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 第1366章 不寻常的地质构造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1366章 不寻常的地质构造

作者:晨星LL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3 15:48:28 来源:书海阁

轮胎碾过砂砾,发出咯吱的声响。

一望无际的荒漠中,一辆火星车迎着漫天飞舞的风沙,缓缓地行进着。

在这片已经许久无人打搅过的生命禁区中,除了这辆由AI操控的全地形勘察车之外,只剩下一些微生物还在苟延残喘。

时间仿佛带走了它能带走的一切。

在这个已经死掉的世界中,每一颗砂砾上都刻满了荒凉。

不过,对于这颗死掉的星球而言,今天绝对是意义非凡的一天。

随着那引擎的轰鸣声顺着稀薄的大气传来,一座银白色的圆环从空中缓缓降落。四道粗长的火焰和气流在它的前端推开了一把弧形的伞,隔着老远便吹开了地上的红沙,甚至掀起了一场规模不小的沙暴。

似乎是听到了从天上传来的动静,这辆全地形勘察车探头探脑地转动了顶部的全角度摄像头,向空中投去了“困惑”的视线。

也正是这回眸的一瞥,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给记录了下来。

如同彗星撞击了地表,当圆环撞击地面的一刹那,那道伞状的火焰被瞬间扑灭了,取而代之的是滚滚沙尘如同倒流的瀑布一般冲上了天空,如浑浊的云层一般拉开了昏暗的天幕。

【资料已经收录……标签设定中。】

【设定完成。】

没有感情的字样从显示屏上闪过,对这座银白色圆环失去了兴趣的“爬虫”,继续沿着原定的行进路线向前,它的主人给它设置的任务是勘查火星地表的地形地貌以及自然资源。

这些年来它一直在干这件事情,并且直到机械损坏或者电量耗尽之前,它会一直这么干下去。和那个与它沟通的人工智能不一样,对于其他无关紧要的东西,它并没有除了记录之外的多余的好奇心。

并没有和这位早些时候就来到火星上的“同事”打过照面,着陆之后的殖民舱甚至没有稍作休息,立刻开始了部署工作。

约莫有四五米长的合金杆直直地打入了地表,将殖民舱牢牢地固定在了地面上。

紧接着那银白色的金属外壳,沿着四个方向向外拓展,就如同是膨胀的甜甜圈一样,向外展开了模样和安全气囊有些相仿的种植区域。

部署的工作非常顺利。

就像他们在大西北的沙漠上无数次演练过的那样。

站在殖民舱的通讯室内,梁有成通过控制台连接到了悬停在环绕轨道上的徐福号,对当前的情况作了简单地汇报。

“这里是火星殖民地前哨,我们已经成功着陆。”

“这里的气候和环境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恶劣,不过所幸的是一切顺利……殖民舱已经完成部署,到目前为止装置运行都还算稳定,没有发生什么棘手的故障。”

“稍作休整之后,我们会立刻开始今天的工作。”

尽可能言简意赅地做完了工作汇报,梁有成将这段简讯发送向金陵航天发射中心的同时,也将它更新到了徐福号的任务日志上。

再接下来,就是出舱行走、插旗拍照等等一系列的例行仪式了。

就在这些例行仪式进行中的时候,一辆模样形似越野车的四轮火星车从缓冲室外的车库中缓缓开出,由行星地质学家范博士驾驶着,沿着笔直的轨迹驶入了一片沙海。

他的目的地在距离殖民舱7.2公里之外的“水源地”。

那里是一处位于地表二十米之下的地下冰层,坐落在一座小型盆地的正中央,根据金陵高等研究院提供的估算数据,其储量规模大概在1.5~4亿立方左右。

虽然地球上许多水库都能轻松完爆了这个储量规模,但相对于月球上的水资源状况而言,这个储量已经能够凸显出火星的“地大物博”了。

对于这座殖民前哨而言,水资源是首先必须得确保的东西。它意味着淡水资源和氧气,是整个人工生态系统能够运转的最根本的物质基础。

其次是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

虽然火星上稀薄且浑浊的大气使得太阳能和风能不那么容易被利用,但能够就地收集能源的话,还是好过动用昂贵的核能。

毕竟应用在空间站、航天器上的核聚变技术,和盘古堆上的还是有点区别。

后者是正儿八经的磁约束点火装置,释放的是恒星级的能量,从点火到热排放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因地制宜的设计,需要上百名工程师来维持装置的稳定运行。

而前者只不过是一种基于液相金属中声致发光现象制造的脉冲式聚变装置。

这套装置虽然体积比盘古堆、羲和堆等等一系列巨无霸小巧无数倍,但无论是能源利用的效率、总功率还是单位电量的成本都远远比不上前者。

而这也正是即便月宫号上有配备这种聚变电池,但仍然铺设了远大于本体数倍的太阳能板的原因之一。

目前金陵高等研究院正在研究,如何在月球上修建一座精简版的一代磁约束点火装置,用来给IMCRC对撞机以及月面科考站中的其他“大功率实验设备”供能,顺便在启发一下二代氦三聚变技术的同时,解放一下广寒市经济特区的生产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毕竟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月球上的能源缺口还是不小的,完全依靠太阳能板和蓄电站还是有些难熬。

至于目前连名字都不配有的“火星科考站”……

这种挂逼级别的供能设施还是别想了。

火星车停在了盆地的中央,从车上走下的范同放下了牵引在火星车后方的移动式钻孔,熟练地操作着手中的平板,先是用地震波测了一遍地层数据,接着分别对三个区域10、20米深度的岩层进行了多组岩芯采样。

“岩芯取样完成。”

一串电流音之后,梁队长的声音很快从通讯频道中传来。

“情况如何?”

“简直难以置信……我指的是正面意义上的难以置信,”靠在火星车背后的已经收起的移动式钻孔设备旁边,范同看着手中的平板,脸上写满了古怪的表情,“金陵高等研究院那边提供的数据准确的让人难以想象,让人忍不住怀疑他们是不是偷偷去过一趟火星……他们是怎么收集到这么准确的数据的。”

梁有成也不是很清楚这其中的内情,不过他对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也不是特别的感兴趣,作为世界顶级研究机构,金陵高等研究院自然有他们自己的办法。

何况,他们还有陆院士。

任何匪夷所思的事情,放在那个男人的身上,都会显得合情合理起来。

“也许是从新弗吉尼亚号的残骸上收集到了美国佬的资料,好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管他的,既然资料准确,我们这三年就不用为淡水资源发愁了。”

超过1亿立方米的淡水储量。

别说是三年,就是他们的人口翻上十倍,用上三百年也用不完。

原本殖民舱就属于生态友好型,对外部资源输入的需求非常长小,情况乐观的话,他们甚至可以做到水资源的完全内部循环,只不过消耗的能源会相对更多一点就是了。

“还有别的事情吗?”

“嗯……还有一件事情,我得向您汇报。”

语气中带上了一丝激动,范同继续说道。

“先前我在做地震波检测的时候,在这附近发现了一条……有点儿夸张的地震裂纹。”

“地震裂纹?”梁有成皱了下眉头,“你确定……是地震裂纹?”

“我可以肯定!绝对不会有错,那种断裂构造只可能是天然的地震活动才有可能产生。因为地势比较低的缘故,它很幸运的没有被风沙掩埋!然而令人惊讶的是,根据我在文献上了解到的资料,火星的地质活动应该在几十亿年前就停止了,这种常见于板块运动活跃地区的地质构造……非常的不寻常。我能下去看看吗?”

行星地质学是他的专业。

此时此刻他心中的兴奋和激动,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虽然只是一道小小的断裂口,但它的发现却有可能改写人类文明对火星的认知!身为一名学者,还有比这更令人激动的事情吗?

相比起范博士的激动,梁有成则显得相对冷静的多。

出于谨慎的考虑,在思忖了片刻之后,他最终还是否决了这一充满风险的提案。

“你先回来再说,你今天的任务已经结束了,还是不要节外生枝比较好。”

范同:“我向你保证,绝对不会有危险!它的深度大概只有十米左右,就算没有安全绳我也能爬上来……当然,我会好好地将它系在腰上的。”

“现在回来,这是命令,”梁有成用不容拒绝的语气说道,“将你的发现拍摄下来记录到今天的工作日志,明天我会让明文哲跟着你去。”

沉默了许久,最终通讯频道中传来了一声轻叹。

“好吧……你说的也对。”

有些不舍地看了身后的那道断裂口一眼,范同有些可惜地摇了摇头,将工具扔回到了火星车上,重新钻进驾驶舱里。

看着屏幕上开始返回的定位信号,站在通讯室里的梁有成也总算是松了口气。

确认淡水资源是今天的最后一项工作。

从着陆到现在一切都很顺利,他不想在弄出一些节外生枝的事情。

不过话虽如此,对于那个本不应该出现的“地震裂纹”,他的心中同样充满了好奇。

他已经打定了主意,等到范博士回来之后,便让他将情况汇报给地面指挥中心那边,由地球上的研究员们决定,是否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调查……

喜欢学霸的黑科技系统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