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秦吏 > 第478章 法教

秦吏 第478章 法教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20:52 来源:书海阁

据两百多年前,田齐的奠基者田常,挑选身高七尺以上的女子做后宫姬妾,达一百多人,且不禁宾客出入。于是到田常去世时,他的姬妾生下七十多个儿子。

田常让诸子分居齐七十余城,每城一子,号为“诸田”,而即墨田氏,便是这七十余子之一的后代。他们被分到了即墨,在这片土地上已繁衍生息两百余年,成了胶东最兴旺的贵族,良田千顷,门下有宾客数百,附庸上千……

对即墨田氏而言,一月是一个忙碌的月份,虽然五年前,秦人进入胶东后,逼迫强宗大族分家,还把正月改到孟冬。但就算分出去了,各宗每逢一月,一样会聚族饮宴、拜贺宗主,喜庆新春。一时间,坐落在墨水西畔的田氏府邸丝竹悦耳、美酒醉人。

“只望即墨田氏,能一直延续,不坠先祖之名。”

田角祭祀完祖先后,叹了口气,回头对齐聚府邸的宗们道:“二三子,且畅所欲言吧。”

他虽然才四十上下,却不但是强宗豪长,还是当地有名望的名士。

除了让各宗勿要疏远外,一月聚会最重要的事,便是由宗主主持,商量等开了春后,要如何分配农活,贷出粮食,使用耕牛……

议论时,有个族人激动地起身道:“宗主,室山的林泽被秦吏收归官府,我家少了大笔财源,没过去那般阔绰了,以后出贷粮食,再不能平斗借,平斗收,不索取利息!”

旁人附和道:“然,应当斗借出,大斗收回,耕牛、种子也是,不能再白借!否则过不了几年,我家就要入不敷出了!”

田角却比了比手,让众人稍待,他起身道:“先祖田成子,以大斗借粮,而以斗收回,此乃惠民之举。田成子爱民如父母,则百姓归之如流水,遂有田氏代齐之事。”

“之后,即墨田氏,又出了名臣田种首,他治理即墨,使得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遂为齐之五都之一,百姓至今念之。”

他顿了顿后,道:“如今秦吏徭役,三倍于齐国之时;租税,五倍于齐国之时。胶东人好享乐,有余粮,多换取文采布帛鱼盐,并无太多积蓄。如今百姓存粮都交了租税口赋,于是家中乏粮,民人痛疾。即墨田氏身为本地强豪,身为田成子、田种首子孙,岂能不爱民?应当尽力助之,相濡以沫,岂能效仿秦官府夺之!”

“那也不能一直吃亏罢,秦吏苛政的窟窿,为何要我家为其补上?”族人们依旧不解,但田角心意已决,遂不敢再言。

待众人走后,田角心里却有一番计较:“高祖田种首为威王治即墨,得封万户,他逝世前有一句话,让子孙牢牢记住……”

“那便是封君如鱼,百姓如水,民若弃我,则我如大鱼无水,命不久矣!”

尤其是秦朝统治胶东的时候,就好像酷烈的太阳在头顶照耀,要蒸干所有池塘的水,即墨田氏已失去了封君之位,只能栖身于即将干涸的车辙郑

本地官府没对即墨田氏动手,是忌惮他们家的财富、名望、门客么?可能是,但最忌惮的,还是田氏深得即墨人心,才不敢造次。

即墨秦吏才几十个,一千郡兵中,大半为本地人,他们世代受田氏恩惠,若官府真狠下心对即墨田氏下手,将他家逼急了,郡兵和城内外的百姓帮谁还真不一定……

没错,秦吏可以将即墨田氏的田齐封君身份降为“黔首”,也可以剥夺他家山泽海盐之利,却无法将夺走即墨田氏经营百年的人心!

秦吏不通本地言语,不熟田亩赋税,出了郡城后,就是两眼一抹黑,成了瞎子、聋子!

想要颁布法令,征收赋税,每一件都需要田氏的人帮忙,田角及其弟田间虽不为官,但田氏族人、门客做吏的不在少数。

五年下来,便形成了一种默契:官府管城内,田氏和大豪贵依然管着城外。原本死板的秦吏,在胶东吃了几年海鲜后,也有不少人变得脑满肠肥,拿了田氏好处,对他们的一些事,也睁只眼闭只眼。

田角多么希望,就这样维系着家族,等有朝一日大雨倾盆,胶东再一片汪洋时,他便又能甩着尾巴纵情遨游于海了。

只可惜,在五年的井水不犯河水后,旧郡守离任,新郡守才刚到,就干了两件轰动全郡的事。

这告诉田角一个信息:胶东的,变了!

……

田角听闻,新郡守叫黑夫,尉氏,他甫一入淳于,就以遇刺为名,大索刺客,夷其三族,株连了数十人,皆具五刑而死。淳于县令、尉被解除职务,全县笼罩在一片黑色恐怖郑

黑夫抵达高密后,却仿佛变了个人似的,对当地官吏豪长极其友善,拜晏子庙,直言敬佩晏婴,是夜饮宴,又抛出了一个“田齐得国不正”的口号,欲扶持姜齐旧族,让他们的子弟入仕……

这件事,让田角感到来者不善,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在挑拨胶东豪贵内斗啊,但明知是计,又不得不防。

一手硬一手软,人未到而凶名先至,这套组合拳打得胶东贵族眼花缭乱,都胆战心惊地提防着,不知这位新郡守抵达即墨后,又要做什么大事。但在田角看来,黑夫想靠这点手段,就在即墨站稳脚跟,也太瞧不起他们了。

即墨百姓,过去是极度拥戴田齐的,这里不仅有田单将数万戎抗燕军五年,最终复齐的往事。齐亡前,即墨大夫亦是最强硬的抗秦派,力劝齐王建,可惜他不听!

不假手田角兄弟,就想在本地扎根,统治十余万敌视秦饶即墨百姓,无异于痴人梦!

于是新郡守尉氏抵达即墨城后,田角就让弟弟田间不断往来于城池和宅邸间,打探齐动向。

在约谈郡尉、郡丞、监御史,四位大吏开了一会后,郡守黑夫终于又出手了,让人没想到的是,他到郡后颁布的第一条政令,居然是……

“法教?”

弟弟田间回来告知他这个消息时,田角愣了愣。

所谓法就是律法,教则是教化,分开很容易懂,可一旦连到一起,就让人琢磨不透了。

“述政文书抄下来了么?”田角急促地问道。

“让人抄下来了。”

田间将手中的简牍奉上——胶东多竹木,有秦人官府色彩的纸张,不被豪强儒生喜爱。

却见这简牍上,第一行就写道:“法者,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悬命也。”

田间勇武少文,对此不明所以,但在稷下游历过的田角却沉吟片刻后到:“是管夷吾的话……”

这倒是少见,一个秦吏,居然会以齐人管仲的话,作为政令开篇?不过,田角联想到前几年在临淄修的“靖边祠”,里面祭主便是管仲,听即墨也要开修了。

“拜晏婴,祭管仲,这位黑夫郡守,真是来者不善啊。”田角大摇其头。

他接着往下看:“管子又言,凡牧民者,使士无邪行,女无淫事。士无邪行,教也;女无淫事,训也。教训成俗,而刑法省,数也!”

“本郡守初至胶东,却闻胶东士多邪行,常以任侠乱禁,豪长不知律令,孩童不识陛下,却诽谤秦法苛刻。古人云,不教而杀谓之虐,本吏不欲擅杀,必先效管子之言,以秦吏为师,以律法教化士人,推移至百姓,使万民乡风,以省刑罚也。”

上面是借管仲的话,减少齐地士饶排斥心理,同时假惺惺地宣布自己是和善的人,相信教化的力量,不会滥行刑罚,下面才是这条政令的主体:

黑夫宣布,从一月起,将在即墨开设吏学、学两个学室!

吏学选择性征辟豪长子弟年满十六岁者入学,分两个班。

乙班学习秦言、秦篆,半年通过秦言、秦篆考试者,升入甲班,未通过者继续留级补考。甲班学习秦律半年,粗通律令者,可在官府为吏。

吏学其实就是青年干部速成班,官府选谁,谁就要送子弟来,显然是给晏、国、高、鲍、吕等姜齐旧族开的后门。以希望他们一年半载后,能成为佐吏,协助官府控制乡里。

但学就不一样了,所有即墨的大族、豪贵,皆要将八岁以上男孩送至学堂,学习秦字、秦言,违令者严惩!

不管是学还是吏学,除了法律、语言课外,还有一门公共课,每月初一十五,在新建的靖边祠,在管仲塑像前上课,此课面向全社会公开,以秦、东齐双语进行宣讲。

黑夫郡守将亲自出马,编订教材,让手下官吏向孩子们宣扬一些重要的事:

比如姜齐的悠久历史,与秦国的友好关系,数代联姻,惺惺相惜,以及被田齐篡位,君臣遭虐杀放逐的悲惨经历。

还有,每个胶东人该牢记于心的核心价值观:

“诸夏同祖,秦齐一家,东西共荣!!”

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喜欢秦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