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 第两百三十四 再收弟子

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第两百三十四 再收弟子

作者:要离刺荆轲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8:50:21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

“济世安民,好名字!”,张恒亦不得不赞了一句。

看得出来,替这个少年取名的人,当初是抱着极大的希望的,否则,断然不会给他取这样的名字。

“大人赐,小子愧之!”,李世民微微弯腰,谦卑的说着,随即他看着张恒,道:“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小子谨而尊之!”

“士不可以不弘教……”,张恒笑了一声,问道:“少年,你想当那一种士?”

张恒这就是在考校他的学问了。

当年,子贡问孔子,何如斯可谓之士,。

孔子给出了三个〖答〗案。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这是上士。

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这是中士。

言必信,行必果,这是下士。

引申开来就是上士治国,中士治乡,下士治己。

张恒就是想看看,这个少年的书究竟读的怎么样……

当然,好在,他读的是儒家的书籍,若是法家或者黄老家,张恒就没办法考校了。

“愿一遂志向!”李世民躬身作答,却没有任何遮掩的道:“若不能,则退而求次!”,他的回答,张恒并不意外。

事实上,辛辛苦苦读书为的是什么?

还不是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只是,这个问题对于他这样年纪的人来说,显然难度有些高,张恒没想到他的反应竟如此灵敏。

心中顿时生起了爱才之心。

当初,孔子听到南容三番五次的诵读《白圭》于是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了南容。

张恒踌躇了一阵,心中百转千回。

终是下定了决心,问道:“少年,你可有老师?”

“学生家境贫寒,无裹身之衣,安敢忘名师教诲,只是叔父大人不以学生粗鄙”多番教诲,使学生不至于目不识丁!”李世民躬身回答着。

“善!”张恒大喜:“吾乃南陵张子迟,见汝勤奋,心甚爱之,汝可愿拜吾为师?”,这就是明目张胆的要收弟子了。

反正,张恒现在教一个也是教,两个也是教,不缺这点时间。

更重要的是,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就必须得有支持者。

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支持者比弟子更可靠的吗?

有子师徒若分,张恒接下来的计划就更有把握了。

张恒起意收这少年为弟子,一半是真爱其勤奋的读书态度,另外一半则是要拿他当质子了。

在这个时代,师徒名分一旦定下来,就没有更改的余地,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有了名分,张恒也就基本可以放心了。

当初,衡山王苒儿子刘孝为了活命”告发自己的父亲谋反,根据汉律规定,自首并且首先告发他人罪行者免罪。

这也算是,西汉版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了。

但刘孝忘记了,负责主持审查谋反案的是他家的世仇审卿。

于是,他悲剧了。

审卿首先判决”他告发自己的父亲,哥哥谋反,因此免除他的谋反罪,但是,他检举告发父亲”触犯了不孝大罪,按律腰斩!

有了这个判决先例之后,全天下的师长父祖就不必再担心被自己的亲族告发自己的阴事。

这就是著名的汉律刑罚中的亲亲相隐条款。

理论依据来自于《春秋》《论语》中记载的孔子跟人吹牛逼时可能无意说的话一个叫叶公的人,跟孔子炫耀,他们家乡有个儿子,发现父亲偷了羊”于是就检举了自己的父亲,说这是一个正直的人。孔子则说,在他的老家”正直的人不这样,父亲帮儿子隐瞒”儿子帮父亲隐瞒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全文,孔子都没说过,儿子检举父亲有罪这样的话。

但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历史就是一个任由人打扮的小姑娘。

历史都这样,更何况孔子的话?

为政者完全耳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断章取义,胡编乱造,曲解本意。

想着这些张恒就笑了,正如那些嘲笑他为,小人,的二货一般,只要多看一点的书的人,都会知道,他们所说,完全是放屁。

因为,在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禹稷躬耕,而有天下,,虽然不是孔子说的,但是却是孔子赞同的。

回过神来,张恒看着李世民,静静的等待着他的答复。

不出意外,叫李世民的少年郎,微微一愣,然后大礼跪拜在地:“老师在上,请受学生世民三拜!”

南陵张子迟,这五个字,在如今的关中,多少也算有些文名了。

尽管,那些张恒的敌视者不愿意承认,尽管,长安城的权贵子弟,施展无视**,装作没有看见过。

但是,确确实实的,张恒的名字在民间已经有了一定的号召力。

至少一点,大家都知道,关中出了个才子叫张恒张子迟,写的文章连天子都赞誉。

而在民间,汉室天子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连最高权威天子都赞誉了,那么老百姓当然会认为绝对没错。

“呵呵…………”张恒笑了起来,这个结果,并不出他的意外。

在这个时代,稍微有点名气的文人,开口收一个寒门子弟为学生,几乎都不会遇到拒绝。

因为,责任跟义务是相对的。

师生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收下一个弟子,就意味着要对那个弟子负起责任来。

“入我门下,当持君子之德,行内圣外王之事,否则,冉求可以为鉴!”张恒正色道。

冉求,是孔子门徒之一,但同时,他也是门徒中唯一一个被孔子亲自除名的杯具。

孔子曾经公开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一句话让冉求死了N年了,至今仍然被人鞭尸,被列为天下背信弃义,欺师灭祖的头号奸贼。

“诺!”李世民再一拜:“必不敢违老师之命!”

“善!”张恒让高老七扶起李世民,道:“世民吾徒,即入我门下,自当侍奉为师左右,这样罢,赶紧收拾一下东西,与我回转南陵!”,李世民听了,却面有难色,但师长之命,却是不可违抗的。

张恒知道他的难事,道:“我知你是孝子,便连令祖母一同与我走罢……”,“可是”李世民垂头道:“弟子家贫,无余钱拜师,更无半钱租房……”

“呵呵,痴儿!”张恒装逼的道:“君子安为五斗米所困”不为也,为师上不缺你那点钱,就先欠着吧,等你将来读书有了成就再还不迟!”

张恒当然不会跟一个暴发户一样”大手一挥说着包揽他跟他的祖母的生活、学习开支了。

虽然,不过是多两张嘴而已。

但是,此时,特别是关中的社会风气就是如此。

一是一,二是二。

许多百姓宁愿去借高利贷,也不愿开口向本族富人求接济。

李世民到底是个少年人,在言辞上如何是张恒的对手?

被张恒七绕八绕”绕晕了脑袋后,就不再坚持了。

事实上,现在,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在跟他聊子一会之后,张恒才知道”原来,他一岁多点的时候,父亲就死了,没半年,母亲就改嫁给了他人,他是叔叔李成抚养长大的。

在这样的家境之下”他若再坚持,那就不是聪明人了,反是个榆木脑袋。

李世民将张恒恭敬的请进家里”憨笑一声,道:“老师”弟子家贫,吃不起茶,只能用清水侍奉了!”,说着就给张恒跟高老七都倒上一杯水。

张恒不以为意,他此行的目的,本就不是来吃茶的。

就连收他为弟子,也不过是临时起意。

真正的目的,就是要为下一步让刘彻听话准备。

“世民,来了客人吗?”土屋里的一个小房间中,传来一个老迈的妇人在床榻上的呼唤。

“祖母大人……”,李世民看了看张恒,躬身行礼,道:“老师,请容学生去跟祖母大人禀报一二!”,张恒笑着点点头。

李世民就躬身走向自己祖母的卧室,很快,里面就传来了祖别俩低低的说话声。

没多久,里面就传来了那个老妇人的声音:“张先生,老妇祈求一见!”声音中气十足,跟之前的样子形成了明显的反差。

张恒已经知道,李氏当初是一等一的大富商,这么说来的话,这个老妇人,还可能是什么望族出身的女子也不一定。

于是就起身应道:“长者有名,小子安敢不从!”,就让高老七在门外等着,自己走进了老人的卧室。

一进屋里,张恒就看到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躺在一张残破的床榻之上,眼窝深陷,皮肤干瘪,但精神抖擞。

“张公子,我听说,你想收我家世民为弟子?”老人一见面就问。

“然!”,张恒点点头:“世民勤奋好学,吾甚爱之!”,“不瞒夫人,小子也是自幼没了双亲,是兄长抚养长大的,见世民之今日,如见昨日小子……”,“哦…………”老人这才释怀的点点头,这样的解释,才过得去,否则的话……以老妇人的见识,这个世界上,无视献殷勤,非奸即盗。

虽然她家已经没有任何可以被人窥视的东西。

但正因为如此,她才心中不安,直到现在,她才放心,连忙对李世民道:“,世民,快,跪下来给老师磕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