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秦吏 > 第827章 山河破碎风飘絮

秦吏 第827章 山河破碎风飘絮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20:52 来源:书海阁

PS:忘记娄敬出场过了,反正前面只露了个名没台词没事迹,无关大菊,悄悄划掉,以后文这个为准吧。

……

满番汉,秦帝国的东北界,它是大同江的入海口,有一个很小的海港,只不过这儿并无一艘船舶,胶东的商船来了又走,一点靠岸的想法都没有。

一位容貌比实际年龄大许多的中年将军站在海边,他被风吹日晒变粗糙许多的皮肤,已不再惧怕冰冷的冬风,干裂的嘴唇喃喃自语:

“今天是十一月初一。”

“很快,就满一整年了!”

扶苏能感受到,今天的冬风,就象那天夜宴散场那么凉……

一年前,十一月十六日那天,天下称贤的大秦长公子扶苏,在咸阳失去了一切,因为他的幼稚、愚昧。

他升得太高,爱得太广,怕得太多。

在大难临头时,他畏惧不前,却回头试图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却加速向深渊沉去,被人代替自己,做了最错误的抉择。

结果就是,扶苏变成了一颗飞速陨落的流星,离开咸阳滑落向南,最后在汉中失了踪迹。

扶苏出奔,成了秦始皇三十七年开年最大的政治事件,天下震惊,也决定了以后许多事情的走向。

唯独他的去向,成了一个未解之谜,百姓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其实那之后半年里,扶苏一直形单影只,靠着伪造的验传,在关东漫无目的地游荡。

扶苏记得,多年前与黑夫相聚时,自己常抨击秦始皇帝,说父皇“不知民间疾苦”,言下之意,就是自己很懂百姓黔首的喜怒哀乐。

当时,黑夫总是露出一个礼貌的笑,不同意,也不否认。

后来扶苏才明白,那礼貌背后,是发自内心的不以为然。

“我当年,不过是无病呻吟,故作仁慈,哪知道什么疾苦啊?”

半年游荡,让他深切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疾”和“苦”。

验传虽然好使,但身上的钱帛总有耗尽的一天,当走到东郡时,扶苏不得不卖马,甚至卖了最后一身干净衣裳,尽管那瘦马蔽衣只为他换来了数日之食。

他真成了孑然一身了,除了手里的一把剑。

而后的日子里,扶苏就不得不和天下芸芸众生一样,为填饱肚子而奔走了。

他在河上帮人划过船,在码头帮人扛过包,一度还欲为佣耕,只是他根本不会种地,遂失了业。

这下扶苏算是彻底明白韩非那句话了:“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纣为帝王,足以乱天下。”

更何况,他本非尧舜,只是个因为身体里淌着秦始皇的血脉,被包裹上公子身份的普通人。

脱了这冠带,谁不是赤条条的匹夫呢?

“没了公子身份,我果然什么都不是……”

自嘲的苦笑没法填补饥肠辘辘,被逼无奈时,扶苏甚至为了一口吃的,做了商贾的帮佣打手,与人在市肆上大打出手。

那天,他靠着从小修习的武艺,将那些只会三脚猫功夫的混混打得满地找牙。

那是扶苏流浪以来,最痛快的一次,他算是明白了,为何山东轻侠这么痛恨秦法了,那些条律简直是个鸟笼,将他们的天性关了起来。

但当地秩序仍在,其结果便是,扶苏与滋事的众人一起,被官府缉捕,扔在牢狱里,又拴着绳索,作为刑徒,去修筑河防。

当地官府不会想到,这个满身臭味的游侠儿,竟会是咸阳暗中搜寻的扶苏!

一个夜里,扶苏和许多人一起逃了,但他也挨了追兵一箭,一瘸一拐,进了山泽。

这之后数月,伤痛和疾病纠缠着扶苏,让他身体孱弱,几乎丧命。

不会有御医军医巴巴地来救他,也不会有家人隶妾嘘寒问暖,一个偶然路过的巫祝,也不过摘一把可疑的野草来熬成黑乎乎的汤,灌到他肠胃里。

没有药到病除,反而更严重了。

他就这样,滞留在河济之间的一个窝棚里,在伤病的折磨下形销骨立,半梦半醒间,回忆自己的前半生,想到曾经的豪言壮语,想到那些因天真犯下的错误,时而哈哈大笑,时而痛哭流涕。

当地里闾的人都觉得,这人疯了。

标签贴上是很难揭下来的,在众人眼里,扶苏真成了一个疯子,玩水的孩子朝他扔石头,洗衣的妇人看见他远远就跑开,村里的男人气呼呼地用棍棒驱赶他。

扶苏继续游荡在大河之畔,一路走来,受尽了白眼,也只有疠人村里的麻风病人,才不嫌弃他,尤记得,当他快要饿死时,一个满脸疮疤的疠人,还分了他一点吃的。

然后冲他露出了一个难看的笑。

“疠人怜王!”

“疠人怜王!”

扶苏感受到了世上最大的讽刺,他再度放声大笑,又哭得像个孩子,疯得更厉害了。

昔日的贵公子,好像彻底从他身上消失了。

就这样浑浑噩噩过了月余,直到盛夏时节,他坐在大河边抓着身上的虱,却从路过的渔夫闲聊中,得知了秦始皇崩逝的消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他一下子呆住了,手里掐住的跳蚤挣扎着,蹦蹦跳跳地溜走了。

旁边漂丝的妇人们看到,这个披头散发,又脏又臭的乞丐疯子,竟一头扎进了大河!

惊呼阵阵,但也就这样,没人来救他。

扶苏会水,泪流在河中,而激荡的浊水,也冲走了他用来包裹自己的脏壳。

良久后,当扶苏再上了岸,眼神已清醒了不少,他动作麻利,用树藤扎起发髻,找出了那柄残破的剑,离开滞留许久的窝棚,一路向东走去!

扶苏走到了海边,那一望无垠的湛蓝唤醒了他的初心,现在扶苏已记起,自己当初一路东行,是想去哪了!

他欲走捷径,渡海去海东,但正值咸阳使者缉捕胶东黑党,对齐地政策改弦更张,海,被禁了,临淄、胶东、济北,片板不得下海。

仿佛老天注定不想让他走得太轻松。

也正是在海滨,扶苏听闻了黑夫“叛乱”的消息。

没有难以置信,没有不可思议,扶苏只是默默掉头,转而向北走去。

他算是恢复了健康,恢复了神智,但行事却与过去大不相同。

过大河时,因身无分文,船家骂骂咧咧,扶苏直截了当,横剑在膝,胁迫船家载他渡河。

到了河北,为了填饱肚子,扶苏更开始持剑抢掠行人,掏空他们的钱袋,抢夺其车马,只在离去时,扔下一把钱,只当是回家的盘缠。

若在平日,他恐怕又要遭官府缉捕,可现在,已没人顾得了小小一起抢劫案了。

在关东流浪时,扶苏见识过秦律重压下的民怨民愤。

而眼下,他开始见识到,比苛政秩序更可怖的,是这些秩序,一夜间荡然无存!

巨鹿郡,赵人举义,意欲复国,与郡兵相互攻杀不休,尸横遍野。

广阳郡,盗贼横行,虎狼食人,庄稼被大火烧毁,浓烟直冲天际。

渔阳郡,早已忍耐多时的燕赵戍卒造反,长城沿线烽火缭绕,这里没有孟姜女,但女人的哭声为何仍如此响亮?

辽西郡,东胡王乘机入寇,大掠不休,胡马践踏边民,弯刀斩落无数头颅,妇女横于马背上,嚎叫着被掳走。

辽东郡,昔日窜逃的戍卒卫满扰边,这群在山林里窝了许多年的暴徒穷凶极恶,边境许多里闾遭了秧,这是当年那场兵变营啸留下的隐患。

山河破碎,人的命运一如飘絮般,零落成泥,碾作尘土。

相比之下,自己遭遇的,算什么?

扶苏一路北来,目睹了这一路惨相。

他听说过,往古之时,共工与祝融大战,怒触不周山,于是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眼前发生的事,不就是传说在现世的写照么?

扶苏孑然一人,纵杀死一二盗贼、胡人,却无法阻止更大的惨剧发生。

他只能漫步在尸骨之间,逼迫自己睁大眼睛,看这一切,记住它们。

“都是你的错。”

一张张死人面孔前,一个个破败里闾外,扶苏对自己如是说。

“你辜负了父皇,懦弱踌躇,让他不能瞑目。”

“你辜负了妻、子,自私自利,抛弃了她们。”

“你辜负了门客臣属,让他们没个好下场。”

“你辜负了黑夫,让他走到今日这一步。”

“你更辜负了天下人的期望,让这乱世降临人间……”

“扶苏啊扶苏,你才是那颗荧惑星!”

他有罪。

罪大恶极。

所以他需要弥补,需要赎罪。

扶苏只想到一种办法。

经过数月跋涉,终于抵达襄平城时,他一度踌躇,但最终还是放弃入城,继续向东。

他不再天真,不再轻信,就算辽东守认识自己,但孤身而去,纵然表明身份,也可能被缚擒拿。

只有自己手里有兵,交涉才是对等的。

于是,他再度用脚步丈量大地,沿着昔日远征的路继续向前。

荆棘深深插进手里,鲜血淋漓,脚上的水泡破了又起,最终变成硬实的老茧,饿食野菜,渴饮溪水。

当九月初,扶苏抵达西安平时,整个人已不成样了。

他才三十出头,看上去却似四旬老汉,皮肤黝黑,形容枯槁,脚踏草鞋,若非很熟悉的人,仔细辨认容颜,再无人认得出这是过去如玉般高贵优雅的公子扶苏。

扶苏现在不再是易碎的玉,他亲手毁掉了自己,褪去了所有印记,在烈火里焚烧许久,而成了坚硬的青铜。

西安平的驻军是扶苏旧部,因为太过偏远,忙于对付北伐军的咸阳朝廷,甚至都来不及派使者来。

本地驻军也零星听说了中原的事,以及远近的叛乱,他们踌躇不安,有的人觉得该就地等待,更多人认为不如自行回故乡去,这两种对立的看法,随着与胶东间联系中断,越发惴惴不安。

官吏已弹压不住戍卒,叛逃不断出现,像上谷、渔阳那样的兵变随时可能发生!所幸,西安平的守将高成曾是扶苏的左膀右臂,助他镇压兵变,高成仔细辨认这个自称“故人”的造访者,一下子认出了他是谁。

那个咸阳朝堂斗争的失败者。

那个或以为死,或以为亡,去向成米迷的失踪者。

高成激动万分,拜在扶苏面前哭泣,喊出了扶苏一年来都未听过的话……

“公子,长公子!”

真是熟悉的称呼啊,但听上去,却又感觉如此刺耳。

他现在已不是长公子,只是扶苏!

扶起高成,扶苏对他笑道:

“别叫我公子了。”

“叫我‘将军’!”

扶苏来的正及时,成了救星,成了希望,成了戍卒们努力抓住的救命稻草。

当戍卒们聚集在一起,当扶苏再度披挂上一身将吏甲胄,面对这些巴巴望着他的眼睛时,竟一时失语。

他太久没和人说过话了,喉咙和铁一样硬。

沉默良久后,扶苏才朝所有人重重作揖。

千言万语,汇成了简单的话。

“扶苏辜负了所有人。”

“但不会再辜负二三子。”

“我来履行未兑现的诺言。”

“我来,带汝等回家!”

……

“将军!”

高成的呼喊,打破了扶苏的回忆,回过头,却见高成眼中满是昂扬的斗志。

“最后一批戍卒已经回来了,是从汉城那边来的!”

汉城在海东的东海岸,是黑夫所建,虽名为城,实则只是个小寨子,驻扎百人,可以说,那就是秦帝国最偏远的哨所了。

既然连汉城驻军也召回了,整个半岛,将再无秦军一兵一卒。

那些远在域外的据点,现在都要统统放弃,游子们得回家了,相比于这片蛮夷之地,他们有更重要的东西,需要去守护。

高成禀报道:“汉城的五百主是拖家带口回来的,以百人之力,击溃了袭扰的数百秽人,他也想随将军回中原,正欲亲自拜见。”

“不容易。”

扶苏颔首:“带他过来罢。”

不多时,一个浓髯汉子大步走来。

此人五十上下年纪,身穿羊皮袄,头上戴着狗皮帽,双目有神,见到扶苏,十分干脆地双膝跪地,声音里带着激动的哭腔:

“沛县刘季,拜见长公子!”

喜欢秦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