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欢喜记事 > 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巅峰(十五)

欢喜记事 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巅峰(十五)

作者:木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7 21:34:48 来源:言情小说阁

【全本言情小说 】,提供真正已完结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好事不出门,趣事传千里。

继南安郡王儿子满月没有请帖不让进府喝满月酒后,他凯旋而归之日被儿子尿了一脸的事又传开了,成了街头巷尾的谈资。

多少人笑的直不起腰。

感慨南安郡王小世子小小年纪就踩着自家亲爹的脸到达了人生巅峰。

就连苏小少爷都惊叹连连。

九皇子他们觉得苏小少爷已经是他们见过最会找打的人了。

可比起南安郡王小世子还是逊色不少啊。

南安郡王在府里待的闷,要出府散心。

一上街,大家都往他脸上看,南安郡王顿时觉得没好事。

一问之下,果不其然事情传开了。

这么丢脸的事,他气头上忘了下封口令,父王母妃也不下!

真是要活活把他气死才罢休啊。

北宁侯世子和定国公府大少爷他们骑马过来,就看到南安郡王一张郁闷的脸。

不得不说,经过童子尿滋润过的脸就是俊逸几分。

两人笑的快上气不接下气了。

南安郡王脸黑成锅底色。

定国公府大少爷强忍笑意。

昨天回府,他吸取了南安郡王的教训,等儿子尿过了才抱他的。

北宁侯世子看到了自己的三个女儿,认了半天,也没能把她们三给分清楚。

因为三个女儿不知道先抱哪个好,索性就都没抱了。

他不会说是自家娘把他粗手粗脚不让他抱。

北宁侯世子拍着南安郡王的肩膀道,“荀兄,你不是说这辈子都不抱儿子了吗?”

“怎么尿你一脸的?”

南安郡王,“……。”

别和他说话!

他脸疼!

要不是回京的路上就约好了上醉仙楼吃饭,他都不会出门。

昨天大军班师回朝,今儿是皇上论功行赏的日子。

不过他们几个不用上朝就是了。

早在南梁被打的求和,主动赔偿后,皇上就在琢磨怎么封赏了。

像南安郡王他们立功赏起来容易。

四人都提拔为正五品将军。

这官职在京都不算高,可他们的年纪也不大啊,历朝历代,弱冠之龄就官拜五品的真不多见了。

难得是怎么封赏镇北王和崇老国公他们。

镇北王府已经封王了,再往上封就是一字王了,镇北王府手握重兵,是朝廷倚仗之臣,将来带兵打仗的时候多,要直接封一字王,以后还怎么封?

封赏不但要想到眼下,还要想到以后,还有东乡侯……

东乡侯的功劳封他个异姓王不在话下,可冀北侯的功劳不足以封王啊。

做儿子的封王了,父亲还是个侯爷,难道以后见了冀北侯还要给东乡侯见礼吗?

儿子立功,封赏父亲很常见,可东乡侯算分府了,封为王爵,也不会给东乡侯继承。

这事着实让皇上困扰了许久。

最后皇上决定赏东乡侯一块丹书铁劵。

其他人的功劳都没有东乡侯大,官升一级都是轻的,还有良田绫罗绸缎。

镇北王府没有封赏。

镇北王还得向皇上请罪,他教子无方,差点害了飞虎军。

谢景川之过,没有牵连镇北王府已经是皇上宽厚了。

再者,苏锦手里已经有一块丹书铁劵了,虽然是给苏锦的,可丹书铁劵会作为传家之物代代传下去。

等苏锦回京,皇上肯定要赏苏锦,还有谢景宸,做了许久的卧底,不好放到明面上,十有**他那一份,皇上也直接赏给苏锦。

苏锦,“……。”

嗯。

对镇北王,皇上意思了几句就算完了。

早朝很热闹,很和谐。

下了朝后,东乡侯就去找皇上了。

东乡侯府是最缺钱的,皇上拿一块丹书铁劵就把他打发了,其他赏赐一样没有。

东乡侯还想着才回京,过些日子再打劫皇上。

可皇上的做法叫他实在忍不住啊。

打劫了皇上一万二千两,两幅画,临走前,还顺走了皇上龙案上的墨玉麒麟镇纸。

不让打劫了,也就偶尔能从皇上这里过把瘾了。

皇上,“……。”

福公公,“……。”

一阵风吹来。

没了镇纸压着,宣纸被吹的乱七八糟的。

皇上气的直扇扇子。

福公公赶紧差人取一个镇纸来。

东乡侯也真是,这才刚回来啊,就打劫皇上的小金库。

他都怀疑东乡侯待在边关是不是还对皇上的小金库心心念念的。

皇上气的眸光喷火。

包括福公公在内,没人敢劝皇上一句。

不过没一会儿皇上就消气了。

苏锦给皇上写的奏折送进京了。

与奏折一起送进京的还有那县太爷。

苏锦在奏折里为先斩后奏告罪,还有请郑老爷暂代县太爷一职。

苏锦没有直接说让郑老爷做县令,只是暂代,毕竟委派官员是朝廷的权力,而非她一个公主能随便拿主意的。

就算大家都知道她能这么做,也得悠着点啊。

郑老爷以前是南梁人的身份,苏锦也没有隐瞒,如实相告。

谢景宸在信里陈述了这么做的好处,皇上找了左相和右相商议。

本来一个小县令用不着这么慎重,让因为是边关,郑老爷以前又是南梁人,他对大齐是否忠心没人知道啊。

左相和右相都觉得苏锦这么做过于冒险了些。

但这么做安抚民心却也是显而易见的。

至于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那就要全看郑老爷的为人了。

“镇北王世子和世子妃做此决定,必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右相道。

“他们把边关问题看得透彻,我们这些老臣都远不及。”

“臣看不如让那郑老爷先做三年县令,如果他将边关治理的不错,可堪大用,可往大齐境内调,那时候边关局势稳了,派别人去管也容易。”

左相复议。

他和右相想法一样。

皇上也觉得这样安排妥当,便让吏部起草委任书,即刻送往边关。

王爷知道后,把送信的差事揽在了身上。

如今王妃、小郡主还有儿子孙儿都在边关,王爷要去边关和他们一家团聚。

至于京中的事,有东乡侯和老王爷他们在,王爷觉得自己在不在都无所谓。

王爷要告假一段时间,皇上准了。

只是最后王爷到底没走成——

因为谢锦瑜在慈云庵出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