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我是王富贵 > 第142章 才子聚京城

我是王富贵 第142章 才子聚京城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3:1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王岳和朱厚熜面面相觑,气氛非常凝重……其实对于朱厚照的死因,别说他们俩,就算天下人,都有所怀疑。

可怀疑归怀疑,猜测归猜测,没有切实的证据,光靠着推测,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但梁储将此事点破,这就大大不同了。

梁储身为次辅,久在朝中,而且也是能接触到朱厚照的重臣,他说朱厚照死因有蹊跷,而且还是在临终前所言,份量自然不同。

很显然,或许的确存在问题。

“小富贵,这是梁阁老给我的一本笔记,你也过来看看吧。”

君臣两个凑在灯下,脑袋抵着脑袋,仔细阅读……这个笔记记载着梁储跟正德打交道的过程。其中在正德十年,朱厚照就跟内阁下过手谕,说:“朕躬偶尔违和,暂免朝参。”

梁储还在后面说从前天子多以疾病为借口,躲避早朝。而自此之后,天子时常多病,朝臣理当负担重任云云……

看到这里,王岳验证了一个一直以来的观点……老朱家的种子质量的确不高,朱厚照身为孝宗的独子,从小到大,经常生病。

那是不是因此就能说,朱厚照是自己作死,跟杨廷和没有半点关系呢?

君臣两个继续向下看,终于到了最重要的正德南巡,在正德十五年九月丙寅,上至清江浦,上自泛小舟渔于积水池,舟覆溺焉。左右大恐,争入水掖之而出,自是遂不豫。

这就是关于正德落水得病的经过,可诡异的是接下来一幕,当时给朱厚照看病的太医卢志说朱厚照“冬得夏脉,于法不治,愿定皇储,以安国本。”

有趣没有?

一个屁都不是的太医,竟然建议立储。

他是不是胆子也太大了?

这家伙到底是说给谁听的?

接下来就是返回京城……这里就更有趣了,朱厚照明明患有大病,却不直接回皇宫,而是去了宣府,而且是带领着几千骑兵,押送着俘虏,旌旗招展,绵延数里,耀武扬威,返回京城。

最妙的是,朱厚照戎服乘马,立正阳门下,阅视良久乃入……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这么折腾,回京之后,自然就是一病不起。

可皇帝明明有病,礼部竟然接连给朱厚照安排了两样大活,一个是献俘仪式,一个是出郊祭天,结果朱厚照都没有完成,而且还大口吐血……接下来的事情就不用多说了,朱厚照病倒,他曾经派人请求征召民间名医,结果被杨廷和挡下,再之后,就是天子驾崩,朱厚熜从安陆入京,接替皇位。

王岳和朱厚熜都是聪明人,他们俩很快复盘了整个经过,君臣两人不由自主,惊出了一身冷汗,就跟洗了个桑拿似的。

咱们要是杨廷和,想谋杀朱厚照,下毒啊,用药啊,这是绝不可能的,毕竟大明朝内外相制,密不透风。

杨廷和想下手,也没有机会。

而且对于一个入仕五十年的超级官僚来说,这么干风险太大了。

那要说杨廷和就是无辜的吗?

很显然,也是不对的。

这里面就存在一个问题,杨廷和到底是如何杀死朱厚照的,他用了什么高明的办法?

首先,任何优秀的计谋,都是因势利导,顺水推舟。

假如慕容家的人没有反叛之心,王猛的金刀计也不会奏效。

朱厚照身体不好,有病根儿,这是事实。

他在落水之后,太医立刻宣称,天子病情危急,要立储君。

这时候再回头看看朱厚照是个什么人?他是一个敢提着宝剑,跟鞑子血拼的汉子,要强和叛逆是朱厚照最大的弱点。

而杨廷和就恰恰抓住了他的弱点。

先把他的病情宣扬得非常严重,而朱厚照不甘心服软,自然就出现了骑马入城,举行献俘仪式,跑到城外祭祀……

一个重病之人,最重要的是安养,结果下面的臣子不断给他找麻烦,让他参加一场场大型活动。

朱厚照撑不下来,反而又坐实了天子病入膏肓的传言。

几番折腾下来,只剩下半条命的朱厚照,也就比死人多口气了。

接下来只要以谨慎用药,保养龙体为借口,就可以看着朱厚照一点点走进鬼门关了……

杨廷和就曾经对着朱厚照,如是说:“今早太监魏彬传谕圣意,谓郊祀未举,圣心深有未安。臣等闻之,以为即此一念,上通于天,天心感格,圣体便当平复。大礼之行亦未晚也。伏望皇上强膳慎药,善加调理,上以慰圣母之心,下以答天下之望,臣等不胜幸甚。”

看到这里,朱厚熜气得捶桌子!

“这个杨廷和,简直该千刀万剐!”

王岳也颇有同感,一个病人,还追着祭祀的事情不放,说什么你记着这事,上天就会保佑,明明吃不下饭,还告诉多吃饭,少吃药,还告诉他,要考虑你娘的态度,考虑天下人的想法……难道面对病人,不是告诉他什么都不要想,好好吃药调理,一切等身体恢复再说吗!

杨廷和!

你说的是人话吗?

看过了梁储的这份笔记,结合这段时间的了解,王岳和朱厚熜已经弄清楚了,正德的真正死因。

皇帝身体不好,只是前提,身边大臣,不断找事,折腾烦扰,不让他好好养病,还阻挡寻找名医救治。如此折腾了好几个月,朱厚照才驾崩,这么看,这位正德天子的身体还算好的呢!

“杀人于无形,不着痕迹,就要了一个皇帝的性命!高,真是太高了!”朱厚熜浑身颤抖,手足冰凉。

他第一次觉得不寒而栗,原来天子也这么脆弱啊!

是啊!

只要你是一个人,不管位置多高,权力多大,总有弱点存在。

“若是刘瑾不死,我那皇兄也未必会丢了性命啊!什么时候,身边都要有个绝对值得信任的人。”朱厚熜抬头,望着王岳。

君臣四目相对,眼神之中,霹雳闪电,响了一万多响,弄得王岳都有点晕头转向。

“陛下……”

朱厚熜摆手,没让王岳说下去。

“咱们是要做一生一世的君臣的。”朱厚熜站起身,缓缓道:“还是先处理梁阁老的丧事吧!对了,他在临死前,还请求我开恩科,多用新人,毕竟这些人跟老油条不一样,他们年轻可靠!”

王岳用力点头,他万分赞同,的确是要加快新陈代谢,把杨廷和一党从朝廷彻底清除!

……

“伯虎兄!”

唐寅正捏着一摞黄纸焚烧,听到有人呼唤,回头看去,只见一个清瘦的小老头快步过来。

“是衡山兄啊!过来,跟着我给梁相公烧点纸吧!”

文征明一愣,还是迈步过来,陪着唐寅一起烧纸。

“粱相公走了?”

“嗯!他老人家临死前,请求开恩科,天下的士子有福了。”

文征明一听,大吃一惊,正在这时候,又有人赶来。走在前面的是一个大胖子,后面跟着一个年轻的书生。

“是祝大人!”

来人正是祝允明!

四大才子,来了三个……他们的年纪都不小了,彼此面面相觑,祝允明倒是大笑起来,“你们两位皆不曾入仕,如今天子加恩,大开恩科,正是你们一展身手的机会!唯独我早早入仕,又不是科甲正途,此生也就算到头了。”

文征明连忙苦笑,“祝大人误会了,我连应天乡试都没过,如何参加恩科啊!”

祝允明又笑道:“你是……”他注意到了唐寅,把嘴闭上,唐寅却主动道:“是受了我牵连,唐某这辈子,害了不少人啊!”

文征明连忙摆手,“伯虎兄,你再这么说,我可要拔腿就走。知音胜过功名万倍——当然,这功名也不是可有可无……若是如此,我怕是有望考个举人哩!”

祝允明却笑道:“衡山兄自谦了,这次我去吏部,接受考评,如果能有机会,我跟天官大人说一下,请求他老人家开恩,让你也能参加恩科!若是你和伯虎兄携手等第,那可是一大美谈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