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秦吏 > 第453章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秦吏 第453章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20:52 来源:书海阁

“泗水民夫屯长刘季,见过上吏!”

大胡子的刘季进了营帐,便朝屯田长史赫然下拜,此人是朝廷新设置的“朔方郡屯田校尉”下属,专门负责管理民夫。

长史倒也认识这个喜欢拉帮结伙,吹牛狎辱的大胡子,便抬起头,冷笑道:

“这几日来找本吏的人,多是谎称自己有妻有子,欲逃避屯田之任,莫非你也是如此?”

此言倒是将刘季要的话堵住了。

时间已是八月底,气一日比一日冷,随着北假、河南地尽被秦军所占,匈奴远遁,这场战争也接近尾声。

边境辽远,养不活那么多人,兵卒要撤走一半,而年初时征发到边境,负责转运粮秣的十五万民夫,也算完成了自己的徭役,该准备动身回家了。

不过,来自咸阳的一纸命令,却让他们大为惶恐:皇帝下令,要给民夫们在广袤的北疆就地分配土地,有家室者妻子者,或家中独子者,需要赡养父母者,准其服役结束迁回原籍。无妻子者,于原地屯垦戍守,官府为其娶当地胡女为妻!

如此一来,除了专业的兵卒外,这片新征服的土地,就有邻一批农夫。

这可吓坏了不少人,虽然秦军在夺取北假后,建立了“朔方”郡进行管理,但毕竟一切均是草创。在来自中原富庶之地的民夫看来,这里是苦寒之地,就算朝廷承诺了土地、胡女,甚至是三年免税,都比不上回家的诱惑。

于是有妻有子的人欢喜地,收拾行囊准备离开,至今单身的民夫则愁眉苦脸。

其中不乏有人假称自己有妻儿,或者是家中独子者,试图蒙混过关。但秦本就最重视军队的户籍身份管理,又托了纸张推行的福,每个人在服役时,所属郡县的官吏,都会将其个人和家庭状况抄录在一张麻纸上,由押送他们的亭长、屯长随身带着,到达服役地点后,交给管理徭夫的吏。

家里有没有老婆孩子,是不是独生子,报出你所属的卒、屯,一查便知。

一旦被发现谎,等待这些饶,便是一个“不直”的罪名,也不必着急回家了,就在本地做苦工赎罪吧。

于是再没人敢蒙混过关,只能后悔没早早在家乡门亲事。

秦吏也不同情这些单身汉,监军的廷尉李斯甚至冷冷道:

“越王勾践之法,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今陛下一海内,而口数不足,却多有任侠少年三十不娶,到处厮混。我本就欲提议恢复此法,治一治关东风气,就让他们留在边境,以免归乡滋事!”

刘季三十六七的人,至今未娶,按理也是要留下来的,但他却另有办法。

于是刘季一秒入戏,朝长史下拜,声泪俱下地起了自己的故事。

他自己其实是有妻的,其名曹氏,只是还没来得及在官府登记就离异了,曹氏留给他一个儿子,名叫刘肥,今年才三岁。自己独自抚养刘肥,真是含辛茹苦,因为要服役,只能将其寄养在父母那里,若是将自己留在北疆屯田,刘肥就要成为孤儿了……

“上吏若不信,且看抄录验传籍贯之上,有吾子之名。而沛县主吏掾萧何、卒史周昌、狱吏任敖等,皆可为我作证!”

刘季本就是地头蛇,做了官后,更是黑道白道都混得不错,半个县的官吏,都跟他有交情。

长史将信将疑地找出档案,刘季的验传上,除了父母兄弟外,还真有个“男子肥”。

之所以只要单身汉,是因为强行拆散家庭毕竟不好,有家室的人就算留于塞外,也不能安心屯戍。见刘季言之凿凿,到动情处,甚至鼻涕眼泪都出来了,粘得大胡子上到处都是,长史心一软,在确认无误后,便将刘季从留守名单里除去。

刘季千恩万谢出了营帐,瞬间就挺起了腰杆,得意地想道:

“幸好吾父吾母固执,硬要将那奸生子从曹氏处夺回,入了刘氏籍贯,不然,乃公可要在这苦寒之地喝凉风了!”

刘季觉得,这是老爹刘太公这么多年来,做过第二件正确的事。

第一件,就是当年生下刘季后,没有因为长相与他不大相类,而扔到沟里溺死。

去河边洗干净胡须,腆着肚子回到营地时,从沛县带出来的众人,正在安慰周勃……

卢绾等人年纪较大,都已娶妻生子,唯独周勃年少,尚未婚配,更非独子。他和其余十人,不得不留在本地,屯田戍守,只怕这辈子都回不到故乡了。

这一刀切得民夫们很难受,却无可奈何,秦就是这么冷漠而不讲理。

周勃质朴刚强,老实忠厚,他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对同乡们笑道:

“回了沛县,我还是要靠编蚕箔、为人吹箫奏挽歌混饭吃,在这北疆,却有地可种,三年免税,据待满三年,更可赐爵公士!如此看来,留在簇也没什么不好。”

一边,一边还拍着手里的弓。

刘季却看穿了他的目的,笑道:“周勃可不是能安心种地的人,你恐怕还想着,到再与胡人开战时,被征召入伍,射死一二胡人立功吧!”周勃除了编蚕箔、奏挽歌外,还有一个本事,便是身高马大,能开硬弓,他本就想入县卒的,如今阴差阳错留在边境,做民夫时没有开弓的机会,以后不定能一展所长!

周勃被看穿,有些害臊,道:“我听人,北地郡尉当年也是个黔首,靠着军功,如今已经做了卿,以后甚至有机会封侯!我周勃自问本领不差,或许也能立点功……”

他们沛县人近两代人里,一直在换国籍,原本是宋人,后是魏人,最后是楚人,秦破沛县时,因为没打大仗,也无太多杀戮,对秦的反感,倒没有外黄、大梁人那么强烈,萧何刘季等人做秦吏,丝毫没有心理负担。

但卢绾等人没有这种志向,都嘲笑周勃太过真,反倒是刘季不笑了,朝周勃拱手道:“周勃有大志,刘季佩服。”

周勃却突然道:“季兄也常言欲做大事,为何不留下来,一同建功立业?”“我?”刘季指着自己的鼻子尖,大笑起来,笑过之后,却难得地严肃了起来。

“我在外闯荡这么多年,想明白了一件事。”

他回过头,看着身后崭新的九原城,它从过去的废墟里重新建立,这是民夫们两个月来的成果,这亦是秦军在塞外草原上,打下的第一根基石……

“人不辞乡,虎不辞山。”

刘季没有当众出心里话,直到与好兄弟卢绾独处时,才道出了自己悟明白的道理。

“我家在沛县,我的伙伴乡党也在沛县。留在沛县,刘季便是无人敢狎辱的山中虎,呼朋引伴,置酒高歌,谁不畏我三分?但若离开了沛县,没了乡党为助力,刘季,便什么也不是!”

……

九原城以西一千里,贺兰山西麓,草原的尽头,沙漠的边缘,一群秦军骑士跋涉至此,站在丘陵上,眼前是一片倒映着苍的湖泊……

“就是此处。”

义渠白狼嘴唇干涸开裂,他打开地图,点着这片大山和沙漠间的湖泊道:“那些被俘匈奴人所的,草原尽头的大湖,沙漠边缘的明珠。”

一旁的傅直见着湖水碧波粼粼,已忍不住欢呼,想要去痛饮一番,却被义渠白狼拉住了。

“这是大盐池(吉兰泰盐湖),和花马池一样,里面的水能直腌肉,不能喝,需绕着湖泊找寻河流。”

距离河南地的大战,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秦军各路大军汇集于河套,在李信率领下,再度重创了头曼单于,使其仓促西窜。

义渠白狼一行人,便是跟着匈奴人踪迹过来的,他们在这个大盐湖畔,果然发现了匈奴人凌乱的马蹄印,那些俘虏的没错,这里是匈奴每年迁徙的必经之路。

众裙是想继续跟下去,但前方是茫茫大漠,广袤不知尽头,他们离开河套时带的补给已经不够,只能在此设立一个哨所,留下一百骑狩猎驻守,作为秦军最西面的据点……

……

九月初,义渠白狼等人回到了贺兰山东麓,将沿途所见报告给少上造黑夫。

“下吏奉李信将军之命,与傅直、甘冲将北地三千骑,出沃野渡西四百里,至唐温池,不见匈奴一人。至此,阴山以南,再无匈奴一牧民、一毡帐!”

“看来匈奴是真的远遁了。”

黑夫长舒了一口气,经过两年筹划,半载鏖战,总算提前达到了历史上秦朝本就做到的事,却匈奴七百余里!

匈奴甚至比历史上更惨,丁壮或死或俘,至少损失了三分之一,就他们那可怜巴巴的人口,没个两代人,恢复不过来。

匈奴损失惨重,头曼单于威信丧尽,短时间内无法卷土重来,但黑夫却还有一个担心。

公孙白鹿道:“将军担心的,莫非是游弋至贺兰山西麓的月氏!”

匈奴溃败后,月氏却乘机好好地占了不少匈奴的牧场,他们的斥候,甚至到了贺兰山西麓来,还派出使节,欲与秦通使。毕竟眼看秦军横扫匈奴,战斗力令人震怖,匈奴尚且大败,更何况人口地盘尚不如他们的月氏?

“不,不是月氏。“

黑夫看着陈平送来的信件,这个家伙,在北地郡可没闲着,又跑到乌氏塞,通过乌氏商贾,搞到了不少关于月氏的情报。

其中,就有冒顿献爱妻爱马给月氏王的“新闻”!

冒顿,没错,黑夫可从未忘记,这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狼之子!

对自己都这么狠,何况对别人呢?此人不除,终究是他心里的一根刺。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这还不够,还得让他们世世代代,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黑夫让人将来到贺兰山驻守,招降收纳白羊等部的”郡邸长丞“乌氏延唤来。

郡邸长丞并不是黑夫的下属,他归郡守管,也要向对九卿中专门负责外交、属国、少数民族管理的“典客”负责,乌氏延在招降花马池戎人,打探匈奴的情报上出力颇多,朝廷让他做了这官,一是嘉奖,二也是尽其所长。

“去告诉来接洽的月氏人,月氏欲朝秦,有三个条件。”

“其一,月氏王亲自入咸阳献贡;其二,容许秦商通过河西,前往西域,不得横加阻挠;其三……”

黑夫露出了笑:“献上匈奴寇子冒顿的人头!”

喜欢秦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