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 第1062章 小车、大车与对撞机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1062章 小车、大车与对撞机

作者:晨星LL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3 15:48:28 来源:书海阁

就在陆舟开始闭关的时候,外面已经发生了一系列惊天动地的大事儿。

先从小事儿说起。

第一款基于锂空气电池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在沪上成功挂牌,已经推向了市场。

其两倍于锂硫电池的恐怖续航能力,以及内置电池中的无线充电技术,一经推出便引发了相当大的话题。

最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该汽车是比亚蒂集团旗下的品牌。

绝大多数不了解内情的人都没想到,一款主做平民品牌、走群众路线的车企,居然走在了逼格无限的宝马、奔驰、大众……乃至同样以新能源为卖点的特斯拉的前面。

这种反差感,着实让人心中不由生出些难以明言的感慨……

相比之下,作为比亚蒂企业的线下合作伙伴,为其无线充电模块提供技术支持的哔哔充电就要低调的多了。

自从兼并了特斯拉旗下经营充电桩业务的Evgo之后,在沪上地区的覆盖率达到85%的哔哔充电,不但提前完成了今年的业绩指标,更是将业务开始向浙省和苏省推广。

与此同时,加利福尼亚州的大型商场,也渐渐开始能够看到哔哔充电的标志。

等到加利福尼亚的聚变电站完工,北美西海岸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势必也将迎来一波高速增长。这么好的赚钱机会,已经隐隐成为华国充电桩行业龙头的哔哔充电,自然不会放过。

小事说完了再说大事。

就在华国的新能源产业正在高歌猛进的时候,同样是关乎人们交通出行的大事儿,又一革新新的突破出现了。

即,全球首条真空管磁悬浮轨道列车——金沪线正式通车,连接沪上和金陵。

根据纸面上的数据,该磁悬浮列车的设计速度最高可达2000公里每小时,试运行期限速600公里每小时,正式运行后时速会逐步提高至900-1000公里每小时稳定运营。

当看到了这条新闻时,不少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后者的速度已经追上民航客机了。

从金陵到沪上直线距离仅仅300公里,按照1000公里每小时时速计算的话,理论上只要18分钟就能从沪上坐到金陵。

这速度是什么概念?

概念就是从沪上的西郊坐磁悬浮去金陵,甚至比从郊区坐地铁去市中心还快。

这条新闻出来了以后,不少人都调侃称,这个金沪线通车了之后,金陵变成了沪上的金陵站,沪上也变成了金陵的沪上站。起床起得早了,上班打卡之前,说不准还可以“飞”去金陵喝碗鸭血粉丝汤。

当然了,考虑到车票成本,这碗鸭血粉丝的价格,恐怕会让不少人心疼就是了。

就在金陵人民和沪上人民喜迎真空管磁悬浮列车通车的同时,连接上京和金陵的京金线也正在修建中。

等到这条线完工之后,金沪线将整个并入京金线中,贯通从上京到沪上的三个省会城市,作为一线城市与新一线城市之间的直通车。

根据有关部委公布的通告,目前在相关单位的规划中,已经规划完毕的线路共有6条,对一线以及新一线城市的覆盖率将达到100%,在京沪线验收之后将按照时间表依次启动,最终实现“从东部到西部,从沿海到内地,联通所有可控聚变电站覆盖区域”的战略目标。

等到整个工程完毕,全国人民将正式迈入省际交通比省内交通还快的轨道交通时代。有些人甚至一辈子都没有坐过飞机,就能坐上比飞机还快的交通工具……

从锂硫、锂空电池汽车,到全球首条真空管磁悬浮列车通车。

这才仅仅过了三年的时间,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突破,就已经彻底改变了华国人原有的出行方式。

并且,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改变依旧在持续着。

直到未来的某一天,这种持续的量变,最终达到了质变的临界点。

等真的到了那个时候,身处其中的人们甚至根本不会察觉到,只是在恍然回首昨日之时,才会忽觉恍如隔世,今身已在曾经遥不可及的未来……

地上的新闻之后,是天上的新闻。

随着IMCRC第一届国际高能物理峰会圆满落下了帷幕,在会议最后,秘书长罗文轩在大会上宣布,月面强子对撞机第三期工程已经完成,采用SG-1材料的超导磁轨已经部署月球表面,预计年内就能完成最后的组装工作。

情况乐观的话,最晚明年三月,这台巨型科研工程,就能够开始第一次试运行。

现在唯一剩下的问题就是,依靠月球上的发电设施,想要满足这座庞然大物的胃口,恐怕有点不容易。

目前的解决方案是大规模铺设充电设备,充电三天实验三分钟。

当然,也有人提议在月面部署一颗聚变堆芯,但不管是技术之内还是技术之外,都存在着不小的问题。

而如果只是霞光、祥瑞、鹊桥号上的那种基于声聚变技术的聚变电池的话,放到对撞机上不但发电量不够看,成本上也相当的不划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就好像把航母上的发电机拆下来给城市供电一样,哪怕这个城市再小,只要它能达到城市的标准,两者的耗电量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无论是天上还是地下,这个月国际媒体的头条,似乎都被华国给承包了一样,而这些还不是全部。

抛开新能源汽车、真空管磁悬浮列车以及悬在天上的那台对撞机不谈,最让人激动的无疑是那款革新性的mete100手机了。

毕竟,这才是真正意义上,深入到所有人生活中,且受到年轻人群体关注的东西。

尤其是那个在国际上炒得沸沸扬扬的碳基芯片,还有那位华威的产品战略官描绘的1 8 n战略蓝图,不仅仅是赚足了噱头,更是引爆了人们无限期待的视线。

就在这风雨飘摇的档口上,半导体行业的巨人——英特尔忽然宣布,与华威海思签订了代工协议,由华威海思在江城的工厂,生产新一代基于碳基芯片技术的处理器。

消息一经放出,整个半导体行业内,立刻掀起了一阵十二级的飓风。

所有人都没想到,英特尔居然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人们同样没想,一直以来专注于芯片设计的海思,什么时候居然开始办厂了?

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海思只是一家芯片设计公司,走的是代工生产的路子,并且由于自身的产量有限,基本上只对自家人供货。

但现在,背靠着整个江城半导体工业基地,乃至第五大半导体产业群,产能这东西已经不再是问题。

双方的立场,似乎彻底转换了过来。

反倒是英特尔,在碳基芯片这个全新的领域中,不得不去走芯片设计和代工生产的路子了。

对于华国方兴未艾的半导体产业而言,华威集团与英特尔集团达成的合作,意味着将收到大笔来自北美地区的订单。

通过别人的订单积累经验和资本,再将这些积累的东西投入到研发和产能的改进上,不但能够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还能够进一步的扩大刚刚起步的华国半导体产业在该领域的优势。

所谓强者恒强,也正是这一个道理。

另一边,对于英特尔来说,在他们接受那些条款,放弃抵抗历史潮流,主动为碳基芯片敞开大门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就已经自动从产业链最上游的顶端,往下滚动了整整一个顺位。

虽然从感情上很难接受,但为了生存下去,这也是无奈之举。

眼见英特尔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都背叛了革.命,早就和整个行业联盟貌合神离的高通也不遮遮掩掩了,马上高调也宣布进入碳时代,在与华威达成合作的同时,派出了大批通讯、调制解调器芯片领域的专家前往沪上学习,一夜之间变成了碳基芯片产业链的新生态的坚定拥护者。

为了活下去,无论是高通还是英特尔,都可以说是拼尽了全力,甚至主动为这个即将取代他们数十年来心血的“新生态”添砖加瓦。

毕竟,只有这么做的话,他们尚才能有一丝活路。

若是顽固地抱在硅基芯片的浮木上,诺基亚、摩托罗拉等等这些一系列曾经盛极一时、甚至创造了一个时代的巨头,都是他们的前车之鉴……

喜欢学霸的黑科技系统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