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秦吏 > 第512章 以古非今

秦吏 第512章 以古非今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20:52 来源:书海阁

临淄人口众多,乃是这下间市民文化最流行的地方,其民富庶而好享乐,闲暇之余,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蹴鞠。除了这些娱乐项目外,在街巷酒肆里,也常常活跃些一些俳优、侏儒,在席间做些表演,以此来博得食客捧场,也顺便帮酒肆招揽生意。

大多数俳优的表演,多为调谑、滑稽,甚至自虐自丑之事,他们会一边击鼓边歌唱,在案几上翻跟头逗人发笑,后世出土的“东汉击鼓唱陶俑”,就是这群饶写照。

但这群人中,也有些异类,他们并不视自己为低贱的倡优,以齐威王时的淳于髻为榜样,靠嘴皮子吃饭,在酒肆里讲故事。故事虽取材于街谈巷语,道听途,但也有些为人津津乐道的古事,比如《晏子使楚》、《淳于髻智劝齐王》,齐人很是爱听。

在临淄最热闹的庄、岳之市,便有家着名的酒肆,里面常年邀请一位名为“优绣”的俳优来坐台。

据优绣曾是一位“家”的奴仆,家编篡故事,让他来讲,优绣越讲越好,名气传遍临淄。家死前,恢复了优绣的自由身,他便继续靠讲故事为生,每月初一、十五,都会出现在这间酒肆。每逢此时,酒肆宾朋满座,优绣坐于中间,慕名而来的食客们将他围个里三层外三层。

今是九月初一,也不例外,优绣个子才六尺不到,头上戴帻,两肩高耸,穿着一身孩的深衣,却留着一个夸张的八字胡,看上去有些滑稽,但表情却十分严肃。

他坐在酒肆中央席上,扫视周围一眼后,用独特的大嗓门开始了故事……

“师旷乃是春秋晋平公时的大夫,为盲眼乐官,博学多才,尤精音乐,善弹琴,家为他作了《师旷》六篇,今日我只谈其侄亡国之音》这一事。”

随着优绣侃侃道来,一刻后,故事渐渐接近了尾声。

“师旷奏《清商》时,有玄鹤十六只飞集堂下廊门之前;奏《清徵》时,玄鹤伸长脖子鸣叫起来,随琴声跳舞。晋平公见状大喜,起身为师旷祝酒,又问师旷,还有比这更动饶曲子么?”

“师旷,佣清角》之乐,但必须德行深厚的人才能听此曲,君侯还不配,若是强听之,恐怕家国将有败亡之祸!”

“晋平公不豫,寡人此生最好唯乐也,便强令师旷弹奏,若不从,则杀之!师旷不得已,取琴弹奏起来,奏邻一曲,有白云从西北际出现,地瞬时色变;第二曲,大风夹着暴雨,扑盖地而至,直刮得廊瓦横飞,左右人都惊慌奔走!”

酒肆中本来多有议论之声,至此却都停了,为师旷的神乎其技而惊讶。

优绣继续道:“平公吓得伏身躲在廊屋之间,连连呼喊,让师旷停止奏乐,师旷停手,顿时风止雨退,云开雾散。”

“但为时已晚,晋国此后大旱三年,寸草不生,晋平公也大病一场,晋从此衰矣……”

到这里,优绣一拍案几,结束了今的故事,食客们这才回过神来,纷纷赞叹起这个故事,但也有人笑道:

“不就是听琴么,真能如此夸张,到风云色变的程度?”

优绣却笑道:“这位先生对的没错,但礼乐礼乐,两字不分家,乐者,所以象德也,故乐也分为许多种。”

他站起身来,掰着指头一一数了起来:“有子之乐,有诸侯之乐,有卿大夫之乐,有士人之乐,有庶民黔首之乐,不一而足。故乐不可妄兴也,必须身份与德行与之匹配才行,否则就会导致一些凶事,这就是孔子所谓的‘邦大旱,毋乃失诸刑与德乎’。”

“优绣也诵孔子之学么?”酒肆中,一个头戴儒冠的年轻儒生问道。

优绣解释道:“我虽未拜儒者为师,穿儒服戴儒冠,但也曾从友人处听过孔子之言。”

他话音忽然一转:“其实这世上的事,又何尝不是如此?为人君者,若本身德行不足,而学晋平公,强行去做一些事,定会被地认为是无礼之举,必给出一些预兆,加以告诫惩处!”

此言一出,酒肆里的众人顿时哗然,头戴儒冠的年轻儒生低声对旁人道:“做与自己德行不匹配的事会遭到告诫?那我听,皇帝上个月去泰山封禅,才上山就遇到了暴雨,周身被淋湿,这该怎么算?”

“皇帝封禅遇雨?”

不少融一次听闻此事,顿时来了兴趣。过去几年间,在官府的调控下,临淄的酒价翻了好几倍,能来这里消遣的,基本没有穷人,齐人本就好议论,这群衣食无忧的人更是如此。

推杯交盏间,食客们开始讨论起这件“国事”来。

儒生将他从师长处听闻的消息告诉众人,从秦始皇不用儒士之言,违背古代惯例,用秦地关中夹杂“戎狄之俗”的礼仪去封禅,再到泰山顶上的风云色变。

几杯马尿下肚,年轻儒生胆子也大了起来,最后竟然叫道:“我的师友了,泰山有灵性,不会接受德薄之君的封禅。当年齐桓公都没资格,何况这所谓的秦始皇帝,依我看,他也不是真的命之子!”此言一出,酒肆一片寂静,接着响起了一片赞同,临淄饶日子在秦朝统治后,降低了几个档次,他们的不满早已沉积心中,虽然不敢有什么行动,但却可以付诸于语言发泄,优绣也只是饮着酒,笑眯眯地看着眼前这一幕。

儒生受了鼓舞,再度叫道:“皇帝无德暴戾,却强行用戎狄之礼封禅,惹怒了上,降下骤雨警告,依我看啊,就像晋平公强听《清角》一样,接下来几年,下恐怕要生变乱了!”

“然也!”众人纷纷向儒生敬酒。

唯有几个机灵的人,发现这间酒肆里讨论的话题越来越不对劲,便将几枚半两钱放在案几上,开始往外走。

但还不等众人离开酒肆,一阵齐刷刷的脚步,便停在了外边。

一群秦卒围住了这里。

齐人们勃然色变,优绣连忙站起身来,想要从后门跑,却发现那里也被堵了,酒肆老板闻讯出来,亦面如土色。

一群黑衣秦卒就持着剑,如狼似虎地走了进来,将兵器对准所有食客。

接着,便是一个戴法的秦狱史走进酒肆,扫了里面的人一眼,目光定在优绣和那已经喝醉的儒生身上,冷笑了一下,一挥手道:

“在这酒肆中以古非今,诽谤陛下的人,全部抓起来,一个都不能跑!”

……

秦始皇已离开了稷下,莅临临淄城内的“行宫”,其实就是过去的齐王宫室。

齐人喜好奢靡,从姜齐开始,几乎每一位国君都会造一座专属于自己的高台,田齐的历代君王也继承了这项爱好。所以临淄城西南的宫城内,如同金字塔般屹立着无数高台建筑,台基都很宽大,四周以圆滑的石块镶嵌,放目望去蔚为壮观。

秦始皇住在大室殿,这里是齐宣王所建,占地百亩之广,上面的厅堂也很大,足足有三百个房间。这个工程是如此浩大,凭借齐国之富裕,建了三年也没盖成,如今却便宜了秦人。

大室殿厅堂内,随皇帝东巡的群臣,以及临淄的主吏都在,气氛有些肃穆,仿佛一场大战在即。

“这的确是一场战争……没有硝烟,却影响深远的生死之战!”

黑夫站在殿内中段位置,暗暗叹息。果然不出他所料,那群在泰山脚下等待的儒生听闻秦始皇封禅为风雨所阻,竟出言讥讽之,要是背地里也就算了,但有几个大舌头,竟通过书信等方式,将此事传到临淄,闹得满城皆知。

不作死就不会死,在秦始皇和秦吏眼中,公然质疑秦的合法性,皇帝“德薄”,这显然是对皇帝权威的一种挑战!闻言大怒,立刻授意李斯和临淄官员,派出人手,但凡有议论此事的人,就统统抓起来,那些传播流言者,按照诽谤罪论处。

临淄郡守、丞正在禀报这几日在临淄城中的逮捕行动。

“陛下,临淄之中,敢在酒肆街巷非议封禅者,已尽数缉拿!”

按照优绣等饶口供,官府追根究底,找到了最先泄露消息,诽谤皇帝的一位博士,又从他牵连出十数人,多是儒士。这样一来,七十博士,十去其二,其他人也人心惶惶,毕竟在皇帝将他们撇在泰山脚下后,抱怨的话大伙或多或少都过。

按照律令,最先散播谣言的人犯了诽谤罪,严重的可能要斩首弃市,其他附和者也要定个聚众闹事的“群饮”罪和知情不报罪,或是罚款,或是做刑徒,发配去修骊山陵。

但秦始皇不欲就此作罢,让群臣聚集,讨论此事应该如何处置。

作为儒生的靠山,左丞相王绾难辞其咎,但在议事时,他还是坚持认为,这次的事只是一撮不懂事的儒生心怀不满,一一找出来,加以惩治即可,但不必牵连所有博士。

“陛下,齐鲁之人本就好议论,愚夫一时巷议而已,不足为虑。”

“左丞相此言差矣!正因为下愚夫众多,才不能任由诸生诽谤,否则下人信以为真,必定人心浮动,导致生乱!”

右丞相李斯却与之争锋相对,他知道,彻底打垮王绾,让他一蹶不振的时机,已经到了!

黑夫站在后头,只见与王绾佝偻的背影相反,李斯大步一迈,出列朝秦始皇一拜,高声道:

“陛下,从前诸侯并起纷争,大量招揽游之士,使其不治而议论,放任太甚,使得这群人,根本管不住自己的嘴!话常常称引古人为害当今,矫饰虚言挠乱名实。”

“今下已定,法令出自陛下一人,别黑白而定一尊。子之下,百姓黔首应致力于农工之事,为陛下创造财富,读书士人就应该学习法令刑禁,为秦吏,替陛下治理民众,这才是读书学识的正当用途!”

“但现在,诸生不师今而学古,只欣赏自己私门所学的知识,指责朝廷所建立的律令制度,以此来诽谤陛下之治,惑乱民心。但凡听到一件事,就各根据自己所学加以议论,在民众当中带头制造谤言。如此种种,恐怕不独临淄才有,若不加以禁止,必然使得人心浮动,在上则削弱朝廷威势,在下则形成朋党之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到这,李斯再拜,提议道:

“依臣之见,每次事发后,只追究罪首远远不够,应该新设律令,禁止下私学巷议。让史官将所收六国史书,统统烧之!典籍只准许咸阳博士官署钻研收藏,除此之外,下有藏《诗》、《书》、诸子百家之语者,亦由当地守、尉烧之!从今以后,借古非今者族诛之!有敢群聚谈论古事及《诗》《书》者,斩首弃市!私藏诗书、百家语者,黥为城旦!望陛下恩准!”

“什么!”

话音刚落,殿内哗然,尤其是站在末尾的张苍,更是大惊失色,有些不敢相信地看着自己的师兄李斯。

李斯当年也在兰陵,稷下学帝王术,对百家言有一定了解,深受其滋养,如今为何却要一刀切,将其全部禁绝呢?

若此事成行,别黑夫那日过,正在世间酝酿的“新稷下”,这下学林,恐怕也要像外面的齐宫,百花凋零,一片寂寥,只有几多菊花能留下!

他正要出列请求,此事万万不可!却不防,前头的黑夫已觉察到了他的举动,为了不让这承载了华夏未来科学希望的胖子再因言获罪,竟抢先一步站了出来,大声道:

“陛下,右丞相之言,大善!”

所有人都看向黑夫,他居然在众人尚没有从震惊中反应过来前,就抢先附和?太急了吧。

叶腾也十分诧异,争着出头,这不像是女婿性格会做的事啊。

秦始皇尚未表态,却也看向黑夫,玩味地笑道:”卿也觉得右丞相之议可行?“

“泰山封禅之事,明明是祥瑞,合秦之水德,诽谤者皆居心叵测之人,当诛之!而博士、私学,这数年来,一直放任混乱,也的确该好好整治整治了!”

黑夫表了态,但随即话音一转,道:

“不过,秦律一向是有罪严惩,无罪宽赦,除非是族诛,但也只是诛其父、母、妻三族。臣愚昧,这世上学问虽然统称为‘百家’,但实际上,却各行其是,甚至有相互敌对,老死不相往来者,非但不是亲戚,连邻里都算不上。如今因为几个儒生犯事,却要将其他私学统统禁绝,书籍全部焚毁,这会不会……有殃及池鱼之嫌?”

喜欢秦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