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 第两百零六节 米价回落

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第两百零六节 米价回落

作者:要离刺荆轲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8:50:21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长安城的城门缓缓的打开。

“都看什么呢?”,宣城门城门校尉王启年提着一壶小酒,正打算去找个安静的地方,就着炒豆,喝上一会。

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

这些天,长安的米价一路走高,让王启年家中在长安开的那个小米铺的生意异常红火,尽管米价今天早上更是涨到了八十钱。

但是”每天米铺一开门,立刻就会有无数百姓拿着沾满了油渍和灰尘的五铢钱,拼命的往前挤。

王启年想起前几天他姨夫跟他说话时的场景,姨夫当时得意洋洋的告诉他:“每天粟米不要卖多了,最多只能卖五十石,我听说啊,这粟米的价格还会涨,不涨到一百钱一石,是决计不会停歇的!”

“不需要涨到一百钱那么多,九十钱,俺就心满意足了!”,王启年想着”琢磨着应该见好就收了。

却看到城门口几个本该将路障搬开的卫兵,傻呆呆的看着前方。

他顿时就心头火起,提着酒壶就要过去踢那几个卫兵的屁股。

但,他才走到城门口,看向外面的时候。

王启年瞬间傻眼了。

“这是”,只见城门外的道路上停满了牛车、马车、驴车。

数百名穿着布衣的仓兵赶着各自的车子就要进城。

“奉太子令,吾等压粮进城!”,一个穿着司马甲胄的军官,一脸严肃的道”说着就拿出了盖着太子印玺的公文。

王启年傻傻的接过公文,拿过来一看。

顿时心中好似有十万个惊雷炸响,直炸得他耳朵发蒙,精神恍惚。

“完了……”王启年哀号一声。

看着那些各种牲畜拉着的车子上面堆满的一袋袋沉重的粟米。

王启年只觉得世界在眼前崩溃,整今天地都黯淡无光了。

要知道,之前长安米价涨潮一起的时候”他就在自己姨夫的带动和劝说下拿出了全副身家还跟人借了一大笔钱,跟姨夫在长安城里合伙开了那家小米铺。

因为自己家不是地主,所以必须从别人手中买粮。

好在,他是城门校尉,虽然只是个芝麻大的武官,但胜在现官不如现管”因此长安的几大米行还是给他面子,匀了些粮食给他。

做生意嘛…………吃独食是会被人妒恨的”只有利益均沾,才能长久。

即算如此他进的那几千石粟米也是以高达六十钱的价格买进的。

后来他看到粟米如此好卖,钱是如此好赚,于是横下一条心跟人借了高利贷,又去买进了一千多石粟米。

可是……

“怎么办…………怎么办…………”王启年心急如焚,拿着公文,脸上灰暗无光,有种世界末日来临的感觉。

先前他不是没想过,朝廷可能会干涉。

但是,这次米价疯涨的幕后推手,他可是听人讲的清清楚楚是朝廷几位大佬在幕后推动。

正因为想到天塌了,有高个的顶着。

他才下定决心的。

“太子怎么这么快出手啊”王启年心中悲泣不已。

“校尉,公文可有错?”,那个司马看着王启年,不动声色的问着。

“没……没错……”王启年回过神来,连忙回答。

司马,秩千石,已经算是可以独当一面了他没那个胆子在一位司马面前拖延时间。

“那,吾等就要进城了!”这个司马说着,就带着几个库兵,把城门口挡路的路障挪开,带着长长的车队进城。

同一时刻在长安的数个城门口,发生了同样的事情。

当长安居民刚刚从睡梦中苏醒,正提着篮子,准备去买些粟米回来存着的时候,猛然间就看到了数百辆满载粮食的车马从长安的大街上招摇过市。

沉甸甸的粟米将车轮都压的咯吱咯吱的响动。

“太子殿下押粮进城了!”在相互打听之后,长安百姓立刻就将手里的篮子往天上一扔欢呼了起来。

手里本来打算拿来买米的五秣钱更是小心翼翼的贴身收进怀里。

其实”大多数长安百姓是不缺粮的,一般人家里都有一月之食。

造成粮价高涨的原因无非就是某些人刻意宣扬今年夏天的关中旱灾导致关中缺粮。

今年夏天持续将近两个月的大旱,长安人当然是清楚的那时候朝廷可是下过诏书,还调集过军队抗旱的。

这样一来”生怕买不到粮食的百姓就恐慌起来,先是一部分人参与抢购”然后几乎全城百姓都参与进来了。

为了刻意制造恐慌情绪。

几个长安显贵列侯甚至亲自参与了进来”这让看到的百姓在心理上更加恐慌起来。

连列侯都没粮食了,小老百姓还不抓紧抢粮,更待何时?

但此刻,当朝廷开始调集储备粮进城的时候。

几乎所有的恐慌情绪都消散一空了。

谁都知道”朝廷在关中的几个大粮仓里存储了数百万石粮食。

虽然那些粮食是要供给边郡郡兵的,但朝廷从里面抽调出一百万石来应付粮价,还是可以的。

“早知道朝廷要调粮进城”俺昨天就不该去买粮……”一个男子痛心疾首的道:“俺昨天huā了一百多钱买了一石多,亏死了!”

“哈哈,俺运气好,昨天排队的时候”没排上……”另一个男子则哈哈大笑着道。

顿时,周围许多人都羡慕的看着他。

随着粮车进城,虽然朝廷还没开始售卖粮食。

但是,一股恐慌情绪在米行中已经不可避免的蔓延开来。

虽然几个大米行还想撑一会,继续拉高粮价。

但是,事实证明,恐荆青绪一旦产生,就不是一个两个人所能消弭的。

首先叛变高粮价的是一些小商人。

这些小商人本小家小,根本就没有承受市场波动的能力。

上午,长安的小米铺首先跳水,粮价先是从八十钱的高位”瞬间变成七十钱,然后一路走低。

到下午的时候,粮价已经跌到了六十钱”但是,却还是泛人问津。

除了几家家里实在没办法揭不开锅了,只能卖粮的人家外。

其他人根本就不关心粮价了。

只要家里还有粮,在朝廷已经插手进来的今天,谁还为粮价担“心。

便是一些真正想买粮的,也在观望了。

整整一天”几乎长安所有的米行门可罗雀”再不复往日的热闹。

“太子这是胡来!”某个豪华的宅子中,一个富商怒不可谒的将一个杯子摔到地上,对着跪在下面的一今年轻人道:“你成天待在太子身边”怎么没有听到风声,真不知道,我huā那么多钱,送你读书,更托人托关系,让你进太子宫做侍中,有什么用!”

“父亲大人,“”那今年轻人在父亲面前,老老实实的道:“我确实没有听到任何风声”只知道,太子昨天出去见了一个人以后,回来就进未央宫,可能问题就出在这里……”

“恩……太子去见了谁?”富商深吸一口气,立刻察觉到了问题的关键。

肯定是有人给太子出了主意!

到底是谁呢?

他的眼睛死死的盯着自己的儿子。

“好像是南陵一个叫张恒的人……”年轻人唯唯诺诺的回答着”这个事情,他也不是太清楚”毕竟他进太子宫才半年多,连地头都没混熟,只是隐约听到几个同僚的抱怨,因此才知道太子出宫是去见一个叫张恒的南陵士子。

“张恒?”富商眉头一跳”想了起来:“就是那个写,胡无人,的人?”

“大概是的……”,”,“真是好胆啊!”富商气的直跺脚。

虽然这次粮价风潮”他已经赚的满盘钵盂,但,谁会嫌钱多呢?

A

“父皇,今日幕时”粮价已径跌到了六十钱!”刘据跪在大殿上,淡淡的汇报着自己的工作成绩”心里面满是骄傲。

不战而屈人之兵,通过这次解决粮价风潮,刘据算是明白了此话得真正意思”心里全是爽快的感觉。

再没有比这种轻轻一挥手”就扭转局势的感觉让他〖兴〗奋了。

“太子这次做的不错……”刘彻点点头”脸上带着些欣慰。

本来,这一次他都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强力弹压了。

对于刘彻来说,杀商贾,算不得什么新鲜事,自登基以来,隔三差五他就喜欢找商人的麻烦。

至今为止,他只在建元新政失败之后,吃过那一次亏,其余时候,他与商人的交锋都保持着完胜的记录。

不过,刘据能如此轻松的解决此事,刘彻还是很满意的。

毕竟,刘彻也不是什么杀人狂。错非万不得已,身为天子”是不应该大开杀戒的。

“父皇,此乃儿臣拟定的下一步措施”刘据说着就将一份写在白纸上的方案递上去。

前天进宫,他只是为获取运粮进城的授权而已。

刘据当然也知道,凡事要一步步来,一口吃成胖子,不是什么好习惯。

“常平仓?”刘彻一看那纸上所到的措施,顿时就来了兴趣,仔细的将全文看完,刘彻也是不住的点头:“太子此策,老臣谋国,吾心甚慰!”

“制诏:令少府以五十钱一石的价格,向民间收粮!”刘彻只是稍稍一想”就一下子将粮食收购价格从目前的市价再砍下十钱。

五十钱这个价格已经差不多让米商没有任何的赚头了。

刘彻定下这个价格,在事实上来说,根本就没打算收粮,他只是给粮价定一个标杆而已。

如此明文的昭告天下,等于就是在告诉长安市民,粮价每石五十钱,才是正常的,高于这个价格就是不正常的。

此诏一出,等于就是彻底的将米行的利润给压榨干净了。

“已经赚了这么多了,不出点血怎么行?”刘彻得意洋洋的想着。

在他看来,这次没有出动军队抄家,已经算是给那些商人一条活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