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秦吏 > 第122章 积粟

秦吏 第122章 积粟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20:52 来源:书海阁

秦人占领陈留的第三天,郦商在高阳里的家中,坐在草席上,擦拭着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铜剑。一边擦,还一边咬牙切齿。

被异邦统治的耻辱,对死难同伴的愧疚,种种情绪,让他心中义愤难平。

身为游侠,郦商对秦国是半点好感都没有,今日,新上任的秦吏在城门边宣读了律令文书,要求陈留人遵守。诸如“三人以上无故群饮,罚金三两”“壮者不事生产,终日游荡,为将阳罪”等……

这就意味着,魏国轻侠们曾经喜爱的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举酒高会,都将被禁止。若是没有验、传,甚至连城门都出不去,这不是要他们的命嘛!

自由自在,游侠儿最看重的东西,一下子就被严苛的秦律箍住了,在秦国治下,他们只能老老实实种田当兵。

愤慨之余,郦商脑海中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也顾不上跟大哥怄气了,立刻对捧着一卷破竹简翻阅的郦食其道:

“兄长,既然秦国禁绝游侠、策士,不重儒生,吾等不如离开陈留,前往睢阳!”

“先前那三千魏卒就退往了那边,据说魏王之弟,宁陵君公子咎就在睢阳,正招募三晋之士,背靠齐楚,一同抗秦。以兄长之才,未尝不能为他所用,说不定,还能说动齐楚合纵,反攻回来,赶走秦人呢!”

他想要这么做的初衷,倒不是“光复魏国”之类的念头,而是为了夺回自己“自由”的生活。

然而,郦食其却像看傻子一样,看着天真的弟弟。

“去睢阳?说服齐秦合纵攻秦?吾弟啊,你是平日里,听那些自称做过信陵君门客的轻侠吹牛太多了罢。信陵君、唐公都办不到的事情,我一介高阳贱民,能做得到?”

放在十年前,郦食其何尝没有类似的理想?

他家道中落,年轻时候连衣食都没着落,为了将幼弟抚养长大,只能从酤酒小贩做起,后来又装过儒生,替人写信为生,慢慢地才拜某位没名气的魏国策士为师,学了点本事。

他们这些学纵横短长之术的人,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远的有张仪苏秦,近的有大梁城里的唐雎。郦食其本想效仿苏秦头悬梁锥刺股,遍读策士之术,并采儒生学问,再游走天下诸侯,靠着三寸不烂之舌,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

可这十年间,他等来的,却是六国相继沦亡的消息。

于是聪明的他便明白,纵横家的好时代,永远过去了。

纵横之术要想有用,必须是天下诸侯保持均势,这种秦国独大,一边倒的战争,说客策士就成了小道,无用耳。

这时候去投靠秦国,似乎也迟了点,秦王的身边,已经站满了各方面的人才。想再像魏国的前辈张仪、范雎一样,来一场君臣际会?

四十岁的郦食其摸了摸自己一把胡子,觉得不太现实。

他很清楚自己的斤两,秦国中枢,并不缺他这样的出谋划策之人。

骤然富贵是别想了,先活下来再说吧。

但首先,郦食其得将他这个难以割舍游侠儿生活的弟弟骂醒。

“吾弟。”郦食其也不客气,夺过弟弟的剑道:“睢阳你不必去了,我猜不出两月,大宋郡必然不守!”

“兄长为何如此笃定!”郦商不服气。

郦食其自得地说道:“我不必出门,便知天下大势。”

接下来的一番话,听得郦商目瞪口呆。

“陈留,乃是魏国之冲要,四通五达之郊,兵之会地也,积粟数万石,城守甚坚。然而,魏将却不守而弃,将此地的积粟粮食尽数留给秦国,可见其愚昧不可救药!”

“秦人却看得清楚,先来攻取陈留,正是为了控制这里道里辐辏的要道,并夺取陈留的积粟粮食。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秦军据陈留之粟,大军东进,很快便能扫荡魏东诸县,再汇集到睢阳。宁陵君一向懦弱,担不起重任,他绝不可能挽狂澜于既倒,不可能成为第二个信陵君!”

郦食其笃定地说道:“这魏国,是亡定了!反正不管逃往何处,都是秦之郡县,你还是早早绝了这个念头,收敛游侠行径,好好做秦国治下顺民吧。”

郦商听得十分泄气,一屁股坐在草席上,抱着剑鞘一言不发。

郦食其拍了拍他的发髻道:“从明日起,你与那些与秦军交战的轻侠交好,难说会有人告发你,你且在家中,哪都别去。我去结交新任的秦国陈留令,再试试看,能否也做秦国的本地小吏。”

“兄长先前都不欲做魏吏,为何如今却想要做秦吏?”郦商十分不解。

郦食其看着弟弟,叹息道:“我不是说过了么,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者,方能存于世间。我若不做秦吏,庇护着你,指不定哪天,你就被秦吏按轻侠游荡罪抓了!”

……

郦食其猜想的没错,秦军之所以发兵占领陈留,第一目标,的确是陈留的积粟。

在陈留仓库处,奉命在附近驻守的正是黑夫所在的“千人”,回头看着那堆积如山的粮仓,黑夫有些感慨。说来也让人哭笑不得,那三千魏卒跑得太快,没来得及烧毁这座粮仓。而魏国的陈留令知道陈留恐怕是守不住了,正打算一发狠,举火将其焚之一炬的时候,却是陈留的父老拦下了他。

“春耕已被耽误,陈留仓里的粮食便是最后的指望,若一朝焚毁,陈留数万百姓,将何以为食?”

陈留令心软,在本地百姓的苦苦哀求下,竟放弃了焚粮,最后便宜了秦军。

民以食为天,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扼住了当地百姓的命脉,所以陈留人虽然依然仇视征服此地的秦军,却已经没有人跳出来反抗了。

此时此刻,秦军正忙着清点陈留仓的粮食,将那些谷子舂成米,以充军粮呢。

这时候,黑夫便惊奇地看到,几架踏碓,被从辎重部队那边运送过来,安放完毕后,让戍卒们就着粮仓外的石臼,日夜不息地舂了起来。

距离他家向安陆县工师献上此物,才过了短短一年,不曾想,秦国官府竟如此高效,不但在南郡各县,各乡得到了普及。在秦**队里,也把被命名为“安陆碓”的踏碓也成了军队出征必须携带的器械,广泛使用了。

这下子,安陆县的众人可自豪得不行,尤其是多嘴的季婴,开始对来自其他郡县的同袍吹嘘起来。

“此物可是安陆县做出来的,所以叫安陆碓!什么,你居然连安陆在何处都不知?嘿,真是无知,浅薄!”

他又指着黑夫道:“制作此物的工匠,正是黑夫的姊丈!黑夫,这些人不信,你过来说句话啊!”

黑夫笑了笑,没有理会,让季婴继续吹牛。

他想道:“看来在传播科技方面,秦国官府的确是极其高效的,这样一来,踏碓也会随着秦军征服的步伐,传遍山东六国吧,或许能让战后凋敝的经济,快些恢复。”

这么一想,黑夫就觉得,自己算是为这个时代的生产力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额,虽然这次,黑夫算是做好事不留名。

秦军在陈留驻留四日,稳定了当地秩序后,中更羌瘣下达了新的作战方略。

万余戍卒被分成了四个部分:一千人留守陈留,一名来自关中的二五百主被任命为临时的陈留令,两名五百主分别为陈留丞、陈留尉。这是秦军征服一地后经常做的事情,让军吏就地上任,实行军管。

此外,一千人运送陈留仓的粮食西返,大梁城下集结了十万多人,吃饭可是个大问题,羌瘣的使命之一,就是因粮于敌,反哺大军。

羌瘣自己,则亲帅六千主力继续东进,前往东边的魏国大宋郡:那里是魏国残余势力聚集的中心,宁陵君魏咎拥兵五千,在睢阳背靠齐楚,招募三晋之士,试图负隅顽抗,这些顽固分子,必须扫清。

至于剩下的三千人,则被分成了三个部分,分出朝陈留县的南边、北边、东北边进发,去攻取附近的三个县。

好消息是,黑夫他们所在的这个千人,也将向北进发,目标外黄县!

“万人军中,功劳不易得,但在千人的单独作战里,机会就多出了数倍!”

黑夫暗暗下了决定,这次,他一定不能错过!

……

就在郦食其穿戴好衣冠,开始试着与留守当地的秦吏攀谈之际,黑夫等人也随军离开陈留,朝外黄县进发。

与此同时,北方五十里外,外黄令张耳,也正焦虑不安地在府邸内踱步……

喜欢秦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