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秦吏 > 第638章 搜粟

秦吏 第638章 搜粟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20:52 来源:书海阁

秦始皇三十五年,孟春之月,位于帝国东方的“东海郡”,淮水边的柳树开始抽出嫩条,但天气依然寒冷,南昌亭亭长缩在屋内,烤着炭火,懒洋洋地扒着妻子刚煮出的粟饭,却听到外头一声呼喊。

“亭长,有官船来了!”

南昌亭长连忙出门一看,果然,一艘吃水很深的三百斛船正在泊岸。

这一看就是在淮泗、江东之间往来的官船,风帆是崭新的,船刷了漆,甲板上还有两名身着黑衣的中年秦吏在交谈。一位年轻君子在船舷处吆五喝六,让亭长派人来帮忙系船,态度很不客气。

南昌亭长侯在岸边,已看清楚其中一名官吏头戴板冠,腰上还佩着铜印黑绶,这是秩比六百石以上的标志,岂敢怠慢,立刻张罗人手帮忙。

“萧禄。”

船上的“大官”萧何皱眉,对年轻人斥道:“你无官无爵,出门在外,与人说话客气些。”

“诺。”

萧禄缩了缩脑袋,身为长子,萧何一向待他很严格,更何况,这次南下,父亲本不想带他,是他苦苦哀求,萧氏族人也力劝,说萧何去南边,身旁不能没有至亲照应,萧何才勉强同意。

与萧何交谈的官吏哈哈一笑,张口道:“萧君,年轻人,张……张狂一点实属寻常。”

此人名叫周昌,是泗水郡卒史,他有个小『毛』病,口吃。历史上,正是周昌和邓艾一起创造了“期期艾艾”这个成语……

周昌此行背负使命,护送被昌南侯任命为“搜粟都尉”的萧何南下。顾名思义,这个千石官职专管征集军粮之事,是将军幕府中举足轻重的人员。

将军昌南侯从另一条路南下,经南阳至南郡,让萧何在豫章郡与他汇合……

黑夫的信里还提了件事,那就是让萧何沿途帮忙征辟些人才,以补幕府之不足。

只可惜,黑夫点名要的人,萧何都没抓住。

一想到很快就将抵达江南地,萧禄又面带愁容:

“父亲没征到那狗屠樊哙,还叫他跑了,也不知昌南侯是否会愠怒。”

黑夫也是离奇,点名想要的人,第一个就是个屠狗辈,也不知他是从哪听说的名字。

萧何知道,那樊哙是刘季好友,为人豪气,颇有胆略,一身武艺,有十人之敌。

但樊哙一听萧何说要征他南下,先支支吾吾,说欲回家告别老母。结果第二天萧何派人去一问,竟是人去屋空,樊哙这厮,带着家人,连夜跑到沛县周边的山泽里去了!

放樊哙出城的小吏叫任敖,也一并跑了……

乡里乡亲,萧何也没有穷追不舍,只是长叹了一口气。

“苛政猛于虎,逃戍如逃死。”

而黑夫点的另一个人,周勃,萧何一询问,才得知也早就远戍塞北,好几年没回来了。

县中其余官吏,如夏侯婴、周苛诸辈,知道征百越是差事,第一次战争去的人,十死三四,皆不乐南行。当地豪贵吕禄、王陵、雍齿等辈更不必说,态度消极冷淡。

按照黑夫早年向秦始皇提议的“南人戍南,北人戍北”,这场战争,乃淮汉以南诸郡出人,不关泗水郡的事,萧何本就不想害这些乡党,见状也不强迫,征辟不成,便两手空空地上路。

倒是同行的卒史周昌,久闻昌南侯之名,又羡慕萧何、曹参四年内飞速升官,挺有兴趣去南军效力。

可一个周昌,不知能否让昌南侯满意,这是萧何父子忧虑的事。

周昌建议道:“萧君,昌南侯不是说,要在南郡再征……征一次兵,耽搁些许十日,与萧君三月会于豫章。既然时间充裕,不如在沿途郡县,看看有无壮士,一并带去。”

“只好如此了。”

萧何颔首,随即将南昌亭长唤来,问后得知此地叫“南昌亭”,不由与周昌、萧禄相视而笑,竟与他们的目的地同名,也是巧了。

又得知淮阴县城,就在河边两里开外,乘车过去仅需两刻。

说做便做,想着沿途抓几个“壮士”应付黑夫的萧何,决定让周昌看着船,自己带人去城里走走看看。

出发前还嘱咐众人,将官吏服饰脱了,穿上常服,不要引起地方『骚』动,一路来民生艰难,萧何很排斥地方官大张旗鼓的奢侈接待。

虽然心里不太乐意南下,但在其位谋其政,坐在车上,酷似一位文士的萧何,也不住远眺阔野,观察此地形势,对儿子道:

“淮阴阻淮凭海,乃兵家要地也,春秋时,夫差欲通中国,道出江淮,即从事于此。”

当年吴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不惜动用举国之力,在江淮间开凿了一条运河“邗沟”,吴船遂能繇此而北,淮阴就成了水陆冲要,淮水冲刷而成的平原一片沃野,有开殖之资,四通八达的水网,又有漕运之利。

“昌南侯欲先平闽越,此地必为中原粮秣南下之枢纽,可在南昌亭筑一大仓,屯粮十万石!”

思索间,一行人已进入淮阴县城。

他们虽是便服,但手持千石大吏的符节,守门的兵卒连忙让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萧禄一马当先,年轻人心『性』好玩,忍不住左顾右盼。

时人以淮北泗水、陈、汝南、南郡为西楚;彭城以东的东海、江东为东楚;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为南楚。三楚习俗略有不同,第一次出远门的萧禄看到与淮北有异的衣着,物产,觉得颇为新奇,哪里热闹往哪凑。

萧何则时走时停,让下人去询问当地物价,尤其是五谷的价格。

问了一圈下来,发现几乎所有粮食,都比泗水郡贵了数倍,每石高达两百钱!按理说淮南亦是粮仓,再加上堆肥沤肥之法也传到了这,当不至于此。

再一问,当地人都说是因为官府征粮,粮食都经由运河,送到南方去了,江东那边,有十万张嘴等着吃饭呢,本地粮食少了,价格自然就贵了……

萧何不由暗暗叹息:

“兵法有云,邦国之所以因作战而贫困,是由于军队远征,不得不千里挽粟,耽搁数月,人吃马嚼,粮食送到时,早已十不存一,还需大量劳役来回奔波,这必使百姓贫穷,粮价飞涨,力屈财竭。”

国家财政枯竭,为了继续战争,就会急于丘役,如此恶『性』循环,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最后甚至会导致崩溃。

许多年前,强大的吴国,就是这样走向衰败的,被范雎文种搞了一出借粮计,更是雪上加霜……

其实,孙武早就给出了解决之道:因粮于敌。

但那只适用于中原征战,南征百越,当越人烧毁稻田逃入森林后,秦卒便无粮可因,只能眼巴巴地盼着北方粟稻。

只靠江淮诸郡千里运粮,远水解不了近渴,想要结束战争,就必须先解决这个难题。

萧何正蹲在粮摊前沉思之时,却听到远处响起了一声大呼:

“打架了!”

喜欢秦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