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 第155章 院士的考验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155章 院士的考验

作者:晨星LL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3 15:48:28 来源:书海阁

时间过的很快。

四月二十号,卢院士从沪上返回金大开会,会议结束之后,让陆舟去了一趟办公室。

陆舟一进门,老人便看过来,笑着问道。

“准备的怎么样了?”

陆舟:“差不多了吧……还望教授手下留情。”

卢院士:“差不多了?那行吧,我就随便考你两道题好了。”

说着,他拉开抽屉,从里面抽出来一张a4纸,放在了桌子上面。

“笔在这儿,拿过去写写?”

陆舟接过了纸笔,看了眼上面的题目,眉头狠狠抽搐了下。

说好的两道题,纸上分明写着三道题。

而且说好的随便考考,在哪一道题都不像是容易的样子……

卢院士笑着问:“怎么,看不懂?”

“怎么会,”陆舟笑了笑,看向题目,脸上浮现出思索的表情,“就是看上去,有点不太容易。”

卢院士笑了笑没说话,翘起了二郎腿,等待着他动笔。

不太容易?

这要是容易了,那考得还有什么意思?

怎么说他也是个院士,院士带的研究生,能和普通教授带的研究生一样吗?

这些题目本来就不是给研究生做的,而是他招博士生的时候,拿去考察那些面试者的专业知识水平的。

三道题能做出来两道,那便是合格了,三道题要是能做出来三道,那就可以说是优秀了。

他自己带的四名博士生,都是能做出来三道题的水平。虽然考查的题目不相同,但层次却是差不多的。

就在卢院士等待着陆舟动笔的时候,陆舟已经迅速将三道题都过了一遍,然后看向了第一题,也是对他来说最容易的一道题。

第一题,考察的是群论。

不过,考察的却不是数学上的群论,而是群论在量子力学中的应用。

由于“群论”这个数学分支是早在“量子力学”出现之前就由数学家独立创造的,不像“微积分”那样是由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共同创立的。因此、群论对于物理工作者来说是“舶来品”,学起来困难,用起来不顺手。

不过对于“数学出生”,再入“数学物理”的陆舟来说,处理起来却并非那么的困难。

【氢原子能级偶然简并的群论解释】

题目很短,信息量却不小。

氢原子的简并度高于一般原子的现象称为“偶然简并”。然而传统量子力学并无法解释偶然简并现象,一直到群论的引入才让这一现象得到理论上的解释。

闭上眼睛,陆舟在脑中回忆着此前学到的量子力学知识,回忆着关于氢原子的一切。

然后,用数学的方法建立模型……

睁开双眼,陆舟深呼吸一口气,终于拿起笔,并在纸上写到。

【令氢原子哈密顿算符为H=P2/2μ-Ze2/r……】

【在库仑势情况下体系存在一个龙格-楞次矢量,记为M’=……】

【群Casimir算子的本征值C=……】

【……】

看到陆舟做题的速度,卢院士的眉毛微微挑了挑。

他本来以为陆舟在这道题上至少也得花个二十来分钟的时间去思考,没想到他已经动笔了。

而且,思路完全正确。

本来他还打算在陆舟想不出来的时候提上两嘴,不过现在看来,是不用了。

【对于能级E(n 1)与量子数(n、1)有关简并度为Σ2(l 1)=n2……】

看到答案,卢院士心中默默点了点头。

第一题,正确!

并没有注意去看卢院士脸上的表情,陆舟继续向下一道题投去了专注的视线。

第二道题,是关于量子场论中狄拉克空穴理论的一些问题,考察的是对狄拉克方程的理解和一些关于场论的理论知识。

这种纯理论知识,对于陆舟来说没什么难度,在药物引导的专注状态下,看进去了的东西基本是不会忘记的。

对于他而言,相比起需要稍微想一会儿的第一题来说,这是一道送分题。

没有停留,陆舟很快动笔,用论述性的语言解答了题目中提出的各种理论性问题。

看到陆舟做出了这道题,卢院士的脸上浮现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不错,他确实没看走眼。

这小子是个研究理论物理的好苗子,以他现在展现出来的天赋,甚至比他带的四个博士生,更有希望继承他的衣钵。

如果不是学校已经给他制定了通向更高平台的人才培养计划,他甚至想过,干脆让他在自己这儿直博算了。

当然了,他也就是这么想一想,去更高的平台上汲取科研养分,他也是支持的。

解决了第二道题,陆舟继续看向了第三道题。

然而在看到第三道题的时候,他愣了下。

第三道题,是一道关于“弦论”的题目。

所谓弦理论,主要试图解决表面上的不兼容的两个主要物理学理论,即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之间的矛盾,并欲创造的描述整个宇宙的“万物理论”,也就是传说中的“大一统理论”。说起来,这个理论的发现,还和数学有着不小的的渊源。

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的维内奇诺,本来是想找到描述原子核内的强作用力的数学公式,结果在一本老旧的数学书里找到了有200年之久的欧拉公式,并意外地发现这公式能够成功的描述他所要求解的强作用力。

这听起来很像是武侠小说里面的情节,但事实就是如此的巧合。

就在这样的巧合之下,弦理论的雏形便诞生了。

包括后来的波色弦理论、超弦理论,以及着名的爱德华·威滕提出的“一统江湖”的M理论,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

建立一个描述宇宙万物的“大一统公式”,这几乎是理论物理学的终极目标。

然而比较尴尬的是,国内的弦理论发展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

凝聚态物理本身就站在理论物理学的对立面暂且不说,理论物理学界似乎也不太愿接纳这个“数学怪胎”。

甚至包括国内理论物理学的泰斗,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物理学家之一杨老先生,便表示过对弦论不以为然的观点。反倒是国内的数学界,对弦论持接纳、开放的态度。比如邱老先生,就跨界给弦理论“点赞”过。

然而让陆舟有些琢磨不透的是,这第三道题考查的不是弦论的知识点,而是问自己对弦论的看法。

看法?

对理论的看法?还是对理论发展的看法?

这是一道主观题吗?

笔尖在纸上停了很久,一路过关斩将到最后一关的陆舟,一时间有些迷了。

喜欢学霸的黑科技系统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