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秦吏 > 第506章 儒法之争

秦吏 第506章 儒法之争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20:52 来源:书海阁

“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施于後嗣。化及无穷,遵奉遗诏,永承重戒……”

是夜,预定明日要在泰山上演奏的乐章渐渐接近尾声,诸臣随奉常派来的礼官演练完封禅仪式后,各自回了行宫外的馆舍休息,为明日正戏做准备。

黑夫却亲自送廷尉叶腾至其舍,并搀着他下车。

他远在胶东,虽然与咸阳时常有书信往来,但一个来回至少两月,很多消息都是滞后的,所以有不少事情,黑夫得当面向老丈人讨教。

叶腾也是得了秦始皇的差使,让他去祭祀东泰山,故来迟。一载未见,叶腾似又老了不少,十年前那个在南郡杀伐果断的郡守,已经变成了老态龙钟的廷尉。

唯独眼中目光依旧犀利,而嘴里的话语,更如同刀剑般锋利,常一阵见血。

“你以为,这只是群儒之间的派系之争?”

在屋舍内对坐后,叶腾嘿然:“旁人只看得见儒生相互指摘,惹陛下不快,却未曾看到,右丞相通古君,却在暗地里推波助澜。取消儒生议封禅之权,采用秦祭祀地旧制,逮捕私斗的老儒,不带任何一个儒者登泰山,这都是李丞相让人向陛下提议的!”

“而那张苍口口声声不想卷入事非,恐怕也是明白,他的师兄,绝不会坐视群儒得志吧!”

“妇翁的意思是,丞相也参与了此事……”

黑夫回想起李斯这些的表现:老家伙多半是静默的,很少对封禅发表看法。但事后一分析,李斯身边的人每次话,都正中儒生要害,也让皇帝对群儒厌恶更甚,简直是往死里整,最终导致了这场儒生的大败局。

叶腾很喜欢考校女婿:“黑夫,你,李斯身为高高在上的丞相,为何要与一群空谈议论的儒生计较?”

黑夫也一点就通,立刻想到了三个可能:“荀孟之争、右左之争、儒法之争?”

他知道,李斯、韩非、张苍等人出自荀子门下,虽然荀子通常意义上被认为是儒家,尊崇孔子,但却是儒家的异端。

百家争鸣,有五大着名的议题:人之辩、人性之辩、义利之辩、王霸之辩、名实之辩。

儒墨道法名,各家都在这五大议题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各有侧重,有时候甚至完全相左,这基本体现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而荀子除了名实之辩外,其余四个都与齐鲁儒家、思孟学派大相径庭。

他,与其战战兢兢地祭祀,不如积极改造利用它;他认为人性本恶,而非善……

三观不同,怎可能谈得拢,荀派遂被群儒抨击为异端,荀子也不待见他们,讽之为腐儒、贱儒、俗儒。

这场学术斗争虽是几十年前的,但李斯如今掌控大权,给这些师门昔日的敌人下点眼药,也实属正常。

至于“右左之争”,这就涉及到右丞相李斯和左丞相王绾的恩怨了……

叶腾微微放低声音:“虽然陛下不喜党争,可你在北地、胶东这几年,朝堂中的李党和王党,已变得泾渭分明。”

虽然李斯越级成为右丞相,压了王绾一头,但王绾也没有倒台。

“学室出身的秦吏,基本围绕在李斯周边,而从东方六国故地来的贤良文学之士,则以王绾为首。”

“来有趣。”

黑夫笑道:“妇翁,我没记得,李丞相当年也是从东方来的士人,因为写得一手好字、好文章才入了吕不韦府中做食客。后来陛下大逐客,他差点被牵连驱逐,靠着一篇《谏逐客书》名噪一时,当是时,关东之人都知是李斯让陛下改变了主意,都很乐意拜见他……”

“此一时彼一时。”

叶腾示意黑夫再为他添点酒:“李斯此人,最擅长的事,便是舍弃。”

“他从老鼠身上悟出了出人头地的道理,果断舍弃吏身份,去兰陵拜荀子为师。”

“学会鳞王术后,他又果断舍弃了母国楚国,转投于秦。”

“秦国朝堂即将出现变动时,他又舍弃了对他有知遇之恩的吕不韦,转投陛下,成功从那艘要沉掉的船上跳下,登堂入室,飞黄腾达。”

“现如今,他又择陛下之所好,视咸阳为故里,秦人为乡党,早就忘了自己是来自东方的士人。再了,下一统后,地域籍贯已不重要,信法还是信儒最重要。”

叶腾对李斯的分析很透彻,黑夫道:“所以归根结底,这件事的本质,还是儒法之争?”

秦朝刚统一时,随着秦始皇征辟关东儒生七十余人入咸阳,为博士,以备咨询。从那时候起,朝堂里的儒法之争就开始了。

从上尊号的相互试探,到封建、郡县的分歧。最终以李斯提出的尽废封建,不封尺寸之土被采纳而告终,他的右丞相之位,很大程度上,也是这场斗争胜利的战利品。

而现如今,以东巡封禅为契机,儒法之争再度喧嚣尘上!变成了朝堂的主要矛盾。

“没错。”

“你以为他们争的是用秦国旧礼还是东方之礼么?争的是在祭祀时如何杀牛,如何上山,如何穿衣打扮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叶腾饮下黑夫为他倒的热酒,拂去须上的酒珠,冷笑道:“不,他们争的是国体!”

……

据黑夫的了解,儒法之争,抛开他们在三观上的巨大分歧,集中在“如何建国”和“如何治国”这两个重大政治问题。

儒家已经输了“建国”,接下来的“治国”,他们会努力参与,毕竟从孔子时代起,儒就是一个积极入世的学派。

秦以法立国,以法并下,这无不体现了这一制度的正确性。秦始皇本人是这一国体的最大受益者,他肯定是会把法家秦吏治国当成基本国策,万世不动摇。

但皇帝也未将其他可能性统统摒弃,否则就不用招安群儒、黄老做博士,又让墨家继续存在了。

其他学派依然有自己生存的空间,以左丞相王绾为靠山的儒家,很希望在朝野中为自己争取到一定的地位。

叶腾分析道:“所以王绾和博士们才苦口婆心,力劝陛下东巡封禅,国之大事,唯祀与戎,这场典礼,对儒生在朝野中的地位提升,很重要。”

王绾和周青臣等人已经认清了自己的定位:在治国上,皇帝暂时只会信任法家秦吏,儒生是分不到羹的,他们只能往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上努力,那就是”祀“。

这也是法家最陌生的东西,在儒生想来,这群不懂诗书,不法先王的法吏,根本无从插手!

王绾和周青臣原本的打算是,通过充满东方特色的封禅,将秦始皇从被关西巫祝把持的“四畴四帝”祭祀里拉出来,使皇帝全盘接受东方的地神系,从而由东到西,重构整个帝国的祭祀体系……

这与方术士的目标一致,所以卢敖、侯生等也积极配合。

只要皇帝应允,并在儒生的设计、陪同下完成封禅,就相当于承认了诸儒在朝野的主祭者身份。

先守住国家祀典的阵地,再慢慢向世俗伸手,由此扭转他们在儒法之争中的弱势……

黑夫不断颔首,感觉自己真是长了见识,原来这封禅,涉及到了如此多的交锋。

到这,叶腾忍俊不禁:“但王绾和周青臣的万万没料到,李斯和诸法吏虽不擅长祭祀礼仪,却很了解人心。李斯知道陛下也欲封禅,便没有劝阻,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封禅关系重大,光靠七十多个博士,恐怕会有遗漏,不如广招齐鲁儒生到泰山,一同商议礼仪……”

“这真是欲擒故纵啊。”

黑夫也笑了:“李丞相毕竟是在稷下、兰陵呆过一段时间的,对群儒之间的分歧,恐怕再清楚不过了,知道这群人凑到一起,人数越多,非但不能成事,反而会败事。”

当然,后来的事都知道了,连王绾、周青臣都无法控制的情况出现。

毕竟是第一次封禅,没有记载可考,儒生们便根据自己的理解,献上了千奇百怪的仪式,自家先乱成了一锅粥,惹怒了缺乏耐心的皇帝……

王绾和众博士苦心谋划了几年的封禅,就这么被李斯略施计,轻易化解了,儒生在自己擅长的阵地上吃了一场大败,但这又能怪谁呢?只能怪自己猪队友太多。

不过黑夫却没有幸灾乐祸,而是皱起眉来,暗自道:

“赢了儒法第二回合的争端,打击了竞争对手,李斯倒是乐得高兴了,但从长远来看,这对整个国家的统一,有些不利啊……”

他深知,统一绝不仅限于政治、领土,还有意识形态。

夫妻三观不合都过不到一块,何况那么大的国家,那么多的人。墨家理想中的“兼相爱”很难做到,但治下百姓对新王朝产生归属感,却是必要的。

秦朝已并海内,通过车同轨书同文,让各地有了交流的可能性。但意识形态的统一,才刚刚起步,距离“九州同贯,**同风”为时尚早,广袤的六国,两千多万人口,认同自己是秦民的少之又少。

光靠一纸政令显然是不行的,思想的认同,需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整板着脸的法家秦吏不擅长干这些活,反倒是儒生很适合,虽然这群人中良莠不齐,但不得不承认,他们搞教化是一把好手。

泰山封禅是一个极佳的契机,这是下人都承认的国家祭典,是圣君仁王才能做的事。而封禅所祭的对象是“”,也是人人信奉的至上神。

封禅,能让关东知识分子对秦朝心生好感,将他们招安。但如今,阴差阳错间,却反而成了分裂的伊始,儒生们,现在恐怕和朝廷离心离德了吧……

“在想什么?”叶腾见黑夫久久未言,便问他。

黑夫停止了思索,笑道:“我想知道,这场争斗里,妇翁站在哪边?”

“我乃廷尉,掌下律令刑狱,自然得站在法家一边。”

没错,韩非死后,法家已经不再是一个学派了,而扩张到整个秦朝的官吏群体。从每日抄录律令简牍的基层吏喜,到地位尊崇的丞相李斯、廷尉叶腾。只要认同律令,诵商鞅之法,就能被看成是法家的信徒。这个群体是如茨庞大,它是帝国维持统治的支柱。

叶腾虽然是个心思缜密的政客,但也未能像黑夫那样,想这么长远,他道:

“自从当上了右丞相,陛下又让他的诸女嫁给几位公子后,李斯对老夫的争竞之心,倒是少了许多,言谈十分客气。思来想去,或是你先前提出的巩固关西根本,以及开拓西北的建言,刚好帮了李斯一把,若没有西拓,没有寻找西王母邦的动力,陛下定会对东方有更大的兴趣,儒生和方士,也能有更多机会。”

黑夫哑然失笑:“如此来,我虽然人在胶东,但已经被儒生、方士们认为是敌人了?”

“莫非你还想与他们化敌为友?在封禅一事上帮他们一把?”叶腾注视着女婿,黑夫似乎有自己的打算。

黑夫却摇头:“事已至此,无可挽回了。再了,我与李、王二位丞相不同,我的战场,既不在朝堂,也不在泰山……”

他露出了笑:“而在胶东!”

“陛下在泰山得到只有愤怒和失望,但我保证,胶东的新政,定能让他耳目一新!”

喜欢秦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