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秦吏 > 第436章 深践戎马之地

秦吏 第436章 深践戎马之地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20:52 来源:书海阁

“公子。”

“拜见公子!”

监军公子扶苏走入仓城时,那些推着粮车的民夫见到他,便纷纷下拜顿首,不同于对秦吏鞭笞的恐惧,民夫对这位仁慈爱士的公子,倒是发自内心的敬爱。

毕竟一路来,都是由秦吏唱黑脸,公子唱红脸。

“快些起来。”

扶苏让众人免礼,但仓城中,听公子亲临后,拜倒的人越来越多,为了不引发堵塞,扶苏只能不走街巷,改为登上城墙,在城墙甬道穿校

他所处的这座邑,是过去半年驻守簇的秦军新筑的,这里储存着从北地郡运来的兵器箭矢、甲胄,以及满满当当的数万石粮食

故称“仓城”。不同于半里外花马池戎城的简陋,仓城虽然不高,但城墙厚实,戒备森严。

每清晨,都有源源不断的民夫押送着满载粟米锅盔的粮车,从仓城南门进入,从东门空车而出,换了一批人、马后,次日又立刻折返往南。

扶苏每日工作,便是视察仓城,同时盯着簿册上,每日粮食出入。

这是形势所迫,身为监军,扶苏是不能时刻跑到战场第一线的,主要负责督粮——即便将领有异动,粮食一掐断,就算有千军万马,也得统统变成饿殍。

黑夫也知道这位公子是个新手,且容易悲悯人,生怕他给自己弄出什么幺蛾子来。好在有郡守派来的北地仓啬夫、长史加以协助,又有校尉赵贲为佐,一半是建议,一半是指导,好歹没出什么纰漏。

经过一个月的接触,扶苏也开始逐渐熟悉了这项工作,其他需要他做的事情很简单:若运来的粮食和消耗的粮食相等,他可以松口气,一旦所入少于所出,就要开始提心吊胆,并立刻申饬南方粮队,加快脚步了!

没错,扶苏来到边塞后,改变的第一件事,便是学会了在爱民夫如赤子之余,也要适当地使之、令之、治之!

不如此不行,虽然这次北地郡出师三万,可实际上,被黑夫带去与李信会师,一同进攻贺兰的,只有一万车步骑战卒。尚有五千兵卒,分为三部分,一千人留守神泉障,在那里建立简陋的城塞和仓库,两千人驻守花马池和仓城,另有两千,分别负责保护往来运粮的民夫。

而一万五千民夫,也被一分为二,一万人从北地来回运粮至花马池,五千人从花马池往神泉山运粮,并带受伤患病的士卒回来……

北地仓啬夫给扶苏算了一笔账:不计牲畜之食,塞外兵、丁三万人,算上沿途损耗,一个月就要吃4万石粮食!

“故每月需从北地运至花马池4万石,才能让大军不至于饿羸。”

这道长途运输的地点并不始于萧关,首先,得至少六千名北地更夫,从郡仓运送粮食到萧关。那些粮食,又是过去半年里,从内史越北地囤积的,这就是秦朝拖到现在才动兵的缘故。仓啬夫估计,若战争持续三个月以上,就必须追加从内史北阅粮食,再增加上万民夫从咸阳仓、漆仓、云阳仓运粮。

越北地的粮食是干燥易保存的谷物,需要做成米面才能出塞,这意味着什么呢?在北地郡,自打黑夫来上任后,虽然也有磨、碾等水力器械推广,畜力的碾、椎也已出现,但干活的主力仍然是人。须有四千名隶臣妾日夜不休地使用踏椎舂米,石磨磨面,才能满足每个月的出塞米面数额。

若再追根溯源,在关中平原,至少有两万人负责生产这些粮食。

仓啬夫一通算盘打下来,扶苏不由惊讶,原来,1万人在千里之外专门负责作战,就要有7万人来供给他们!

“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

扶苏是真切理解了这句话,孙子不愧是参透了战争本质的大家,战争是极其消耗国力民力的,所以国虽大,好战必危!

不打也就算了,可一旦打起来,就不得不全力投入,如此繁杂的生产、运输,一个环节出了差错,就要影响到上万士卒的生死存亡了!

扶苏不敢再像来时一样,因为可怜民夫而让他们拖延日期了。

秦军补给如此艰难,匈奴人也很清楚,所以他们坚壁清野,将所有牧民羊群全部迁走,这对匈奴来很容易……

不过匈奴人这个想法恐怕要落空了,据扶苏所知,北地郡尉为此可做了不少准备。随一万大军西去的,除了够吃半个月的锅盔炒米,还有上千名戎人和一万头花马池羊。它们会在神泉山悠然地啃着草,若大军粮食不够,随时可以杀羊补给,这也是从匈奴人处学来的法子。

唯一的隐患,就是大军西进后,神泉、花马池及沿途粮队会被匈奴人袭击,但扶苏却不太担心。

他已经得到了来自上郡的消息:上郡也已出兵,其兵分两路,将军羌瘣率主力北上,欲先降服楼烦部,再渡河占据九原故城,与蒙恬会于单于王庭,同单于主力决战。

而上郡尉冯劫,则带着两万步骑,在林胡人引领下,向西深入河南地,进攻依附匈奴的白羊部。这一路即可遮蔽北地军漫长的粮道,也可以阻止贺兰山匈奴人北撤,让他们遭到三面夹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匈奴人或许还未发现,他们已经陷入了一个大包围网中!

眼看决战越来越近,扶苏虽然反对贸然开边衅,但也想去前线看看,真切地体会一下,战争究竟是怎样的。

他必须知道,让父皇孜孜以求,法家不断鼓动,墨者极力反对,儒生不置可否,武将极其热衷,秦人闻之则喜,民夫谈之色变,仁者唉声叹气的战争,究竟是怎样的场面?

做就做,扶苏让信使给前线的黑夫、李信二将带去了一封信。

“监军者,不独督粮,亦监兵事。若秦公子现身前线,深践戎马之地,士卒必受振奋,待三将军合击贺兰,与匈奴角逐之际,扶苏希望能就近观战!”

……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云中,一道狭长的石墙垣,迤逦于阴山南麓的群峰丘陵之中,绵延数百里……

这是赵武灵王时所筑的赵长城,它起于代,沿阴山西行,止于高阙。长平之战赵国国力大衰后,便被放弃,匈奴人从阴山北麓呼啸而来,他们拆毁了九原城,又开始不断拿走赵长城上的砖石,用来夯实羊圈毡帐,并在赵长城附近,建立了头曼城,设单于王庭。

但现如今,时隔数十年,中原的旗帜再度飘扬在一座废弃已久的烽火台上,只不是“赵”,而是“秦”!

将军蒙恬骄傲地看着复燃的烽火台,他欣赏并敬佩李牧,而现在,他要做李牧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扫荡单于王庭!为陛下消灭匈奴!

据信使来报,上郡的羌瘣将军,已顺利穿过了楼烦饶地界,渡过大河,抵达九原故城。

蒙恬军出云中郡武泉塞向西数百里,一路恢复赵长城,但并未遇到匈奴人来阻止,顺利抵达此处,他们的正南方百里外,就是单于王庭……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南北两支秦军,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斩头曼,灭匈奴!

据斥候报,头曼城依然活动着大量匈奴人,谨慎的蒙恬令都尉王离率车骑数千靠近侦查,但蒙恬没料到,竟是王离亲自来回复。

“蒙将军!”

王离出发时可谓意气风发,决定好好立一番功劳,好叫人知道他“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直并非虚言,但回来时,却表情肃穆。

“下吏派人就近侦查,才发现所谓的匈奴主力,不过是些普通的牧民,见我前锋靠近,皆作鸟兽四散,抓获几人一问,皆曰单于早已离去多日。我带人入头曼城,才发现里面空空如也,一切粮食人口皆被搬空,又至其南边的蹛林,单于王庭大帐处,亦不见一人一畜!”

“蒙将军,单于王庭,已空,匈奴主力,不知所踪!”

喜欢秦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