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 第1064章 Z博士又出手了!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1064章 Z博士又出手了!

作者:晨星LL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3 15:48:28 来源:书海阁

当初通过神经接入技术给李高亮同志装上钛合金价值,让他重新站起来的时候,高等研究院的信息技术专家就曾经和他感慨过这个话题。

不只是让脊神经受损的截瘫患者重新站起来。

如果能够将复杂的视觉信号和听觉信号,也像动作信号那样经过编译之后进行模拟,让设备与神经假体或者大脑直接连接,说不准那种幻想中的让意识潜入数字世界的神经接入式虚拟现实技术,也将不再是个幻想。

当时陆舟就表示,这确实是个有意思的课题,可以研究一下,不过当时还有一堆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做,这件事情也就被他扔在了脑后。

现在,恰逢碳基芯片技术出现革新性的突破,身上的积分又多的没地方花,被那个叫叶南的人提醒了一句之后,这事儿又被陆舟重新想了起来。

想到还躺在休眠舱里的薇拉,陆舟觉得如果自己暂时还没法让她醒过来的话,至少得试着为她做些什么。

虽然他也清楚,这玩意儿能在她身上管用的希望,相当的渺茫……

换了身衣服之后,坐在电脑前的陆舟,将自己写下来的东西梳理了一遍。

简单的来说,该技术的核心部件,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模块。

一个是神经信号的采集,一个是神经信号的处理,最后便是对神经信号的模拟,也就是最后将信息反馈给大脑的阶段。

这三个核心部件,技术难度是按顺序依次递增的。

神经信号的采集非常简单,早在80年代就已经存在EEG传感器这种东西了,也就是所谓的脑电图传感器。而发展到了今天,这项技术有多先进,甚至已经超过了一般接触不到这项技术的普通人的想象。

无论是硅谷的Eyemynd创建的由用户通过意念即可导航虚拟世界的VR系统,还是18年时美国佛罗里达大学16名学生完成了世界首场脑电波无人机竞赛引发的轰动,都是这种技术的一种体现。

至于第二项——也就是对神经信号的处理,难度相对于神经信号的采集,则要复杂一些。

虽然表面上看这玩意儿考验的不过是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但事实上它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程序性问题。

这种复杂在于人类对自身大脑的了解所知甚少,除非是有限的情况,视觉信号,听觉信号以及嗅觉信号对大脑刺激,远远比不上动作信号那么强烈。

想要将这些信号进行区分,并且编译出一套用来架构虚拟现实世界的指令集,以及操作系统……这等等一系列的工作,都可以归类于第二项。

至于第三项,将经过神经信号调制解调器处理的电信号传递给大脑,也就是对用户的体验感影响最为直观的呈现环节,则是整个神经接入式虚拟现实技术中最最复杂且困难的部分。

原因很简单。

就像人们在发展该技术的第二个核心部件上碰到的困难一样,如果连了解大脑这台机器都做不到的话,又如何向大脑这台机器输出可以被它读懂的信号?

目前比较前沿的做法是,在大脑皮层的位置植入一个神经假体。

不过就目前来看,这一技术主要还是被用来修复神经损伤造成的功能性障碍,距离模拟视觉、听觉、嗅觉等等一系列信号还有段不小的距离要走。

目前在这个领域,走在比较前面的是西班牙巴塞罗那加泰罗尼亚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研究所,通过基于石墨烯材料,该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正在设计一款电极与大脑组织界面交互的“神经接口”,至于现在具体研究到了哪一步,也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事实上,对于第三个核心部件,陆舟掌握的技术储备也不是很多。

他通过积分兑换到的“答案”,主要还是集中在第二部分——也就是神经信号的调试解调器上。

至于让大脑读懂来自调制解调器的信号这一块,他也仅仅只能做到视觉模拟的那一步而已。

至于听觉和嗅觉甚至是触觉与兴奋等等一系列的感觉,都只能借助外部刺激去实现。

比如,在头盔中内置一个耳机之类的。

想到这里,陆舟还是有些遗憾。

如果能做到对一切知觉的全方位模拟,大概便能实现虚拟现实技术的最终形态了。

即,将意识整个连接到虚拟的互联网世界中,在虚拟现实中获得第二人生。

到时候无论是想和体验跳伞、攀岩那些现实中想做但一直没有去做的事情,还是和纸片人过一辈子,都是可以做到的。

至于其他的用途,可以慢慢去想。

只是可惜,他的学科等级还不足以让系统回答他后半部分的问题,用积分强行兑换的话,至少会受到两个等级的科研效率惩罚。

唯一让他庆幸的是,至少系统将积分的花费数额标了出来,那说明这个问题在他有生之年还是有解的。

只是,比较困难罢了。

想到这里,坐在电脑前的陆舟思忖了一会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本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学者精神,最终他还是从整理出来的资料中,挑选了一段不那么超前、且不涉及到专利的理论部分,编成了一篇论文。

他没指望这篇论文能够一下子点燃虚拟现实技术的革.命之火,只是希望这篇论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启发其他从事该领域的学者,在这个领域做出更有价值的成果。

至于论文的作者……

考虑到核心内容主要是计算机和生物学这两个领域,于是陆舟再次穿上了Z博士的马甲。

想到上次闹了个乌龙,差点被自己人给认了出来,这次他学乖了,没有去碰Arxiv,而是打开了生物学家专用的预印本网站BioRxiv上。

琢磨了一会儿上传稿件的流程,然而就在陆舟刚准备将论文挂上去的时候,突然浑身一个激灵反应了过来。

等等,这要是扔在了BioRxiv上,岂不等于不打自招了?

心中暗道一声好险,陆舟满头黑线地关掉了BioRxiv的网站,硬着头皮将论文重新挂到了Arxiv上。

虽然关注Arxiv的生物学家没有BioRxiv上面那么多,但从另一个角度来想,这些年来越来越多数学、计算机、物理学方向的研究人员加入到生物学的研究中,在Arxiv上碰到同时从事机器神经网络以及生物神经网络研究的学者的概率,应该会比BioRxiv上高不少。

当然了,生物神经网络和机械神经网络,分别都是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中最难搞定的几个板块之一,能将两个领域同时做到精通的学者,说是凤毛麟角一点也不夸张。

事实上,陆舟虽然期待能碰到足够出色、且和他志同道合的研究人员,一起完善这个技术……最好是能替他把麻烦的事情都解决掉的那种。

但,其实他对此并没有抱太大的指望。

他将这篇论文放出的最大目的,还是为了给这个技术做个预热,等到他将整个技术彻底拿出来的时候,不至于显得太过突兀。

毕竟这玩意儿要是直接拿出来,跳跃性还是有点大的,一般人也许看不出来,但真正研究这个领域的人,一定能从中感受到不小的违和感。

这种违和感大概就像是相对论质能方程还没被推导出来,原子弹都已经造出来了一样。

虽然并不在意别人怎么想,但既然有条件避免这件事情发生,还是值得他稍微花点时间去做的。

上传了论文之后,陆舟靠在椅子上伸了个懒腰,重新打起精神从椅子上坐了起来。

“小艾,准备好了吗?”

无人机呜呜地飘了过来,小电视上弹出了一串文字。

【准备好了!主人主人,我们从哪开始?????????】

看着墙边上已经开始不安分地上下舞动着的机械臂,陆舟沉思了一会儿,开口说道。

“先弄个躺椅出来吧。”

【……诶?躺椅??????】

“嗯,躺着玩……用应该会比较舒服,体验上可不能马虎了。我去网上搜个人体工程学椅的图片,反正你闲着也是闲着,材料这里也都有,我得给你找点事做。再然后是头盔……这部分得好好设计下,神经信号调制解调器和EEG传感器都得集成在上面,让我想想……嗯,就这么办好了……”

坐在电脑桌前一边思忖着,一边操作着专业三维设计软件的陆舟,已经渐渐进入了工作的状态。

此时此刻他并不知道,他用z博士的名字挂在Arxiv上的那篇论文,无论是作者的名字还是论文本身的内容,都在整个生物学界彻底的火了。

喜欢学霸的黑科技系统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