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秦吏 > 第311章 生产建设兵团

秦吏 第311章 生产建设兵团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20:52 来源:书海阁

目送杨樛离开后,黑夫和章邯放下了手,对视一眼后,目光有些复杂。

“少荣以为,大王此谕,是为何?”回去的路上,黑夫问章邯。

“是因为土地,内郡的无主田亩不够了。”

章邯来自关中,且作为负责土木工程的司空,在九江郡时或多或少接触过一些田亩、户口资料,所以看得更清楚些。

“从王十一年令王老将军攻阏与开始,秦无岁不出兵东征,至今十有四年,每年都有仗打,每年都有将士斩首夺城,立功受赏。关中的无主田地,几年前就分光了,就连边边角角的林泽,也开辟了不少,用来五国迁移过去的豪贵。从灭魏之战起,关中士卒获赏的土地,便开始分到边郡了。比如我,明明是内史夏阳人,田地却分到了陇西冀县。”

“山东各郡更甚,颍川、三川、河东、河内、南阳等郡,本就人多地少,如今那些地方籍贯的兵卒,新得的田地甚至得从太原、雁门、上谷处开辟。”

南郡也好不到哪去,全郡百万人口,田地却不过一千万亩出头,像江陵、郢、鄢三县,人口最众,占了南郡三分之一,早已没有多余田地,只能从更远的夷陵等县想办法。

黑夫暗暗算了笔帐,这年头,中国人口大概有三千万人,全国耕地面积约为三亿亩(秦亩)。按理说五人一户,一户百亩,是完全够分的。但别忘了,大半土地都集中在少数贵族勋臣手中呢。

且秦国的军功爵制度,吞噬六国的同时,也在吞噬秦自己的土地,制造了一个无穷无尽的缺口!

虽然每年都有新开辟的土地,但新兴的军功地主更多,需求远大于供应。于是,原本土地就有些紧张的中原,更加捉襟见肘,甚至出现了许多县无地赏有功将士的情况。

信,国之宝也,政府的信用,重于九鼎。政府许诺的土地不能食言,否则,军功爵、名田宅两个强国之基,就将一夜崩塌。

这种情况下,秦王政有三个选择。

第一是加大对内郡的开发,把苑囿林地,山泽猎场全部变成耕地,让有功将士在原籍开荒。

过去十来年,秦王也是这样做的,屡次重申商鞅的垦草开荒之令,命令各县继续开地。可惜这年头生产力有限,垦荒集中在平原地区,山地森林的大量土地暂时无法利用,只能勉强维持田亩的供需平衡。

这种情况,随着第二次灭楚之战的胜利,被彻底打破了。

不算黑夫他们这些一口气增地几顷,几十顷的军吏。光参战的六十万人,每人平均一级爵位嘉奖,就要发六千万亩土地!

只开荒是不够了,为了安抚嗷嗷待哺的有功将士,秦王只能从其他地方打主意。

第二个办法,是在原五国故地的郡县,侵夺五国之民的田地,或者大肆打击贵族豪贵,夺其土地,让秦军将士移民占有。

听上去很诱人的选择,征服者最喜欢强加给被征服者的暴政,比如清朝的圈地令。

但令黑夫惊讶的是,秦王居然没有走这一步!

秦王政虽然迁了部分豪贵到关中就近监控,却没有夺走他们的土地,而是默认了秦军进入前的土地占有情况。

章邯也道:“我在寿春时,郡守令各地百姓将自己所拥有的土地向县令、啬夫申报,称之为自实田。除了那些反抗大军的豪贵土地被收为公田外,其余百姓民田,官府无一侵夺……”

没有在矛盾尖锐的五国故地火上浇油,这是明智的。大多数百姓可以坐视国家社稷灭亡,笑看王侯倒台,但若你要动他们的土地,那你就是其仇敌,平日里老实巴交的农夫,也会扛着农具跟你拼命!

于是,秦王就只剩下了最后一个选项:开疆辟土,在蛮夷戎狄的土地上开辟新的郡县、田地,把这当成对将士的封赏,让他们成为大秦的生产建设兵团……

“但诸将士并未把这当成是封赏,而认为是贬斥和辜负。”

黑夫摇了摇头,站在秦王的立场上,这个选择无疑是对的,既能解燃眉之急,还能遗泽千秋。就像千百年前,将亲戚们全部赶到边远地区做诸侯的周公一样,后人只会夸他远见卓识。

但凡事皆有牺牲,三千南征士兵就成了被牺牲者。本来辛苦打仗,只希望能在家里多点田地,被同乡看得起,谁料却被发配到远离故土的蛮荒之地。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历史上的项羽、刘邦功成名就之际,尚且萌生过弃关中回乡的念头,何况是身处南昌的小卒们。

他们怨愤不满之际,便会思考一个问题:“自己如此拼命立功,值得么?”

走到军营处时,黑夫能感到,此处已没了平日的欢快,士卒们充满了失望,与他行礼也有气无力的。

回到南昌城中,即将作别时,章邯问道:“黑夫安抚士卒时说,要上书向大王问个明白?”

黑夫苦笑道:“雷霆雨露,莫非天恩。我一个小小左庶长,岂敢做这种事情。只是将士卒们的情况反馈给大王,让大王知道下面的人是如何看这件事的,如此而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但当时,黑夫不得不这么说,他必须让士卒们感觉,自己是站在他们一边,一损俱损。如此,才能压下他们的不满和愤怒,以免闹出更大的事来。

他也不认为自己反馈的情况,能让秦王改变主意,因为,即便黑夫自己也认为,秦王的这一措施,在全局上是对的!

“没有秦人先祖在西陲的苦耕经营,那里只怕还是戎狄之所。”

“没有楚人先祖筚路蓝缕,江汉眼下恐也是一片蛮荒。”

吴起改革时,让楚国贵族迁移边地,群贵不愿,楚悼王死后,群起而杀吴起。虽然大多数被吴起坑了一把,同归于尽了,但楚国变法也半途而废。更多的贵族喜滋滋地跑回江陵继续过好日子,于是百多年过去了,眼下的楚江南地,还是这鸟样。

哪个时代,没有牺牲者呢?若所有人都只窝在家乡,华夏现在的地域,仍只是中原的一小片吧……

身为统治者,秦王不需要考虑个人的小牺牲,他只需要拥有凌驾时代的深邃眼光和大气魄!

在这点上,黑夫站在秦始皇一边,三千南征将士留在这,既能开发江西,也能巩固边防,想来更大规模的移民,还在后头吧。

“闹情绪就闹吧,有家室的人,等到妻子迁移过来,就安分了。单身汉们,也会在本地与楚人、越人女子成亲。到那时,南昌开发建设得差不多,就是撵他们回南郡,恐怕也懒得动!”

话虽如此,但黑夫回到营帐内,却让亲兵点燃了膏油等,持笔书写着送给九江郡守的信。他决定,在走之前,为手下人做最后一点事情……

……

秦王政二十六年正月(十月),黑夫驻守在各地的部下们,或前或后,都收到了一份任书,里面是关于江西各地新县治的设立,以及各县官员任命……

赵佗惊喜地发现,自己将成为“九江尉”,除了负责设在浔阳的”九江县“治安外,还兼了整个彭蠡泽的防务。

利咸也激动地得知,自己的假尉做到头了,他被九江郡任命为番阳县丞,成了这个县的二把手。

东门豹、小陶亦接到了庐陵县尉、赣县县尉的官印。

这些任命,都源于黑夫递交给九江郡守的建言:

“郡守欲使众人留于当地戍守,当使之各尽其长,将吏安,则兵卒亦安。”

既然要让南郡众人留在此地,那么,便需要尊其位,崇其权,如此方能让军吏们摒弃不满,好好约束手下兵卒,制止他们一时糊涂,逃回家乡。

众人惊喜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对黑夫的感激。

东门豹、小陶、利咸均为不能亲自去见黑夫最后一面而遗憾,只能向北、向西下拜作别。

“吾等就知道,司马没有摒弃众人!”

而在南昌城,南昌县也正式成立,刚刚升任南昌主吏掾的徐舒,南昌县尉共敖,以及南昌县邮传吏季婴,令史惊,四人则在城北樟林为黑夫送行。

徐舒保证自己一定管好本地官吏升迁,等南昌县令到后,向他举荐黑夫那些有功的旧部。

季婴则一把鼻涕一把泪,他与黑夫交情最早,如今黑夫却要撇下他去北方,难免有些伤感。

黑夫的弟弟惊亦然,但他也知道,兄长要去的地方,自己是决计跟不上了……

唯独共敖,虽然得了一个县尉的差事,但心里仍对秦王强留他们在南昌有些不忿,朝黑夫作揖道:“司马此去咸阳,还望为士卒们说句话,就算不能使其归乡,至少也要让家眷妻子早日迁来。”

黑夫看着自己奋战了一年的地方,还有赣水之畔,对自己依依不舍的上千旧部。这送行的阵仗,实在是太过壮观,幸好新任的南昌县令还没到,不然恐怕会妒忌万分吧。

他点了点头,登上马车,回首朝所有人作揖,大声道:

“此身虽在北方,但黑夫的心,却仍会与三千士卒在一起!但凡有关二三子的事,黑夫亦会当成自己的事,在朝堂上据理力争!”

千余驻守南昌的乡党子弟朝黑夫下拜,齐声道:“恭送司马入都!”

郎官杨樛走时,还给了黑夫一个不同于其他将士的命令。

秦王同意了对江西的政区规划,却又令黑夫卸任番阳令,要他仲春之月前,入咸阳觐见!

章邯分析说,他此去,应该是要被留任为官的。

这条来自南郡的小鱼,在奋斗六年后,终于靠着自己的努力,一跃而入龙门……

马车缓缓北行,等待黑夫的,是这个世界的中心,那里有更加汹涌的时代浪潮!

喜欢秦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