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秦吏 > 第658章 阳山

秦吏 第658章 阳山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20:52 来源:书海阁

后世有句俗话,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从郴县前往阳山关(广东阳山县)的路上,黑夫感触颇深。

“贾将军还是一心为国的,这条路就修得不错嘛,为我省了不少麻烦。”

坐在骡子背上,翻过“骑田岭”后,回望身后在绿『色』密林中蜿蜒向上的道路,黑夫如此感慨。

骑田岭虽是五岭中较小较矮的,但一样峰峦迭起,万木飞翠,昔日并无道路,仅有飞猿鸟道,限以高山,人迹所绝,车马不通,大军翻越极不容易。

第一次伐越之所以败绩,除了北兵不适应岭南气候,多有病死外,交通困难也是原因之一。南郡、长沙的粮食要送到番禺去,只能靠人背着翻过骑田岭,再在阳山关走水路,效率极低,难以为继。

贾和吸取了这教训,驻扎郴县期间,别的事没干,花了大半年时间,驭使兵卒徭役,凿山开险,将这条羊肠小道拓宽至可行车马,着实不易。

只可惜老贾为人太过实诚,一心为国,到头来众人却归怨于他,丢了脑袋不说,这条用血汗开辟出来的路,全给黑夫做了嫁衣。

每每想到这,黑夫都想落两滴鳄鱼眼泪了,为贾将军哀之了。

黑夫答应入冬后派人来混『乱』,让众人回南郡、衡山过年,卖了戍卒一个大人情后,挑选精兵收复阳山关,自然是顺理成章。

翻过骑田岭后,大军休憩一日,沿着湟水(连江)行进,却见江流悍急,横波之石到处都是,根本无从行舟,但在水流拐了个弯后,前方却豁然开朗……

这是一处宽约3万亩的谷地,背靠阳山岭,湟水自西北向东南流淌,一座石头修筑的小关隘依山傍水,横亘于南端狭窄处。

这就是阳山关,眼下仍为一千叛卒控制,关门紧闭,城头挤满了人。

黑夫放目望去,阳山关河岸边,有一座小码头,但连带船只,都已被烧毁。

河对岸,是一片阔地,起码一半种了粮食,粟苗已青青葱葱,有些许屋舍村落点缀期间。

其上侧平地对岸,有一座高约六七百米的山峰,上面筑有一烽火台,正冒着烽烟……

一艘小船在纤夫和撑篙的共同努力下,从下游划了上来,又泊到对岸,却是黑夫派来联络湟溪关守军的利仓,还有一名身材矮小的秦军吏。

还没走到跟前,那军吏就有些情难自抑,跌跌撞撞走了几步,拜倒在地,声音哽咽:“司马!”

不用问,这肯定是老部下。

黑夫的旧部跟随他的时间前后不一,所以称呼也不尽相同。

最早的那批人叫他“亭长”,稍后点的,参加了第一次伐楚的叫他“百长”,第二次伐楚,一同转战豫章的,则习惯『性』地称呼他“司马”。

黑夫上前扶起此人,在其肩头重重拍了他几下。

“安圃,快十年未见了!”

此人正是湟溪关守将安圃,他和黑夫的交情极早,黑夫在安陆做亭长时,安圃是尉史,没少帮忙。他后来随黑夫征楚,下豫章,做了番阳县贼曹掾,后来辗转去长沙郡任县尉。第一次征百越时,也被征召,去年兵败之际,秦军皆欲返回岭北,唯独安圃,主动留在了湟溪关。

“岂有摒弃袍泽之理?我要在此等小陶!”

这一等,就是一年。

安圃有些激动地告诉黑夫:“我几次派人向外搜寻,都被南越诸部挡了回来,冬天时好不容易,有一队人马去到龙川,却发现营寨空了,看火灶里的灰,大概废弃了月余,小陶及那三千人,已不知所踪……”

黑夫点头,这些情况,他都从利仓处听说了,虽然疑『惑』小陶去向,但眼下的事更紧要,安慰了安圃一通后,问起了战况。

安圃十分自信:“湟溪关有一千兵,两千徭,我一直谨遵司马教诲,要爱兵如子,对他们不薄,故无人反叛。听闻司马……君侯来此,便留了一千守关,其余两千人,来堵了阳山关南门,并夺取高处烽燧,居高临下,可知关内虚实。”

据安圃说,那一千叛卒,是二十日前举事的,但因为阳山关地形尴尬,只有两条路,北去骑田岭,南赴湟溪关,不管往哪,都会被秦军堵个正着。发觉自己无路可走后,一千叛卒便全须全尾地留在阳山关。

但阳山关守将虽然苛待兵卒,最后时刻,倒还知道烧了码头船只,以及城内粮仓。所以叛卒乏食,又没法从水路逃走,已是进退维谷。安圃说,他率军抵达时,叛卒已在对岸拔青苗煮食,应是断粮了。

“还有,昨日我军初至时,倒是有一人从北面进了关,听说是君侯派去的说客?”

“他叫陆贾。”

黑夫道:“是淮南楚人,也是那群叛卒的乡党。”

他指点着阳山关道:“此关险隘,且地形狭窄,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大军不好展开攻打,只能以木梯蚁附强攻,彼辈若作困兽之斗,难免会有伤亡。”

黑夫回过头,看看虽然跟着他来,但士气依然萎靡不振的五千人,叹息道:“这三年来,枉死岭南的人,已经够多了,能少一个,是一个吧。故我派陆贾持贾和首级入关,将这场兵变归咎于贾和处置不当,情有可原。若关内众人投降,可免死罪,纵不能成,也能让不少人心存侥幸,亦有围三阙一之效,可泄其气。”

安圃作揖,赞道:“多年未见,君侯用兵依旧奇正相合。”

黑夫摇头:“安圃啊安圃,你怎也学会了溜须拍马?”

安圃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在官场混了十多载,又非那贾将军嫡系,若不会此道,下吏,恐怕都活不到再见君侯,小陶他就是太耿直,屡屡与贾和争执,才被弃在岭外的……”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安圃话中有无尽辛酸。

黑夫有些惭愧,拍了拍他:“不一样了,从现在起,南军我说了算!”

话虽如此,但攻城的准备,黑夫却一点不耽误,他让安圃回关南面去,伐木制作木梯,等傍晚时分,黑夫和陆贾约定的时间到后,再一齐攻打。

下市时分,黑夫带来的五千人已在关北排开阵势,但这群兵卒多不愿意做排头兵,不幸被选中的,一脸苦涩,他们都看得出来,阳山关如此之险,做先登之士,当真有死无生。

更何况,兵卒多为楚地籍贯,打杀越人也就算了,可这次,兵刃要对准的,却是声息相通的同乡……

眼看时间越来越近,士卒们不断抬头看着太阳,利仓也盯着木表和漏壶。

随着日影推移,利仓越来越不耐烦,不断擦拭眉『毛』上流下的汗水,士卒也越来越紧张,喉咙干燥,口中无唾。

唯独黑夫,却大马金刀地坐在军旗下的小马扎上,手上轻轻摇扇,只可惜不是羽扇,而是田间老农纳凉的蒲扇。

终于,夕时到了。

利仓上前告知:“君侯,时辰到了……”

黑夫的蒲扇,可算停了。

然后,它被微微举起,指着阳山关。

数百架弓弩上弦,紧随其后,瞄准城头。

城上城下,数千双眼睛,都盯着这小小蒲扇。

只要它一挥下,黑夫身后一字排开的十面鼓就会齐齐擂响,听到此声后,南北两面数千将士,就会在军法官的『逼』迫下,硬着头皮向前,拿下这座关隘!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一瞬,阳山关的门,却轰然开启!

一名文士纵马而出,他也不顾什么礼仪了,用尽气力,大声喊道:“君侯,阳山关,降矣!”

……

阳山关是真的降了,在攻城前最后一刻,紧随陆贾之后,是垂头丧气的一千人,他们络绎出城,按照黑夫的要求,在城门口将兵器扔下,又在道两边抱头蹲好。

“利仓,给他水。”

黑夫看到陆贾嘴唇干涸开裂,好似要滴血。

陆贾嘴都说干了才有这结果,猛灌一口,却辣得直咧嘴:“咳咳,怎么是酒?”

利仓对陆贾改了口,不再直呼其名,而是笑道:“陆先生,你靠巧舌拿下此关,如此壮举,当然得有好酒壮之。”

黑夫颔首:“难怪军中士卒称你为陆利嘴,果能将彼辈说服,过几日,将你的说辞写下来,或许就是一篇策士传颂的游说范文。”

陆贾苦笑道:“不是陆贾嘴利,而是彼辈无路可走,粮食也尽了,不降,便只有死。他们看到贾和首级后,又听闻君侯允许戍卒轮换,去江汉休整,相信君侯是爱兵的,会信守承诺,向朝廷请命,饶恕他们……”

说到这,儒生陆贾抬起头,有些不确信地盯着黑夫:“君侯……会守信么?”

“这是自然。”

黑夫一笑,看向降服的叛卒们,利仓已经带人控制住所有人,安圃亲自穿过关隘,来禀报黑夫,说关内已经搜索一遍,已无叛卒。

听闻事态已尽在掌握,黑夫满意地点了点头,走上前去,忽地变了脸『色』,指着一千叛卒喝道:

“统统拿下!”

喜欢秦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