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秦吏 > 第335章 巨利甘若醴

秦吏 第335章 巨利甘若醴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20:52 来源:书海阁

对有过节的人,要么直接不见,但既然迎进来,黑夫也没有拿大,他接受了麦辉、石共二人的道歉,只是婉拒了他们的礼物。

“既然误会已解开,二君勿须多言,只望今后蜜、糖之市,能分我那堂弟彦一杯羹即可。”

黑夫爵位与麦辉相当,但职权却犹如天壤之别,麦辉、石共也不傻,知道惹到了不该惹的人,认怂认得飞快,随即唯唯道罪,告辞而出……

二人离开后,黑夫回到屋内,乌氏延却没有走,而是继续留在席上。

却见此人三十余岁年纪,衣着与普通秦人并无两样,只是体貌略异:他长着高鼻子、高颧骨、深眼窝、长脸浓须,一看就不似夏子,而像一个戎人。

乌氏延的确是戎人,百年前,泾水源头还是境外戎狄之地,有一个叫“乌氏”的戎人部落,臣服于义渠。后来秦惠文王击败义渠,收服诸戎,秦昭襄王三十六年,灭义渠置北地郡,又在鸡头山设置了乌氏县,乌氏一族从此归附于秦。

到秦始皇亲政前后,乌氏县出了一个叫乌氏倮的戎商,他依靠世代畜养的骡马,驮运货物,做转手贸易。先南走咸阳购买丝缯,又西至诸羌,用丝绸换取羌人戎王的牛马,再带回关中,卖给秦国官府。一来一回,获利甚众。

时值秦始皇欲统**之际,不论是统一战争还是国内耕种,都需要大量牛马牲畜。于是皇帝便让少府与乌氏倮接洽,让他做秦国官商,专司对外贸易,十余年来,为秦国换来了大量的马牛,既保证了战争顺利进行,同时也满足了骊山陵等工程的需要。鉴于其贡献完全可以和军功相比,秦始皇便以“比”的形式给予他封君待遇,每年四时可与列臣一同上朝觐见。

这道旨意是与封寡妇清为贞妇一同宣布的,从财富上来说,乌氏倮和寡妇清不相上下,都有过亿钱的身价,但若论地位,乌氏倮还要更胜一筹!

黑夫之所以同麦氏、石氏和解,主要是卖乌氏一个面子,乌氏倮相当于大秦的外贸部长,他可得罪不起。

此时此刻,秦朝两位首富的弟、子相对而坐,都看着对方,似笑非笑,看得出来,他们不是第一次见面了。

黑夫进门时,正好听巴忠道:“乌君消息真是灵通,竟找到这来了。”

乌氏延则用有些生硬的关中话说道:“岂敢,只是没想到,巴君与中郎户令是旧识,为何不替我引荐?若如此,这场误会根本不会发生。”

“我哪里知道麦氏、石氏对乌君听之任之呢?”巴忠看了黑夫一眼,话里有话。

乌氏延见黑夫进来,起身朝他解释道:“中郎户令,我之所以与麦、石二人相识,是因为北地郡野蜂蜜运至咸阳,要交给石氏的商贾代售。而边外之地,除了盐、布之外,饴糖也能卖不菲的价钱!故而与两家有联络。”

“我近日听闻,南市多了一种叫红糖的新颖之物,刚打算来看看,又得知闹出了官司。差人一打听,才知售卖红糖的乃是中郎户令堂弟。中原有句话,商贾之事,和则两利,争则两弊,于是便自作主张,出来化解这一误会,还望中郎户令勿怪。”

原来,乌氏倮除了做丝绸、牛马的转手贸易外,也会运些境外所需的中原物品,如盐、布、糖等过去。

黑夫倒是来了兴趣:“羌人也吃饴糖?”

“喜欢饴糖的是月氏人。”

乌氏延有自己的目的,也不隐瞒,说道:“由乌氏县往西六百里,至大河之源,渡河后,便是河西月氏之地。月氏人被服饮食言语略与羌同,只是不同于羌人烧地而耕,月氏无城郭常处耕田之业,逐水草迁徙,随畜牧而转移,羶肉酪浆,以充饥渴。”

“酪浆或加盐卤,或加饴糖,方算可口,故而月氏戎王每年都要以数百头牛马,易取关中饴糖数千斤。”

黑夫已听得入神了,月氏他是有所耳闻的,不曾想,现下的月氏还盘踞在河西地区,与秦国如此之近,双方也没太多摩擦。

而乌氏兄弟开辟的这条贸易路线,可以视为最早的丝绸之路吧?

说到这,乌氏直爽地道明了自己的目的。

“我今日前来,除了希望麦、石二人能向中郎户令赔罪,解除误会外,还希望中郎户令,今后能将红糖转售于乌氏!再由乌氏卖到诸羌、月氏去!”

乌氏延为兄长坐镇咸阳,购买氐羌之地需要的货物,眼光也算毒辣。

他得到红糖后,便惊异地发现,相比于半干难以保存太久的饴饧,那些马蹄形的红糖经过脱水处理,十分干燥,不但易携带、易储存,而且甜味远超饴饧。

更妙的是,从南郡商贾一口气拿出两千斤来售卖看,此物还不像蜂蜜一样,难以量产!

“此物若能售至羌、氐之地,定能讨戎王们喜欢!兄长又能多换些牛马!”

乌氏延在心里计较获利,黑夫也在打自己的算盘。

“这真送上门的生意啊!”

而且还是秦国第一大官商乌氏送来的外贸订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秦朝打压中小商贩,严禁其出境,只由乌氏代官府控制着秦与诸羌、月氏的商贸,相当于丝绸之路的开端。

能让自家产品也加入这条利益巨大的贸易线,由乌氏直接批发代销,比起让人生地不熟的堂弟到处卖散装红糖,效率高多了。

这是近的利益,从长远看,万一红糖在驼背上越走越远,卖到西域,甚至卖到希腊诸国和罗马去,说不定这条线,以后就不叫丝绸之路,改称糖路啦!

若假以时日,糖成了中国外贸的龙头产品,说不准,两千年后,英国人(假设还有英国的话)叫中国就不叫“China”,而叫“Sweets!”

虽然心里迫不及待,但黑夫面上却十分镇定。

“这件事,乌君应当问我堂弟去。”

黑夫一摊手,仍然在装:“我乃朝廷官吏,岂敢违背国法,贸然经商?不过,我倒是听彦说过,南郡今年的红糖产的不多,运到关中来的,更只有两千斤,已经卖了大半……”

“恨少,恨少啊!”

乌氏延略显失望,不料黑夫又道:“但到了明年,运到咸阳来的红糖或能翻倍,乌君若是喜欢,大可买下一半。”

一半也不错了,足够换取数百头牛马,乌氏延露出了笑:“一言为定!”

“我只是代堂弟提议,待彦清醒后,我会让他登门拜访,与乌君详谈此事……”

黑夫道:“汝等或可先将契券定下来。”

乌氏延开心地与黑夫击掌为誓,一旁的巴忠听闻此言,不由大悔。

“可恨,都怪我太过犹豫,竟让这竖子抢了先!”

……

巴氏也是搞贸易的,除了以丹砂为主业外,还在经营井盐、僰僮生意,在巴蜀及洞庭五溪之地有一定影响。

作为一个商贾,巴忠也早就注意到了红糖干燥、易带的贸易价值,虽然巴蜀在味觉上偏好姜、花椒等辛辣之物,可谁家的孩子不喜欢吃糖呢?

于是等乌氏延告辞后,他不再迟疑,也不妄想先让黑夫欠自己人情了,立刻向黑夫作揖道:“中郎户令,我也有个不情之请!”

“巴兄与我,还客气什么?”

黑夫笑道:“莫非也要像乌氏延一样,向我堂弟购买红糖,在巴蜀售卖?”

“巴忠更贪心些!”

他抬起头,目光炯炯:“不瞒中郎户令,早在一月份,有人将红糖卖到巴郡时,家母便派人去南郡打听过。虽不明具体制法,却已知红糖是用甘柘做出的,远见工坊浓烟滚滚,有人不断运木柴入内,当为榨汁蒸煮所得。”

黑夫收敛笑容,虽然知道红糖制法太简单,不可能彻底瞒住,但没想到,巴氏消息这么灵通。

巴忠道:“我并无他意,家母虽利红糖之益,却不愿私下窃取,便让我亲自来咸阳,求问中郎户令。”

“问我什么?”

黑夫复又拿了一壶酒,给自己和巴忠满上,自己也就吓唬吓唬麦辉、石共,但若巴寡妇清要抢他生意,他却无可奈何。

巴忠再作揖道:“可否派工匠去蜀中开设工坊?蜀郡内江卑热,亦有不少野柘,我家可派僰僮烧荒种植,每年产量,当远胜安陆。再使马队将红糖卖到巴蜀及五溪之地,获利何止百万!所得钱帛巨利,巴氏愿与中郎户令共分,何如?”

又是来送钱的?黑夫闻言一愣,这不亚于乌氏批发红糖西售的利润,如同甘甜的醴酒,吸引着贪婪的蚊蝇……

喜欢秦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