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 第十六节 一张白纸出南陵【二】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

“竹子造纸,闻所未闻,若真能成事,张君青史留名自不必说,便是天子亦要褒奖!”王莒看着水缸中的竹子道。

“这有什么想不到的?”张恒笑着道:“只要多动动脑筋,其实在生活中就可以竹子造纸的依据!”

既然人家老爹都说了,要张恒改变一下他这宝贝儿子死读书的坏毛病。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何况张恒目前有求于人家,更是尽心竭力。

于是张恒便决定稍稍的引导一下这个年纪比他年长十几岁的王莒。

“敢请赐教!”王莒倒是谦谦君子,也没想太多。只是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张恒发现,这个王莒面貌虽然还算俊秀,但是鼻子好像有一点大了,影响到了整体的面部外观。

人家的鼻子是大是小,干我何事?张恒笑着将心中那个可笑的想法抛诸脑后,问道:“王兄可见过小童在河边戏水?”

“见过……”王莒有些疑惑的道:“只是不知,这与这竹子造纸有何关联?”

“王兄难道就没注意到,在河水中经常有些团状的漂浮物?”张恒笑着说道:“王兄若见过那些漂浮物,那么只要稍微细心观察一下,便会发现,这些团状漂浮物大抵都是百姓漂洗丝麻,衣物,渔网之类以及上游的草木在水中经过河水不断冲刷后形成的!”

“鄙人打小比较好奇,上个月偶然在河边见到一块这种漂浮物不知是何原因挂在岸边的草丛上,鄙人当时也是无聊,便用树枝将之挑起来,却竟然发现,这种团状的漂浮物在晒干后居然可以在上面书写文字,而且,比目前市面上一般所售之纸张轻便,白皙。便萌生了借此制造白纸之念!”

其实张恒所说的,是后世东汉那位发明真正白纸的蔡伦的故事。

这得感谢张恒曾经交过的一位做幼教的女朋友,若没有她,张恒估计也就了解不到蔡伦发明纸张的起源与由来。

在后世,这些小故事,小贴士,经常会出现幼儿园的故事会中……

“这……”王莒只觉得,这颠覆了他的想象。自懂事以来,老师们总是告诉他,要相信书本,这世间的真理都在书中。

然而,此时,王莒却猛然间发现,原来这世界上居然有些事情,有些道理没写在书中。

“无论是做人,还是读书,要多想想,多看看,仔细观察,冷静分析,沉着应对!”张恒却是趁热打铁道:“便如我吧,从小我就爱想,为什么一大一小两个石头在高处同时坠落的时候,不是大的先落地,也不是小的先落地,而是同时落地呢?这其中是否有什么奥秘与道理?又譬如说为何我的左手打一下右手,不光右手会疼,何以左手也会觉得疼?为何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为何我向后拉扯一根麻绳,麻绳断裂的时候,我的整个身体会向前面倾斜?”

张恒一点也不害臊的无耻说着。

反正早就有前辈说过了,抄一是为罪,抄万则为雄,炒得一百万,文豪随手来。

“起初,鄙人以为这些都是些不太重要的胡思乱想,也就没仔细去揣摩,然后来蒙毛师不弃,收入门墙,授以先圣之学。经先圣点化,鄙人方才浆糊灌顶,醒悟到了这些事情或许关系重大!”张恒意犹未尽的感叹道。

“先圣?”王莒奇怪了,问道:“敢问是哪位先圣的那本书?”

“多了去了!”张恒摆摆手道。

“还请先生赐教!”不得不说,这王莒还真是好学,立刻就颇有先秦学子风范一般,揖礼请教。

“《礼》曰: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成。”

“仲尼曰: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者次!”

“论语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又曰:吾日三省其身。这些都是圣贤在告诉我们,多看多想多观察,保持一颗好奇心方才是真正的读书之道,亦是为人之道!”

张恒漫不经心的说着,听到王莒耳中却像掀起了滔天巨浪。

他想起了孔子拜师幼童的故事,是啊,便连孔子都有不知道,不了解的地方,何以老师们总说一切真理都在书中呢?

“王兄,恕我直言,尽信书,莫如无书!”张恒最终拍拍已经有些恍惚的王莒的肩膀道。颇有些教育的意味在其中,让张恒感觉很爽,这种教训他人,特别是一个应该来说非常虚心好学的人的感觉,非常的不错,特别是这个人无论身世年纪,都远比张恒大。

“那么,敢问张先生……”王莒此时对张恒已经颇为信服了,认为张恒在学问上比他强。事实上,张恒也就是一个花架子,吹吹牛可以,真刀实枪的辩论经典的话,估计这王莒只用半只手就可以完胜张恒。

但已经被张恒的问题把脑袋搞昏的王莒那里会怀疑这些,只当张恒乃是传说中那种隐于市井的大才,因此也不顾年纪比张恒大一截,持弟子之礼问道:“先生对于仁德,有何见解,家父总说在下太过宽厚,太过相信仁德,担忧在下不能继承家父的事业和祖先的宗庙。可在下那过世的舅父却告诉在下,仁德乃是继承家父事业必须的素质。这让在下时常感到困惑,实在不知该听谁的!”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张恒将最后一桶清水倒入水缸中,坐到地上道。他可不希望,自己影响出一位残暴的贵族子弟,在张恒看来这个世界上最好全是善良忠厚诚实之人,这样他才有发挥的空间。

“先生当真这样认为?”王莒惊喜道,看得出来,这个孩子虽然年纪一大把了,但长期被他老爹给压抑,就差压抑出心理病了。

所以,难得遇上一个与他志同道合的,且老爹也认可的朋友。当下便有些欢喜了。

不过张恒却也是不希望这个王莒变成一个只讲仁义道德的蠢蛋,那样的话,估计那位王翁得找他的麻烦了。

便道:“当然,鄙人以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心中存有仁德宽厚之心的人,才能够真正的让人们佩服,信服。不过……”

张恒笑了笑,道:“中国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何以纯用儒术呢?张弛有度,宽严并济,方是为人处世,安邦兴国之道啊!”

“这么说吧,鄙人曾经在听一位贤人说过:对待自己的朋友,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自己的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般残酷。鄙人以为此言大善!”

“霸王道杂之……”

“对待自己的朋友,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自己的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般残酷……”

王莒在口中念叨了好几遍,最后俯身道:“莒,谨受教!”

“王兄快快请起!”张恒连忙扶起他,道:“探究学问而已,何必如此大礼?”

接下来十几天,王莒隔个几天就要来一次张恒家中。

有时候是上午,有时候是下午,但是每次都只能待上个把时辰,就又好像有什么急事一样急匆匆的赶回长安。

倒是在不经意间,张恒那次所做的那首《胡无人》与在囚车中喊出来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居然在三辅地区传开来了,特别是那首《胡无人》居然传到了河间,张恒师长毛苌之子甚至还特意写信来询问,说什么连天子都特别赞许这首诗,将之抄录在书简中时常观看。

这个张恒倒不惊奇,毕竟再没有比《胡无人》更加应景的专拍当今天子马屁的名诗了。

只是这诗竟然传播如此之快,令张恒颇为好奇那王姓老人的真实身份。

拐弯抹角的试探询问王莒,却每次都被委婉的告知,这个需要张恒自己去当面询问。

这些日子里,秦二官全家都被京兆伊给押回了长安,等待他们全家的,必然是死刑。

就在秦二官被押解回长安的当天,几个自称是南陵县县尉的下人的人,专门找到张恒,送上了丰厚的礼物和一封感谢信。

信中南陵县县尉还热情的邀请张恒去他府上做客。

这倒是题中应有之意,毕竟,若非张恒,这位县尉估计怎么也想不到居然有人用无辜诅咒于他。

不过,这十几天来,老天爷却是很不给面子,一直没有下过任何的雨水,整日整日都是红火的太阳。

气候开始变得不正常了,受到气候异常的影响,连沂水河的水位都急剧下降,张恒家中的七八顷土地面临干旱的威胁。

受此影响,张恒也就没什么时间去县尉府上做客。

不过好在,空间中的蚕儿开始陆续结茧了,一只只足足有小半个鸡蛋大小的彩色蚕茧出现在空间中,让张恒充满了期待。

便连栽种在里面的粟苗都开始抽穗了,一粒粒小小的青涩粟谷开始出现在粟苗身上,看这样子再有最多一个月,这些粟苗应该就可以收获了。

抱歉,晚了点,这章删删改改的,特别麻烦。

继续求收藏推荐ING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