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生在唐人街 > 第66章 大时代下的惨剧

生在唐人街 第66章 大时代下的惨剧

作者:陶良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18:29:55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生在唐人街 !

苏木这只小蝴蝶,终究掀起了点风暴,让这个世界变得不同起来。

他不认识张麻子,两人只在威廉希尔博彩公司擦肩而过,韩老板投注时候,这家伙也在场,彼此聊了几句话而已。

就是这么点交集,导致张麻子的人生走到终点。

五天前他赌博欠了一屁股债,大约四万多美元,本想卷东西逃走赖掉这笔钱,最后却被逼着从楼上跳了下去,后背还有砍伤痕迹。

世道乱得很,尤其是唐人街这种贫民区。

五十、六十年代那会儿,街上哪都有混混,打架场面堪称大片,双方数百人群殴,真打的那种,警察就在旁边看着,混乱中谁被捅几刀,连凶手都难找,事后大多不了了之。

这些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苏丁财亲眼目睹过,近些年来被治理完,才稍微好了些,有钱人明白这边不安全,于是赚到钱的那些都迫不及待搬走,也就类似于苏家这种情况的贫民们,被逼无奈才继续留在老地方生活。

八十年代初期,大规模的斗殴少了许多,放高利贷、地下赌场、组织卖春等情况依然普遍,甚至连贩卖违禁药物、诱拐人口等案件也不少,张麻子自己不是好人,社会底层小人物,死了就是死了,可这次被他牵连害死许多人。

和苏木没有直接关系,他完全不知道这回事,起初以为移民局的人只是例行检查,两天后才发现,INS开始在唐人街地区进行大规模普查,抽调的人手众多,大有将滞留、偷渡过来的移民们全面遣返的架势。

苏家也被检查了,都是合法居民,INS的人很快离开。

接着苏木才了解到,这次整顿事件的起因,要从一艘货船说起。

张麻子有点门路,前年开始做起偷渡客生意,前些天刚巧一艘载有一百多名偷渡客的货船,停留在美国近海,等待他派船将偷渡客们接上岸,然而张麻子意外死掉,他们没人管了。

有海岸警卫队的人巡逻,那艘货船船长担惊受怕,食物和燃油都不够,总不能再返航开回华夏。

于是不管这群偷渡客死活,用枪将他们逼下海,距离海岸足有十多公里,扔了二十多个救生衣和救生圈下海,让这些人自己游到岸上去。

在这群华人偷渡客当中,绝大多数是四十岁以下的青壮年男女,为了赚钱才想办法来美国,还有赚到钱跑路的官员、老板,极少数人拖家带口,准备定居美国。

货船真的开走,留下漂浮在海面上的一百多人,起初为了抢夺救命的工具发生争执,不会游泳的那些人直接沉进海里。

两天一夜过去后,最后还剩下三十多人活了下来,被一艘渔船发现时候,大多已经奄奄一息,再后来,十多具尸体被冲到加州沿海的海边,其中最小孩子才四岁!

记者们报道这则消息后,引起轩然大波!

一场清洗势不可挡,总统都出面发布命令,不仅是华人,整个亚裔、墨西哥裔群体都倒了霉,短短一天时间里,监狱中塞满等待遣返的非法移民,媒体称之为“901惨案”……

苏木听说消息后内心复杂,近几年来据说华夏政策发生变化,来到唐人街的非法移民确实多了不少,当地人对此很有怨言,觉得被抢走了工作机会,对最近这场清洗拍手叫好。

美国从不是天堂,对富人来说可能是天堂,但对穷人们并不是。

从那些广播里透露出来的消息看,未来华夏应该发展得很好才对,苏木觉得很可惜,假如死去的同胞们没偷渡,以后说不定会有更好的发展,他清楚知道一个国家的崛起过程中,伴随着无数的赚钱机会。

老实说,像苏木这种出生在美国的华人孩子,对太平洋对岸的那个国家,其实并不熟悉。

只知道长城、故宫之类,老人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东西,偶尔也会学一学传统文化,多半不精通,苏木稍微好一些,喜欢看古诗、杂书、历史人物传记等等,有些看不太懂,也找不到人帮忙解惑,于是就凑合着糊弄过去。

绝大多数出生在美国的华人,也有故乡认同感之类的情绪,可他们毕竟没有亲眼见识过那片,祖先们生存繁衍、时代守护的祖地,谈不上多么深刻。

苏木最近突然想去看看,很想知道华夏如今究竟怎么样,居然会让许多人不惜冒死来到美国掘金。

不是一位两位,而是成千上万人涌到洛杉矶,导致唐人街周围房子租金大幅上涨,秩序一下子乱了起来,再加上纽约、旧金山等华人聚集地,移民和偷渡客的数量肯定更多。

根据最近INS负责人的公开发言,据说这些年来从华夏到美国的移民数量,远不止规定的两万个名额,另外每年还有大约两万五千名偷渡客,还说最近要开始整治偷渡现象,抓到就遣返。

这个年代消息不灵通,即使在报纸和电视上看见关于华夏的报道,多半也是些负面的新闻,国与国的立场不同,报道消息的角度也不同,苏木觉得亲眼目睹才能看见真实。

他对祖先们生活的国家非常感兴趣,可惜近些年来,当地人们日子似乎不太好过,想想身在美国的华人们,日子其实也不好过,街边垃圾堆成小山,一家几口挤在小房子里,属于出了名的贫民区,许多白人听说唐人街,就会联想到“肮脏”、“混乱”等词语,在社会上毫无地位可言。

对岸的居民们或许是在依靠臆想,以讹传讹描述出美国的“美好”,苏家条件在唐人街地区还算不错,赚的钱足以让许多偷渡客羡慕,却只能勉强度日,和“富足”这两个字没任何关系,更多美国华人赚钱不够日常开销,一个人工作养全家人,哪里够用。

暂且不谈改革开放引起的移民潮,其中或许有人能赚到钱,绝大多数都是在做无用功而已,有人卖了沪市市中心的房,也有人卖掉长安街上的四合院,带着钱来到美国谋生,从这个时代来看,貌似挺合理。

然而不同于发展两百多年,社会环境早已稳定的美国,大洋彼岸的华夏,正飞速往前发展,包括苏木在内的一大群人,已经隐约发现当中可能存在的机遇......

在九月三号这一天早晨。

苏木坐上灰狗长途大巴车,带着彩票奖金剩下的两万多美元,以及家里给的八百美元生活费,前往门洛帕克高中读书,昨晚再次吃了顿大餐,肚子有些不舒服,整个人无精打采。

老妈送他上车之后,忍不住哭了出来,而苏老头笑得挺高兴。

苏丁财在家做生意,没有送儿子去读书,反正都是加利福尼亚州境内,周末有时间见到,不用过于担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