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秦吏 > 第352章 推陈出新

秦吏 第352章 推陈出新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20:52 来源:书海阁

今日,秦始皇难得地放下了繁忙的工作,殿中堆积成小山的两三百斤竹简也撤下案几,挪到一边,裁剪整齐的浅黄色的麻纸取代了它们,整齐摆放在秦始皇御案上。

皇帝拿起一张幅宽二尺二寸,长一尺的麻纸,果然如黑夫所言,轻盈如帛,但又比帛细密坚韧,因为是精挑细选的,所以看上去纸质匀净,触感平滑,边缘也裁得十分规整。

再看另一张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篆字的纸,始皇帝看着字迹眼熟,便问道:

“是蒙恬的字?”

少府少监蒙恬作揖道:“纸张初制,不知可否书写,诸君不敢贸然献上,便由臣来试笔……”

毛笔肯定不是蒙恬发明的,数年前,黑夫在安陆县公堂上,看到小吏们人手一支笔时就知道了,此物出现的年代很早,孔夫子已经在“笔则笔,削则削”,到战国更加流行。各地称谓不同,秦地谓之笔,楚地谓之聿,江东谓之不律,燕赵谓之弗……

不过,这些“毛笔”和后世区别还是很大的,毛笔头的毛被包在笔杆的外边,然后用漆牢固,与后来的毛笔刚好相反。

前世今生,黑夫都拙于书法,字迹勉强能看而已,加上常年征战,也没想起来改造。

等他来到咸阳时,才惊奇地发现,一种和后世颇似的新式毛笔,已经在宫廷官署里流行起来,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是谓“苍毫”!

一问才知道,这笔又被称之为“蒙恬笔”,是蒙恬因伐楚战败被贬到上郡、雁门守边那几年制成的……

所以蒙恬也只是改造了毛笔,后世以讹传讹,就变成了发明。

由此可见,蒙恬虽以武功闻名,但私底下,也是个喜欢舞文弄墨的,他也不推辞,当场就墨写了一份奏疏。”

如此一来,便能证明,纸张的确能够着墨书写了。

皇帝心中称善,就是这样一张轻若鸿毛,称量之后重不过十铢的薄纸,上面的书写内容,已经赶上一卷两斤重的竹简了……

秦素来讲究“文书行政”,以纸张替换竹简能让秦吏的效率提高不少,就连秦始皇本人,每天捻着轻巧的纸质文书靠在榻上阅读,也比举着笨重的竹简轻松多了。随着天下一统,他每天要处理的政务也迅速增加,纵然皇帝勤政,但每天看着堆积如山的简书,案牍劳形,也实在是高兴不起来。

作为一种书写载体,麻纸毫无疑问是合格的,唯一的问题,就是成本了。

“造麻纸所费钱帛几何?”皇帝发问,黑夫便将张苍记录在纸上的账本献了上去。

“禀陛下,吾等从少府及咸阳市肆里闾收破布、麻头,一石值120钱,算上车载之费、柴火、工序、人力,成本不过500钱。”

“一石蔽布麻头可制幅宽二尺二寸,长一尺的麻纸千张!这亦是工坊每日的产量。”

也就是说,一张麻纸的成本仅为半钱!

“将作丞。”皇帝又呼了殿尾面色阴晴不定的少府将作丞。

“一册能书三四百字的竹简,价几何?”

将作丞本想看黑夫笑话,不料他真的化腐朽为神奇,用破布头烂边角做出能书写的纸来。

若非蒙恬亲自巡视过每个工序,可以为黑夫作证,将作丞甚至怀疑,黑夫只是献上些较为细密的布……

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他只能老实地回答皇帝的问题:“因所用材质不同,竹册值两钱到三钱不等,柳木简牍则为一钱。”

竹子本身不贵,但工序却很费时间,再加上牛皮韦带的价格,并没有想象中便宜。

若是换成丝帛,幅宽二尺二寸,长四丈的一匹帛,价值500钱,裁至一尺长短,也价值10钱左右。

一切都明朗了,同样的宽幅,书写同样多的字,一张麻纸的价格,竟是木简的二分之一,竹册的五分之一,素帛的二十分之一……纸张能取代竹简、帛书,不是没道理的。

黑夫总算能松一口气,造纸的设想是他提出的不假,但在造纸过程中,他们每天都会遇到些麻烦。好在这项工艺并没有超出时代,所有工序都能用现成的办法解决,再说了,有程商等秦墨相助,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

这时候,蒙恬却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今少府收咸阳蔽布、麻头数百石,日产麻纸千余张,可制一年,但一年之后,蔽布、麻头已尽,又为之奈何?”

“少府少监之忧有理。”黑夫也不回避,接过了这个问题。

这并非是杞人忧天,黑夫前世曾听过一桩趣闻,说是造纸术经中东传入欧洲以后,欧洲人最初学到的只是用旧麻布造纸。

单靠旧麻布做原料,便有些供不应求了,欧洲人几乎把所有能收集的旧布、碎片和破麻头儿都送进纸坊,以至于布料紧缺,发展到最后,英国政府竟颁布法令禁止用裹尸布包裹尸体埋葬,以节约布料。

欧洲大陆各国之间也是开高价互抢破布,甚至出现破布走私,当时许多国家禁止个人收集“旧衣服、旧旗帜、破布和布料、皮毛和羊皮纸的碎料,及其他用于造纸的类似材料”,并严禁运出国外,违者处以重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黑夫不知此事是真是假,但单靠破布头来造纸肯定是不行的,咸阳城人口再多,真到了“朝衣鲜而暮衣弊”的程度,破布也有限。而且那些穷苦人家,破布循环利用,家里儿女轮着穿,纵然碎裂了,也能垫垫鞋底什么的。而穿衣大户豪奢之家,根本不在乎破布换的那点钱,随手就扔了。

解决方法有二,其一是像后世那样,让里典强制征收破布,二是他早就在打算的,扩大原料来源……

于是黑夫便道:“陛下,造纸除了用蔽布、麻头外,也可用藤、桑、楮皮等,与麻纸工艺相同,九月底便能制出,成本或比麻纸更低……”

将作丞恍然大悟,也明白黑夫上个月啥都没干,先跟少府苑丞要了许多楮木藤皮泡在镐池的原因了!

此言也解了少府少监蒙恬的疑惑,他暗道黑夫此子能走一步看三步,着实厉害,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再无疑问。

“黑夫请求制纸时,曾向朕允诺,说做出的东西定将物美而价廉。”

秦始皇点着麻纸,欣慰地说道:“诚哉斯言!”

他走到黑夫面前,勉励道:“从上月开始,朝野之中,多有人称卿为‘破布丞’,此乃偏僻小巷走出来的人少见多怪,学识浅陋的人中伤贤者,愚者之笑,智者哀焉,狂夫之乐,贤者丧焉!卿勿要管那些拘泥于世俗偏见的议论言词!”

“谢陛下信重。”黑夫作哽咽状下拜,一旁的少府将作丞等人则露出了羞愧之色,这绰号正是他们给黑夫取的,现在大气都不敢出。

秦始皇随即让蒙恬上前帮着磨墨,又让已经提拔为御史的程邈持蒙恬所造“苍毫”,在一张摊开的麻纸上,撰书写诏令。

皇帝还特别嘱咐程邈:“用隶字,勿用篆书!”

虽然这不符合前些日子定下的“诏令用篆”之法,但皇帝比法大,程邈只能颔首听命。

秦始皇的确有他的用意。

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秦亦然!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敢于进取,不断推陈出新,这便是秦日益强盛,并兼并天下,一海内的原因。

秦始皇仿佛能看到,一封封用苍毫麻纸写就的隶字文书,不断在各郡县间传递,山东黔首们也要向秦吏学习篆书隶字,扔掉他们写满诗、书的竹笨重简,用崭新的纸张抄写秦律……

这就是他带给天下的新政新气象!

“黑夫纸、蒙恬笔、程邈隶,新笔新纸新字,共为新政效力,倒是一桩佳话。有了这三物,书同天下文字,又能加快几分!”

黑夫闻言,虽然暗道这纸名不太好听,以后或会被以讹传讹叫成“黑纸”,搞出“黑纸黑字”的奇怪成语出来,但皇帝金口玉言,他只能大呼:“谢陛下命名!”

秦始皇复又踱步上殿,口述诏令道:“古人云,百工之事,或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行水,此皆贤者之所作也。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素缣者谓之为帛书。帛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今有假少府丞黑夫,承朕之意,虽初监百工之事,然有良匠之心,购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物美价廉,可代简、帛,广播天下。朕善其能,嘉其功,今赐黑夫宅邸一座,升爵为右庶长!”

喜欢秦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