,因此冶金发展起来,王岳还弄出了煤球、煤饼、蜂窝煤,这些产业也发展起来。

物资人员越来越多,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也上来了。

王岳很清醒,他可没有本事一下子弄出蒸汽机车来,修铁路更是不现实的。但是却不妨碍他建铁轨,在上面用驮马拉车。

在王岳前往蓟镇之前,这些事情就已经布局了,祝枝山全权负责,平整道路,铺设铁轨,然后制造适合在铁轨上运行的车厢……

从西山的矿区,向京城输送煤炭和蜂窝煤,基本上是下坡,因此使用铁轨之后,车辆的运量提高了五倍,速度还快了一倍,使用的人工也大大减少。

在个别路段,甚至不需要驮马牵引,就能直接向前行进。

驮马的最大作用,就是当返回的时候,牵引着空车回去。

当然了,在这时候,也可以让乘客和矿工搭乘,免除疲劳。

这套有轨马车系统建立起来,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煤炭价格迅速下降,使用蜂窝煤,甚至比木材还要便宜。

整个京城,一百多万人,迅速普及,势不可挡。不说别的,就拿宫中来说,除了给少数贵人,用昂贵的木炭,大多数都使用无烟煤和蜂窝煤。

煤炭推广开,王岳还趁机弄出了新的灶台,新的炉子……针对贫困家庭,免费提供蜂窝煤。

有大约三千户,每家得到了五百块蜂窝煤。

王岳告诉朱厚熜,没有人冻死,就是这个原因。

除此之外,王岳还给学堂提供了免费的蜂窝煤,读书的孩童,可以有取暖的火炉。

这些事情,都相当琐碎,和独山堡的大捷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但是对于王岳来说,一样自豪骄傲。

作为帝国的都城,天子脚下的首善之地,如果连基本的温饱都解决不了,实在是太丢大明朝的脸了。

“陛下,眼下京城已经初步形成了煤炭,钢铁,冶金,军工,运输……这几项核心支柱产业,如果再算上建筑,家具这些,已经吸纳了超过五十万的劳动力,其中既包括男人,也有女人。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京城有序,高效,绝对可以算是大明所有城市的表率,臣这个县令也算可以交差了。”

王岳说这话的时候,既有轻松,也透着骄傲。

朱厚熜认真听着,他沉默良久,满心感叹,小富贵要筹谋那么多的事情,还要整军打仗,结果连县令的政务都不放松,做得这么好。

“朕知道了,朕都知道了……难怪你都没有心思娶个媳妇,都是在为了朕奔忙啊!”

皇帝陛下动容的感慨,差点没让王岳喷了,这不是事情的重点,人家还是个孩子好不好?

“陛下,其实臣只提出了规划,真正落实的是祝参议。”王岳将话题引向了祝枝山,“陛下,他们做的还不止这些。”

“哦?”

朱厚熜大惊,这已经做得很好了,还能更好吗?

祝胖胖过来,躬身道:“启奏陛下,臣等还在宛平推动了清洁运动,打扫城中积累的废物污物,在清理干净的地方,种上了树木花草……另外还打了二百多处水井,给百姓解决饮水困难。对了,臣等还秉承县尊的意思,提倡饮用烧开的热水,不要喝生水。”

朱厚熜频频点头,“都是关乎百姓生活的事情,你们有心了。”

祝枝山道:“承蒙天恩,鞠躬尽瘁而已。其实臣等都是文人,说到底还是看重教化之事……自从整顿了财税之后,宛平县衙有了积蓄,臣等做主,拿出钱财,办了二十多处蒙学。”

朱厚熜表示赞同,“应该的,天子脚下,就该遍地读书之声。”

话说到这里,朱厚熜突然发现,祝枝山的神色黯淡,难掩淡淡的悲伤。

“到底是怎么回事?莫非有什么不尽如意的地方?”

祝枝山忙道:“启奏陛下,唐寅负责兴学,在去岁的时候,他曾经去几个村子,劝说村子里的乡老,同意办学。结果在回来的路上,被人推倒,摔伤膝盖,他的病情已经颇为严重了。”

什么?

朱厚熜大惊失色,唐寅可是他钦点的状元,而且在这个大礼议之中,唐寅同样出力不小。朱厚熜还记得,在左顺门,就是这些新科进士,挺身而出,帮着他战胜了那些老臣。

事后唐寅一直在帮忙安顿流民……以他状元的身份,议礼功臣加上名满天下的大才子,完全可以升任更高的位置,可是他全都拒绝了。

在安顿流民之后,唐寅又把注意力放在了兴学上面,并且还为此受伤,病重……朱厚熜的心突然被抓了一把。

原来在大明朝,还有如此忠心耿耿,实心用事的臣子,相比之下,他这个天子,似乎有点惭愧啊!

“我要去看看唐寅,现在就去!”朱厚熜焦急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