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 第一百四十四节 重阳(1)

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第一百四十四节 重阳(1)

作者:要离刺荆轲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8:50:21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

第一百四十四节 重阳(1)

时光匆匆,不知不觉,已是八月底了。

早上起来,推开门,才发现,院子里的梧桐树的叶子,已经掉光了,光秃秃的树干,告诉着张恒,冬天的脚步在渐渐接近。

张恒出了门,跟高老七招呼一声,说是去外面买麦种,实则是借此机会掩盖空间的秘密。

不过今日正巧又是东渡坞的集市开墟之日。

“不知道能不能在那里碰上高得贵……”张恒心里想着。

小马驹小明越来越长的不像一匹挽马了,它的血统,也令张恒好奇了起来。

张恒是知道的虽然动物的生长过程中,营养很重要,但是基因更重要。

就像一只蚂蚁永远不能变成大象。

走了大概半个时辰之后,张恒就来到了已经开门的东渡坞。

因为快到冬天了,所以集市也格外热闹了起来。

小小的东渡坞外,挤满了各种摆摊卖货的行商,张恒甚至还看到了几个关东商人的招牌。

“卖冬衣拉,上好的冬衣,淮南出产的丝麻编制而成……”

“卖各种种子了……”

“上等蜀锦啊,快来看看啦”

之所以会如此热闹,主要还是因为,两个传统节日快到了缘故。

一个是九月九日重阳节,《吕氏春秋》有言::“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在战国时期,重阳节就已经有了,不过那不过是一个庆祝丰收,祭祀天地鬼神,酬谢神恩眷顾的节日。

时至如今,重阳节已经渐渐增加许多新的项目和习俗。

譬如说,在重阳节这一天,整个关中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在身上带茱萸,吃蓬饵,饮菊花酒,因为根据传说,这能令人长寿。

所以,东渡坞的集市中,有许多商品都是跟重阳节有关的。

像什么茱萸、蓬饵、菊花酒,随处可以见到有人在叫卖。

另外一个重要的节日则是旧历新年。

如今,汉室天下通行的太初历,实行的历史不过区区十五年而已。

在太初历之前,天下通行的乃是继承自秦朝,传说乃是上古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帝所创造的颛顼历。

根据颛顼历,一年始于冬十月,而非是春正月。

所以,冬十月的第一天,也就是颛顼历的新年。

说到底,太初历实行的时间还是太少了,在民间,仍然有许多人习惯将冬十月视为一岁之始。

这就造成了现在,汉人一年可以庆祝两次新年。

在集市里买了些茱萸、菊花酒一类的重阳节必备物品。

“索性多买一点,到了重阳节,就给十里八乡的老人,一人送上一点”张恒想了想,就干脆买多了些。

既然自己已经被做为孝廉报了上去,上面的人随时会来核实,那么这戏就当然要做足。

虽然如今的重阳节,还不是后世那个重阳节,没有敬老的意思在其中,但这样做做,却也无可厚非。

不多时,张恒就买下了一石多菊花酒,一袋子的茱萸,足够给南陵的老人每家都送上一份了。

但是价钱却便宜的很,总共才花费了不到千钱。

“好像一时没注意,又买多了”张恒看着自己买下的东西,头疼了起来。

在后世的时候,他就有这个毛病,一进商场,只要兜里有钱,就会完全无法自制的买东西,通常等醒悟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

不过没关系,张恒在集市里逛了一圈,很快就雇到了一两个专门给人搬运商品的劳力。

这些劳力,大都是附近村子里的佃户或者是农民,就趁着有空闲,专门给人搬运东西回家,赚点钱补贴家用。

因此,雇佣他们便宜的很,两个人加起来只要十钱。

这两个劳力还各自带了一辆独轮车。

“就装到一辆车上吧”张恒见他们想把东西分别装上两辆车,连忙制止道:“我还要买些东西……”

这要买的,当然就是麦子了。

不买些麦子回去,张恒怎么向别人解释,自己凭空像变戏法一样变出优秀小麦种子的事实?

“你们知道,卖小麦的人在那里吗?”张恒四处看了看,既没看到高得贵,也没见到有卖小麦的。

想了想,这个集市,这些做劳力的应该是最熟悉的,张恒便对他们问道。

“在那边……”一个劳力答道:“一般像小麦、大豆这种喂牛马的饲料,都是在那边卖”说着就给张恒指了个方向。

张恒照着他指的方向,很快就找到了一个摆满了大豆、绿豆、麦子等物的商贩摊子。

只花费了不到九十钱,张恒就买到了三石麦子。

麦子的廉价,让张恒咋舌不已。

按照这样的价钱,要两石麦子,才能抵得了一石粟米。

买到麦子之后,张恒让那两个劳力在集市门口等着自己,他独自一人在集市中走了两圈,走遍了每一个角落也没见到上次的那个高得贵。

不由得非常遗憾。

“看来得问问老七了”张恒想着。

事到如今,要弄清楚小马驹小明的血统,唯一的线索就在高得贵身上。

“走吧”张恒挥挥手,对一直在门口等着的两个劳力道。

“恩”两人推起独轮车,就跟着张恒走了起来,边走边问道:“敢问这位公子,这些东西是要运去哪里的?”

“张家里”

“您是张二郎?”另一个人听了张恒的回答,惊呼道。

“恩,在下就是张恒”张恒笑着说。

“那……那……二郎尊下,俺也想租您的地,不知道……”第一个劳力结结巴巴的问道,还颇有些紧张的样子。

现在这南陵县的十里八乡,谁不知道,张家里的张恒,仁义大方,广施恩惠?

光是发放小鸡小鸭给佃户们养,那就让很多人都羡慕不已。

这主要是因为,张家里的媳妇,每次回娘家的时候,都会跟娘家人说一下张恒的事情,当然,为了让自己在娘家人面前更有面子,她们就难免稍稍夸张一点。

于是,种种传言因此而起,大多数外人,至今不知道,张恒不是免费提供雏苗,而是跟租地一样,要收租子的。

这就更加剧了,外村人对张家里的村民和佃户的羡慕。

前两天就有两个今年新来的佃户,拐弯抹角的张恒提起,他们有两个亲戚想要过来张家里,给张恒做佃户。

但让张恒拒绝了。

现在,张家里暂时是不缺人的,也没必要盲目扩张,张恒现在最缺少的还是各种工匠。特别是泥瓦匠、木匠。

“真是不好意思,我家的地,已经基本上租光了,二位想要租的话,明年来张家里问问看”张恒这次也不例外,婉转的道。

这也是自然的。

张恒今年还不是孝廉,就已经有差不多三十顷地了,明年的话,肯定只多不少。

介时势必要再次扩招。

“那俺就明年来”那个劳力虽然有些失望,但却马上接口道。

“好,好……”张恒笑着点头,这两个劳力都是壮年男子,身强力壮,而且看上去挺老实的,这样的人,是最好的佃户人选。

两人听到张恒的许诺也是大喜,忙不迭的道谢。

没多久,在闲聊之中,张家里就到了。

张恒对这两人也颇有些好感,便道:“好了,两位,到地方了,可以放下东西走了”反正就这么几步远了,让这两人早点回集市去赚钱,也算是做了件好事吧。

说着,就要掏钱给他们。

但这两人说什么也不要,还硬要帮张恒送回家。

张恒怎么可能会占他们这个便宜,当下就掏出二十钱,硬塞到他们手中。

一个好名声,需要从点滴开始维护,更何况,像这种穷人的小便宜,张恒占了,心里会愧疚。

要占便宜,还是该去占老刘家的……

“二郎真是太仁义了”拿着手里热乎乎的五铢钱,这两人当然会懂得说些好话了。

他们没想到,自己那么一拒绝,竟然拿到了比约定的工钱还有多一倍的钱,这实在出乎他们的意料。

当下就推着独轮车,继续前进,嘴中道:“既拿了二郎的钱,俺们当然就得给二郎把事情给做完,否则,俺们出去会被人指断脊梁骨的”

张恒也就由得他们去了。

回到家里,让他们两个帮忙把小麦跟茱萸、菊花酒都搬进自己的卧室中,然后张恒又把他们送到门口。

回家里看了看,这会赵柔娘跟霍青君带着霍青君的三个来照顾她的侍女还有小黑犬阿黑,又不知道到哪里疯去了。

嫂嫂在闺房里绣着手帕。

机会大好

张恒赶紧溜回自己的卧室,关上门窗,然后就抗起一袋小麦,进了空间,把空间里装好的麦种取出来,如此往返数次之后,这偷梁换柱的戏法就算演完了。

张恒看着堆在地上的麦种,整理了一下衣冠,开门出去,找到高老七,道:“老七,你去通知一下,那些要种冬小麦的人家,等下都来我家中领取麦种”

“诺”高老七老远就见到了张恒带着两个男子,推着车回来,当然知道,东家买回麦种了,便兴冲冲的跑去通知佃户们。

“俺倒要看看,东家是如何令这土地可以一年两获的”高老七心中想着。

若是东家果真能够令土地产出一两两获,而不损地力,产量如常,高老七觉得,那东家就肯定是当世圣贤了A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