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秦吏 > 第842章 生当作人杰

秦吏 第842章 生当作人杰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20:52 来源:书海阁

一月中旬,得知淮阳被围的消息时,项羽军两万人,才刚离开过冬的睢阳,至陈郡柘(zhè)县(河南柘城)。

柘县之得名,因邑有柘沟环流、两岸柘树丛生,而这柘树的叶子,可以用来喂养一种“柘蚕”,所产柘丝色泽光润鲜艳,织成的衣裳名扬梁、宋。

不过柘县近日得到楚国上柱国的命令,要求全县绣娘都织一面旗帜:火红的楚字大旗!

外边的绣娘们持针运线如飞,县寺内,楚国的将尉们却正在争论一件事关楚国兴亡的要事。

“陈郢恐怕不好救。”

说话的是蒲将军,他是项羽击东海郡时带着数百族人来投靠的,颇有勇略,但今日的提议却十分保守:

“我军只有两万,而围困陈郢的秦军至少有六万,甚至更多,还隔着一条鸿沟,明摆着便是引诱我军去驰援,好半渡而击,上柱国,吾等不可上当啊!”

堂上另一人却持不同看法。

“但陈郢若丢了,楚国将大受损失,淮阳控蔡、颍之郊,绾梁、宋之道。淮、泗有事,顺流东指,南北有事,必争于此。”

此人身材矮小,却遇事极其冷静,若黑夫在此,定会惊喜地叫出声,这竟是在他腿上留下一个箭孔,又消失多年的老熟人钟离眛啊!

钟离眛继续道:“十多年前,昌平君以陈郢反秦,击李信之背,楚遂大胜。”

“过了一年,王翦为将,陈郢轻易失守,楚遂再无屏障,旦夕灭亡。”

“故知陈郢得失,关系到楚国存亡,此番若让秦军夺取陈郢,他们便能再度控制鸿沟,从敖仓派出战船,一路运送粮秣兵卒,顺水而下,威胁到寿春,昔日亡国的惨剧,还会重演!”

钟离眛道:“故陈郢必救,不过蒲将军说得有道理,不可贸然渡鸿沟,何不效仿昔日齐孙膑围魏救赵之计,我军北上,击陈留,取大梁,与韩、魏之师汇合,西逼成皋,威胁敖仓,则秦军必释陈郢而回援成皋!”

韩魏虽遭到秦军痛击,连两个王都挂了,但韩有张良,已与公孙信带着数千人以圃田泽为抗秦根据地,打起了游击,而魏国也迅速立魏豹为王,全取东郡,实力比魏咎时反而更强了。

蒲将军赞同这个提议:“没错,陈郢还有一万守卒,更有季布为将,他素来守诺,少将军离开前说会守住,就一定能守!城内粮食也充足,应能抵挡秦军月余,只要吾等……”

但他的话,却被在中央跪坐许久的年轻男子打断了。

“陈郢的确有一万守军,季布为都尉。”

“此外,还有数万楚人,其中,就包括了我的亚父。”

巍峨飘逸的高高楚冠,也遮掩不了项羽的武夫之气,他燕颔虎须,双臂有力,好似一巴掌,能将案几拍碎!

“对手可是王贲,这老儿用兵与其父极似,绝不会因为欲夺取陈郢,就放松了陈留、成皋的守备,届时我军杀至成皋,却为大兵阻挡,攻不得而退不能,但陈郢,恐已告破。”

“亚父乃我心腹,季布乃我手足,去一心一臂,与死何异?”

项羽扫视蒲将军、钟离二人:“这场仗,必须打!”

蒲将军急了:“可……”

项羽却不给他说话的机会。

“我小时候,听仲父说过,楚,天下之强国也,最盛的楚威王时,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陉塞、郇阳,地方五千馀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

“夫以楚之强与王之贤,天下莫能当也,故诸侯为公、侯、伯,唯我大楚,能自封为王,与周分庭抗礼。”

“正因为楚国很大,昏君庸臣竟不甚惜,故楚怀王时,割上庸、汉北与秦国,也无所谓,徒然忘了,这是先祖筚路蓝缕一寸寸取得的。”

“到楚顷襄王时,被白起破郢,烧先王之陵,丢失江汉,仓皇东奔,半壁山河没了。”

“至负刍时,为了请平,割让陈郢、青阳以西,楚已成了个偏安江淮的小国,终沦亡。”

“如今,楚国好不容易复辟,旧日的错不能重演,只要我还是楚国的上柱国,大楚入地,只要是夺回来的,一尺一寸,都不能再让!”

他拍着蒲将军和钟离眛道:

“吾等复国诛秦,兵不算多,甲不算坚,靠的就是一口气。”

“一口从楚国灭亡开始,憋了十多年的怨气!就算楚已亡了十多年,楚人却依然暗暗记着那句话!”

蒲将军和钟离眛颇受感触,齐声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项羽颔首:“没错,这股气若是散了,那便又回到了老样子。”

“像十多年前一样,一路败仗,失城丢地。”

“最后社稷沦为废墟,楚人任秦吏宰割,贵庶沦为迁虏,传统被践踏于脚下……”

“故,纵是死,也不能退让,淮阳,必须救!”

项羽须发贲张:“秦人欲诱我接战?好啊,那项羽也不多避让,要战,那便战罢,就用这一战,来定梁陈局势!”……

数日后,陈郢以南百里的项县(河南沈丘),这里是鸿沟的终点,也是项氏家族最初的封地。

钟离眛纵马来报:“上柱国,蒲将军的诱敌有了效果,秦兵果派了一万人北上。”

项羽颔首,他让蒲将军带着三千人,大张旗鼓,沿着鸿沟往北走,做出去进攻陈留的态势,秦军很快有了反应,抽调一万人回援梁地。

而楚军主力,则跟随项羽往南行至项县,在汝南的秦军司马鞅部尚未进攻此地,项县在项羽从弟项声控制下,有三千新募之兵,也有船只接应他们渡过鸿沟。

但就在楚军渡过鸿沟后,才挖灶做好饭,众人正吃着,奉命在外围游弋巡梭的钟离眛再度归来,给项羽送来急报!

“上柱国!南顿乡(河南项城)方向,有大批秦军正向项县开进!”

项羽立刻将口中的饭吐了:

“多少人,多远?”

“至少有四万人!距此只有二十里了!”

二十里,急行军的话一个时辰便可到,慢的话,两三个时辰……

“两倍于我?”

项羽笑了:“这怕是伏兵啊,看来秦军北调去追蒲将军,怕是将计就计,彼辈在沿河布下眼线,监视各地动向,就等着我军渡过鸿沟,便要来包围击之!”

钟离眛对这场仗心里没底:“上柱国,现在渡河回东岸去,避开秦军,还来得及……”

“来不及了。”项羽却摇头:“大军虽慢,但车骑半个时辰便能到,届时我军将遭其半渡而击,大受损失。”

“更何况,现在一退,那股从起兵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收复山河的志气,就彻底断了,楚国,也就完了!”

钟离眛道:“或者,到十里外的项县去?城池虽小,但也能……”

“不行!”

项羽断然拒绝,他站起身,左右扫视:“再给众人半刻时间,吃完饭后,集结!”

“我有话,要对所有人说!”

……

“楚地的士卒们,吾乃项羽!”

嗓门大就是任性,黑夫阵前喊话还要举个铜皮卷的简易喇叭,项羽就不用,声如洪钟,传遍四野。

衣甲五花八门的楚军士卒们面面相觑,这半年多来,出身高贵的项羽将军,战无不胜的项羽,虽经常出入军营,与士卒同衣食,但却很少这样对所有人说话,并不是每个人,都见过他。

而他们也得知了,敌军就在二十里外的消息,故窃窃私语,军容有些散乱,大家都在忧心。

项羽的声音再度传来:

“楚人传言,项羽有两丈高!”

“一手能举起一个千斤大鼎!”

“每次作战,他杀人数以百计!”

“还说,我一对重瞳可以喷出火,所到之处,皆为灰烬。”

“大吼一声,则地动山摇,会落下天雷消灭秦军。”

众人闻言,哈哈大笑,因为项羽年纪太轻,才二十四岁,自起兵以来收复数郡,战无不胜,故楚人渐渐开始往他身上加一些神话。

但项羽,今日却承认自己是个凡人。

“这些传闻里,只有每战杀敌百计是真的。”

他扫视众人:“项羽虽勇,但要歼灭十余里外的数万秦军,我做不到!”

一时间,所有人都静了下来,不安从他们心中滋生,项少将军都做不到,那谁人能做到?

“我一个人,做不到。”

项羽补充道,指着面前不到两万人,大声给他们打气:

“但还有汝等,可随我一同列阵而战,将士一体,便可战无不胜攻无不取!”

无人应答。

项羽继续道:“我知道,胆小之人,畏惧之人,都躲在家中,不会加入楚军。项羽麾下,要么是不甘为秦律所绳者,要么是穷困得活不下去,沦为刑徒群盗之人。这些楚地豪杰壮士站在凤鸟旗下,是为了反抗暴秦。”

他往身后一指,远方尘土飞扬,那是秦军的车骑……

“现在,秦军来了,避无可避,这是场恶战。”

楚军中,有些躁动,但项羽声音里,的确听不到一丝畏惧。

“战或死。”

“降,必死!”

“亡,或可活。”

“只有少数人能侥幸逃走,藏匿山林,能活下去,至少活一阵子。”

“但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几年后,汝等必为秦吏所捕。出来一看,楚地早就满目疮痍,汝等的家人妻女,已沦落为奴婢刑徒,于是被斩首于市,或累死在岭南,饿死在骊山、长城……”

这一刻,项羽想到了战死的大父,父亲,也想到了被发配到边塞的仲父和从弟项庄。

项氏和秦国的血仇,是永远无法解开的。

而愿意加入楚军,随项羽反秦的人,也几乎都是如此,要么是家人在统一战争中死去,要么是因犯了一点小错就遭受重罚,沦为刑徒隶臣。

他们中不少人,脸上还黥着字呢!

项羽抬起头,红着眼问:“二三子,项羽敢问,若真那样,屈辱死去前那一刻,汝等是否愿意,用这一切低贱苦楚,来换今天!”“为一个机会,吾等,就只有这么一个机会!”

“回到这,在鸿沟旁,在楚国的土地上,在赤色凤旗下,迎着秦人,昂着头,告诉他们,楚人,永不为奴,楚人,亦有志气!”

楚人的志气是什么?

按照项羽的理解,那就是自己的土地上,自己说了算!

“吾等愿随将军死战!”

有人欢呼,但也有人沉默,还有人左顾右盼。

项羽不知道这是否算一次成功的演讲,不知道一会究竟有多少人会豁出命来作战。

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家国大义。

也不是每个人,都有一颗勇敢的心。

但一向直来直往的项羽知道,该如何让他们再无退路,只能向前!

“破釜!”

他对项声下令。

“沉舟!”

他对钟离眛大吼。

灶上的陶釜被打翻在地,由戈矛敲成碎块,有的里面还盛着吃剩的米粥……

数百条大小不一的小舟,也被烈火焚烧,慢慢沉入水中……

在这火光中,岸上的楚人,都像项羽一样,红了眼。

主将破釜沉舟,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现在,他们是真没退路了!

这一次,当项羽再度下令时,所有人都自觉地靠拢同伴、同乡,紧紧握住手里的戈矛盾剑。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一首楚歌,从贵族、军吏口中缓缓唱起,悲壮而雄浑勇武!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似是为了壮胆,尽管大多数人不知道词,但还是开干渴的嘴,舔舐自己开裂的唇,有些发疼的喉咙,应和着哼起了调子。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洪亮,咬紧了牙,握紧了矛。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项羽喊出了这最后的一句!

十余年前,在蕲南,他的大父项燕,带着十万楚国男儿,喊出了楚音的绝唱,在那片土地洒下鲜血……

而现在,那些战殁者的子侄,回来了!

他们再度拿起武器,高举旗帜,唱着国殇之曲,却将迎来不一样的命运!

项羽能感觉到,项氏先祖在看着他,楚国八百年君臣在看着他,祝融、东皇、东君、山鬼,楚地的山川神灵都在看着他!

血债当以血偿,这一战,是献给他们最好的祭品!

既然无路可退,那便只能向前,杀出一条血路了!

烟尘滚滚,秦军,已至五里之外!

那面丑陋的旗帜,亦如当年一般黝黑压抑。

正如同楚人的大旗,是那么鲜艳血红!

站在戎车上,项羽套上了最华丽的赤色甲胄,让所有人,敌人、属下,都能清清楚楚看见自己。

那柄长戟,指向前方。

“此战之后。”

“生者,当为人杰。”

“死者,亦为鬼雄!”

喜欢秦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