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 第868章 量子世界背后的神秘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868章 量子世界背后的神秘

作者:晨星LL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3 15:48:28 来源:书海阁

随着围绕准黎曼猜想的争论终于尘埃落定,《数学年刊》编辑部在收到了陆舟的关于“超椭圆曲线分析法”论文的投稿之后,在最短时间内向陆舟的邮箱发来了邮件。

在邮件中,《数学年刊》编辑部首先向他表示了先前他投稿的那篇论文已经成功通过了“同行评审”的环节,与此同时《数学年刊》将在本月结束之前,为“准黎曼猜想”的证明单独刊发一期特刊,用于刊登他那篇长达三十多页纸的论文,以及其中所用到的“超椭圆分析法”这件独特的数学工具。

一般而言,只有重大的数学命题获得突破性的成果时,才有可能令作为四大顶刊之一的《数学年刊》,为其专门出一期特刊来刊登这篇论文。

而以准黎曼猜想这一命题在解析数论学界的分量,无疑是配的上这份殊荣的。

并且与此同时,考虑到超椭圆曲线分析法对黎曼猜想的研究可能将起到启发性的作用,以及如果不掌握这门数学工具可能无法理解论文中的部分过程,于是《数学年刊》编辑部便做出了将两篇论文放在同一本特刊里一起放出的决定。

对于《数学年刊》编辑部的安排,陆舟并不是特别在意,无论他们是打算拆开刊发,还是合并在一起出一期特刊,对于他来说都没有什么影响。

也许围绕着准黎曼猜想的话题,可能会一直刷屏到明年年初才会渐渐消停,也许直到明年年底数学界才能慢慢普及他在证明准黎曼猜想时运用的数学思想。

不过对于陆舟自己来说,这个命题自从被他证明之后,便已经是过去式了。

更何况,再次之前他已经将预印本挂到了Arxiv上,现在至少半个数学界的学者都已经看过了他挂在Arxiv上的那篇预印本,他所期望的事情已经完成了。

剩下需要他做的,便是将准黎曼猜想的成果,进一步推广到“真·黎曼猜想”身上……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预印本放出的这三天里,似乎不断地有人在ε的取值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而这个数字也从最初的无穷小,变成了有穷的数值。

根据Arxiv上的数据以及Mathoverflow这种数学界八卦论坛的统计,ε的数值每天、甚至是每小时都在被刷新,向着12的方向大步前进。

而截止到目前为止,这个数字已经被刷新到了六千万分之一。

就在几乎半个数学界,都在疯狂地参与到这场寻找更大的ε的“数学竞赛”中的时候,同时也发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众所周知,论文是讲究时效性的。

一个研究成功谁率先完成,那研究成果便归属于谁,然而由于期刊的学术严谨性导致审核周期通常会很长,因此很多人会选择挂预印本的方式占坑。

然而挂预印本并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所有问题,比如你前脚刚做出来了ε=0.01的研究成功,别人已经做到了ε=0.1,那么在他的研究成果发布之后,你的研究便失去了登刊的价值。

这对于数学界来说是一件好事儿,但对于一名需要论文去毕业的博士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因此,在将研究成果挂在Arxvi上之后,几乎所有人都期望第一时间发表自己的结果,甚至是不惜选择一些名气没那么大、审稿周期稍短的期刊。

然而不巧的是,由于这些论文引用了陆舟提出的超椭圆几何分析法中的部分内容,然而陆舟自己的论文却还在审稿阶段,根本没法标注引用。

什么?

你说陆舟挂在Arxiv上的预印本?

想都不用想,大多数正规期刊和审稿人都是很倔强的,是拒绝投稿人在论文中引用“未经过同行评审”的预印本的。然而若是不加引用标注,直接使用Arxiv上的成果,却又存在被视作抄袭的嫌疑。

因此,便发生了如此令人哭笑不得的一幕。

明明都知道这结论是对的,但大家都没法用。

不少人在完成了论文之后,想投稿都没办法投,只得把自己的论文也挂成预印本的形式放出,同时一边紧紧关注《数学年刊》的动向,争取在陆舟的论文登刊的第一时间投稿自己的论文。

这大概还是第一次,期刊的刊稿速度被科研速度甩在了身后……

……

另一边,送走了老朋友们的陆舟,坐上了停在机场门口的SUV,返回了钟山国际的别墅。

虽然现在整个数学界就像是掀起了淘金热一样,几乎所有相关领域的学者都投入到了对ε取值的探索中,但对于ε的取值研究,陆舟却并不是特别感兴趣。

如果无法直接将ε推进到12的话,大概率最后的结果会和当初孪生素数猜想的研究一样,无论如何巧妙的在复平面上选取那条超椭圆曲线,最终都只能无限接近12,而无法跨越最后一步。

这段时间里,他除了偶尔关注下Arxiv上有没有人用他的超椭圆曲线分析法做出了开创性的成果之外,或者开发出什么新玩法之外,便是借助金陵大学的资源,满世界搜集关于黎曼猜想的重要文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在研究陷入瓶颈的时候闭门造车是大忌,多接触一些新奇的想法多,或者与从事同一领域的学者交流,才有可能擦出思想的火花。

也正是因此,法尔廷斯教授在临走送他的那份大礼,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回到家中,径直来到书房坐下,陆舟迫不及待地拿出了那本笔记,将它摊开在了桌上。

正如陶哲轩所说的,这本笔记上记录了许多很有意思的想法。

其中一部分是已经被法尔廷斯教授本人检验过,并证明行不通的,也有一些干脆就是纯粹的脑洞,或者说他觉得有点希望,但还来不及去尝试的。

这本笔记若是到了别人的手上,恐怕看懂都不太容易。

但对于陆舟来说,却正是他最需要的东西!

一行行翻阅着笔记,陆舟的眼神渐渐染上了几丝兴奋的表情,不过就在他翻到了一页折角的位置的时候,却是忽然微微愣了一下。

有别于前面那些碎片化的记载,在这折角的一页上,印着一行行工整的字迹。而有别于前半部分的内容,这一部分的内容是用德语书写的。

陆舟并不会德语,但所幸有小艾在这里。

在小艾的帮助下,他很轻松地便完成了对这一页内容的翻译。

令人意外的是,这一页的内容并非是记叙什么学术成果,反倒像是一篇……

日记?

【在研究希尔伯特教授的论文时,我在他着作中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猜测。如果将黎曼ζ函数的非平凡零点写成ρ=12 it的形式,则那些t与某个厄密算符的本征值一一对应。如过这一猜测成立的话,那么黎曼算符应该是一个特殊的随机厄密矩阵。】

【在马普学会的下午茶时间,我与物理研究所的克利青教授认真讨论过这个问题,我们都被自己的发现给吓了一跳。】

【令人意外,像是黎曼ζ函数这样纯粹的数学问题,居然会与量子力学产生联系!事后,我与爱德华·威腾在邮件中交流过这个问题,但很遗憾的是并没有讨论出什么有用的东西。】

【如果以前我有选修过量子力学就好了,让现在的我再去研究物理,恐怕已经来不及了……】

食指从折角的痕迹上轻轻滑过,轻轻将笔记放下的陆舟,脸上渐渐开始浮现了一丝震撼。

不只是蒙哥马利和戴森教授……

远在德国的法尔廷斯教授,同样注意到了黎曼ζ函数在量子物理中的投射,甚至还与他的另一位老朋友克利青教授、以及理论物理学界的大牛爱德华·威腾交流过这个问题。

然而遗憾的是,他们虽然不约而同地意识到了这其中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并没能成功地挖掘出这背后的秘密。

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如果将ζ函数的非平凡零点对应于某个量子力学体系的能级,非平凡零点的全体则对应于该量子力学体系的能谱,把这一体系的哈密顿量称为黎曼算符,如果黎曼猜想成立的话……将对应怎样神秘的量子力学体系?

反过来,如果能够寻找到一个本征值的全体与Riemannζ函数非平凡零点相对应的厄密算符,或者说的更通俗点,找到这样的“黎曼体系”,是否也意味着能够从物理学的角度证明黎曼猜想?

陆舟脸上那感兴趣的表情,越来越强烈了。

虽然他更倾向于通过纯粹数学上的研究去揭示黎曼猜想背后的物理意义,但这并不妨碍他对眼前的一切、以及从那未知的神秘中所揭露出的冰山一角而感到震撼。

两条毫无关联平行线,在跨越了一个半世纪的时间之后,居然交汇在了一起。

遥远的十九世纪,可不存在什么量子力学,然而却有那么一个函数,能够于之遥相呼应……

就在这时候,放在桌角的手机忽然响起铃声,打断了陆舟的思绪。

伸手将手机拿起,陆舟按下了接通的按钮,将它凑到了耳边。

就在他刚准备不耐烦地说一句“喂”的时候,电话那头的那位却是先开口了。

带着几分尴尬地意味儿,电话那头的那人轻咳了声。

“……那个,陆院士,您还记得我吗?”

喜欢学霸的黑科技系统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