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秦吏 > 第386章 大原之戎

秦吏 第386章 大原之戎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20:52 来源:书海阁

九月中旬,这一天风和日丽,天高云淡,义渠城东南一舍(30里)距离外,多达千余人的步骑军队正从驻扎地拔营出发。

“郡尉,再走十余里,过了野狐沟,便可以上到大原了!”

北地郡尉黑夫坐在马车上,双手展开地图查看,义渠城、大原、彭阳邑等尽在其上,却怎么也找不到“野狐沟”这地方,不由将疑惑的目光投向了带路的青年:郡兵百将,王围。

王围是郁郅县人,才二十出头年纪,黑夫新官上任,巡视郡兵时,发现王围所领的一百人最为肃整。一问之下,王围又是父母皆为秦人,世代没有犯过罪的秦人良家子,且还会讲一口流利的关中话,便让他做了自己的亲兵百将。

虽然作为亲卫,不像小陶那样知根知底,但王围亦是个典型的西北小伙,爽直率真。

被黑夫一问,他才反应过来,挠着头道:“下吏忘了,野狐沟是吾等本地人的叫法,官吏都叫它原北道……”

黑夫一看,地图上果然如此,也不以为忤,他正需要多了解本地人文地理,便在途径野狐沟的路上,问王围,这里得名的由来。

王围道:“下吏也是听住在附近的兵卒说的,郡尉当知,这北地郡的里闾村社都建在大大小小的原上,下了坡就是沟沟壑壑。这些沟,就以附近居民的氏为名,比如我家在王里,附近的沟坡,就叫老王沟、王家坡。但却有一条沟,则以兽名为称,那便是野狐沟。”

“相传数十年前,吾等先辈才从关中迁到北地郡时,里中一个士伍在原边的地上除草,突然听到远处人声呐喊:‘狐,狐!’士伍抬头一看,却见一只通身雪白的狐狸,一瘸一拐跑过,是腿受了伤。士伍知狐皮价格不菲,尤其是白狐皮,便举锄去追,一直追到沟里……”

“但沟中并无正路,士伍在蒿草里钻来钻去,跟着血迹追了许久,只看见一个小窑洞,窑洞口坐着一个白发白须的老者,在捂着脚晒太阳。士伍问之,老者只用手往南一指,士伍便按他说的继续追,结果一直追到了大原,都未见狐影。”

“因先王有禁令:编户齐民不得擅上大原,故士伍原路而返,回到那窑洞处,却不见了长者,只在他坐的地方,看到一片血迹,还有白狐毛!”

王围说到这,黑夫还没发话,在前面听了半响,也听得懂关中话的桑木接嘴道:

“难不成是狐狸化妖了不成?”

王围道:“可不是,那士伍吓得不轻,草也不锄了,回到里闾中,将此事与众人一说,众人皆惊,从此便将这沟叫野狐沟……”

秦人的迷信特点,跟后世广大乡村差不多,喜欢看着这时代的皇历《日书》过日子,也有各种妖类鬼怪的传说,真是从北到南,从西到东哪都有。

比如黑夫曾路过的陇西郡邽县放马滩乡,就有当地人死后复活的故事,说是秦昭襄王时,一名叫丹的人,因伤人而斩首弃市,过了三年,又死而复生……

这件事被邽县县丞郑重其事地上奏给御史大夫,秦昭襄王还让人调查了一番,今年春夏之交,秦始皇西巡,又重新调查了此事,当地令、丞既不敢说一定有这事,也不敢说没有。

而南郡,亦有老虎成精、野有山魈的流言,看来北地郡虽是边地,却也有类似传说啊。

当然,一旦遇上类似的事情,黔首们也会用一些极端的方式来驱邪,最简单的就是……洗狗屎澡!

王围信誓旦旦地说,那个撞见白狐妖的农夫,害怕遭到报复,回家后洗了一个“狗矢浴”。他们相信,狗屎极脏,鬼怪极邪,两种东西碰到一起,也就相互抵消了。

桑木信了,途径野狐沟时,他一直在小心观察路两侧,生怕遇到了白狐妖,自己回去以后也要洗个狗矢浴。

黑夫则不信,但也不会没事找事给他们破除封建迷信,他穿越这件事,到底是科学事件还是鬼怪作祟,谁说得不清楚呢……

不过,比起白狐妖的故事,他却对王围提到的“先王禁令”更感兴趣。

王围便说,数十年前,北地郡设立后,迁关中百姓来定居,却也出台了一项地方法令:内地移民可在泾水、泥水两岸定居,却不得去大原开荒。

因为,大原,那是留给北地戎部最大的一块“居留地”。法令在禁止秦人上原的同时,也令大原之戎,无故亦不得下原!违者将受到严惩!

这时候,一位赤马骑将折返而回,他便是前几日迎接黑夫来迟的公孙白鹿,郁郅县尉。

从义渠城出发时,除了郡兵外,黑夫也让公孙白鹿从郁郅县牧苑选两百骑随行,在前开道。

“郡尉!”

公孙白鹿下马作揖:“大原已到!“

早在十里外,黑夫就看到了,一道褐黄色的高大土墙,出现在视野南边,它高出野狐沟上百米,走近才发现,根本不是土墙,而是一个高塬。

这是中国最大的黄土塬,纵一百五十里,横二百八十里,相当于一个大县的面积。黑夫一行人顺着黄土坡上到塬上,放目望去,竟是一望无垠的平坦草地,偶有森林。再看四面八方,那些神雕鬼塑的沟壑、梁峁和崾岘(yǎoxiàn),真犹如起伏的黄海波涛,拱托着这块大平原。

“大而高平,广袤数百里,故曰大原。”

黑夫算是信服了,根据陈平为他准备的资料,黑夫知道,此原自古以来便有。周穆王曾率大军征讨西戎,虏五戎王,五戎余部逃至大原。到了周宣王时,大原被北方猃狁所占(xiǎnyǔn),周朝与之作战,故诗曰:“薄伐猃狁,至于大原”。

之后周朝在此建立据点,使当地戎人臣服,半耕半牧,但不录户口,不纳赋税,过了些年,因为周六师、南国之师陆续损失,周宣王无奈,在大原料民,希望让这些戎人成为周师新的兵源……

后来犬戎破周,大原也再次失控,此地被彭卢戎占据,后来彭卢戎被义渠所并,又有不少义渠人迁入,相互通婚混杂,形成了“大原戎”。如今的大原戎人,一共有五个部落,万余人口,各自占据大原一角,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

如今秦对待大原戎人的态度,就跟周宣王差不多,将这当成了兵源地,毕竟要让一群关中、南郡农夫直接骑马作战是很困难的。

等待全军登塬的时候,公孙白鹿亦禀报黑夫:“若遇上大征兵,整个大原五部戎人,可出一千骑,相当于北地骑兵的三分之一。”

其他三分之二,则分别来自泾水、泥水两岸的秦、戎牧者。

而现如今,整个秦国关西四地的骑兵,也不过万余骑。

“十分之一的骑兵皆出于此啊。”

黑夫颔首,知道这里对北地郡的重要性,尤其是,再过两年,秦始皇就要对匈奴、月氏大用兵的情况下!

可现如今,大原却乱了……

公孙白鹿说道:“昭王时的禁令,不但禁止秦民上原占地,也不许戎人离开大原,甚至连各部占多少土地,都划分得清清楚楚,不许越界……”

“最初尚可,戎人不多,可数十年和平,大原戎人户口剧增,涨了两倍,养的牛羊也多。每逢入冬,各自属地的牧草猎物,便不够了,故近年来,五部戎人时常相争。这不,就在义渠白狼去拜见郡尉的那几日,五部就又闹事了,为争夺水源地、越冬牧草而斗殴,相互混战,已死了数十人……”

这是将大原之戎当做圈养的牛羊啊,黑夫颔首,问旁边的尉史:“义渠白狼现在何处?”

要驯养牛羊,自然少不了牧羊犬,宣太后的曾孙子义渠白狼,扮演的就是这种角色,虽是义渠城人,但被派来大原统领戎骑,驻扎在彭阳邑,求援信就是他派人发出的。

尉史答:“义渠白狼向郡里禀报时,已控制不住局面,只能约束着手下两三百人,守在彭阳邑里,以防跳梁之辈乱来。”

大原乃北地心腹,事关重大,关系到全郡稳定,这便是黑夫亲自带兵前来的原因。好在只是相互混战,没有杀官造反,戎人之间斗殴混战,只按“群盗罪”进行上诉,且从轻发落,从死刑判为鬼薪,还可以用牛羊赎罪。

即便如此,黑夫也知道,若任凭诸戎斗殴下去,迟早会影响到自己接下来几年的“大计”。

如此想着,黑夫便拿出符节,向自己的属下们下达了命令。

“公孙白鹿,汝与尉史各带五百人,分两路至五部。勒令诸部停止械斗,有不从者,视为反叛,索拿其君长!有反抗者,杀无赦!”

公孙白鹿心里一抖,但还是应诺领命。

“平息各部斗殴后,勒令五部君长,三日内,至彭阳邑会合,让他们认识认识本郡尉,我会召开盟会,为他们主持公道!重新划定领地分界!”

说白了,黑夫就是来做民族调解工作的。

“五部相互仇视斗殴也不是一两年了,郡尉打算如何做?”王围十分好奇。

“家里养过狗么?”

黑夫瞅了他一眼。

王围点了点头,秦人有句俗语:以前无狗后无彘者为庸指穷到只能做佣工。所以,纵然养不起牛马,但一彘一狗,也是中人之家的标配。北地秦人更是如此,半农半牧的生活,家里怎么可能少了狗?

黑夫便问:“狗抢食打架时,你会怎么做?”

王围眉飞色舞:“狠狠踹一脚,抽几鞭子,然后让打架的分开,不在一起养,若还不听话,那就杀了剥皮吃肉!“

“不对。”

黑夫笑了笑:“最好的办法是,诱使它们,与其窝里斗,还不如去跟外头的狐、狼抢食!”

喜欢秦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