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极品捡漏王 > 第1800章 晚清的赝品

极品捡漏王 第1800章 晚清的赝品

作者:有聊的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4:3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鉴宝节目组的负责人激动到亲自来停车场迎接陈宇,握住他的手不放。

这本是迎接老狐狸的规格,结果来了陈宇,节目组也丝毫不敢怠慢他。

原因很简单,陈宇早已今非昔比。

他早名声大噪,拥有多重身份了。

宁海杰出青年、华夏三杰、青年企业家、青年武者、古典音乐大师、鉴宝大师、极品捡漏王……

一路打拼下来,可以说,陈宇如今在古玩行的地位,仅次于钟良、老狐狸一脉,比那些杂七杂八的野生专家知名多了。

陈宇被鉴宝节目组负责人带进演播大厅,跟他大致讲解了一遍规则后,就正式开拍。陈宇仅仅是评委,负责鉴宝就好,所以不用彩排,能直接上岗。

节目是录播,真正拍摄的时长,肯定比播出的时长要长很多。

毕竟节目组还需要剪辑,把一些没用的垃圾时间全部删减掉。

因此,如果是播出两小时、鉴定了二十件宝物的节目,在录制之时,陈宇作为评委,至少应该点评五个小时,鉴定至少五十件宝物。

来的路上,陈宇是这么想的。

有慧眼傍身,他鉴宝速度飞快,应该很快就可以收工回家。

但他万万没想到,现实是残酷的。

他又被老狐狸坑了。

他也总算知道,老狐狸为啥不愿意来当评委了。

这他妈……是连载节目!

一共十二期!

每期播出两个小时,鉴宝二十件!

播出两个小时,就意味着录制,陈宇至少录制五个小时。

十二期,就是十二天!

十二天,每天都要录制五个小时!

陈宇气得鼻子都歪了,老狐狸这不是坑人吗?

怪不得老狐狸答应给他鼎原集团神秘老板的情报,给得如此痛快!

录制十二天,陈宇还活不活了?

任家集结了大量盟友,与鼎原集团、粤省胡家夹攻陈宇。

陈宇要是在电视台录上十二天节目,基本上也就破产了。

“淦!”陈宇拍桌子大骂,起身就想走,撂挑子不干了。

结果,他刚站起来,节目组的聚光灯就落到了他的身上。

口齿伶俐的主持人见状,调侃道:“看来我们的小陈大师已经激动到坐不住了,那好吧,话不多说,我们直接有请第一位持宝人登场!”

“主持人好,评委老师们好,主评委小陈大师好。”说话间,从后台走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拿着一串珠子,问道:“请问,我这个是真品吗?”

陈宇迟疑了,用慧眼盯着这位老奶奶,愣了半晌,最终他回到了座位上。

这位老奶奶不是托儿,她真的是民间持宝人。因为这档鉴宝节目每年都能请到老狐狸师兄弟那个级别的鉴宝宗师来当主评委,很有公信力。

所以她等了一年,千里迢迢赶来报名,想知道家里这串老珠子的价值。

陈宇觉得,自己要是拍屁股走了,对不起后台那些怀揣着激动心情等候的民间持宝人。也是在这时,他明白了钟良定下这条规矩的意义。

让早已功成名就的徒弟们每年轮值来当鉴宝节目主评委,就是想提醒他们,勿忘初心。最好的鉴宝大宗师,应该是为百姓服务的人。

光凭这一点,那些身居高位、不了解人间疾苦,天天发表狗屁不通的学术论文的砖家们,他们永远都取代不了钟良、老狐狸一脉在华夏古玩行的地位。

“好吧。”陈宇心里自语道:“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事后再找老狐狸算账。我在高处飘了这么久,该脚踏实地一回、为百姓发挥一下我的才能了。”

陈宇坐在主评委坐席上,倾听其余评委商讨持宝人老奶奶手里那串珠子的来历。只听一位评委说:“老阿姨,您这串珠子哪儿都好,唯独就是有一处破绽。明朝制式的珠子,不可能如此圆润。因为那个时代,生产水平达不到。”

是的,评委们一致认为,这串明朝制式的珠子,应该是现代的仿造品。

不用机器,根本无法将玉料打磨到如此圆润,明朝怎么会有这种机器?

“啊,是这样。”老奶奶被告知这样的消息,失落是难掩的。

不过,老奶奶并没有立即转身离开。

因为评委们的意见,只是作为参考,代替老狐狸担任主评委的陈宇,他的发言,才能彻底为这串珠子盖棺定论。

而陈宇,并没有令人失望,一开口,就与专家评委们的看法截然相反。

“这串珠子,是真货。”陈宇静静说道:“但不要被它的制式给骗了。它不是明朝的,却是晚清的。”

“如果是晚清,它每颗珠子如此圆润,就能说得过去了。不要忘了,晚清的时候,进行了一次洋务,开了几个制造局。那些制造局里,是有机器的。”

“使用那些机器,完全可以将珠子打磨到人力所不能及的圆润程度。”

“不出意外。”陈宇问道:“老奶奶,您家祖上是金陵人吧?”

“对对对,主评委小陈大师,你咋知道?”持宝人老奶奶颇感诧异。

陈宇笑道:“据我所知,当年金陵那边有个机器局,就用机器打磨和制造了一批玉石、翡翠工艺品。至于这串珠子生于晚清,却是明朝制式,那是因为……古人也收藏古董啊!”

“对晚清的人来说,明朝的东西不就是古董吗?”

“既然都能用机器制造玉石、翡翠工艺品了,为啥不顺便制造成明朝的制式,鱼目混珠,当成古董,卖给那些人傻钱又多、睁眼瞎的外国人呢?”

“那一批‘晚清仿明朝机器打磨玉石、翡翠工艺品’其中一串珠子,兜兜转转,落到了家住在金陵、老奶奶您的先祖手里,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当然了,话又说回来。”陈宇将这串珠子拿起来,点评道:“物件是真的,但绝对不能称为是精品,它只是晚清时,用机器量产的一批赝品。”

“晚清的赝品,对今天的我们来说,亦是古董。”

“所以,我的估价是……五万元。”

陈宇说完,整个演播大厅都沉默了。

主持人目瞪口呆,持宝人老奶奶惊讶到说不出来话。

陈宇身边坐着的那些中老年专家评委,脸色变化更是极富有戏剧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