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秦吏 > 第224章 四月行县

秦吏 第224章 四月行县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20:52 来源:书海阁

立夏刚过,人间四月芳菲尽,逐渐有了夏天的样子,悠悠地,风燥了起来,阳光不那么轻柔了。

这一日,顶着炎热的太阳,一个庞大的车队从江陵城出发,沿着大道向北迤逦而行,正是郡守腾“行县”的仪仗。

最先有两乘戎车开道,车左、车右都全副武装,或持戈戟,或背弓矢,甚至连驾车的御者,也身背长剑,手边放着手弩。

而后是两辆导行的吏车,皆为白色车盖,各坐着一名甲士和一名小吏。

然后才是郡守的高大轩车,车盖是黑色的,车两侧的屏障都被涂为红色,由通体赤色的驷马牵引着,郡守腾的身形隐在帷幕中。却见他他冠冕端庄,身穿黑袍,戴黑冠,佩长剑,持银印青绶,轩车的前后左右皆有执戟的吏卒护卫。

郡守轩车之后,还有十余辆载着大小官吏的车车、数十骑从,上百兵卒随行,可谓辎轺蔽日,车骑满道!更有鼓车敲打鼓点,吹奏笙萧,好让沿途行人远远听到了,便避让在两旁,甚至到了远远的田埂上观望,都是满眼的敬仰艳羡。

“这年头,一个省领导出行就能这么威风啊。”

黑夫的马车也在车队里,吐槽归吐槽,他也知道,这是因为秦国的律令甚严,就和军中用不同发髻冠带式样与爵位相匹配一样,在郡县里,不同官职的人也要乘坐与其身份相符的车,否则便是有失官仪。

所以作为地方大员,就别想着单骑微服出行了,说不定才刚出门,就被秦王安排在郡上的监御史举骇你一个“有损国典”的罪名……

对郡守强拉的出行,黑夫是不情愿的,他更希望在郢县帮李由练兵。距离秋收开战越来越近了,黑夫也明白,不管自己做多少事情,待到开战之时,自己手里的兵卒亲信,才是活命立功的最大依仗。

可惜天不遂人愿,既然逃不了,黑夫出发前,也没少跟兵曹掾、右兵曹史等郡吏了解何为“行县”,搞清楚自己需要做些什么。

原来,行县是从周代就流传下来的传统,早在西周春秋时,在四月份就有“天子命野虞出行田原,为天子劳农劝民,毋或失时。命司徒巡行县鄙,命农勉作,毋休于都。”的礼制。

到了战国,诸侯开始推行县制,于是便有了诸侯、公卿行县。行县大多有明确的目的,比如赵武灵王在赵国行县,看似东游西逛,实则是为了推行胡服骑射。秦相穰侯魏冉前往东方行县,是为了瞧瞧他假公济私给自己弄到手的封邑陶丘,半道上还遇到了范雎偷入函谷关,若非范雎聪明,差点被抓了个现行……

而这次郡守腾的行县,目的也很明确,其一是要到地方劝农,这是对农事的关注。其二是监察各县长吏,警告豪长大氏遵纪守法,这是监察、司法上的意义。同时也要督促各县为农闲时的大征兵做准备,查阅兵籍,这就是黑夫这兵曹左史随行的原因。

他们抵达的第一站,是位于江陵城西北百余里的枝江县,听说这个县的县令是郡守腾从身边的佐吏一手提拔起来的,可谓亲信中的亲信,听闻郡守行县,便早早带着众人在城外十里相迎了。

枝江县早先本是一个小诸侯国”罗国“的地盘,后来罗国被楚国吞并,这里就成了楚邑,秦国占据江汉后,因长江至此分枝,而将其改名为枝江。

这年头的长江水文情况跟后世不大一样,大江自蜀东流入南郡地界,出三峡,至枝江,在当地泥沙阻隔下,分为诸洲,竟有数十条水道,据说一直到江陵以西的江津亭,才重新合为一条。

黑夫亦在岸边见到了这奇景,问前来迎接他们的皂衣小吏道:“这江中一共有多少小洲?”

小吏笑答:“还真有人闲极无聊数过,最多时有九十九洲,然从未满百过……故本地有谚曰,洲不满百,则王者不出!”

……

这小吏口不择言,一旁的枝江县尉顿时板起脸骂道:“胡说什么?”

而后连忙向黑夫赔罪,黑夫的职秩虽然和县尉相当,但他是郡吏,无形中高了半级,再加上他要代郡守检查枝江县的征兵情况,县尉哪里敢不敬?

在郡守腾办事雷厉风行的风格带动下,在枝江县停留的第一天,黑夫便带着两个兵曹书佐,连夜检查当地兵籍,以及预备的征兵方案。

枝江县人口不过三万,丁壮不过五千,从下个月起便要征召一千人脱离农事,专注于军事训练,对当地经济的影响是较大的,所以必须将各乡的要征召的人数分配好了。按照《戍律》,“同居毋并行”,绝不允许出现一家同居者父子、兄弟两人同时应召的情况。

黑夫一边翻阅那些记录详细的简牍,一边暗暗想道:“在原本的历史上,黑夫和惊大概是已经分居而住,又因为家里与里吏有过节,所以才被阴了一手,钻了法律的空子,被一同征召,参加这次战争的吧。”

物伤其类,所以行县期间,黑夫的职责,便是要督促县尉官署依法征兵,防止类似的情况出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所以黑夫在连夜查阅完简牍后,又义正言辞地给县尉官署的众人开了个会,大概内容,和前世“关于认真做好本年度征兵工作的通知”差不多。

以秦军“王于兴师,修我戈矛”的精神,和大王去年“荆王畔约,发兵诛”的重要指示为指导,以秦律中的征兵条款《戍律》为依据,坚决执行上级征兵命令,坚持以质量为核心,加强组织领导,严密组织实施,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圆满完成今夏征兵任务……

没错,和上一次伐楚,仓促征兵不同,这次秦王大征兵更看重的,是兵卒的质量!

“闾左贫者可使之运送粮秣,不可使之作为阵列正卒。”

理由很简单,就像孟子说过的一样,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不管哪朝哪代,中产阶级的“良家子”才是军队的精锐主力。

就像后世一样,征兵时也要求政治历史清楚,直系亲属未参加非法组织,遵纪守法,品德优良,无盗窃、打架斗殴等违法违纪行为。

可能这些良家子单打独斗不如恶少年,一旦加入军队,进行数月训练后,就可以吊打恶少年组成的队伍。

此外,这次征兵要“先行富者”,只在人数不足,或是农忙结束时再“闲时行贫者”,这是为了保证各家的农业耕作正常进行,如此也能减少民间怨言。

在敲定征集的对象、范围后,接下来便是时间安排及步骤。

“五月初征兵,期间训练三月。五月使之分行伍队列,六月使兵卒知金鼓,熟悉旗帜,七月打开武库,授之以兵刃,正式练习作战击敌之术!八月秋收之后,各县之兵,在县尉率领下,云集于鄢城,由郡尉主持万人的大合练!”

众人纷纷应诺,有现成的严密制度,在郡守兵曹的督促下,各县也能尽力去执行。

虽然仗还没打起来,但黑夫感觉,当秦王和整个秦国都认真起来,正视敌人后,从征兵伊始,这场仗,已经先赢了一半……

“故曰:兵胜于朝廷。不暴甲而胜者,主胜也;阵而胜者,将胜也。”

想到这句话,黑夫心里不由感慨,去年秦王若是不那么轻视对手,那么急躁,早早听王翦之建言,也不必有那么多袍泽死于异国他乡。

做完这一切后,已至第二日正午,黑夫在枝江县的任务已经完成,他正想打着哈欠去补觉,却不料郡守长史来找他,说郡守要去乡中巡视农稼,让黑夫也跟来。

“郡守,我乃兵曹之吏,管的是兵事,乡中农事与我无关,让我随郡守同行,下吏恐有越职之嫌啊……”

一刻后,黑夫在叶郡守的车驾前叫苦不迭,他又困又乏,是真不想去。

叶腾却摸着胡须笑道:“子贡问政,孔子答,足食,足兵,民之信。只有足食,方能足兵,农事岂会与兵事无关?再者……”

言罢,这叶郡守面色一变,板着脸道:

“堆肥沤肥之法不是汝家献上的么?枝江县是奉我之令,最早推行此术的地方,如今当地种着的三百亩冬麦将熟,此法是真是假,可知分晓。若是有效,正好让人在稻田粟田里也使用,若是父老们抱怨没有成效,本郡守正好将你拿下问罪!”

喜欢秦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