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秦吏 > 第476章 得国不正

秦吏 第476章 得国不正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20:52 来源:书海阁

齐国被秦灭亡后,其疆土被划分成了四块:西面的济北郡,南边的琅琊郡,中间的临淄郡,以及胶东半岛的胶东郡。

胶东郡的辖区,大概包括后世的潍坊、威海、烟台、青岛四个剩

光听上去还挺美的,好家伙,三个最宜居城市,不过这年头的海滨尚未如后世那么达,威海、烟台、青岛都还是渔村或杳无人烟的沙滩。胶东郡的郡治在即墨城,其次就是高密、夜邑两个大县,全郡一半的人口,集中在这三地。

在淳于附近,官道一分为二,一条向东北,一条向东南,北道通向夜邑,南道则直达高密。

黑夫一行人走的是南道,人还未至,他在淳于县遇刺并大索叛党的消息,就先抵达了高密县,将城内的县令、丞、尉,以及本地豪长吓得不轻。/i>

有人,在这位黑面郡守的勒令下,淳于县杀得人头滚滚,但凡牵连的人,都被缉捕进牢狱中,多达数百,即便是吏、豪长也不能幸免。一时间,淳于县囹圄成市,赭衣塞道。

还有人,淳于县令、县尉两位大员,都被新郡守以渎职之名,当场解除了职务!

这让高密县令、丞、尉三人一阵哆嗦,淳于是他们的近邻,大家都是五年前秦国灭齐后,一起被分配来做官的,没少往来。虽然淳于令年老,但上任数年也没出什么乱子,老郡守也没怎么他,好家伙,新郡守刚来,就一朝解职。

他们摸了摸腰间的官印,顿时紧张起来,县令立刻让人去县界等待,自己张罗县中诸吏、豪长、父老,要到十里亭亲自迎接。县尉则勒令兵曹、贼曹,加强了城内外的防务,必不能让宵之徒再冲撞郡守。县丞也在办公室熬了一个通宵,将过去五年的刑狱爰书梳理了一遍,以防郡守突击检查。/i>

到了次日,齐聚十里亭的众人,远远看见路上有一众车马接近,一问开道的骑士,的确是郡守抵达,顿时变了脸色,连忙冒着风雪,迎了过去。

落满了风雪的黑色车盖,涂为红色车门开启,一位披着熊皮大裘,头戴鹖冠的大吏走下马车,高密诸吏连忙过去谒见。

“高密县令、丞、尉,拜见郡君!”

黑夫瞧见三人身上覆盖的雪花,想来是故意在露里站了好一会,以显示自己恭迎之心,便笑道:“三位辛苦了。”

这和蔼的笑容,让三吏愣愣出神,根据传闻,这不该是一位施政狠辣的勇武将军么?

还不等他们反应过来,黑夫竟打量着三人,打趣道:“高密水土养人啊,在临淄时听一位都尉言,三位先前都在在军中任职的,几年下来,却腰大十围,膀阔三停了。”/i>

这是夸张的法,实际上哪有这么胖。三吏都来自秦地,当年也算刀山血海里滚爬出来,一点点积攒军功爵位。可这五年来,在和平舒适的齐地呆久了,马放南山,宝剑已钝,髀肉复生,昔日的精壮军吏,如今都变得大腹便便。

“郡守教训得是。”他们都笑得很难看,因为不清楚这是戏言,还是警告,郡丞甚至心虚得吸紧了肚皮,让自己显瘦些。

黑夫的目光却已经越过了他们:“这些就是高密县的吏员、豪长?”

高密县令连忙一一介绍起来,当介绍到田啬夫晏泊时,黑夫却将这个身材不高的中年人上下打量:“你出自高密晏氏?”

“下吏正是晏氏族长之子。”晏泊心翼翼地用生硬的关中雅言回答。/i>

黑夫又道:“我听高密晏氏,乃姜齐名相晏子之后?”

晏泊看了看高密令,他们示意他下去,才敢道:“晏子正是下吏远祖,晏氏乃姜齐大夫,助齐庄公灭莱有功,封于夷维,夷维便是高密,自此以后,便以此为家邑……”

而晏婴,便出生在这座城邑中,之后历经数代齐侯,他聪颖机智,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外合诸侯,名声直到两千年后,依然十分响亮。

不过晏氏的好日子没过多久,到了晏婴的儿子晏圉(yǔ)时,卿族田氏坐大,夺取了齐国政权,晏圉则是死硬的保姜派,在斗争中失败后,家族没落,高密也被田氏夺取,设为县。田齐统治时期,晏氏仍然不得重用,就这么不温不火地过了两百多年,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如今也是高密豪强之,家富数百金,僮仆附庸数百。/i>

黑夫顿时做出一副很感兴趣的模样:“原来是名臣之后,城中可有晏子庙?”

高密令抢着道:“有,在城西!”

“善。”黑夫示意:“二三子在前带路,本吏曾听闻晏子故事,一向敬佩,如今途径其庙,必拜之!”

……

黑夫在高密给众人留下的印象,和淳于县的黑色恐怖不同,他收起了冷酷的外表,取而代之的是温和笑容。没有撤换高密官员,对本地豪长也和蔼可亲,抵达高密的第一件事,便是亲自祭拜晏子庙,以示对这位本地先贤的尊敬。

在晏子庙内,他还拿出了准备已久的“礼物”,一部纸制手抄本的《晏子春秋》!晏泊和他的老父亲,晏氏族长原本还战战兢兢,不清楚这黑面郡守到底要干什么。见到此书,顿时大惊,颤抖着接过来一看,现居然是全本的,比他们家收录的几部残卷要齐全,许多失传的故事,都能从中找到!/i>

长史陈平解释道:“田齐灭亡后,临淄藏书均运至咸阳御史府,郡守素喜晏平仲之事,便跟柱下史讨得此书,又令刀笔吏将其整理出来,一一抄录在纸上,装订成册,此番入齐,便带了两本……”

黑夫道:“一本我还要继续研读,至于这一本,便交由晏氏,供奉于晏子庙中罢。”

晏氏父子连忙下拜顿,感谢郡守的恩德,黑夫却扶起了他们,感慨道:

“应该我感谢晏子才对,书中诸位事迹,我受益良多,而其中最喜欢的,便是《晏子使楚》的故事。”

黑夫甚至当众朗诵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嘿,此言历历在目,真是诙谐而又聪慧,只恨晚生了三百年,不能与晏子交!”/i>

他倒是没谎,前世学这篇课文时,的确挺喜欢晏婴的,矮个子的政治家,往往有过饶魅力。

到了最后,黑夫甚至当众道:“假令晏子在,余虽为之执鞭,亦可耳!”

此言震惊了众人,高密县令、丞、尉整个过程不断附和,而晏氏及高密各豪长氏族,则为黑夫的表演感动不已。

下车便来祭庙,这可以作假,派人抄录《晏子春秋》,对这位大吏来也不算难事。

但能背诵出里面经典的段落,这肯定是真情实意,绝对做不了假!

一番祭拜后,黑夫宣布,晏子庙将作为高密本地的“公室祭”,每年由官吏主持祭祀一次,这更让晏氏欣喜若狂。他们本来吓于黑夫在淳于留下的威名杀气,眼下却觉得,这真是一位难得的好郡守。/i>

是夜,高密县诸吏豪长招待为黑夫接风宴饮时,官吏和豪长轮番起身敬酒,了很多阿谀溢美的话。

黑夫却比了比手势,让众人肃静,举起杯盏道:”我在临淄,路过齐宫路寝之台时,驻守当地的官吏告诉过我一个故事。当年,齐景公和晏子坐于路寝。齐景公叹息:‘美哉室!将来不知将被谁占据。’”

“晏子,占据此室者,或是田氏?田氏虽然没有大的德行,然而对百姓有施舍,将把执齐政。君侯的后代如果稍有怠惰,那齐国,或将被田氏取而代之!”

这个故事是陈平临淄一日游后,回来告诉黑夫的,如今便用上了。

黑夫叹道:“晏子睿智,是真知灼见也。不出百年,田氏果代姜齐,而田氏侯王屠戮吕氏,逐国、高,黜晏氏,均迁之于莱地。终田齐百余年,四氏遂不得复用,君侯卿大夫之子孙耕于胶东,宗庙之牺,竟为畎亩之勤,真是可悲,可恨!”/i>

几百年前的胶东,是刚刚被齐国征服的莱国旧地,经济条件最差,人口最少,于是,在斗争中失败的晏、国、高,统统被赶到这开荒,末代姜齐君侯,齐康公,也被迁于於胶东海边,食一城,以奉其先祀。之后百余年,这几家都被田氏牢牢压制,没有复心机会,他们是田齐时代的郁郁不得志者。

其他人还好,晏氏的几个士人不由长吁短叹,觉得是齐景公太糊涂了,晏子都到这份上了,竟还没有察觉田氏的狼子野心,最终导致社稷被篡。他们对自家列为卿士,名重下的姜齐时代,还蛮怀念的……

田齐时,晏子的后代不敢表露不满,如今田齐亡了,又来了位“崇拜晏子”的好郡守,便纷纷应和起来。

泥腿子出身的黑夫,此刻却仿佛忘了自己的阶级,一番为晏氏等姜齐旧贵族抱不平后,他又出了一句脑洞大开的话。

“如今田氏得国不正,而遭卒灭,这也算是我大秦始皇帝陛下,为姜齐报仇了!”

哈?众人面面相觑,还有这种法?

不过想想,秦始皇将姜齐时代的名相管仲放进“靖边祠”里,在临淄等地建祠祭祀,似乎还真有点同情姜齐的意思?

众人正琢磨时,黑夫起身正色道:“本郡守来此赴任,准备恢复昔日被田氏废黜压制的诸氏尊荣,使其子孙充于官府,为秦吏辅佐。此政,当由高密始,由晏氏始!”

言罢,他看向目瞪口呆的晏氏族长,不容置喙地道:“我欲征辟晏氏及高密豪长良善子弟,带他们去即墨,进入学室,以吏为师,学秦之律令、雅言,以便他日重用,诸君以为如何?”

喜欢秦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