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秦吏 > 第518章 木秀于林

秦吏 第518章 木秀于林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20:52 来源:书海阁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最后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电光火石间,黑夫脑中闪过这句话,不由感慨,看来李斯也懂兵法啊,在多日的示弱和不作为后,李斯在最后关头,只用一句话,就完全逆转了局势!

李斯最后看向黑夫的笑容,就好像在:“孺子,你还是太嫩了,再练上几年再来与老夫斗吧!“

黑夫虽然心中不悦,但仔细想想,李斯的没错,放眼下,在文学和文字的造诣上,无人能出其右。他的《谏逐客书》论证严密、气势贯通,洋洋洒洒,如江河奔流,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又曾和赵高、胡毋敬等人写了《仓颉篇》《爰历篇》和《博学篇》等,作为秦朝文字的范本。此番秦始皇东巡封禅,峄山刻石和泰山封山刻石,亦出自李斯手笔。

修书的话,的确找不出来比他更合适的主持者。

但李斯好打压看不顺眼的异己学,若他为刀俎,而下学问为鱼肉,几番删禁下来,后果恐怕不亚于焚书,还顺便成全了他的名望。

如果此事让李斯主持,黑夫这几做的一切,都成了为人做嫁衣!

黑夫心中在疯狂思索人选,他自己一介郡守,是不可能的,扶苏?若扶苏是太子还好,名分已定,皇帝很高兴让扶苏通过此事来赚取名望。

但扶苏现在只是长公子,名分未定,还因封禅一事惹得秦始皇不快。另一方面,秦始皇修史修书的目的依然是“寓禁于征”,这件事必须贯彻到底,皇帝绝不可能交给政治观点与自己大相径庭的扶苏来办!

黑夫记得,泰山石刻上的分明:“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施于後嗣。化及无穷,遵奉遗诏,永承重戒!”

秦始皇是强势的政治家,不但自己在世时,推行的政策不得为人忤逆,哪怕百年之后,他也希望后代能“遵奉遗诏,永承重戒”。

同理,王绾和儒生博士们已然出局,失去了发言权,而朝中胡毋敬、张苍、程邈三人,虽然都各有精通,资历名望却略嫌不足。

这世上曾有一人,不论文学还是名望,都压了李斯一头,且治倾向与秦始皇出奇的一致。

可惜,他死了。

“要是韩非还活着就好了……”

黑夫不由遗憾,颇有种时无英雄,乃使竖子成名的感觉。

眼看秦始皇面上似有所动,准备以李斯为修史修书之任,黑夫心中焦急,恶向胆边生!

“丞相自荐修书,欲使下士人效丞相之学,这是想做吕不韦么?”

但这句诛心之言已经到了嘴边,但黑夫却没敢出口。

他知道,一旦了,那他和李斯,便不再是朝堂政见之争,而是当场撕破脸,变成不死不休的仇敌!这种以下吏犯丞相之举,甚至会让皇帝也不快。

这一迟疑间,却有一人站了出来,笑吟吟地道:

“的确,没有人比丞相更合适,毕竟丞相也不是第一次修书了。”

是叶腾,他看出黑夫的进退维谷,主动出来做了这恶人!

王绾已经插不上话,在场之人里,唯独位高权重的廷尉叶腾,才有资格和李斯掰一掰手腕!

这句话的确唤醒了秦始皇一些不愉快的记忆,他停止了考量,看了二人一眼。

“廷尉此言何意?”

李斯的笑容收敛了,冷冷地看着叶腾。

“并无他意。”

叶腾朝皇帝一作揖:“只是臣以为,这种为下士人之师的重任,不可专委于一人名下!”

李斯也请命道:“陛下,臣一心为公,绝无此意!”

“二卿勿要争执了。”

秦始皇看上去倒是不太在意,笑道:“一字千金,只能出于朕口,这世上,也不会再有第二本《吕氏春秋》!”

很快,秦始皇便做出了决断。

令右丞相李斯为首,主持修《国史》,而御史大夫冯去疾、廷尉叶腾为辅,收下之书加以整理。当然,因为丞相和御史大夫、廷尉忙于政务,只是挂名而已,真正的修书者,定为太史令胡毋敬、少府丞张苍、御史程邈三人……

皇帝金口玉言,这件事算尘埃落定了,黑夫不由长长松了口气,虽然最后还是以李斯为首,但御史大夫和廷尉也有了指手画脚的权力,再加上修书者里有张苍、程邈这两个他十分熟悉,人品也可靠的人,事情的结果还不算太糟。

末了,秦始皇却又喊了黑夫的名,笑吟吟地宣布了对他的奖赏。

“黑夫治郡半载,期间以法教为先,约束私学,推广书同文字,平夜邑田氏父子之乱,将胶东管得井井有条,又进言修国史,献雕版印刷,有功,升爵为大上造!”

……

“得升爵为大上造,距离你封侯之志又近了一步,为何还怏怏不乐?”

数之后,一切尘埃落定,在临淄行宫之外的馆舍里,黑夫与老丈人叶腾相对而坐。

诚如叶腾所言,此事之后,黑夫可谓收获颇丰,但黑夫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这件事的结果,在他看来并不算完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虽然只让李斯挂名,叶腾也能略加干涉,但李斯在这件事上,无疑有最大的发言权,这件事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已经完全脱离了黑夫的控制。

他朝自顾自倒酒的叶腾作揖:“我这几日一直在思索,自己错在何处。”

“哦?”

叶腾看向女婿的黑脸,笑道:“你觉得自己错了?为何。”

黑夫道:“首先,我料错了李斯的意图,将焚书看成是他的目的,可他真正的目的,或许只是为了迎合陛下。”

张苍告诉过黑夫,他们师兄弟几人,虽然拜的是一个老师,但所学颇为不同。李斯跟荀子学的是“帝王之术”,也就是治理下的学问,但在李斯这,却变成了如何维护帝王统治的伎俩,他为了迎合和维护帝王,而随时改变自己的政见、处境。

所以李斯到秦国后,先在吕不韦门下,编撰黄老思想浓重的吕氏春秋,走的是“王道”的路线,但做了舍人后,却抛弃了先前的见解,迎合秦王统一下的野心,主张更为激进的兼并政策,也就是“霸道”,遂为秦王所赏识,被拜为客卿。

这之后做的每件事,都是以皇帝意志为先,随时变换态度,从《谏逐客书》中为关东士人话,变成打压他们最积极的大臣。

先前的数次“儒法之争”,若秦始皇偏向儒家,李斯恐怕也会改口主张封建吧……

正因如此,在秦始皇看来,李斯才成了实现自己意志最好用也最可靠的工具,倍加信重。

焚书也不例外,秦始皇在封禅事件里,对儒生和百家失去了耐心,手腕将从温和渐进改为强硬急速,目的是使整个国家只存在皇帝的意志,朝廷统治不受任何质疑。

李斯的“焚书”之议,也是为了投皇帝所好。

不管黑夫得花乱坠,统一言论,打击法古学的国策是不会变的,变的只是手段,是一把火下去,还是温水煮青蛙……

所以即便是黑夫倡议的修史,最后主持者还是落到了李斯头上。原因很简单,李斯没有原则,没有文人墨客的臭脾气,一切都会按照皇帝的意思去做,他办事,秦始皇放心!

至于李斯权力太大,独揽朝政什么的,皇帝根本不用担心……李斯最安全的一点是,他地位虽高,却是无根之木,在地方上没有根基,也从来没有摸过军权一下,和王、蒙等军中世族关系冷淡。

反倒是黑夫这种出身行伍,与军症地方牵绊太深的人,若有朝一日,坐到李斯那个位置,遭到的提防猜忌,或许是李斯的十倍不止!

“能想清楚此事,便没有白白吃亏。”叶腾十分欣慰,还有句夸黑夫的话没出来:

“李斯虽能揣测上意,但我这女婿,却能屡屡引导上意,变南征为西拓,改焚书为修史,能做到这点,需要有胸有韬略远谋,可比那帝王之术难多了!”

他又问道:“你觉得自己还错在了何处?”

黑夫一迟疑,起身朝叶腾下拜顿首:“我还错在,将妇翁卷入此事!”

叶腾这次为了黑夫的事,付出了不的代价,他当着皇帝的面,彻底与李斯撕掰,今后恐怕会被李斯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叶腾却摇头道:“朝堂中不可能一团和气,陛下也会乐见我站出来提出异议,毕竟朝中变成李斯的一言堂,这不是陛下愿意看到的。”

他乐呵呵地道:“眼看王绾将倒,如今出了这事,我甚至有机会想一想,在死前能否坐上左丞相之位了,于老夫而言,这是好事,不是坏事!”

这老狐狸倒是想的透彻,朝堂需要异论相搅,皇帝深蕴蠢,不会让李斯独尊的。

但叶腾随即面色一板:“要我,你最大的错处是,是忽略了你与李斯相比,你最大的优势在何处。”

“我最大的优势?”黑夫作揖:“请妇翁教我。“

叶腾问道:“李斯今年几岁?”

黑夫道:“已过六旬,听快七十了。”

“你今年几岁?”

“未到二十九……”黑夫恍然大悟。

“妇翁是觉得,我太急了!”

叶腾道:“没错,你太急了,未考虑清楚此事利弊,变焚书为修书,于国大利,于你何益?你想要的,只是区区一级爵位么?畅所欲言之后,你能否掌控此事?如今的结果,虽然你将马车强行拽回道中,但持辔之人,并不是你……今后马车将驰往何方,也不由你了算!”

“更糟的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本来就够耀眼,本该在胶东韬光养晦,却还早早将自己放到李斯对面,今后,恐怕会多出无数麻烦。”

叶腾语重心长地道:“年轻!年轻就是你最大的本钱,李斯这丞相,能做三五年,能做十年么?下之大,数年之内,纵然焚尽下之书,待到你大权在握那,更易其恶政,岂不是更容易博得好名声!在其位谋其政,管好你胶东一亩三分地即可!直到你真正持辔的那一前,勿要轻易指点车马前行道路!”

“你务必记住,你要争的不是今日,而是他时,是十年二十年后!”

黑夫沉吟良久,但还是拱手道:“妇翁指点的是,黑夫受教了!”

但他心中却是苦笑。

“十年?二十年?我哪还有那么多时间,再过几,就到秦始皇三十二年了。胡虏方平,关东不稳,六国遗民蠢蠢欲动,李斯这一把火下去,更是火上浇油。若我只做个政客,当然该隐而不发,但谁能知道,有些事,我不能视而不见。因为,这下千万芸芸众生,唯独我是在远谋千载,近争朝夕!”

PS:久等啦,第二章在10点。

喜欢秦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