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秦吏 > 第949章 养狙

秦吏 第949章 养狙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20:52 来源:书海阁

“又开始了!”

咸阳北坂之上,廷尉官署就在奉常官署隔壁,进入九月下旬后,每天一早,喜欢安静的法吏们,就总能听到隔壁儒生们叽叽喳喳的争论声。

头戴獬豸冠的乐有些不满,他原本是安陆狱吏,从扫灭六国起便在黑夫军中为军法官,现在升任廷尉正,乃是廷尉官署的二把手,主决疑狱,并由黑夫做主,以乐为氏,还加了个名:

乐事……

乐颇有些不满,对身边的恢抱怨道:“奉常已成了儒生的地盘,不管什么儒生,只要是来投靠的,都往里塞。”

“是有些吵闹。”

恢二十余岁年纪,他是安陆喜君的次子,先前在军中任军法官,如今做了廷尉左监,管逮捕之事,前些时日抄那私藏《秦记》,中伤摄政的老史官家,便是恢出动的。

这青年沉默寡言,乐却和以前一样,是个话匣子,眼下工作间隙,吃饭休憩,他便跟恢说起那些儒生的来源来。

“一批是始皇帝、胡亥时遗留的博士们……”

虽然因为扶苏之案,博士儒生遭到打压,但毕竟要留着装点门面,好歹没彻底取消,只留着吃闲饭,只是忽然有一天,也不知胡亥脑子抽了哪根筋,得知关东变乱后,因为诸儒生关东人居多,竟派人将他们召集起来,问道:

“楚戍卒攻淮南入东海,当如何?”

当时还剩下的三十多个博士皆言:“人臣无将,将即反,罪死无赦,楚地乃响应黑夫,愿陛下急发兵击之。”

岂料胡亥只是想当鸵鸟,无法接受关东与南边一起造反,天下摇摇欲坠的事实,还想让儒生们安慰自己一下,闻言竟怒而作色。

“于是当时的太祝周青臣,便将这三十多人,一起卖了。”

乐说起此事来,依然觉得好笑异常。

“周青臣言,诸儒所言皆谬!如今天下归为一统,关防兵器皆已销毁,而且有二世皇帝这样的明主在位,下有完备的法令,派出去的官吏都效忠于职守,四面八方都像辐条向着轴心一样地向着朝廷,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南方的贼人……嗯,便是吾等。”

“总之,哪里还有什么人敢作乱呢!那些人不过是一群偷鸡摸狗的盗贼,不值一提,各地的郡守郡尉们很快就可以把他们逮捕问罪了,何足忧?”

“于是胡亥置关东六国群盗于不顾,专让王贲对着吾等进攻。”

“这还不算,胡亥还让当时的廷尉,又挨个问那些三十余儒生博士,儒生们有的人依然说是‘造反’,有的人说是‘盗贼’。于是胡亥让御史将言反者都抓起来,投进了监狱,罪名是‘非所宜言’。而那些说是盗贼的人一律无事,更赐了周青臣二十匹丝绸,并把他提升为奉常。”

恢听得瞠目,这世上竟有这么蠢的君主?

“难怪胡亥败亡,而关中无人愿效命。”

乐笑道:“结果到了胡亥败亡,周青臣又是第一个出城迎接君侯的大臣!”

这……胡亥果有识人之明。

乐继续道:“吾等入咸阳后才发现,关在牢狱中的儒生,基本都被拷掠至死了。剩下的这批博士,可知皆是机灵阿谀之辈,对着武忠侯大唱赞歌,将他说成是商汤、周武,引经据典,大肆吹捧。”

“我听了那词句都觉得尴尬,武忠侯却只是一笑,让儒生们继续在奉常任职。”

乐大摇其头,他最看不起这批人。

“而另一批儒生,则是叔孙通带来的。”

二月时,叔孙通到江汉投奔武忠侯,此人乃是孔门后学,在儒家圈子里交游甚广,于是在接下来几个月,随着黑夫的大军不断向北推进,叔孙通的弟子、师兄弟、朋友们相继来投,加入了叔孙通麾下,为宣传工作添砖加瓦,竟聚集了数十人……

但这群人别的本事没有,却还嫌俸禄低,抱怨叔孙通不将他们推荐给武忠侯,像陆贾、随何那般得到重用。

恢忍不住道:“陆奉常,随行人皆有游说之功,岂是彼辈俗儒能比?”

他们法吏并非看不起所有儒生,像陆贾、随何这种靠着游说之功得到高位的,却也无话可说。

“可不是,叔孙通只给武忠侯推荐一些昔日在关中认识的勇士,关东的武者,面对儒生的抱怨,他对彼辈说,武忠侯方蒙矢石争天下,诸生宁能斗乎?故先言斩将搴旗之士。诸生且待之,我必不忘矣……”

“这倒是实话,在作战时,儒生有何用处?”

乐笑道:”满口空谈,打完仗也并无大用,但君侯还是应了叔孙通的推荐,将彼辈一股脑,塞进奉常。“

奉常现在由陆贾主事,掌宗庙礼仪。

其下属官有太乐、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医六令丞,分别执掌音乐、祝祷、供奉、天文历法、卜筮、医疗。在地方上,还有诸庙寝园食官令长丞,雍太宰、太祝令丞,五畤各一巫祝,博士也归其管理。

太祝、太史由叔孙通兼任,他算是奉常的二把手,比两千石大吏,近来修订史书,可出足了风头,连带着一众儒生也越发猖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真以为这朝廷换了主人,他们就有重新出头之日了?据说这群人又开始拿出秦始皇帝刚一统时的精神头来,经常写奏疏给武忠侯,鼓吹周礼和封建。

乐忍不住,是日去向黑夫禀政时抱怨道:

“君侯,再这样下去,奉常都快成粪坑了!”

……

“粪坑?那在汝等眼中,儒生是苍蝇蛆虫?”

这就是法吏眼里的儒生,毕竟在他们心里,“儒以文乱法”,儒士是国家的蛀虫,必须消灭。

黑夫乐了,儒法可是老仇家了,随时都能干一仗,不过他和秦始皇帝一样,留着那些儒生,还真有用处。

于是黑夫道:“见过狙公养狙么?”

乐点了点头,狙是楚地对猴子的称呼,养活戏耍以博取众乐和赏钱的职业,叫“狙公”,他还听过一个狙公“朝三而暮四”的故事……

但黑夫却不想在今天,这个点,谈朝三暮四的问题。

“狙公给群狙喂食果子,但群狙天性如此,精力旺盛,终日吵闹不休,与狙公为难,你可知如何才能使之不烦扰狙公么?”

乐手往下一挥:“逐之!”

“我还要让彼辈耍百戏以娱人呢,岂能逐走?我告诉你罢,光喂食物可不行,得扔个玩物给彼辈,让其自己一边玩去……”

“武忠侯的意思是……”

“没错。”黑夫朝着远处的奉常官署一指着:“除了陆贾、叔孙通之外,其余诸儒皆狙也。”

奉常就是个猴山,上面关满了大大小小的猴儿,头顶还带着冠。

黑夫道:“知道怎么样儒生才能不终日空谈闹事,鼓吹周礼么?”

“很简单,给他们找事做!”

而现在黑夫给奉常的群儒找的事,便是为公子高挑选谥号,因为他才是“太子”……

中国人讲究盖棺定论,尤其是从周代开始,王公贵族死了,后人都要给他一个谥号,用以总结他一生的功过是非,还为此有了《谥法解》这门学问。谥号基本上就是一个字,无非是什么庄、惠、文、襄、桓、武之类,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含义,言简意赅。

只是到了秦始皇帝时,认为谥号是“以臣议君”,直接取消了,连带底下的彻侯们也不再有谥号。

但今日,黑夫却恢复了侯爷们的谥法,首先要给公子高、扶苏两位要举行“葬礼”的“死者”定谥。

群儒们顿时高兴坏了,真像见了玩具的猴子,将什么复周礼,兴封建的,崇礼乐的三板斧抛之脑后,争先恐后,为这事吵了好几天。

最初,争论的主题在于,公子高在“悼”和“哀”中该得何谥?

”有何区别?“当奉常陆贾抱着简册来禀报时,黑夫皱眉问道:

“年中早夭曰悼,肆行劳祀曰悼,恐惧从处曰悼。”

陆贾又道:“蚤孤短折曰哀,恭仁短折曰哀。”

黑夫文化少,没听出差别来……

“你以为呢?”

“悼合适一些,只是……”陆贾道出了麻烦之处:“秦昭襄王之太子,早死,谥号亦是悼太子。”

嘛,这就是战国以后取谥号的麻烦事了,春秋的诸侯卿大夫们,基本把单字的谥号都取了个遍,后人很容易重复,跟祖宗叔伯撞谥号,地下相见会很尴尬的。

不过陆贾也有解决方案:“或可在悼前加一字……譬如,孝。”

孝,这是个怎么用都不会错的谥。

“那便叫孝悼太子罢。”

黑夫对公子高不甚在意,这只是他篡改历史一个挡箭牌。

真正重要的,是要给“扶苏”的侯名和谥号……

儒生们也是奇怪,他们曾经无比推崇扶苏,可现在,却似乎为了讨好武忠侯,一连抛出了许多个恶谥来……

什么愍、哀、幽,也不知是何道理,他们与扶苏又有何深仇大恨。

一连否了无数个后,黑夫终于挑定了一个。

“刚。”

“强毅果敢曰刚,追补前过曰刚!”

陆贾走后,黑夫默默望向东方。

“扶苏……嗯,那个还活着的,远在辽西的扶苏,你称了召王,算是与我的隔空通讯,那心意,算是传达到了。”

“而我现在,正式给你回复!”

“海东刚侯,这便是我的答案!”

……

PS:啊,2万字完成,不用被编辑追杀了,明天恢复咸鱼的生活。

喜欢秦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