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 第二十五节 组织安排

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第二十五节 组织安排

作者:要离刺荆轲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8:50:21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

张恒从空间中拿出两条沾满了蚕卵的丝帛,找到赵柔娘,让她去把这两条的丝帛放到蚕室中去,专门开出一个地方饲养。

赵柔娘虽然不知道小叔叔是从哪里找来的蚕卵,但却也没多问,反正小叔叔不会做坏事就是了。

意识中的空间的地方,终究是有限的,不可能全部拿来养蚕,只能少少的喂养一些在里面。

再者就是,张恒想看一看,在空间中繁育的物种,到了外面,是不是就真的优于其它同类。

到了黄昏的时候,张家就热闹了起来,听到了官府要来帮忙凿井的消息,村里面的村民们都来了,就连村里的里正也亲自提着礼物带着他的两个儿子上门了。

大家都知道,张家要崛起了,以后再也不能拿往常的眼光看待了。

“这张二郎是我看着长大的,我早就知道,他一定能够出人头地……你想啊,河间的小毛公,那可是天子都非常尊崇的大家呀,等闲的人能入得了小毛公的法眼?”村民在张恒家的院子里三五个一群七嘴八舌的议论开来了。

“那是当然!”一个人接口道:“不过,也是亏得这二郎碰上了一个贤惠的好嫂嫂,要是换了旁的人,夫君一死,那还不立马带着嫁妆家产改嫁?!”

“现在张夫人可算是苦尽甘来了,听说了吗?这张二郎的名声现在可是大的连我那在右扶风的表亲都听说了,往后这张二郎举孝廉做茂才,那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又一个道:“往后啊,这张夫人可是要享福啦,没看见吗?连县里的县尉,县令,现在都要给张二郎老大的面子,要不像这样的好事情,怎么轮得到咱们?”

在书房中听着这些人的话,张恒笑了。

这个世界总是这么现实,这还没有一个月呢,嫂嫂在他们口中就从不详变成贤惠。不过农村就是这样永远不缺少长舌妇,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一时嘴快给别人带来的伤害有多么巨大。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张恒走出书房。

看到张恒的身影,外面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众人静静的看着张恒,就连本村的里正也用着一种仰视的眼光看待张恒。

这就是名声的力量,现在张恒的名声在整个三辅都相当响亮,当在外的名声反馈到这个不过三四十户的小村子中,造成的结果就是,现在张恒几乎可以在这个小村中说一不二了。

“诸位……”张恒朝众人揖首道:“今天请诸位父老乡亲来到寒舍,主要是跟大家商议一下,这明日官府就要来帮咱们凿井,架桔槔了。咱们三辅人家,向来豪爽,这次可不能让北军的人说咱们的闲话,所以晚辈斗胆拟了一个招待,犒劳和慰问来帮忙的北军将士及县衙官员的方案,大家伙看看,若是成咱们就按这个方案来办!”

张恒虽然是用着商量的语气跟众人说话,可是他可没有真的要跟人商量的意思,也没这个必要,全村上下,能够识字的人估计就他跟正在努力学习千字文的赵柔娘了。

“张二郎,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吧!”人群中一个人立刻叫道:“二郎是有大学问的人,拟出来的办法定然差不了,还商量什么啊?”

张恒投桃报李,对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力挺他的人报以微笑。

却发现那人正是本村的里正张大牛。其实,张恒出生的这个小村子中,九成以上的人家都是张姓,甚至在百余年前,不少人还有着同一个祖先,所以,在这些人里有不少人甚至是张恒的族叔族伯。

于是张恒家所在的这个村子也被人习惯性的称为‘张家里’,在这个时代,假如不是很重要的战略要点或者经济中枢,很少会有人给小山村取名,大家都是按照习惯来称呼一个村子为‘集’或者‘里’

里正张大牛,在族谱上算是张恒的一个本家伯父了。

虽然说要追溯血缘的话,可能还要追溯到秦楚庄王的时代……那时候张家的先祖还窝在蜀郡的山村里……

张大牛虽然没有读过书也不识字,但是长期把持着张家里的里正位置,所以他这个人极为精明,见风转舵使的非常熟练。

他倒是想得仔细。

这张二郎注定是要飞出张家里这个小山村的,浅水养不了大鱼嘛。

既然如此,这张二郎在张家集的时候,何不什么事情都依着他来,以图将来回报呢?

众人见了里正都带头叫好,自然也没有任何异议,纷纷叫好道:“对极,二郎说该怎么办,咱们就怎么办!”

“好!”张恒拱拱手道:“承蒙诸位父老长辈看重,晚辈就斗胆了!”

“四哥,七叔,十一叔!”张恒看向几个身材高大的大汉,道:“你们三位是我们村子里最熟悉地形地貌的老庄稼手了,明日就麻烦你们帮着给北军将士指点什么地方最好凿井,什么地方最容易架设桔槔!”

“诺!”三人轰然答应。

“剩下的男丁,就麻烦大牛伯父统帅,明天一早就准备好扁担、水桶、斧头,随时待命!”

“好!”张大牛喜滋滋的点点头,这可是一个露脸的好机会!

“对了!”张恒看向村中的妇女:“各位嫂嫂婶娘会唱歌跳舞的,举一下手……”

刷的一下就举起了十来条手臂,其中甚至还有几个十四五岁云英未嫁的少女。

“好!”张恒在心中算了下,十几人应该是够了:“举手的各位嫂嫂婶娘细君,你们今天好好商量一下,看看什么东西你们最拿手,明日给北军将士们好好表演一下!”

“嫂嫂,这事情就麻烦您去安排了!”此事张恒倒是不敢掺和了。再者说了,张恒也不懂这个时代的民俗音乐与歌舞,就是掺和进去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好的!”嫂嫂爽快的点点头。

“余下的诸位嫂嫂与婶娘,伯母,明日就麻烦你们来帮着煮绿豆汤,送湿毛巾给在田里劳累的诸位叔伯父老和北军将士了!”张恒拱手道:“咱们张家里这次要让这四里八乡的人都瞧一瞧,咱们张家里每一个男丁都是好汉!”

众人被张恒挑起了好胜心,纷纷道:“俺们张家里从来没有孬种,个个都是一等一的好汉子,真丈夫!”

“二郎旦请放心,明日就看俺们的了!”

张恒又道:“明日虽说大家伙都是给自己干活,但是考虑到村中田地,晚辈家就占了一小半,所以晚辈也不敢让诸位白忙,明日每一个帮了忙的乡亲,晚辈都给发一个五铢钱,干的最好的三个人,每人再补发十个五铢钱,这三人中若是有租种了晚辈家田地的,今年的租税免半!”

张恒知道,要最大限度的调度起人们的积极性,必要的奖励还是得有的。

而且,张恒给的奖励并不多,合算起来也不过两三百钱而已,完全在可以负担的范围。

而区区两三百钱,就可以换来一个不错的名声,让人记住在南陵有个张恒不仅仅会写诗,重要的是还会做事情,这实在太划算了!

张恒非常清楚,在任何时代,一个有组织筹划能力的人,都是人才。

所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指的就是拥有组织调度筹划能力的人。

“某家在村里也有十来顷地,二郎既然都这样说了,某家在这里也说一句,二郎补多少,某家照例补多少!”里正张大牛立刻大声说道。

他的声音,随机就被沸腾的村民的叫好声所淹没。

张恒看了张大牛一眼,心道:这家伙倒是机灵,懂得大蛇随棍上。

看来这次的好处少不得也要分润一点给他了。

不过没关系,这种事情本来就是见者有份,而且这首倡,谋划可都是张恒,分到张大牛头上的不过是一个响应而已,算不得什么。

“父亲,几百钱啊,您就这么扔水里了?”回家的路上,张大牛的小儿子心疼的道:“一头小牛犊也不过才两三千钱啊!”

“糊涂!”张大牛给了自己儿子一个暴栗,打得他疼的叫出声来,张大牛摸着自己满脸的络腮胡子教训着自己的儿子道:“你也不看看,这张二郎是什么人?那可是一等一的精明人,这种人能干吃亏的事情?我告诉你小兔崽子,张二郎干什么事情,咱们跟着做就是,这好处肯定是少不得的,就算是吃点亏也无妨,现在跟张二郎处好关系,对咱们家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吃货!”张大牛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不禁越看越生气,随后他想起了什么,高兴的拉住长子的袖子问道:“你家小子今年快五岁了吧?”

“是的,父亲大人,丑男今年六月就满五岁了!”大儿子连忙答道,生怕回答慢了就要跟弟弟一样挨揍。

“好!好!”张大牛高兴的手舞足蹈:“赶明儿等丑男过了生辰,某便是砸锅卖铁,也要把丑男送去进学!”

“靠你们两个兔崽子来光大我们家的门楣,那是靠不住了!”张大牛兴奋的道:“只能靠丑男了,某现在算是想明白了,这人啊,一定要读书,不读书就一辈子都是个泥腿子!看看张二郎,念了几年书,如今到了县衙,县尊、县尉都要以礼相待,不敢得罪!”

想起自己的长孙,张大牛就仿佛一下子充满了力量,就连精神也充沛了许多。

第一更送上,继续求收藏推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