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 第两百零三节 受打击的刘据(1)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

殿下,今日长安各大粮铺中的粮价已要七十四钱一石了。一个太子属官拿着一册白纸装订成的书籍,走进大殿中禀报道:“再这样涨下去”长安百姓会吃不起粟米了!”,刘据听了他的汇报”眉头也皱了起来。

自从进入建子之月(十一月)以来,长安的粮价就一路走高。

先是突破了往年的最高峰达到六十钱一石,起初,汉室朝廷也不在意”六十钱一石,虽然很高”但还在百姓的承受范围之内。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长安的粮价在不到十余天的时间中猛涨到七十钱,现在更是达到了七十四钱这样前所未有的巅峰。

不仅仅是粮价”油价和盐价现在都像一辆失控马车在宽敞的直到上狂奔。

数日之前,刘彻终于无法坐视长安城的粮价如此反常,于是命刘据全权处理此事。

这既是刘彻给到据的命令”也是给刘据的一个考验。

对于刘据来说”就是一个政治任务,此事能不能得到完美的解决,关系到他在刘彻眼里的地位和形象。

所以,刘据深知自己此时肩上的责任。

然而……

刘据感觉自己就是那个驾车的车夫,拼命的想要拉住狂奔不已的奔马,但可惜至今为止采取的一切手段和措施都没有效果,反而助长了粮价的不断攀升。

“油价现在多少了?”刘据问道。

“回禀殿下,臣昨日就听说,长安的油价已到十五钱一斤,升斗之民,现在已是点不起油灯了!”旁边,一个身穿太子少傅官服的大臣道。

此人正是故丞相石庆长子石德。

石德长相有些类似他的祖父石奋,天生相貌看上去就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人。

他年纪比刘据大一些,差不多五十四五的样子”说话走路都很轻柔。

但此时石德却是慷慨激昂的对刘据道:“请殿下即刻下令开仓,以解万民于倒悬!”,“开仓?”,刘据面对石德的这个提议,犹豫不决。

在丰年仓储粮食,以备救灾之用,这是周公所建立的制度。

《礼。王制》之中就说:三年之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之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凶旱水溢而民无菜色!

汉室建立以后,高祖刘邦被秦末战乱所引发的饥荒给吓怕了。

于是,根据周代制度,在各个战略要点和交通枢纽所在的城市建立了大量的粮仓,用以储存粮食。

当初,文景之治,巅峰之时各地粮仓里堆满了粮食,甚至许多仓库里的粮食放在里面前发霉了”串钱用的绳子都腐烂了。

所以刘彻即位之后,才可以那么大手大脚的huā钱。

但是如今文景之治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太宗和孝景两代先帝省吃俭用省下来的积蓄,早被挥霍一空了。

虽然现在长安附近的几个大粮仓中还是有着数百万石粮食的储备。

但是,那些粮食是军粮”同时也是战略储备粮。

倘若动用了那批粮食,边郡军队吃什么?

明年关中若是发生大灾,朝廷拿什么救济?

这些都是刘据所犹豫不决的原因。

揉了揉太阳穴刘据感觉自己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似乎就只剩下开仓平抑粮食价格这一条路可走了。

但是……

刘据非常清楚的知道,假如真的开仓平抑粮价的话。

那么首先他就过不了刘彻那一关。

更何况,开仓放粮,那是最平庸的手段。

若他这样做了那么天子会怎么看他这个太子?最少一个平庸无才的印象是跑不了!

披上衣服,刘据走出大殿”在左右簇拥之下,登上太子宫的宫墙,眺望着远处的街道。

刘据知道,在那条街道上聚集着长安城最多的米行。

放眼看过去,冬日的暖阳之下,整条街道都被提着篮子和布袋子的市民挤满了即使相隔了这么远,刘据却仿佛还能听到街道上长安百姓跟米行伙计讨价还价的话语看到百姓们脸上的失望和沮丧。

刘据是知道的,在长安城中,一户家庭全家辛苦一整年,大概只能收入两万多钱。

这虽然井起城外的农民收入稍微高一些。

但刘据曾经学着张恒写的那本《齐民要术》上的格式,在纸上给长安普通百姓算过一笔账。

一家五口,平均每人每月需要吃一石半粟米,五个人加起来,一年就是九十石,以如今的粮价来算,一家大小”全年光是吃饭就要吃掉七千钱。

普通百姓在如此高的粮价面前,如何吃得起?

想了想,刘据对石德道:,“少傅,吾在太子宫中好像还有十万石存米罢?”

“恩?”石德点点头,眼神闪烁的问道:“殿下您是要?”

“然!”刘据点点头,道:“少傅从吾宫中拿出五万石,先去平价售卖给百姓吧一一一一一一“五万石虽然只是杯水车薪,但刘据觉得,当此百姓困顿,民不聊生之时”能让长安百姓暂时吃到一天便宜米”也是好的!

若是这五万石可以让长安粮价回落到正常的五十钱每石。

那刘据做梦都会笑醒。

虽然明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刘据还是忍不住对商人有些幻想在他看来,自己身为太子”以身作则,将自己宫里的存粮都低价拿出来贩卖了,商人们应该会被感动,然后主动跟随他的脚步,让如今虚高的粮价回到正常水平。

“殿下…………”石德动了动嘴皮子,最终却是摇了摇头,他太熟悉太子了”在本质上来说,太子跟天子都是同一类人,认定了的事情”想要他回头,千难万难!

石德很清楚,这五万石粟米”进入现在的长安市场中,恐怕连个浪huā都翻不起!

但”他也没什么好办法,事到如今,却也只能寄望米商自己的〖道〗德修养了。

00000

事实上,商人的〖道〗德水平”跟当官的〖道〗德素养一样,全部都小于等于零。

“太子平买五万石粟米?”在长安城的某个米铺中,米铺的老板摸着自己圆鼓鼓的肚皮,笑嘻嘻的对那位将这个消息透露给他的男子道:“这是好事情啊!”

“老三!”老板对屋里喊了一句”很快,就有一个男子举着油灯跑出来”对老板揖首道:“主人,您叫俺?”

“恩!”老板使劲的挪动着自己肥硕的身子,道:“去将家里的那两百斤黄金,给我拿出来!”

“承蒙公子关照,长久以来照顾在下,在下委实是感激淋涕”公子可真真是小人的再生父母,小人无以为报,唯奉上少许的谢礼”以答谢公子的大恩大德!”这个老板满是肥肉的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容。

心里面却是腹诽不已:都说石氏乃是太子羽翼,但石家弟子却明目张胆的干起了挖太子墙角,拖太子后腿的事情,这还真是一个笑话。

但他也只能在心里腹诽而已。

反正,这太子的事情不关他事。

管他太子也好,石氏也罢,只要不妨碍他赚钱,就一切都好。

那个男子一听到,两百斤黄金,”脸上顿时就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恩”你的忠心,吾心里有数”明日太子宫里的粮食拉出来以后,你就带人来我这里直接拉走一万石罢!”这个男子笑呵呵的道”反正那些粮食不是自己的,卖给老百姓是卖,卖给依附自己的商人也是卖。

何必便宜了那帮贱民呢?

至于太子会怎么想,那就不是他所考虑的事情了。

在他看来”反正自己的家族根深蒂固”是汉室第一大世家,跟太子更是渊源深厚”想来,太子也不会为了区区几万石粮食来找他的麻烦。

即便是太子真的问起来”他确实是把粮食卖掉了,而且确实是卖给了,长安百姓,”任谁也找不到他的不是。

至手剩余好四万石,那当然是要留着给其他几家了。

这好东西,自然不能让一个人独占。

要利益均沾,才能捞到足够的好处。

没多久,布个下人就带着几个奴仆,抬着沉重的金箱走了出来。

“抬到石公子的车上去!”老板大手一挥道。

“诺!”

等下人们抬着金箱子离开”这老板就拍了拍手,一位身上不着寸缕的美人儿,莲步轻移,从里面走出来。

“奴家郭美娘见过公子!”,这个美人儿娇声娇气的盈盈一拜,顿时就让这个石姓公子身体都好像轻了三成。

“我知公子素来有君子风范”这窈窕淑女,自然要献给公子享用!”,老板笑呵呵的道。

“知我者,范君也!”石姓公子嘿嘿一笑,就走上前去,搂住那个光溜溜的美人,朝内室走去。

没多久,里面就传来了阵阵呻吟声。

老板摇了摇头,在地上吐了一口唾沫:“什么东西?错非投胎投的好,不过就是一个浪荡子!”,但”没办法,谁叫人家生在公侯显贵之家,似他这种商人,只能巴结,甚至还要献上连自己都舍不得享用的美女。

自从告缗令之后,天下的商人就学乖了。

都懂得了如今这世道,没有靠山罩着,任是有万贯家财,也不过是过眼云烟而已,转瞬就会烟消云散。

为了不成为朝廷的铁拳打击目标。

现在天下的商人们,但凡有些家财的,都会挂靠在一个朝廷显贵或者大臣家的子弟名下,逢年过节,四时送礼。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商人,已经不仅仅是商人了。

或许官商,淼恰当一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