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秦吏 > 第892章 秦旗

秦吏 第892章 秦旗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20:52 来源:书海阁

被马屁精吹出来的“天下第一名将”黑夫,此刻正在蓝田城前,看着在他面前稽首请罪的李良,笑容儒雅随和:

“李良啊,早在两月之前,我便让属下护卫校尉季婴暗使人随南阳败兵入武关,予汝书信,你莫非是没收到?”

胡亥亲自提拔的大秦九卿之一,卫尉李良满脸糊涂:

“书信?什么书信?下吏未曾见到啊……”

“是么。”

黑夫心里冷笑,面上却越发和蔼:“难道是送信之人,途中遭遇了不测……伏生,你可还记得,我当初让你写了什么?”

因为写得一手好字,做了黑夫不知道第几任书记员的伏生拱手道:

“君侯在信中说,‘十余年前,余为始皇帝中郎户令,宿卫宫中,而李良则为郎官佐吏,尝事于我。今通武侯已故,武关旬月不守,李良若能举兵于蓝田,则善矣,靖难功成后,吾将贵良’……”

李良是陇西郡人,据说还跟李信有点远方亲戚关系,十二年前黑夫初入咸阳,因为建言秦始皇取尊号“皇帝”让祖龙大悦,得为中郎户令,他有两个属下,其一便是李良,另一个则是董翳(yì)。

时隔多年,曾一同共事的上下级再见,却有些尴尬。

李良也是戏精,做出一副惊讶的神情:

“竟有此事!不瞒君侯,下吏筹划投诚许久,只可惜身处关中腹地,迟迟没找到机会,直到近日。若早得君侯此书,良早在半月前,便起兵响应了!”

“不对罢。”黑夫笑道:“我为何听峣关都尉说,你曾在胡亥面前许下豪言,说一定要将我这叛贼关在铁笼里,押回咸阳正法,可是如此?”

李良色变,眼看瞒不过,便拜倒在地:“那只是下吏为了博取胡亥信任,胡言乱语!”

“下吏被迫跪在伪帝面前,受其卫尉之职,不过是虚与委蛇,良虽然身在北边,但心却在南方,早许与武忠侯!还望君侯勿怪李良来迟!”

“罢了,罢了,过去的事都过去了。”

虽然心里已给此人的政治生涯判了死刑,但黑夫不会立刻处罚一个投诚的卫尉,那样只会让多达七八万的北军新降之卒滋生不安。

他亲自扶起李良,开始了叙旧模式。

“董翳、司马欣二人皆章邯同乡,又与我私交不错,为我所累,遭伪帝惩处,现在何处?你可知晓?”

李良生怕再得罪黑夫,知无不答:“司马欣在骊山做刑徒,董翳却是逃走了,据说在梁山中落草,迟迟未曾落网……”

李良口中的梁山不在山东,而是西河地区的少梁山(陕西韩城一带)。

“蒙毅呢?”黑夫问起当年做中郎户令时,做过他一段时间上司的中郎将蒙毅。

李良道:“与其兄蒙恬一起,被移至云阳县狱中。”

云阳狱,是专门关押政治犯的地方,韩信,还有发明了秦隶的程邈也在那关过,算起来,这蒙氏兄弟已经吃了快两年的牢饭,这下蒙恬倒是有时间好好钻研毛笔了……

“自打进了关中,一路都是故人啊。”黑夫嗟叹。

黑夫又望向黑云压城的蓝田县邑,在大军崩溃后,王离只带着数千短兵亲卫退守,做困兽之斗。

“倒是王离将军,却迟迟不愿出来与我相聚啊……”

他目光瞥向一边,自己的属下们,早就摩拳擦掌了。

这次黑夫没点东门豹,而是挑了两名以骁勇闻名的越将。

“梅鋗!”

“诺!”自从做了东门豹女婿后,装束已与一般秦人尉吏无异的梅鋗应道。

“摇毋余!”

“在!”刚从南方来此不久的闽越人摇毋余满脸亢奋,终于可以猎头了。

“准备攻城,替我请武城侯出来叙叙旧!”

……

蓝田小县,黑云压城城欲摧。

头发散乱的王离抬头凝视身后大纛,大纛高约三丈,耸然独立,锦布织成的旗面上绣着一个巨大的篆字:

“秦!”

他们频阳王氏,爷孙三辈,在这面秦旗下为将为帅,为始皇帝扫平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遂有一门三侯之荣耀。

哪怕此刻困守孤城,但只要看着迎风飞舞的大纛在大风鼓舞下,如雄鹰一般腾空欲起,王离便浑身充满自豪!

但这并不能改变他们以铢称镒的弱势。

大地发出了阵阵的颤抖,那是城外十万叛军在向蓝田步步逼近,伴随而来的,还有一阵低沉而又冗长的隆隆之声,无数鼓点号角尽情地吹,从四面八方涌来,让城头士卒战栗不安。

随着这鼓角,叛军的军阵之中也竖起了一杆黑色大纛,大纛上面同样绣着一个赤边包裹的巨大“秦”字,不过却是更加圆润的隶书……

篆与隶,老与新。

王离死死盯着那面旗,不由发出一声怒喝:“黑夫身为叛臣,辜负始皇帝,竟然还有面目竖起大秦之旗!”

将者,三军之胆也,王离并未丧胆,但他的怒意未曾感染他人,周遭无人响应。

那些在前夜炸营里未曾叛离的短兵亲卫,此刻正被敌军庞大的阵势所压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却见蓝田城外的旷野上,黑白两色分明的战旗随风飘扬,明晃晃的戈矛剑戟森严夺目,一列列车骑在远处呼啸而过,一个个徒卒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臂上赤色或白色袖标醒目,在雄厚低沉的鼓声指挥下,扛着云梯,坚定的朝城邑走来。

城头仅剩的数千人呼吸凝重,面露不安的看着这一幕,城墙上面鸦雀无声,所有人的心,都随着敌人前进步伐而神经质的跳动。

当他们在百余步外齐齐停下,猛地跺脚,那震动好似要将城墙跺塌,短兵亲卫门都不由抖了一下……

并未直接进攻,而是传来了一阵数千壮汉的大喝:

“王离!”

对面又在传黑夫的话了。

“这是武忠侯最后一次告诫,汝再不降,欲使满城军民俱焚不成?“

王离三十余岁的人了,但依旧气盛,立刻让人吼了回去。

“王离誓死忠于大秦!绝不从贼!”

对面声音却更大。

“真正的贼,在望夷宫,曰赵高,曰胡亥!”

更诛心。

“你忠的是伪帝胡亥,不是大秦,你是想一个人的愚忠,要连累所有人,连累关中,连累天下么?”

“频阳亦在东边,楚人已为赵高所引入关,汝不顾宗族邻里矣?欲固执到底,害死三军将士家眷?”

王离顿时哑然,赵高亦是父亲欲诛杀的人,至于六国入关,连他也不能确定,这是否是真的……

“吾若攻城,不过片刻,必陷蓝田,然汝若愿降,今日却能少死数千人!”

话音刚末,便是一阵大黄弩的齐射,或钉在蓝田城三丈不到的墙垣,或射死数人,而城内弓弩射程却根本威胁不到敌人……

王离环视四周,却见城头短兵都没了在上郡抵御匈奴人时的锐气,噤若寒蝉,隐隐还有哭声。

“士气崩溃至此,是害怕么?”

一个都尉下拜:“将军,那些哭泣的人,是来自西河的士卒,他们不害怕自己战死,但却担心家中安危……”

都尉抬起头,眼睛通红:“下吏亦是临晋人,将军,这场仗,还要打下去么?”

曾经在上郡越过长城,追击胡虏百余里的都尉,此刻却毫无战心:“这场仗,还能打下去么?”

“将军,吾等已输了,除非始皇帝重生,除非武成侯、通武侯再世,除非骊山陵的兵俑来助阵,否则,绝无胜算。”

“将军,降了罢,士卒已无心作战了!”

都尉、司马齐齐跪地,出于对频阳王氏的尊重,他们才追随至此,否则,也早就随大流在炸营时降了。

听着敌人和自己人纷沓而至的劝降声,王离脸色涨红,以他的脾性,凡事都喜欢倔强,又岂会降那黑夫?

黑夫入宫任中郎户令时,王离是中郎骑令,与其平级。

但黑夫虽出身低微,却很善于逢迎上意,青云直上,做了郡尉,这让王离怏怏不服。

逐匈奴一战,他被寄予厚望,孤军从北假中深入河南地,若及时赶到战场,足以救出被围的冯劫,扭转战局。

但尴尬的是,他迷路了。

自此为始皇帝所轻,为天下人所笑,陷入了万劫不复之境,连父亲也几乎放弃了他,任他在家中做闲差,郁郁不乐。

是胡亥重新提拔了他,让他将上郡兵,委以重任。

不管原因如何复杂,妹婿,同时也是二世皇帝的这份情,王离一直记得。

父亲不幸病逝,他悲痛欲绝,又深恨有人暗暗说的“通武侯败于黑夫,失南阳。”

所以他想在武关之战证明自己,证明王家人从未输给过黑某人。

却不曾想,黑夫以匪夷所思的方式,彻底击垮了他们的士气和城墙……

那之后王离已是凭着从大父、父亲处习得的本能来治军的,欲用严刑酷法重新凝结纪律,不曾想适得其反,为黑夫一煽动,竟酿成炸营之祸,全军十万人,不战而溃……

到现在,他不服也不行了。

“我的确并非将才。”王离闭目长叹。

“想必后世之人说起王离,会说,这又是一个马服子赵括,我的作用,只是成就了黑夫百胜之名……”

战不能胜也就罢了,连在其他方面,也要备受敌人和自己人谴责,到头来,履行职责的他,反倒成了罪人。

王离感觉,自己好像又一次迷路了,在黄沙漫天的塞北,失去了方向,本以为在做正确的事,却撞得头破血流……

过了一会,就在敌人要正式发动进攻时,就在众下属要按捺不住以刃相逼时,王离终于睁开了眼。

“降旗……”他说道。

“什么?”周围太过喧嚣,都尉、司马们没听清。

“降旗!”

王离嘶吼着下令,在众人反应过来,欣喜地去降那大旗时,王离盯着越来越低的他,眼中含泪,喃喃自语道:

“先帝,陛下,王离无能。”

“父亲,大父,孩儿无能……”

篆字秦旗已落,叠好之后,王离紧紧将它贴在胸口,目视周遭追随他入蓝田的数千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开城!”

“汝等,向武忠侯,投降!”

先是一片沉寂,旋即欢呼响彻城中。

“秦人不用再打秦人了!”

”可以回家赶走楚人了!”

众人皆向外,向着大门而行,唯独王离,夹着那旗帜,默默反向而走。

“走罢,都走罢,各归其家。”

而他,却是终究回不了家的。

必须有人,为这场溃败负责。

“受命而不辞,敌破而后言返,将之礼也。故师出之日,有死之荣,无生之辱……”

“四十馀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博战,秦军射杀赵括……赵括虽无能,却能死军,王离虽然连四十日都没撑下来,尚不如马服子,然亦能死国!”

当蓝田县大门缓缓开启的时候,当士卒们纷纷扔下兵刃,抱着头往外走的时候,王离,则回到了室内,铺开篆字秦旗,跪在它上面,三拜之后,又将那把胡亥任他为大将军时所赐之剑,横刃抹向自己的脖颈……

“从此以后。”

“王离,再不会再迷路了!”

……

七月初一傍晚,蓝田已下。

黑夫骑行到那辆被沉默的北军士卒推出的辎车上,那上头躺着一个人。

却是王离……

小小王将军面色惨白地躺在上面,喉咙有一道剑伤,身下则是被他鲜血染红的篆字秦旗。

黑夫多心,问旁边一人道:“是被人所杀伪造的伤痕,还是……”

“是自杀。”做过许多年令史的军正乐只看了两眼,就确定了死因。

黑夫颔首,再看着这面孔,不由想起二人初见时。

“这便是新来的中郎户令?初见殿堂之高,感觉如何?”

章台宫中,一个声音从侧后方传来,黑夫一回头,却是一个嘴上无毛的小将,个头与他相仿,头戴板冠,英姿勃发,手扶着佩剑,身后还跟着一队穿披精甲,手持大戟,威严赫赫的郎卫……

十二年过去了,王离虽然为边塞风吹日晒,相貌成熟坚毅了些,但脸上的自傲与倔强,却别无二致。

尤其是死不瞑目的时候。

这是第几个因黑夫而死的故人了?

黑夫叹了口气:

“好生收敛,归葬频阳。”

又看向旁边一人:

“王翳。”

“诺……”骑兵都尉王翳声音有些沙哑。

前脚才叹完气的黑夫漠然道:“王离不尊父命,助纣为虐,今又畏罪自杀,当除其爵禄,但频阳王氏,依然是大秦的显赫望族,当传百世富贵的功臣……”

他拍着王翳的肩膀笑道:“从今日起,你便是频阳王氏新家主了!”

“可千万,勿要让本侯失望啊!”

……

七月初一夜,蓝田告破后,俘虏也收容完毕,北伐军是时候迈向下一步了。

所有部将都期待地看着黑夫,眼看靖难即将功成,他们知道接下来自己做的事,将名垂青史。

而被武忠侯点名分到的工作,更将决定未来众人功勋高低……

黑夫只会挑最合适的人,做最适合的事。

“都尉小陶、军正乐,汝等带着两万人,留下来看管俘虏,好生抚恤,告诉彼辈,不日便可返回家乡,抵御楚盗,以防其生变。”

这是捞不到大功劳的活,换了旁人可能会失望,但小陶只是诺了一声。

黑夫又点了垣雍:“司马垣雍,汝带五千人,同李于去废丘救李斯。可得将大秦的老丞相保护好了,我重整朝纲,少不了他协助!”

“都尉陈婴、假都尉吴广,军正丞去疾,汝三人带两万人,去骊山,接管那些刑徒,勿要使之生乱,更要保护好始皇帝陵寝,敢冒犯者杀无赦!”

“辛夷,汝与司马鞅有旧,为我去杜县见他,说其投降,若是不降,则东门豹、梅鋗将兵两万攻之!”

“还有望夷宫,伪帝奸佞尚在那边,王翳、季婴、摇毋害,汝三人带车骑五千去!”

黑夫还格外嘱咐尖嘴猴腮,干脏活也不挑的季婴:

“记住,胡亥要死的。”

“而赵高……我要他活着!”

“季婴明白!”

这一分配后,还剩下的,就只有不到两万人了……

这些人已经在庆幸自己成为幸运儿了。

黑夫的目光,穿透广袤的关中平原,越过灞桥,迈过渭水,落在北方。

十二年前,刚打完灭六国之战的他,也站在玉暖生烟的蓝田北眺,希望能看到那座瑰丽的城池。

如今,它更今非昔比:十二万户迁至城边,人口突破百万,里闾相邻,蔓延数十里,骑马都得两天才能绕个圈。

在始皇帝的意志下,无数文明奇迹拔地而起,巨大的十二金人屹立咸阳宫前,巍峨宫室在北坂高耸,海量财富汇集在渭水北岸,三代和春秋战国的所有智慧结晶,都珍藏于御史府的图书馆……

那是华夏文明最璀璨的和氏璧、随侯珠……

也是这个时代,世上最伟大的城市。

“一年多前,在江陵,南征军更名北伐军时,我说过的。”

黑夫回首,望向身后的两面旗。

一面是书有“北伐”两字的军旗。

另一面是隶书秦旗,那是他们这些“新秦人”的标志。

“这新旗帜,不止要插在江汉,还要插上南阳、武关,插到咸阳城头!”

“今日,黑夫说到做到了!”

在万胜的欢呼声中,黑夫跨上大马,昂扬前行:

“随我北上……”

“进京!”

……

PS:今天只有一个五千大章。

另外推荐一本好看的历史文《大唐技师》,刚入精品,啧啧这名真是让人浮想联翩啊,你们不去试试看么?

喜欢秦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