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我的邻居是皇帝 > 第462章 改革的试验田

我的邻居是皇帝 第462章 改革的试验田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03:42:30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疯了!这是俩疯子!”

李谷被叶华的提议彻底吓到了……他久在中枢,见识远超过一般人,把柴荣,甚至郭威这些年做的事情,梳理一遍,李谷发现了一个可怕的线索……过去几年,种种的作为,似乎都在铺陈,一切都是为了今天的图穷匕见!

废丁赋,摊入田赋之中,士绅一体纳粮,地方的耗羡归公,废掉地方巧立名目,盘剥百姓的权力,打通官吏的升迁渠道,引入武夫为吏……这一套弄下来,是要天翻地覆,改天换日啊!

处心积虑,绝对是处心积虑!

你们难道不知道?

随便拿出一条,都能天下大乱,居然敢一起往外抛,你们是想看大周亡国是不是?

李谷都傻了,他只想问一句,还有没有更刺激的?

叶华笑呵呵,俯视着李相公。

“堂堂大周计相,怎么如此承担?一点点小事,就把你吓傻了,要是说出点更大的事情,你岂不是直接吓死了!”

“你,还要干什么?”李谷惶恐万分问道。

叶华伏身,凑到李谷耳边,只说了两个字,李谷立刻就浑身战栗,突然间,老泪横流,他跪爬了几步,到了柴荣的面前,磕头作响,没有几下,脑门就红肿起来。

李相公仰起头,一张老脸,满是泪水,那叫一个凄惨啊!

“陛下!”

这一声,好似杜鹃啼血,“先帝建基立业,绝非容易。五年间,南征北战,励精图治,才有大周今日的国势,如今兵精粮足,挥师南下,顷刻之间,就能一统江山,开创万世不拔的基业!陛下,老臣披肝沥胆,恳请陛下,千万不要因为一念之差,坏了大周社稷!王田之议,断然不可行!若是陛下执意如此,老臣,老臣愿意撞死在金殿之上!”

李谷抹了一把眼泪,梗着脖子道:“老臣深受先帝大恩,不能眼看着大周亡国,老臣唯有先去九泉之下!”

他猛地回头,眼睛喷火,用手一指叶华!

“都是你这个小奸臣!你怂恿陛下,去干那种事情!老夫在地狱等着你,我倒要看着你,被万剐凌迟,身死族灭,受千古唾骂……你,你简直是乱国的妖孽,惑主的贼子……”

李谷不顾一切大骂,叶华听不下去了,“李相公,你所讲这些,还不如王学士讲得透彻呢!”

“王学士?有人说过了?”

“没错,就是王朴王学士。”叶华手里拿着一封长信,正是王朴所写……当初柴荣从河东班师,王朴留在河东担任布政使。

柴荣和叶华商量出来的一套东西,不可能空口说白话,必须有一片试验田才行。

这个光荣的任务就落到了王朴身上……

王朴也被接二连三的改革吓得不轻,原来以武夫为小吏,只是一切的开端,接下来的改革,那叫一波接着一波,每一样都让人胆战心惊。

就拿士绅一体纳粮来说,接到之后,王朴就觉得断然不可行,如果强推,只会激起天下士人的反对,到时候大周江山都会乱套了。

他想上书反对,可又分析了一下,别的地方,或许行不通,可河东不一样啊!

这里刚刚经历战乱,原来的汉族士绅地主都跑得差不多了,沙陀贵胄也被一扫而光。剩下的就是一张白纸。

尤其重要,叶华要求了张永德,不准将土地分散下去。

王朴终于明白了叶华的用心,原来这小子是为了今天的改革准备,他还真是深谋远虑!

土地没有分散,这就好办了。

王朴清点河东十二州的土地,在扫平北汉的一战之中,立功将士何止数千,有人升迁高位,有人退役去了地方当小吏,还有更多的人,娶了媳妇,急需安家。

王朴按照军功大小,把土地授予这些有功的将士。

最多的人能拿到五千亩,最低是一千亩。

因为叶华有要求,小于一千亩,就会造成土地分散,变成小农经济……小农经济最要命的就是效率低下,想想吧,假如一千亩土地,都在一个人的手里,他扣除吃喝,剩下的粮食不用催促,肯定都会拿出来交易。

而一千亩分散给了十家,家家户户除掉口粮,剩下的有限,有人想留着,有人想出售……很可能把鞋底都磨穿了,连一斤粮食都收不上来。

王朴很容易理解了叶华的意思,事实上,从秦汉以来,朝廷重视士绅,利用世家大族管理地方,也是出于压低成本,提高效率的考虑……只不过士绅地主做大之后,会反过头制约朝廷,侵夺朝廷的权力,演变成一个个土皇帝,反过头来,阻挠改革,抗拒政令落实,得不偿失。

任何事情都是双刃剑,有得必有失。

到底该怎么权衡利弊呢?

王朴想起了叶华的“三个有利于”,他渐渐有了主意。

首先,王朴把土地授予有功将士,先打造出一群地主,只不过这些新的地主和传统地主不一样,更准确说,他们是农场主!

空有一大片土地,靠着自己的一双手,就算累死,也耕种不过来。

如果放在中原,事情就会变得很简单,他们把土地租给佃农,躺在家里收田租,就能过轻松的日子,

但是河东不行,这里没有那么多的劳动力!

农场主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向经略安抚使衙门购买奴隶。

张永德很乐意为昔日的部下效劳。

他撒出去人马,前往草原,抓捕奴隶,作价卖给农场主。

而这些农场主呢,他们暂时并没有收入,无法支付购买奴隶的费用……当然不能让田地空着,这时候符三小姐的钱庄就发挥了作用。

钱庄替农场主支付奴隶的费用,而农场主用未来的收获作为担保品。

这是完全的资本化运作。

很多人都会觉得资本主导的农场,要比传统的地主佃农模式,更加先进,或许这种想法是对的,但是在河东,在最原始的农场里,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奴隶比佃农优势只是更容易压榨而已!

北方的田租普遍在四成左右,个别会超过五成,总体来说,是地主和佃农,各自一半,地主不劳而获,佃农辛苦劳动,却只能享受一半的收获……看起来很不公平。

可是在农场模式下,奴隶除了基本的食物之外,每天都在劳作,半点休息都没有!

一个奴隶的产出,差不多有九成要归属农场主!

一言以蔽之,农场模式,就是用更加残酷的压榨,换取更多的商品!

从提高效率来讲,的确是进步。

可从别的角度看,尤其是奴隶的角度看,却是未必!

反抗,逃跑,破坏……各种各样的情况,不断发生,为了压制奴隶的反扑,农场主需要朝廷帮助,自然而然,他们就接受了纳税的要求。

所谓士绅一体纳粮,在河东根本不成问题。

王朴还发现一个很有趣的情况,因为河东纳粮的主体是农场主,他们相比起普通百姓,更加有影响力,懂得也更多。

那些胥吏想巧立名目,盘剥压榨他们,难度就增加了许多。

另一项政策——耗羡归公,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农场主们,情愿意多交一些钱,而避免小吏的敲诈勒索。

这两项做下去之后,产生了一个非常喜人的成果。

官府岁入大为增加,王朴手里的钱变得多了。

王学士也不是守财奴,有钱谁不会花!

他首先就整顿吏治,把河东各级衙门的小吏,衙役,全数纳入正式编制,给予俸禄。

这件事情王朴做得顺理成章,甚至连他都没有立刻察觉,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改变!要知道历代都因为财政能力薄弱,支付不起庞大的人事费用,而放任胥吏盘剥百姓。

比如一个县,正式编制,拿朝廷俸禄的官员,可能就那么可怜的几个人,其他人都必须靠着收取各种火耗,敲诈勒索过日子,不然他们也要饿肚子。

在这种状况之下,官吏和百姓,矛盾重重,对立严重。而为了安抚百姓的情绪,又把衙役视作贱民,所谓倡优皂隶,他们变得连妓女都不如!

既然成了贱民,没有出路,又手握一点权力,那些衙役们会干什么,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在很多戏曲小说当中,官有清官,有贪官,而皂隶几乎无一例外,全都是贪财好利的黑心人渣。

没法子,环境如此,不渣活不下去!

王朴惊讶的发现,新法带来了太多意想不到的好处,曾经的顽疾被轻易解决了,他给柴荣写了奏疏,给叶华写了信。

在信中,王朴既喜悦,又担忧。

喜的是河东的种种变化,而担忧的是这些经验能不能维持下去……毕竟河东的情况太特殊了,他都不确定,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又会有多少人视河东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叶华把信交给了李谷,李谷快速浏览,他被上面描述的情况,惊得目瞪口呆,简直不敢置信!

“这,这是真的?”

叶华轻笑道:“李相公,我们要做的事情,非常艰难不假,却没有那么危险,河东就是个好例子,你该想的是如何发扬光大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