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秦吏 > 第162章 李信

秦吏 第162章 李信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20:52 来源:书海阁

从咸阳宫偏殿中走出时,李信面上依然镇定,他接过殿门卫士递来的剑,将它稳稳挂回腰间,又朝他们点了点头,在持戟郎卫们艳羡而崇拜的目光中,缓缓走下高台。

可实际上,李信心中早已激荡不已,恨不能直接一个跟头翻下台阶,开怀大笑了!

李信才二十九岁,身材高达八尺,俊朗的脸上棱角分明,双眉如同利剑一般直刺发际,昭显了他勇锐果敢的性格。

这是一位年轻秦国将军该有的个性,李信是土生土长的关中人,他生于黄土累累的槐里北莽塬上,喝着渭河水长大,从小便与弓马为伴。十七岁时,他成了一位走能逐奔马,及而驰战车的武骑士,力能束缚旌旗、拉满二石弓,驰骑彀射,可射前后左右皆娴熟运用,是槐里出了名的尚武青年。

靠着祖、父皆是郡守高官的优势,以及这份本领,年轻的李信便被选入咸阳,为秦王郎官。

郎卫皆是秦国将吏之后,或由关中良家子弟充当,掌管门户、车骑等事,内充秦王侍卫,外则从军作战。

与李信同时担任郎卫的,还有蒙武的长子蒙恬,李斯之子李由等。他们平日的任务,就是顶盔贯甲、手执长铍,分别站立在咸阳宫的各个角落,一站就是半日。这让习惯了吹着渭原大风,纵马驰骋的李信极不自在,觉得自己不过是这宫中的摆设品。

但是锥子,总会脱颖而出,那一年,陇西、上郡送来骏马,秦王命令众郎卫各自挑选,在校场上当场驯马,李信挑了一匹最烈最野的马,人马一阵博弈后,成功将其驯服。

他那一天的表现,给秦王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就是从这一天起,李信开始官运亨通。先是从一个守殿卫士,被秦王调到身边,成为亲信侍从人员。有了秦王的赏识,而后两年的时间中,他又从一个普通的郎卫,升到像他的年龄很少有过的郎官。

那时候的秦王同样年轻,刚刚族灭了把持朝政多年的嫪毐,罢免了吕不韦,开始真正掌握这个国家,目光则扫向了山东六国……

秦王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他需要那些经验老道的宿将,也需要一大批与他一样勇于进取,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信从近卫郎官,被调入军中。

秦国的军队,是一个讲究资历和年龄的地方,那些鬓角斑白的宿将老人们,在李信进入军队后,总喜欢倚老卖老,视他为“黄颔小儿”,在李信得到任命,率军作战时,站出来质疑,因为他的年龄,质疑他的能力。

李信努力适应了军中的环境,除了蓄须,让自己看上去更为沉稳成熟外,他还用一场场漂亮仗,成功让那些半截身子入土,保守而木讷的老将军们闭了嘴。

很快,他便从率长升到了都尉,甚至在灭赵之战里,被任命为裨将!

当是时,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邺,而李信率数万精兵出太原、云中。

这是李信第一次统领过万的军队,他的表现依然出众,出太原定中山,又配合王翦横扫了巨鹿、河间,但也出了一个大纰漏——他未能堵住赵国公子嘉,使其带着赵国宗室数百,逃到了代郡、上谷,自称代王,苟延残喘。

但两年后的灭燕之战里,同样作为裨将的李信没有再重蹈覆辙,他亲率车骑数千,追击逃出燕都的燕王喜和太子丹,在衍水大败燕国残军,逼得燕王喜不得不杀太子丹,向秦求和……

那是李信的成名之战,一时间,他成了秦国年轻人崇拜的对象。当李信函燕太子丹之首回到咸阳时,数万民众列队欢呼,男孩们个个兴高采烈地走在队伍旁边,高昂着头,敬仰地看着他们年轻的英雄。

据说在那之后,整个关中的少年,在骑着竹马玩耍时,不再自称“王老将军麾下”,开始改称“李将军麾下”了……

人们总是喜欢年轻将军用于进取,终获成功的传奇经历,却在习惯后,容易忘记沉稳如山的宿将之功。在秦王的有意宣扬下,年轻小将李信的风头,隐隐有盖过王翦父子的架势。

秦王也不吝显示他对李信信重,李信依然记得,去年大军从燕地返师后,秦王为诸将士庆功,最后却独独留下了李信,问了他一个问题。

“李将军以为,齐楚何先?”

当时魏国尚存,但在秦王眼中,大梁已注定要成为废墟,魏地已变为秦国治下的郡县,根本不放在眼里。

李信面对这个猝不及防的问题,略一思索后答道:“楚地广,齐地狭。楚人勇,齐人怯。请先从事於易……”

他主张先对齐国动手,这样,李信就能带着他较为熟悉的车骑,效仿乐毅旧事,从济西济北长驱直入,一举灭齐!

那时候的他,还没敢把楚国当做自己的盘中餐,因为秦军内部都认为,灭楚,恐怕非得王老将军出马才行。

李信虽自信,却没狂妄到觉得自己可以取而代之。

秦王对李信的建言,不置可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那之后一年时间,李信便进入了休憩状态,连灭魏之战也没混上,秦王反倒派了王翦之子王贲,还笑着说:“区区小魏,譬如秦之附庸,何须寡人最器重的两位将军为帅?太阿之剑不出则已,出必灭万乘大邦!”

秦王说这句话时,李信和王翦对视了一眼,但很快,他们的目光就挪开了。

李信不知道听到秦王此言时王翦在想什么,他只知道,自己心中升起了一股豪气,这是秦王第一次将他与王翦并列,这也是他第一次,有种期望,期望为大王攻城灭国的不是王氏父子,而是自己……

五月份,大梁城破,魏国灭亡,按照以往的惯例,秦国会休兵息民。但李信在咸阳城内无所事事的状态没有持续太久,上个月,突然有消息传来:荆王背约,不愿交出江南青阳以西三邑,并指使屈氏杀秦使者!

得知这个消息后,秦王没有暴跳如雷,只是笑了笑,说楚王的胆子怎么突然变大了,然后平静地问一旁侍候的御史大夫王绾,当年楚庄王问使者被宋国所杀,是何反应?

王绾娴熟典章,立刻作答:“楚庄王对使者申舟曰,宋杀汝,我伐之。宋国果然杀其使者,楚庄王闻之,未穿履,未佩剑,便投袂而起,随从赶上去,直到前殿才送上鞋履,追到宫门外才送上佩剑,追到楚都的蒲胥街市,才让楚王乘上人戎车。于是楚庄王围宋三年,使宋易子而食,折骨为炊,最后终向楚投降。”

“荆王背约,击我南郡,青阳以西三邑是小,秦之国威为大,大国之愿不可违,若不惩戒,天下必轻秦!寡人岂能不如楚庄王?”

秦王政就是这样一个人,有想要得到的东西,一定要得到,不论是各国人才,诸如韩非、尉缭,还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天子之位。

若是有怨愤,他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报偿。赵国贵人曾在秦王政年幼时欺辱其母子,秦军破邯郸后,秦王竟亲赴邯郸,凡是曾与自己母家有怨的赵国豪贵,无一例外,皆坑杀之!燕太子丹使荆轲行刺,让秦王惊出了一身冷汗,立刻下令伐燕,用燕都的废墟和燕太子丹的人头,告诉世人,一切敢反抗秦王的人,便是这个下场!

如今楚国竟敢背约,违逆秦王的意愿,这是自取灭亡!

于是秦王召来王翦、李信,当面问了他们一个问题:

“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

王翦沉吟良久后,报出了他心中灭楚需要的数字:“非六十万人不可……”

李信依然记得,当听到这个数字时,大王的脸色虽然没有变化,但目光却已经离开了王翦,投向了自己。

“李将军以为,灭楚需兵卒几何?”

秦王的眼神满是鼓励,让李信没办法说出让他失望的话来,而李信又再看了看站在自己右边,鬓角花白,背已经微驼的王翦,觉得他似乎没有从前那么高大了。一时间,李信忘了自己曾谨慎提过的“楚地广、楚人勇”,脱口而出道:“不过用二十万人!”

秦王似乎很满意他的答案,挥手让王翦告退,独让李信留下。

等到王翦迈着略显迟钝的脚步走出偏殿后,秦王轻轻叹了口气,似乎在伤感老将的迟暮,又像是为一代名将的和平谢幕,松了口气。

但这情绪很快就消失了,秦王让李信近王三步,勉励他道:“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

这句话,是李信等待多年的肯定,十年来,他都作为后辈、副手,在后方看着王老将军伟岸的身姿,看他挥舞将旗,看他建功立业,留下灭国隳城的名望,心中有敬佩,有羡慕,也有些不甘。

秦王提携他,让他这个不到三十的小将,地位仅次于王翦,现如今,更直言他已经超过了王翦!

李信当场激动得三稽首,表示自己一定不负大王厚望!必缚荆王至大王面前!

“灭楚之事,便以李将军为主帅!征调关中及山东郡县戍卒,秋后粮足时发兵。”

在一番深谈后,李信才出了偏殿,此时此刻,想起那句“李将军果势壮勇”,脚下仍然有些飘忽……

就这样轻飘飘地走到咸阳宫门处时,李信遇上了刚送王翦回府邸的夏无且……

……

“太医令。”李信年轻勇锐,却并非恃才傲物之辈,他知道夏无且是最受秦王信任的人,甚至超过了自己,便立刻拱手与其见礼……

“见过李将军。”在宫中厮混多年,作为与秦王关系并不算好的夏太后族人,夏无且在夏太后故去多年后,却能日渐受到秦王器重,也足以说明其聪慧圆滑,他也下车作揖,同时笑道:“还未恭贺将军。”

李信谦逊了一番,又低声问道:“太医令,王将军无事罢?“

方才夏无且也在殿上侍候,直到秦王让王翦先回,才让夏无且相送,陪同王翦回府邸。

尉缭曾说秦王少恩,但秦王并不薄幸,对功臣宿将,还是满怀温情的,虽然有意提携李信,但也怕王翦今日建言不得用,这位战功赫赫的老将军气出病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夏无且摇了摇头,感慨了一番:”王老将军无事,只是他从军数十年,身经百战,受过刃伤、矛伤、箭伤、扭伤、摔伤,我都数不清有多少。年轻时还好,如今日渐老迈,身体便大不如前了,方才在车上,还笑着对我说,既然大王已有勇锐新将可用,他也是时候告老,回频阳去享天伦之乐了……”

“王老将军有意告老?”

李信面露惊讶,心中却微微得意,王将军的确是老了,不但身体大不如前,连思绪也迟钝了,大王之所以问他们二人伐楚需要多少人数,是因为秦国已连续三年用兵,想要凑六十万人,那等到明年秋收,举国动员才行。

大王的性情,虽曾有过一段隐忍的时光,但大权独揽后,却越发刚猛果决。决定的事,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必须要办成!最好是又快又好地办成!他不喜欢拖延。

受荆国背盟之辱,岂会再忍两年才报复?

王将军果然是老眼昏花了,连这都没想清楚?

大王任将,与宫闱之争一般,亦是新人笑,旧人哭,赫赫战功不仅是敌人尸骨铺成的,还得踩着那些先辈老将。

李信暗自摇头,口头上却叹息了一番岁月不饶人,而后便与夏无且告辞,径自回府邸了,秦王将在八月向百官诸将宣布这项任命,到时候肯定会引来无数质疑,质疑李信的年龄,质疑他经验不足……

李信需要用完美无缺的灭楚方略,狠狠打在他们脸上!

二十万人灭楚,他可不是在吹大话,而是有自己的一番底气,当年武安君以数万之师,便能举鄢郢,破江陵,现如今楚国守着东边的半壁江山,楚王又是个弑君自立名不正言不顺的,楚国内部战和不定,正好发动一场出其不意的战争……

用年少壮勇之将,凭借锐勇之师,挟灭魏之势,一鼓作气,攻下楚国!这就是大王的意图,李信觉得,自己完美领会到了,那几年在大王身旁的郎卫生活,可没有白费。

“伊阙之战前,武安君突然被穰侯任命为主将,当时的他,年方三旬,出身低微,无赫赫战绩,却一战而天下皆知……”

李信迈出咸阳宫大门时,又抬头回望那高耸的冀阙,眼中满是豪情。

“我必灭楚国八百年社稷,得胜而归,在此们处,献荆虏于王前!”

喜欢秦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