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秦吏 > 第346章 仓颉造字

秦吏 第346章 仓颉造字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20:52 来源:书海阁

甘泉山位于云阳县以北三十里,因山有清泉而得名,此地即便是盛夏六月也依然十分凉爽,故秦在此建立了一处离宫,称之为“林光宫”。

林光宫不仅能避暑狩猎,因距离北地、上郡都不远,又可练兵威慑戎狄,宴飨藩夷,每年秦始皇五六月至林光宫,**月乃还于咸阳、章台。

按照皇帝走到哪都不落下政务的习惯,每年皆有不少决策在此议定。

今年也不例外,秦始皇的车驾才刚刚驶入林光宫,让胡亥等诸公子自行娱乐,他便马不停蹄地召集了随行的廷尉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太史令胡毋敬三人。

打赢了封建、郡县之议后,李斯已经超越左右二相,成了帝国真正的宰辅。皇帝议定国策,很多时候都是直接找他来问对,君臣达成共识后,通知一下丞相和御史大夫而已……

而今日皇帝让他同至林光宫,并在抵达后立刻召见,所为何事,李斯心中也有几分谱。

看看左右的赵高、胡毋敬,秦国三大书法家,便凑齐了。

二人恭恭敬敬地请他在前,李斯也不客气,微微一笑后,率先入殿。

秦始皇穿着一身黝黑的“袀玄”,负手立于殿中,他的脚下,是白色的帛,帛上写满了许多文字,皇帝此刻正盯着这些文字,默然不语。

“臣等拜见陛下!”

三人齐齐下拜,秦始皇回过身,也不废话,直言道:“自从周平王东迁后,诸侯力政不统于往,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于是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如今天下各国,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宗周雅言不再,已积重难返。这也就罢了,然文字上也一样,大篆已改,齐、楚、燕、三晋各成体系。”

他看向李斯:“廷尉,你乃是天下闻名的书法大家,曾在楚国为吏,知晓楚字,又拜入荀卿门下,跟他学过三晋文字,还去过稷下数年,对齐字也不陌生。没记错的话,朕与燕国伐交时,亦是廷尉为朕将燕国书信译为秦篆,今日便来看看说说这些文字罢!”

李斯应诺,而后便挪步到了大殿偏北的位置,踩着脚下的燕字道:“陛下,燕人乃召公之后,姬姓大国,最好复古,学过尧舜禅让,连文字上,也常常仿古。可效仿的却不是大篆,而是更古的甲刻之文。”

“食古不化。”秦始皇对燕人最为轻蔑。

言罢,李斯又挪步至殿中,看着赵魏韩三国文字道:“三晋之地,民俗急躁,仰机利而食,连文字也透着一股急不可耐,他们将大篆简化太过,马不似马,虎不似虎,他国之人根本看不懂。”

接着是楚字,李斯对故国文字一点都不留情,冷酷地说道:“楚字与中原素来不同,似鸟如虫,故称之为鸟虫篆,近百年来,其写法越发飘逸潦草,难以捉摸。”

最后,他指着那些齐字道:“齐国好儒,受邹鲁之风熏陶,齐鲁文字都比较方方正正,倒是与秦篆在形制上有几分相似,但具体到比划……”

李斯笑着摇摇头,又朝秦始皇一作揖:“总之,六国文字,形制极其紊乱,少的如马字,有二十多种写法,多者竟有百余种写法,均难以辨别。”

“诚如廷尉所言,如今六王均已伏罪,六国化为郡县,一政令律法。然近来各地守、丞禀报,说六国文字各异,咸阳的政令发到地方,还必须译成本地文字,那些就地选拔的官员才能看懂……”

”真是岂有此理,这是六国统于秦,还是秦统于六国?“

秦始皇对此颇为不悦,一挥袖道:“不管是墨者、儒家,亦或是法家,皆言天下定于一,但说起来,何谓真正的一统?”

“只是如周室一般,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然后便其俗而治之?”

他的野心不止于此,摇摇头道:“朕不仅要灭六国社稷,一疆土。”

“朕当一天下法度衡,让胶东的丈、尺、寸,与咸阳一致,让会稽的钟、石、斗与巴蜀相同。”

“朕将一天下车轨,宽皆六尺,使各地官吏商贾往来无阻。”

“而今,朕还要一文字,使三十六郡书信往来皆用秦字,不必再转译重抄,让一个渔阳郡斗食吏,也能看懂朕的诏书。如此,方为真正的一统!”

赵高率先阿谀道:“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此乃天地初分以来未有的壮举,陛下高瞻远瞩,臣佩服。”

秦始皇也宣布了召见三人的目的:“朕欲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从明岁正月始,官吏再有使用六国文字者,初犯罚俸,再犯罢官!”

又道:“三子书法精湛,天下闻名,今日下去,便效仿周时《史籀篇》,将秦篆三千余字去繁就简,以朗朗上口之章句,书于简牍之上。再作为范本,发三十六郡,使官吏、学室抄录修习,必使秦字在诸郡推行,绝灭六国异字!”

李斯、赵高、胡毋敬三人应诺,《史籀篇》他们不陌生,乃是周宣王时太史所撰的识字课本,秦始皇的意思是,让他们各自用秦篆编写一本老少皆宜的识字教材,推行天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陛下,臣黑夫前来复命!”

就在三人奉命告退后,殿外又响起了一个大嗓门,却是前日奉命去云阳县的中郎户令黑夫回来了!

……

得到准许后,黑夫匆匆入殿,秦始皇看着他道:“隶臣程邈还没死?”

“赖陛下仁德,程邈幸而未死。”

一边说着,黑夫还将怀中一份帛布、一份简牍双手奉上。

“陛下,此乃程邈的自陈!”

“现在才自陈?”秦始皇冷笑:“十年前樊於期反叛时,他又在做什么。”

秦始皇不欲接,但黑夫却一直举着,他也看到了满殿铺满的六国文字,暗道自己来的正是时候,便垂首道:

“陛下,程邈自知有罪,故他花了十年时间,做出了一件有利于国的大事!”

接着,黑夫便将程邈在云阳狱中覃思十年,损益大小篆方圆笔法,结合秦吏记录案件爰书的速记体,成隶书三千字的事,一点不漏地禀明皇帝。

秦始皇态度稍缓,此事是程邈入狱前就在做的,正因如此,他才留了程邈一条命,想看看他能做出怎样的成果来。

但始皇帝并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这次派黑夫去巡视,若有成效还好,若无成效,程邈恐怕要过上真正的牢狱生活了。

他接过黑夫带来的帛书、竹简,却见上面分别用篆书和隶书写了奏言。

黑夫亦代为转述道:“程邈以为,陛下一天下后,不论是中央还是郡县,政事越发繁多,圆转的篆书书写太慢,已经不适应繁忙政务。而程邈所造隶书,以秦篆为基准,杂采各地秦吏的速记写法,以方折笔代替圆转篆书,云阳狱吏试之,发现以篆书抄录五百字的政令,要一刻半才能写完,但以隶书却只用一刻……”

他在基层政府供职过,所以知道,因为秦国独特的律令制度,就算是一个小小县寺,每天都要处理大量诉讼,接到许多政令,发出好些爰书。

所有不论中央还是郡县,都有大量刀笔吏存在,在没有印刷的年头里,唯一的办法就是抄录,而抄录速度,就直接决定了工作效率。

秦始皇也是个极度注重效率的人,铸个金人,修个宫殿都要求急速完工,有时候他发出的诏书御史府未能及时抄完,皇帝便会雷霆大怒,让刀笔吏们下岗,重新换一批。

如今听说,隶书能让工作效率提高三分之一,岂能不喜?

在看完程邈的自陈后,秦始皇发问道:“程邈一共作出了多少隶字?”

黑夫道:“共三千三百余,每个篆字,均有对应的隶书……”

秦始皇沉吟道:“朕欲使得天下书同文,使三十六郡废弃六国文字,使用秦篆,去六国旧字,又立新字,是否会有不妥?这些隶书若发到地方,官吏能认出来?”

黑夫极力想促成此事:“程邈有言,隶书者,篆之捷也。他并非重新造字,只是略有修改,字形比划变动不大。再者,臣听说过一句话,叫礼以简为上。秦自从商君变法以来,一直在精简礼仪,去除繁琐,文字何尝不能精简?”

“臣在南郡时,便发现郡县的刀笔吏们,早就在用类似的手法,简化字形,使之方便书写,提高速率。但因各自习惯不同,常出现文字异形,长此以往,反倒不是好事。堵不如疏,不如以小篆为正体字,诏书、文书用之,隶书为佐,寻常记录用之,如此一来,不管是九卿还是郡县,处理政务时,以趋约易,能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

这番话打消了秦始皇最后一丝犹豫,他颔首道:“便如卿所言,令程邈出狱,来林光宫谒见,并将隶书传授予刀笔吏。待廷尉、中车府令、太史令三人将各自的篆书篇章作出后,让众人以隶书抄录,一同发行天下!”

言罢,秦始皇感慨道:“昔仓颉造字,以教后嗣,天下方有文字。而今又有隶臣作隶书,以趋约易,程邈当年的罪过,也可以抵消了……”

“陛下圣明!”

黑夫不失时机地再拜道:“臣受程邈启发,亦有一个主意,或能成为陛下书同文字的助力!”

秦始皇闻言失笑:“莫非你也要来学着造字?先有隶人作隶书,如今,你也想作出一种黑字不成?”

“黑……黑体字?”

黑夫差点没吐血,这种字体后世还真有,不过他打的却不是字体的主意,而是往书写的载体动心思……

为了引起秦始皇的重视,黑夫索性开始吹牛了。

他一手指着堆满殿内的简牍,一手拿起一张地上书写六国文字的白绢,说道:“简牍笨重,陛下一天阅奏疏一百二十斤,谒者来回搬运都累得乏力。帛布昂贵,非公卿不敢用之,二者各有优劣之处。”

“而今,臣想要结合二者优劣,为陛下制作一种既能如帛布一般轻便,又比简牍便宜的材料。上书篆字隶书,使陛下书同文字的理念,传遍天下!”

“臣以为,这当时不亚于仓颉造字的大事!望陛下允臣越职献言!”

喜欢秦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