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 第一百九十一节 新学生(2)

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第一百九十一节 新学生(2)

作者:要离刺荆轲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8:50:21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

第一百九十一节 新学生(2)

在心中想了想,权衡再三之后,刘彻开口问道:“后生,有没有兴趣也教一下老朽的幼子”

刘彻说话的时候,眼睛是钉着张恒的。

被刘彻这么盯着,张恒有一种被天敌盯上的感觉,背脊都有些凉梭梭的。

张恒听刘彻那么一问,心中乱糟糟的,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跟诸侯王沾上边的人,除非发生奇迹,否则注定了政治生涯的终结。

汉室历史上,只有三个曾经辅佐过诸侯王或者给诸侯王做过老师的人,最后依然能混进中枢,位列三公九卿。

其他人,譬如太宗孝文时期,天下闻名的贾谊,一朝被人赶到诸侯国之后,终身就再无复起之望了。

又如董仲舒,当初,公孙弘忌惮董仲舒学问比他高,就出了个阴招,让董仲舒去诸侯国为相,因此彻底毁掉了董仲舒的政治生涯。

在汉室前期的政治斗争之中,高层之间博弈,一旦有一方被赶去了诸侯国,那么另外一边就会很明智的选择放手,不再穷追猛打。

而那三个能从诸侯国的泥潭中杀出来,最终位列三公九卿的三位大能。

袁盎是因缘际会,正好赶上吴楚叛乱,朝廷不能少了这么一个知道叛军根底的大臣。

因此勉勉强强才混进了九卿队伍。

而卫绾,则是因为风云突变,当时的胶东王刘彘,摇身一变成了太子刘彻,所以,他这个老师自然也就扶正了。

至于韩安国,吴楚叛乱,韩安国立下了天大的功劳。

而且,韩安国能当上御史大夫,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梁王刘武当时已经死了很久了,就连梁国都被拆分成好几个小国,对中央政权不构成威胁的缘故。

因此,在朝堂,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恨某人,就让某人去做诸侯国国相罢。

张恒有些慌乱,这个突发状况,是他所未能料到的。

“装逼装过头了”张恒在心中哀叹一声。

但他能怎么办呢?

回绝吗?

就以私人身份来说,回绝刘彻都不妥当。

若摆上明面,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人权一类的说法。

皇帝分配你一个工作,你还唧唧歪歪,想不想要脑袋了?

再者,张恒现在可以说,还是戴罪之身,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这就是对我的惩罚吗?”张恒心里想着。

但事已至此,纠结于细节无用,关键还是怎么应对了。

“王翁能这样说,是看得起晚辈”张恒低头,心口不一的道:“但是晚辈才疏学浅,恐误人子弟”

“呵呵,怎么会?”刘彻笑着反问道:“你的这些方法,老朽看,很不错嘛,老朽的幼子,交给你来教,老朽放心”

刘彻想了想,似乎也是感觉他那样说,对于张恒可能有些残忍了。

毕竟,大好前途,就此葬送,谁心里都不会舒服。

刘彻自己也觉得有些可惜,便道:“吾的嫡长孙的妻子,现在也已经有生孕了,等生下来,吾决定,启蒙的事情,亦要交给你负责”这样一来,刘彻就觉得,给张恒留下了一条不错的退路了。

反正张恒还年轻……

“空口支票”张恒一听,在心中苦笑一声。

刘彻的这些话,顶多是个安慰奖罢了。

刘据的长子的儿子,一旦降生,不知道有多少人眼睛发绿在盯着,怎么可能轮到他张恒?

不过,刘彻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

张恒若还要唧唧歪歪,就是给脸不要脸,敬酒不吃吃罚酒了。

没有办法,在刘彻面前,张恒只能服软,道:“晚辈恭敬不如从命”

“善”刘彻点点头,道:“过些日子,吾便命人带幼子来拜师”

刘彻起身,看了看周围,跟旁边的金日磾耳语几声,便道:“老朽在这附近有个庄子,过些时间,便会让幼子搬过来,以后,一切就拜托后生了”

“愿为长辈效劳”张恒躬身道。

“后生,别灰心”刘彻看了看张恒,道:“这个世界是很奇妙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地位,就像朝堂之上,一时风光,并不能长久……多想想万石君”

说完,刘彻就带着金日磾,告辞一声,离开了张恒家。

张恒将其送到门口。

“万石君……”张恒把玩着刘彻话里面的意思。只是一想,就知道刘彻所指了。

万石君石奋,其实也是外戚出身,他的姐姐是高祖刘邦的妃子。

高祖在世之事,石奋不过是区区一个侍中,仅仅因为侍奉刘邦侍奉的好,而混了个秩。

在当时,汉室天下,谋臣如雨,猛将如云。

韩信,萧何,陈平,曹参,王陵,一个个将星闪烁。

高祖驾崩,孝惠即位,那些开国重臣依旧大部分健在。石奋依旧是个小虾米。

太宗皇帝拨乱反正,剿灭吕后家族之后,石奋也仅仅是个不起眼的小官,秩不过千石而已。

可是,等到太宗皇帝中元年间,石奋就当上了九卿了。

到先帝之时,上到天子,下到庶民,见到了石奋,都要以礼相待,恭恭敬敬了。因为已经没有比石奋资格更老的人了……

“这是让我跟人比命长,拼资历吗?”张恒苦笑一声。

但,石奋是石奋。

张恒永远学不会石奋的本事。

张恒的性格,决定了他,绝对不会逆来顺受。

张恒想了想,其实,教一个皇子启蒙,对他影响不是太大。

一者,他本就不太想当官,有了这个事情,正好可以拿来当挡箭牌,以后刘据登基,若想要他去当官,这就是最好的借口……避嫌嘛……

二则,像这种名不正言不顺的事情,只要张恒没挂上某某王太傅的头衔,未必能对他造成太大的影响。

“反正我绝对不会接受某某王太傅的官衔”张恒想着。

在这个世界,想要当什么官,或许难度很大,但若不想当官,却很简单。

朝廷的征辟令下来了,今天病了,明天手伤了,后天感冒了,士子们有的是办法逃避朝廷的征辟。

像公孙贺那样被强行逼着当上丞相的例子,太少了

“恩,以后我就干脆往职业皇家教育家方向发展算了,专门给皇子启蒙……”张恒心中忽然来了一股不服输的狠劲:“这样,几十年后,坐在皇位上的,全是我一手教出来的……”

只是想想,张恒都觉得兴奋不已。

“恩,刘据的那个即将出世的孙子的老师,我当定了”张恒握紧了拳头,暗暗道。

虽然,那个竞争压力非常大,盯着的人不是一个两个。

但张恒仔细想想,觉得自己还是有胜算的。

首先他跟刘据关系很好,其次,刘彻也承诺了,虽然皇帝的承诺通常等于一张废纸。但至少比那些连承诺都没有的人有优势。

“东家,方才那位是……”高老七走到张恒身边,心有余悸的问道。

“恩”张恒点点头,高老七是个聪明人,不需要跟他说太多,这种事情心知肚明就好

“太一神啊……”得到张恒的确认,高老七有些不敢相信了。

以前,高老七就经常听说,当今天子年轻时候的种种荒唐之事。

但,当故事中有自己参与之后,高老七才感觉,这种事情一点也不好玩。

“那……”高老七看着张恒欲言又止。

“恩……”张恒叹了一口气,道:“你没事了……一切都过去了”

是的,刘彻方才既然没有过多的盯着高老七,那么就说明,他不大想追究那些过去的事情了,只要高老七别在犯案,那刘彻也会高抬贵手,看在张恒的面子上,和那些功劳上放高老七一马。

不过,高老七是没事了,但张恒却有些麻烦了。

为了渡过这个难关,张恒不得不背上了很可能导致他将来没办法朝官场发展的包袱——虽然张恒一直不是很愿意做官,也没办法适应官场生活。

但,那终究几乎堵死了一条未来可能的道路。

从今以后,张恒要有所作为,就真的是只能靠在幕后给刘据出主意,教教汉室的新生代,通过这些可能不是很靠谱的手段,来获取权力。

所以,刘据那个还在娘胎里的孙子的启蒙工作,张恒必须抢在手上

但这些事情,张恒不想跟高老七说。

说了也没用,顶多不过是让高老七从忠心变成更忠心而已。

“陛下,就这样了吗?”在顺着沂水河,向灞陵前进的路上,金日磾对在马车里闭目养神的刘彻问道。

“恩”刘彻点点头。他知道,金日磾的意思。

无非就是,金日磾在为张恒感到惋惜,同时也对朱安世那么轻易的逃脱制裁,感到惊讶。

但,方才,刘彻已经看出来了。

为了朱安世,张恒费劲了心思。

既然如此,他当然会成全,但是,刘彻不是什么乐善好施的慈善家,要想让他不追究,那么张恒怎么能不付出一些代价呢?

虽然,刘彻那样做,或许会断绝了张恒将来的仕途。

但是,刘彻觉得,若张恒真有管仲伊尹之才,那么一切障碍都不会是障碍。

当年管仲还射过齐恒公一箭呢

就是他刘彻,不也曾任命过废太子临江王的启蒙老师窦婴做丞相。

所以,一切外在因素,在刘彻看来都不是决定因素,能真正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只有他自己本身

今天感冒了,早上起来就不舒服,下午去看医生,有一点发烧,挂了两瓶点滴,悲催啊。

恩,继续码字去。A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