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秦吏 > 第556章 必会君符

秦吏 第556章 必会君符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20:52 来源:书海阁

“是我把诸田『逼』迫太甚了么?”

陈平将盗寇进攻千乘,以及狄县叛『乱』的消息告知黑夫后,黑夫最初是有些诧异的。

他是没想到,在秦始皇口谕宣布后,这天下,还真有铁头娃要来撞一撞,秦朝的江山结不结实。

继“博浪沙”和“东渡求仙”变得面目全非后,历史又发生了重大变故:打响反秦第一枪的,不再是他至今也没找到的陈胜吴广,居然成了田儋、田荣、田横三兄弟!

黑夫前世孤陋寡闻,前两位的名字听都没听说过,倒是田横,依稀记得跟什么“五百壮士”有关系,想来这三兄弟是颇能得齐人武士轻侠之心的,也有几分旧贵族的傲气和骨气。

仔细想想,黑夫也能理解三兄弟急着跳反的原因,无他,还是他在胶东搞的“迁土豪分田地”触到了诸田的核心利益。

黑夫知道,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变革中,土地问题总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不动土地的改革,都是小打小闹,而一旦动了土地,往往会引发剧烈的政治动『荡』。

比如商鞅变法,就是从土地入手,也遭到了不少反对,死后车裂。吴起建议迁楚贵族去充实边疆,直接被愤怒的贵族反杀……

哪怕是秦始皇帝,前些年还对六国贵族、士人心存幻想时,也用了谨慎怀柔的法子,“使黔首自实田”,承认关东的土地格局,希望能安抚六国豪贵人心,但却安不了张良那种毁家纾难的“恐怖分子”啊……

泰山封禅和以古非今后,皇帝对关东人士态度大打折扣,政策开始收紧。黑夫为了给胶东的新政腾出空间,顺势而行,提议强迁诸田,这对胶东是好事,于天下,却是火上浇油!

想想吧,你从小坐拥豪宅,仆役无数,地位高崇,家里甚至还有矿。忽然有一天秦吏登门,要你三日内将所有不动产变卖,搬迁到另一个地方,祖辈积累数代甚至十代的财富,十不存一,地位一落千丈,一切要从头开始…

谁会乐意?谁能甘心?

临淄、济北、琅琊诸田将胶东发生的事看在眼里,当然明白,秦始皇对齐地田氏贵族,已不再是割韭菜和剪草,而是要连根拔起了!

在后世,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为了增加税收,下诏度田,所谓度田,就是丈量土地,以限制豪强大家兼并土地和奴役人口的数量。杀了一些豪强,于是郡国大姓纷纷起兵叛『乱』,好不容易才平定下来。

度田尚且如此,何况是夺地强迁。光动你蛋糕已经不够,直接抢了蛋糕,再糊你一脸,这对于扎根齐地七十二城两百年的诸田而言,和要他们的命没什么区别!

幸好这是秦朝,幸好六国贵族地位低下,否则,说不定朝野已皆是“请诛黑夫”之声了。

这场风波中,胆小的家族抱怨几句后,只能垂头丧气地上路,但有血『性』的人,已经在磨刀赫赫准备造反了。

一时间暗『潮』涌动,齐地诸郡的危机,比历史上严重数倍!

与此同时,胶东北部盗寇遭到封锁,处境艰难,要想活命就必须上岸。再加上“秦始皇死”这一谣言的催化,这把火,就这么齐地烧起来了……

想罢前因后果,黑夫看向陈平,问道:

“你以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乎?”

陈平却摇头:“恐怕难成气候。”

他分析道:“数十年前,秦昭王在位时,秦国强盛,南取巴、蜀,东割三晋荆楚膏腴之地,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以齐王为天下纵长,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又以名将匡章为将,孟尝君监军,约从离衡,兼齐、韩、魏、楚之众,西向『逼』秦,数十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虽然穷尽三年之力,终于攻入函谷,但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于是从散约败,秦继续因利乘便,宰割诸侯,终于一统天下。”

“如今田氏兄弟仓促起事,残齐遗士仅有四千,不如威、宣、闵王之极盛;约纵天下,招贤纳士,不如孟尝之得人;行军用兵之道,不如匡章之智谋;只能逞匹夫之勇,煽动轻侠作『乱』,纵然侥幸得逞一时,但终究会被扑灭……”

陈平这是从整体实力来分析,在他看来,当年齐国极盛时,邀约数国合纵攻秦,尚且不能得志,何况今日以铢对镒?

截至目前为止,田氏兄弟之『乱』,已经席卷济水两岸数县,纠集了上万人,准备进攻临淄。看上去气势汹汹,但和秦朝一旦举国动员,就能出动的数十万大军相比,算什么?

秦统一天下七年来,并未马放南山,战事一直在边境发生,兵卒也保持了战斗力,并且拥有强大的后勤,真可谓“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反观田氏兄弟的武装,虽然暗藏兵器,还夺取了几个县的武库,可平均到上万人手里,依旧层次不齐。轻侠技击的训练水平也低下,勇于持刺,怯于公战,对上有战斗力的秦朝正规军,定是不堪一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你说的没错。”

黑夫颔首,陈平分析的有道理,只要秦朝不是像历史上,秦二世政权那样作死,对关东“群盗”视而不见,任由其坐大,等诸郡被各个击破才匆匆出兵,局势也不至于一发不可收拾。时间拖得太久,群雄纷纷效仿起兵,这天下,就彻底糜烂了。

他也认为,田氏兄弟这次起兵反秦,非但无法成事,恐怕连浪花都激不起来。无他,秦始皇尚在,天下尚安定的情况下,调集大军,枪打出头鸟是很容易的,赶在六国旧地有人胆敢效仿前,田氏兄弟已遭剿灭。

“再者,未能发动群众,只是纯粹的贵族复国运动,是没有搞头的……”黑夫暗道。

这次举事,名义是复齐,主力无非是诸田及其门客,数千不愿意屈从秦朝而做了海寇的贵族兵卒,还有地方上遭到律令约束,郁郁不得志的轻侠技击。

对齐地广大黔首而言,虽然秦朝的税比田齐重好几倍,但眼下还没到活不下去的程度,没有理由冒夷族的危险跟着造反。只会保持旁观中立,看看情况,顶多帮忙吆喝几声。

当然,也别指望官府能依靠黔首平『乱』,没可能的,在齐人,至少是临淄齐人眼里,秦人不是什么好东西,甚至是异族和侵略者。

最后,陈平还举了历史上周朝一统后,三监之『乱』的例子,认为齐『乱』连武乙十分之一规模都达不到,就会无果而终。

至于什么时候扑灭,就取决于朝廷何时调邻郡之兵去镇压了……

黑夫听懂了陈平的言下之意。

“调邻郡之兵?所以你认为,单凭临淄郡,无法解决此事?”

陈平一笑:“郡君别忘了,临淄郡驻军原本是万人,去年却因为胶东发现金矿,需要派人保护,调了两千过来,今年陛下决定对海寇动手,又调了一千人来胶东守卫盐场,于是临淄守军,仅剩七千……”

“七千人,勉强能把临淄城墙站满,至于当地征召的徒卒,都是齐人,不值得信任,反而还要分出人手提防。要知道,临淄城七万户,四十万人,却只有四十个秦长吏!”

所以,临淄郡守、郡尉能守住临淄就很不错了,要他们自己平叛,要求实在高了些。

其实,陈平只嫌事不够大,若临淄自己就搞定叛『乱』了,胶东又岂能分到一杯羹?

“相信过不了多久,皇帝就会令胶东发兵了。”

黑夫颔首,同时问陈平:“陛下目前到泗水郡了?”

陈平回道:“应在泗水郡彭城。”

“那还是挺远的。”

黑夫算了算,消息至少还要五天才能到彭城,再过五天,朝廷的命令才能返回胶东,兵发临淄,至少是半个月后了,期间可能发生的事,太多太多。

若临淄失陷,齐地的『乱』相,将持续很长时间,甚至会影响到胶东,这是他不愿看到的。

于是黑夫便琢磨着,要不要与临淄那边沟通一下,胶东先派一部分兵过去协助平叛。

按照秦的制度,各郡守尉若无朝廷命令,不得擅自发兵出境,若要出兵,必有皇帝令使持虎符来调动。

胶东郡有一错金虎符,握在郡尉手里,上写着“凡兴兵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要两半勘合验真,才能生效,否则就是违法。

不过,秦律也不是那么死板,虎符后还有一行字:“燔燧事,虽无会符,行殹……”意思就是,遇上烽燧燃起,地方叛『乱』,虽然没有皇帝命令,地方军队也可以出动。

当然,前提是,临淄主动求援,那么责任就在临淄而不在胶东,事后向朝廷禀明即可。

“让使者持我手书,去临淄商洽此事,再让兵曹将那三千从临淄借来的兵卒集结,等临淄发爰书来求援后,就以他们为先锋……此外,再告知任郡尉,派舟师去端了群盗在岛屿上的老巢!”

既然海寇们上了岸,就再也别想下海了!

黑夫下达了一系列命令后,陈平却仍欲言又止,半响后才道:

“平担心……”

陈平笑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郡守将局势看得一清二楚,临淄郡的长吏,却不一定能看明白!”

……

陈平的猜测很准,这世上不全是聪明人。数日后,新的消息传来,黑夫派人去临淄询问,需不需要胶东出兵协助平叛时,却遇了冷脸。

黑夫派去的官吏禀报:“临淄郡守不但拒绝了郡君的好意,甚至出言不逊,以为是胶东放跑了数千海寇,又未及时通告临淄,才致使数县沦陷……”

陈平闻言哑然失笑:“临淄郡守这是病急『乱』投医,为了摆脱渎职丧地之罪,『乱』咬一气啊。”

不仅将胶东的好心当成驴肝肺,临淄郡守还禀报秦始皇说,只要胶东将先前借的三千卒还给临淄,由临淄郡尉指挥,便能迅速平定这股跳梁小盗,根本不需要邻郡『插』手……

他还大言不惭,说“临淄只有群盗,哪有什么叛『乱』!”

官吏转述完毕后,陈平看向黑夫,却见一向装成文明人的黑夫,竟忍不住爆粗口,还骂了一句陈平根本听不懂的话……

“妈的智障!”

(记住本站网址, ”,就能进入本站)

喜欢秦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